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光明日报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脚手架
  • 安全技术
  • 施工规范
  • 建筑工程
  • 安全生产
  • JGJ202-2010
  • 建筑施工
  • 技术规范
  • 安全防护
  • 高空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1511217863
版次:1
商品编码:103220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首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人员在使用工具式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构配件性能
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1 荷载
4.2 设计计算基本规定
4.3 构件、结构计算
4.4 构造措施
4.5 安全装置
4.6 安装
4.7 升降
4.8 使用
4.9 拆除
5 高处作业吊篮
5.1 荷载
5.2 设计计算
5.3 构造措施
5.4 安装
5.5 使用
5.6 拆除
6 外挂防护架
6.1 荷载
6.2 设计计算
6.3 构造措施
6.4 安装
6.5 提升
6.6 拆除
7 管理
8 验收
8.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8.2 高处作业吊篮
8.3 外挂防护架
附录A 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内容概述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建筑施工中工具式脚手架的设计、搭设、拆除、维护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本规范的发布,填补了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空白,对提升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总则 本章明确了规范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术语定义。 编制目的: 规范工具式脚手架的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使用的工具式脚手架,包括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落地式承插型盘扣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挑架、吊篮、爬升脚手架等。 基本原则: 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安全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术语定义: 明确了规范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如脚手架、立杆、横杆、剪刀撑、连墙件、脚手板、护栏、卸荷装置、工作层、操作层、安全网等,为规范的理解和应用奠定基础。 第二章 一般规定 本章规定了工具式脚手架设计、选材、搭设、拆除、维护、使用等各环节应遵循的一般性安全要求。 设计要求: 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并根据工程特点、荷载要求、施工工艺等进行计算和验算。设计文件应包括总平面布置图、结构计算书、构配件选用表等。 材料要求: 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连接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并有产品合格证。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搭设要求: 脚手架的搭设应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架子工负责。搭设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场地进行平整和坚实,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严禁随意更改。 拆除要求: 脚手架的拆除也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拆除顺序应由上而下,分区分段进行,严禁垂直交叉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所有材料和构配件,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维护要求: 脚手架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内容包括构配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变形、腐蚀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使用要求: 脚手架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荷载要求,严禁超载。施工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本章重点阐述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规定了脚手架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连墙件等关键构配件的设置要求。 基础要求: 强调了脚手架基础的设置应坚实、平整,并采取防沉措施。根据地基承载力,可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混凝土基础等。 搭设要求: 详细规定了立杆的垂直度、对接扣件的设置、水平杆的连接、剪刀撑的布置、连墙件的设置间距和形式。 荷载要求: 明确了脚手架应承受的活荷载、静荷载以及风荷载等。 安全设施: 要求在脚手架上设置满铺的脚手板,并用兜网、扫网等进行围护,防止物料和人员坠落。 第四章 落地式承插型盘扣脚手架 本章详细介绍了承插型盘扣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要求。 构配件要求: 强调了盘扣脚手架主要构配件(如立杆、横杆、斜杆)的材质、规格、连接方式等。 搭设要求: 规定了盘扣脚手架的搭设工艺,包括首层节点的搭设、层间连接、水平杆的设置、斜杆的布置等。 承载能力: 重点阐述了盘扣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以及不同规格和搭设形式的承载力。 连接节点: 详细说明了盘扣连接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安全防护: 与钢管脚手架类似,强调了脚手板、护栏、安全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第五章 悬挑脚手架 本章针对悬挑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 悬挑结构设计: 强调了悬挑脚手架的锚固、挑梁、主梁、支撑体系的设计应满足承载要求,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 材料要求: 规定了用于悬挑脚手架的钢材、锚固件等材料的选用标准。 搭设要求: 详细说明了悬挑脚手架的安装顺序、构配件连接、水平杆和立杆的布置,以及防止倾覆和滑移的措施。 荷载计算: 规定了悬挑脚手架应承受的静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施工荷载等。 安全检查: 强调了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悬挑结构、锚固情况、连接节点等进行定期检查。 第六章 吊篮 本章对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吊篮的安全技术进行了规定。 吊篮结构要求: 规定了吊篮的悬挂机构、工作平台、提升机、钢丝绳、安全装置等的设计要求。 材料要求: 明确了吊篮主要构配件的材料强度和性能要求。 安装与调试: 详细规定了吊篮的安装步骤、连接方式、安全检查、以及试运行的调试要求。 使用与维护: 规定了吊篮的操作规程、荷载限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 安全装置: 强调了吊篮必须配备可靠的安全装置,如限位开关、超速制动器、缓冲器等。 第七章 爬升脚手架 本章详细阐述了爬升脚手架的安全技术要求。 爬升机构设计: 规定了爬升脚手架的爬升驱动装置、导轨、支撑系统等的设计要求。 主体结构设计: 强调了爬升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承载能力以及防脱落措施。 施工操作: 详细规定了爬升脚手架的爬升速度、爬升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护、以及停靠时的安全措施。 材料要求: 明确了爬升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的材料强度和性能要求。 安全检查: 强调了在爬升过程中以及停靠期间,应对爬升机构、导轨、连接件等进行详细的检查。 第八章 其他工具式脚手架 本章对未在前面章节中详细阐述的其他类型工具式脚手架,如挑架、附着式脚手架等,提出了通用性的安全技术要求。 通用设计原则: 强调了这些脚手架的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并进行结构计算和安全验算。 关键安全环节: 针对不同类型脚手架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在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的关键安全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 强调了应根据脚手架的类型和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护、安全网、防坠落装置等。 第九章 安全管理 本章对工具式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系统的要求。 安全责任制: 明确了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架子工等。 安全培训与教育: 要求对所有参与脚手架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检查与监督: 规定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 要求制定脚手架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事故处理: 规定了发生事故后的处理程序和要求。 第十章 附则 本章对规范的生效日期、解释权等进行了规定。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工具式脚手架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法律保障,对于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减少施工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该规范的全面执行,将有力推动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现场的脚手架搭设班组长来说,这本规范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其图示的直观性和操作步骤的明确性上。我让我的班组长每季度组织一次内部学习,主要就围绕书中那些清晰绘制的“错误搭设示范”与“正确搭设范例”进行对比讲解。那些插图,比如关于扣件的旋转角度限制,或者钢管搭接长度的最小要求,都比任何口头指令来得有说服力。很多工人在经验主义的驱使下,会倾向于“看着顺眼”或“搭起来省力”的方式作业,而规范清晰地指出,这种“省力”往往是以牺牲结构安全为代价的。我记得书中有一张图,详细展示了当架体出现轻微倾斜时,如何通过调整拉杆预偏来实现纠偏,这个细节,如果不是规范明确指出,凭经验很难做到如此精准的微调。它将复杂力学原理,转化成了工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动作指令”,这是这本书在应用层面上的巨大成功。

