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家庭急救自助:不可不知的89个家庭急救预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仕娟 著
图书标签:
  • 家庭急救
  • 急救知识
  • 家庭健康
  • 医疗保健
  • 意外事故
  • 自救互救
  • 健康指南
  • 应急处理
  • 安全防护
  • 育儿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8025546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3278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5
字数: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意外事故从天降,急救法则紧遵从,黄金抢救数分钟,换救生命在旦夕。生活中因为急救不当或没有及时救护而造成悲剧的事例屡屡发生,而正确掌握急救知识则能为你的家庭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掌握室内生活急救知识。给孩子一个安全幸福的家庭,熟知室外事故急救措施,让户外活动惬意愉快地进行,遵从运动外伤急救法则,科学正确运动强壮人的体魄,谨记家庭疾病急救方法,塑造健康身体成就美好生活,提升自然灾害急救技能,避免天灾祸难毁灭美丽家园。

内容简介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却也会随时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很多人会以为,急救只是医生和护士的事,是急救中心的事。可是现在越来越多意外会让我们感到,急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本书通过分析、比较生活中常见意外事故的错误处理方式和正确的急救措施,并通过增添丰富有趣的小链接,补充必要的急救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急救法则,在关键时刻把握时机进行自救和对家人的救护。

目录

第一篇 室内生活急救预案
预案01 宠物咬伤孩子/3
预案02 鱼刺卡喉咙/5
预案03 滚油飞溅烫伤/7
预案04 异物插进眼睛/10
预案05 孩子吃饭噎着/12
预案06 夏日中暑昏述/15
预案07 异物堵住呼吸道/18
预案08 食物中毒/20
预案09 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22
预案10 过敏性休克/25
预案11 煤气泄漏中毒/27
预案12 刺伤动脉大出血/29
预案13 老人昏述不省人事/31
预案14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33
预案15 家人触电昏厥/35
预案16 节日饮酒过度醉酒/38
预案17 异物钻进耳朵/40
预案18 洗澡突然晕倒/42

第二篇 室外事故急救方案
预案19 被蛇虫咬伤/47
预案20 蜂虫蜇伤/49
预案21 饱竹炸伤眼睛/51
预案22 脚踩铁钉/53
预案23 指甲受伤/55
预案24 暴晒皮肤灼伤/57
预案25 跌倒坠落/61
预案26 头部外外伤/63
预案27 脊柱撮伤/66
预案28 颈部外伤紧急处理/68
预案29 被困电梯/70
预案30 发生交通事故/73
预案31 踩踏事故/76
预案32 乘坐地铁发生事故/79
预案33 外出与孩子走散/81
预案34 谨防孩子被拐卖/84
预案35 遭敲诈勒索/87
预案36 女孩遭遇性骚扰/89

第三篇 运动外伤急救预案
预案37 关节脱臼/97
预案38 运动骨折/99
预案39 闪腰/101
预案40 小腿抽筋/103
预案41 崴脚怎么办/105
预案42 肌肉拉伤/107
预案43 脚磨出水泡/109
预案44 肌肉酸痛/111
预案45 踉腱受伤/113
预案46 膝盖滑膜炎/115
预案47 腰椎问盘突出/117
预案48 韧带损伤/120
预案49 手指关节错位/122
预案50 肋骨骨折/123
预案51 颈部扭伤/125
预案52 鼻梁骨骨折/128
预案53 眼睛撞伤/130
预案54 下巴脱臼/132

第四篇 家庭疾病急救预案
预案55 哮喘病发作/137
预案56 老年人离血压/139
预案57 中风急救/142
预案58 急性胃出血/145
预案59 心肌梗塞/148
预案60 脑溢血/151
预案61 急性腹痛/153
预案62 反覆感冒不愈/156
预案63 孩子高饶不退/159
预案64 经常流鼻血/162
预案65 恶心呕吐/165
预案66 胃下垂/168
预案67 心绞痛/170
预案68 孩子癞痈发作/173
预案69 细菌性痢病/176
预案70 营营性贫血晕眩/179
预案71 失眠/181