评分

我更倾向于将这本规范视为一个“风险前置管理工具”,而非仅仅是事后追责的依据。阅读它的时候,我总是想象着,如果这个脚手架建在十米高空,或者下面正有工人正在进行浇筑作业,每一个螺栓的松动、每一处支撑点的偏移,在规范中都有明确的预警信号。特别是关于“季节性施工”的章节,书中对雨季和冬季施工的额外安全措施要求非常具体,比如如何应对脚手架基础的泥泞、如何防止模板支撑体系因冻胀而变形。这种前瞻性的风险识别能力,是任何企业内部培训手册都难以比拟的,因为后者往往带有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和主观偏好。这本规范的价值在于它的“中立性”和“强制性”,它迫使我们必须将安全置于进度和成本之上,因为它清晰地论证了,不遵守规范所带来的潜在成本,是任何效益都无法弥补的。读完后,你会深刻理解,脚手架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一个精密的、必须在全生命周期内得到严格控制的临时结构系统。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规范时,我差点被它严谨到令人窒息的语言风格劝退。它与我们日常阅读的那些偏向管理或流程的文档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部严苛的“工程宪法”。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荷载计算”和“稳定验算”的部分,里面的表格和公式密度简直令人咂舌。举个例子,书中详细区分了在不同地区(比如考虑地震带影响)和不同使用阶段(模板支撑或外脚手架)时,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限值。对于我们做结构设计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系数”的底线标准,而不是一个“差不多就行”的模糊地带。我曾经为了一个外立面装饰的临时支撑系统,和甲方工程师争论了很久关于水平拉杆的受力角度问题,最终还是得回到这本书里查找对应的章节来做裁决。它的好在于,一旦发生问题,它就是最权威的“责任判定书”的理论基础。而且,规范的更新历史也体现了行业教训的积累,每一次修订背后,都可能对应着一次惨痛的事故教训,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对安全的敬畏感。

评分

从采购和合同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质量验收标准”。在招标和分包合同签订时,我们会直接将规范中的关键条款——比如对脚手架材料钢材等级、外观锈蚀限度,乃至租赁设备的检测频率——写入附件中,作为硬性指标。这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仅仅依赖供应商的口头承诺,而是有了一个国家层面的技术背书。当我收到一批新租赁的工具式脚手架进场时,我首先会对照规范中关于“零部件完好率”和“防腐涂层”的要求进行抽检,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部件,都可以直接拒收,而不必担心“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这种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我们项目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水平。过去常常出现的“看起来差不多”的钢管和扣件混用的情况,在这本规范的严格要求下,得到了根本性的遏制。它维护了采购方的权益,也规范了设备租赁市场。

评分

这本关于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的规范,虽然标题看起来非常专业和技术性,但作为一名常年与建筑工地打交道的项目经理,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救命手册”。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搭建一个高耸的支撑结构,现场的脚手架工序负责人坚持按照他“多年经验”的方式操作,结果我翻开规范,里头关于立杆间距、横杆的锁定方式,以及最重要的,卸载过程中的受力分析,都有着极其细致且不可违背的图例和公式。书里的章节编排逻辑性极强,从基础材料的验收标准开始,层层递进到复杂环境下的施工组织,尤其是针对不同型号的工具式脚手架(比如碗扣式和承插式)的差异化要求,描述得非常到位。它没有用太多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接给出了“什么情况下必须加设斜撑”、“连墙件的最小数量是多少”这类实操性的红线。每一次安全检查前,我都会重点翻阅其中关于“临边防护”和“悬挑结构”的那几个章节,因为这往往是检查的重点和事故高发区。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成为理论家,而在于确保你是一个能把工人安全送回家、让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的实干家。它迫使你在图纸的纸面上,提前预见到脚手架在风荷载、活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并提前规避。

评分

正品、便宜,京东购买超值,专业书籍

评分

我的饭碗全靠他了 好好学习

评分

公司采购 大概是很实用的书

评分

正版,OK。

评分

网上买就是方便,价钱便宜,不错

评分

正品、便宜,京东购买超值,专业书籍

评分

帮朋友买,好用,很不错!

评分

觉得方便,适用,我会继续关注的

评分

看过了,还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