第五篇 突遇自然灾害急救预案
预案72 地震避险/187
预案73 火灾逃生/191
预案74 游泳溺水/194
预案75 雷电击伤/t98
预案76 低温冻伤/200
预案77 泥石流脱险/203
预案78 洪水来袭救助/205
预案79 空中遇险/207
预案80 海难沉船遇险/210
预案81 路遇龙眷风/212
预案82 身陷泥潭/214
预案83 雪崩自救/216
预案84 沙尘暴袭击/219
预案85 海啸袭击/221
预案86 暴雪灾害/224
预案87 雾天述路/227
预案88 防御台风/230
预案89 人山爆发/232

精彩书摘

预案01 宠物咬伤孩子
饲养宠物已经成了许多家庭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小宠物的温顺和可爱能丰富主人的业余生活,并且激发人们的爱心。别看它们平时安安静静的,如果被惹急了照样也会咬人,尤其是喜欢逗引它们的孩子,常因玩得过火而遭到它们报复。
预防措施
被宠物咬伤可不是小事,这可能会引起一些重大的疾病,因此,家中饲养宠物的父母需要知道一些预防方法,避免意外发生。
1.避免被狂犬咬伤,就要远离有攻击性的各种犬类。
2.如果家有小孩,最好不要养狗、猫等宠物。
3.家有宠物,必须带宠物到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养狗者还得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挂牌,以增加邻居的安全感。
4.饲养宠物时,必须充分了解它们的习性、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如果宠物狗出现性情反常,神经过敏,口中流出大量唾液,坐立不安,叫声低哑等,一定要高度警惕,迅速就医,诊断是否患上了狂犬病。
常见错误处理方式
凡是被猫、狗咬伤,除非伤及大血管大量出血,否则先不要急着去医院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下面是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
1.被猫、狗咬伤后,伤口不作任何处理。
2.有的不仅不冲洗伤口,反而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这些措施是不科学的。
3.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认为这样更安全也是一种误区。
正确的急救措施
1.正确的应急处理方式
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是关键,家庭自行救助方法是:
(1)冲洗伤口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
(2)清洗要彻底。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中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
(3)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毒就会大量生长。
(4)及时去医院。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救治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尽早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
2.注射狂犬疫苗注意事项
孩子被宠物咬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发病。使用狂犬疫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
被动物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当天(其余以此类推)。如果因诸多因素而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
(2)孩子注射疫苗后要注意保健。
在注射疫苗期间,注意不要饮酒,喝浓茶、咖啡,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葱、大蒜等等,同时要避免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
3.急救原理
被宠物咬伤后一般要用肥皂水清洗,这是因为碱性的肥皂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冲洗方式是用肥皂水冲洗,或将肥皂直接涂在伤口上,然后对着水冲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抑制细菌进入人体的作用。
只有冲洗到最大最合适的时间,同时将脏血挤净,才能确保安全,一般冲洗时间15分钟到20分钟。因为人对狂犬病没有自然免疫力,被病犬咬伤后,病毒沿外周神经迅速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一旦侵入胞体就会大量繁殖,如果再侵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即使注射狂犬病疫苗也可能无济于事。所以在冲洗伤口时,一定要同时将污血挤出,而且尽量挤到最大限度。
小链接
狂犬病的死亡率极高
家里的宠物,无论是猫还是狗,它们的唾液中常常带有狂犬病毒,即使健康的猫狗,也难免带有这种致命的病毒。据卫生防疫部门的报告,当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用舌舔人手时,即使人手没有外伤,也会感染上狂犬病的。如果动物抓、咬伤人的皮肤,它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会随着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中,短的1~2个月就会出现狂犬病的症状。如兴奋、恐惧,听到水声或见到水,即发生强烈的喉头痉挛。喝水不能下咽,水从口角流出。病人痛苦极了。如伤在头、面部,感染的病毒量大,潜伏期会更短。狂犬病的潜伏期也可以很长,1~3年,甚至10年,30年以后才发病的也有。狂犬病的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病,治疗几乎是无望的。
预案02 鱼刺卡喉咙
许多孩子都喜欢吃鱼,但就是怕鱼刺扎喉咙。孩子在进食时不小心被鱼刺、鸡骨、鸭骨、竹签、钉子、针等异物卡刺在咽喉部,常常由于使用去除骨刺的方法不对,损伤咽喉的黏膜或使骨卡得更深,相继发生红肿、发炎、发烧、疼痛、吞咽困难、出血等不良现象。如果引起炎症,说不定要长期求医。
预防措施
父母们应该提醒孩子,在吃鸡、鸭、鱼、肉时应细嚼慢咽,小心碎骨、鱼刺等梗在咽喉处。此外,有些孩子因为怕鱼刺扎就不吃鱼了,父母可在生活中注意以下问题让孩子轻松吃鱼:
1.对大些的孩子,可以告诉他各种鱼的鱼刺主要在什么部位,比如带鱼,就是中间一根大刺,两边各一排小刺,让孩子知道哪儿有刺,吃时注意就行了。

前言/序言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却也会随时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很多人会以为,急救只是医生和护士的事,是急救中心的事。可是现在越来越多意外会让我们感到,急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地震过后被埋压十几个小时的小男孩被救出十分钟后去世。这太令人悲叹和疑惑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男孩患了“挤压综合征”。当男孩被掩埋时,心肺脑没有遭到致死性的损伤,生命维持了下来。但他身体的某些部分遭到了沉重的挤压。以至于那部分肢体断绝了血液循环,导致那部分的肌肉等组织发生坏死而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
  不过,在未解除挤压之前,坏死部位的有害物质不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对整个人体尚无影响。一旦男孩被解救出来,挤压解除,那些有害物质就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会大大提高血钾浓度。要知道,心脏对血钾浓度的高低变化很敏感。同理,挤压组织释放到循环中的钾过高,就会在短时间内使人0搏骤停猝死。这就是很多被救人员在被挤压中还能说话,而救出几分钟后死亡的原因。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造成男孩死亡的真正原因。如果当时在移开重物前就为男孩滴注生理盐水,让埋压已久的男孩进行有效代谢,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排出后再移开重物,那么男孩的生命就能够被挽救。
  据有关专家介绍,有25%的死亡不是因为绝症或衰老,而是在意外事故、灾害造成的损伤中丧失了现场及时抢救的时机。

《生命守护者:居家急救指南》 目录 前言:为每一次意外做好准备 第一章:认识家庭中的常见风险 1. 厨房安全:隐形的杀手 烫伤与烧伤:从热锅到热饮,细数厨房中的热源。 割伤与刺伤:菜刀、餐具、破碎的玻璃,防不胜防。 食物中毒:食材储存、烹饪不当的潜在危机。 煤气与燃气泄漏:无色无味,却能瞬间致命。 触电风险:电器使用、线路老化,电流的威胁。 2. 浴室与卫生间:湿滑的陷阱 滑倒与摔伤:瓷砖地面、潮湿环境,老年人和儿童的重点关注。 溺水风险:浴缸、马桶,看似平静水面下的危险。 化学品接触:清洁剂、消毒液,误食或接触的危害。 3. 客厅与卧室:舒适中的潜伏危机 跌落与撞伤:家具边缘、窗户、楼梯,不可忽视的高度风险。 窒息与缠绕:细小物品、绳索、塑料袋,特别是对于婴幼儿。 触电:插座、电器、电线,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火灾隐患:电器过载、烟头、明火,燃烧的威胁。 4. 儿童活动区域:家中最脆弱的生命 误食异物:硬币、纽扣、小玩具,吞咽的危险。 坠落:高处、床边、沙发,儿童的好奇心与身体发育的差距。 溺水:水盆、浴缸、游泳池,片刻的疏忽可能酿成大祸。 触电:未安装保护盖的插座,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窒息:枕头、被子、塑料袋,阻碍呼吸的隐患。 5. 户外与阳台:延伸的风险领域 跌落:阳台栏杆、窗户,儿童的攀爬欲望。 接触有毒植物或昆虫:意外的皮肤接触或叮咬。 交通意外:发生在住宅区域的车辆碰撞。 第二章:核心急救技能:生命的基石 1. 评估现场与自身安全:首要任务 冷静判断: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是有效施救的前提。 观察环境:识别并排除可能存在的二次危险,如火灾、电击、不稳定结构等。 保护自己: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感染。 2. 呼叫急救:及时求助的重要性 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清晰、准确地提供关键信息,包括地点、伤者情况、所做急救措施等。 保持通讯畅通:等待救援人员到来,随时准备提供进一步信息。 3. 基础生命支持(BLS):挽救生命的关键 心肺复苏(CPR): 胸外按压:正确的手势、按压位置、按压深度与频率。 人工呼吸:气道开放、捏鼻吹气,确保有效通气。 CPR的适用情况与禁忌症。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关键时刻的生命之光。 异物梗阻处理: 海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成人、孕妇、肥胖者、婴儿的操作要点。 背部拍打法:儿童和婴儿的首选。 观察迹象: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紫。 4. 止血与包扎:控制出血,减少失血 直接按压: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 间接按压(压迫止血点):在特定部位施压,阻断血流。 止血带的使用:在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情况下,作为最后手段。 各种伤口的包扎技术:压力包扎、三角巾包扎,适应不同部位。 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5. 处理休克:维持生命体征 识别休克的迹象:皮肤湿冷、苍白、脉搏细速、意识模糊。 平卧抬高下肢:改善血液循环。 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监测生命体征:呼吸、脉搏、意识状态。 第三章:常见家庭意外的应对方案 1. 烧烫伤:区分程度,有效处理 一度烧伤(表皮层): 皮肤发红、疼痛,无需药物,冷敷后涂抹芦荟胶。 二度烧伤(表皮与真皮层): 出现水泡,不可刺破,冷敷后覆盖无菌纱布。 三度烧伤(全层烧伤): 皮肤变白、焦黑,可能无痛感,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化学烧伤: 冲洗、移除污染衣物,根据化学品性质决定后续处理。 严重烧伤的急救原则: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及时呼叫救护车。 2. 割伤与擦伤: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轻微割伤: 用清水冲洗,消毒,使用创可贴。 较深割伤: 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压迫止血,包扎后就医。 擦伤: 清洁伤口,去除污物,避免摩擦,根据情况使用消炎药膏。 嵌入异物: 尽量不要自行取出,立即就医。 3. 跌落与撞伤:评估伤情,防止二次伤害 头面部跌落: 观察有无意识改变、呕吐、鼻耳出血,保持患者休息,必要时就医。 肢体跌落: 评估有无骨折迹象(畸形、剧痛、活动受限),固定患肢,送医。 背部与脊柱损伤: 绝不随意移动患者,除非有生命危险,等待专业救援。 内部损伤: 腹部撞击后出现疼痛、腹胀,需警惕内出血。 4. 食物中毒:及时催吐与补水 怀疑食物中毒: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催吐: 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饮用温水或淡盐水帮助催吐(部分情况不宜催吐,如腐蚀性物质中毒)。 补水: 补充大量水分,防止脱水。 就医: 携带可疑食物样本,及时就医。 5. 煤气/燃气泄漏:安全第一,迅速撤离 发现泄漏: 立即关闭气源阀门,禁止使用任何明火或产生火花的电器。 开窗通风: 迅速打开所有门窗,让气体排出。 撤离现场: 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安全地带,并立即拨打燃气公司或119电话。 切勿开关电器: 即使是开灯也可能引发爆炸。 6. 触电:切断电源,安全施救 观察: 确认电源已切断,或利用绝缘物体(木棍、塑料管)移开电源。 评估: 检查触电者呼吸、脉搏,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注意: 施救者自身安全至关重要,避免二次触电。 7. 溺水:争分夺秒,科学施救 将患者救离水源: 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清理口腔异物: 确保呼吸道无阻塞。 心肺复苏: 对于无反应、无呼吸的患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控制体温: 脱掉湿衣服,进行保暖。 注意: 即使患者恢复意识,也应尽快就医检查,防止肺水肿。 8. 中毒(药物、化学品):识别毒物,及时就医 识别: 确定误食或接触的物质,如药物、清洁剂、农药等。 保留证据: 尽量保留剩余的毒物或包装。 不要随意催吐: 某些腐蚀性物质催吐会加重损伤。 立即就医: 携带毒物信息,尽快送医。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急救考量 1. 婴幼儿急救:脆弱生命,细致呵护 生理特点: 呼吸道狭窄、身体调节能力弱,易发生意外。 窒息处理: 婴儿的背部拍打与胸部按压。 误食处理: 针对婴儿的特殊海姆立克法。 跌落与撞伤: 头部损伤的特殊性,不可随意摇晃。 发烧与惊厥: 及时降温,处理方法。 2. 老年人急救:慢性病与突发病的叠加 常见病症: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 摔倒与骨折: 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慎重搬动。 中风识别: 面部歪斜、手臂无力、言语不清。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及时服药,拨打急救电话。 意识障碍: 仔细观察,排除低血糖等原因。 3. 孕妇急救:保护母婴,双重责任 跌落与腹部撞击: 评估胎儿状况,及时就医。 出血: 警惕宫外孕、先兆流产等情况。 呕吐与晕厥: 补充糖分,侧卧体位。 特殊情况: 产前出血、羊水早破。 第五章:家庭急救箱的准备与使用 1. 必备物品清单: 消毒用品:酒精棉片、碘伏、生理盐水。 敷料:创可贴、无菌纱布、绷带、棉球。 工具:一次性手套、口罩、安全剪刀、镊子。 药物:退烧药、止痛药(需遵医嘱)、抗过敏药(少量)。 其他:体温计、急救手册。 2. 定期检查与更新: 确保所有物品在有效期内。 根据家庭成员需求调整物品。 3. 安全存放: 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且方便取用的地方。 结语:将关爱化为行动,为家庭筑起生命的安全网 附录:常用急救电话与医疗机构信息 《生命守护者:居家急救指南》 是一本旨在为普通家庭提供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书籍。我们深知,生活中意外难以预测,但通过掌握基础的急救技能,并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我们能够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甚至挽救生命。 本书从家庭中常见的风险源头开始,详细剖析了厨房、浴室、客厅、儿童活动区域以及户外环境可能潜藏的危险。我们不会夸大其词,而是以详实的内容,引导读者认识到这些风险的真实性,从而提高警惕性。 接着,本书的核心部分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最关键的急救技能。从“评估现场与自身安全”这一首要原则出发,到“呼叫急救”的技巧,再到“基础生命支持(BLS)”中的心肺复苏(CPR)和异物梗阻处理(海姆立克法)等至关重要的救命术。我们不仅会介绍操作步骤,还会强调关键的注意事项,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此外,对于“止血与包扎”以及“处理休克”等基础但关键的急救措施,本书也会提供清晰的指导,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控制出血,维持生命体征。 本书还将针对各种具体的家庭意外,提供详细的应对方案。无论是常见的烧烫伤、割伤、跌落,还是食物中毒、煤气泄漏、触电、溺水,乃至各种中毒情况,本书都将提供循序渐进的处理步骤。我们将区分伤情的轻重缓急,指导读者如何在家中进行初步处理,以及何时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例如,在处理烧烫伤时,我们会引导读者区分一度、二度、三度烧伤,并给出相应的家庭处理建议;在面对割伤时,我们会强调清洁伤口的重要性,并指导如何有效止血和包扎。对于煤气泄漏、触电等潜在爆炸性危险,本书将重点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及如何迅速撤离和呼叫救援。 考虑到家庭中不同成员的特殊性,本书还设有“特殊人群的急救考量”章节。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急救时需要特别细致和精确的操作,本书将详细介绍针对他们的窒息、误食、跌落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对于老年人,由于他们可能患有慢性疾病,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识别和应对突发状况,如摔倒、骨折、中风、心绞痛等。而对于孕妇,本书则会强调在紧急情况下的母婴双重保护,以及如何处理跌落、腹部撞击等可能影响妊娠的事件。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将急救知识付诸实践,本书还包含了“家庭急救箱的准备与使用”部分。我们列出了一个详尽的必备物品清单,并强调了定期检查、更新以及安全存放的重要性,确保在需要时,急救箱能够成为您手中的有力工具。 《生命守护者:居家急救指南》并非一本理论书,而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成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守护者”,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拥有应对的勇气和能力,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网。记住,每一个小小的急救知识,都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我一直觉得,拥有一本高质量的急救指南,就像给家庭配备了一道隐形的守护神。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它并没有只关注那些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而是将许多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小意外”也纳入了考量,并且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处理方法。比如,孩子玩耍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或者大人在厨房里切菜时不小心割伤了手指,这些看似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感染或其他问题。这本书对于这些情况的处理,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从清洁伤口、消毒、包扎,到何时需要去医院检查,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如何预防这些意外发生的内容,这让我从源头上就提高了警惕。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细小的提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家庭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的工具书。

评分

翻阅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有一种在参加一场非常实用的“生活技能培训”。我本身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但这本书却能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每一个急救场景都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预案”。这意味着,即使你平时没有时间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找到对应的章节,获取最直接的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急救场景的关注,比如户外活动中的蛇咬伤、昆虫叮咬,或者居家环境中发生的煤气中毒、触电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但我们却常常没有准备。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每一种情况的症状、危害,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并且在等待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这种解释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而且,很多内容都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合作”,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安排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细心的人,但自从有了孩子,安全问题就变得异常重要,我总担心会在某个瞬间因为知识的匮乏而耽误了孩子。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它涵盖的场景非常全面,从婴幼儿时期的常见意外,比如摔倒、烫伤、误食,到稍大一些孩子可能面临的运动损伤、甚至是一些突发疾病的初步处理,都一一囊括。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什么情况下可以在家自行处理”的界定。很多时候,我们家长最纠结的就是这一点,生怕小题大做,又怕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给出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和相应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这些突发状况。它并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着生动的图示,让你一看就能明白。而且,书中强调的“保持冷静”和“先评估”的原则,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现在,每当遇到孩子的小磕小碰,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而是能有条不紊地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处理,感觉自己真的成长了不少。

评分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在紧急情况下至关重要的知识,让我对家庭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学习急救知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这本书却能用一种非常轻松、易懂的方式,将这些重要的信息传递给我。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家庭医生”在循循善诱。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急救预案时,都非常强调“保持冷静”的重要性,并且会先指导读者进行初步的评估,而不是盲目地采取行动。这种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感觉非常有条理,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书中的很多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例如,家里突然有人出现过敏反应,或者突发性的腹泻,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而书中提供的详细的处理步骤,让我能够从容应对,并且知道何时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医疗帮助。它没有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去医院”,而是更侧重于“在家庭环境中,我们能做什么,怎么做”,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翻开第一页就觉得内容充实,而且非常有条理。我一直很想学习一些家庭急救知识,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笼统,很难找到一本既实用又易懂的。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从非常细致的角度入手,列举了89种家庭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并且为每一种情况都提供了详细的处理预案。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按压心肺复苏”,而是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的场景。例如,孩子在家不小心吃到异物怎么办?老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如何应对?突然停电导致设备故障时,如何保证安全?这些都是我平时会担心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问题。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做,还强调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以及“何时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真的让我感觉踏实了很多。它没有回避那些可能让人感到不安的细节,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配以必要的插图,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进行操作。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在讲解急救预案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风险的小贴士,这一点非常人性化。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真正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用最负责任的态度去提供解决方案。

评分

家用书籍,内容还行,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家庭急救预案,不可不知的知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此,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能仅看他表面上是否懂得了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最关键的还在于,他是否把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这点尤为重要。

评分

很实用,刚买回来,就用上了。伤口包扎

评分

意外事故从FB天降,急救法则紧遵从,黄金抢救数分S钟rU,换救生Z命在旦夕。生e活中因为急救m不当或没有及时救护

评分

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上一年级的儿子看了很喜欢,在里面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给我讲呢,哈哈,这本书让孩子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非常高兴!

评分

很实用的书,还没看,应该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