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设计模式

大话设计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强 著
图书标签:
  • 设计模式
  • 软件设计
  • 编程
  • Java
  • C++
  • Python
  • 面向对象
  • 代码
  • 软件工程
  • 经典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8025553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3278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感悟百态人生,深谙模式思想愉悦,风趣中感受对象思维轻松,诙谐中顿悟模式思想。
在金融危机下股票还挣钱:外观模式,蜡笔与毛笔:桥接模式,放风者与偷窃者:观察模式,中介公司:中介者模式,高老庄的故事:代理模式,麦当劳的鸡腿,月光宝盒,多功能的手机,三明治:装饰器模式。
程序的关键不是程序本身,而是程序所体现的设计模式理念。

内容简介

设计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思想是指导行为的一切。理解和掌握设计模式,记住23种或者更多的设计场景和解决策略是不够的,更要接受一种思想的熏陶和洗礼。
本书通过故事讲述程序如何设计。希望能给渴望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初学者及困惑、无法复用的代码编程体验者一些好的建议和提示。
本书主要采用JAVA语言介绍设计模式中比较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分29章具体介绍,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例来具体分析讲解。

作者简介

吴强,暨南大学MAB & 高级软件设计师,具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项目开发经验。拥有丰富的大型项目管理经验。从事过多年高校教学。深知设计模式从理论到现实运用的愉悦,更体会从实际到理论升华顿悟的喜悦。从实践到教学,掌握了一套深入浅出的丰富经验。

目录

第一章 大学毕业了怎么办?——设计模式概述
1.1 大学毕业了怎么办/1
1.2 什么是设计模式/2
1.3 代码规范/4
1.4 初学代码者常犯的错误/8
1.5 面向对象编程/8
1.6 面向对象/10
1.7 面向对象的特征/11
1.8 面向对象的优势/11
1.9 类、对象、方法和实例变量/13
1.10 继承/14
1.11 接口/15
1.12 UML图/15

第二章 学校招聘会——接口型模式介绍
2.1 学校招聘会/21
2.2 接口型模式/21
2.3 接口型模式包括哪些模式/22
2.4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22
2.5 接口和委托的区别/27

第三章 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适配器模式
3.1 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29
3.2 适配器模式/30
3.3 适配器模式的几个要素/33
3.4 优势和缺陷/33
3.5 何时使用适配器模式/33
3.6 适配器总体上可以分为哪两类/34
3.7 类适配器Vs对象适配器/34
3.8 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的哪些不同/36
3.9 日常生活中的适配器/37
3.10 电脑电源适配器/37

第四章 金融危机股票还挣钱?——外观模式
4.1 金融危机股票还挣钱/40
4.2 外观模式意图/41
4.3 使用场合/41
4.4 例子/43
4.5 应用外观模式的注意事项/53

第五章 生日礼物——组合模式
5.1 生日礼物/55
5.2 组合模式/56
5.3 结构图/56
5.4 组合模式的使用/62
5.5 适用场景/65
5.6 树/65
5.7 组合模式的优点/73

第六章 蜡笔与毛笔——桥接模式
6.1 蜡笔与毛笔/75
6.2 桥接模式/78
6.3 与适配器有什么不同/79
6.4 适用情况/80

第七章 击鼓传花——责任型模式
7.1 击鼓传花/81
7.2 责任型模式/81
7.3 责任型模式涉及到哪些角色/89
7.4 纯的与不纯的责任链模式/92
7.5 什么情况下使用责任链模式/93
7.6 使用责任链模式的长处和短处/93
7.7 责任链模式的实现/93

第八章 购物车——单体模式
8.1 购物车/95
8.2 单体模式/96
8.3 单体模式的实现/96
8.4 单体模式的一般方法/99
8.5 单体模式的不同表现形式/101
8.6 单体对象的同步(单体模式与多线程)/111
8.7 识别单体模式/114
8.8 单体模式和一个所有方法都是静态的工具类之间有什么区别/115
8.9 与单体模式相关的模式/115
8.10 单体模式的应用/115

第九章 放风者与偷窃者——观察者模式
9.1 放风者与偷窃者/117
9.2 观察者模式/117
9.3 组成部分/118
9.4 天气预报/118
9.5 观察者模式原理/122
9.6 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者/122
9.7 事件监听器也是观察者/122
9.8 观察者模式的典型应用/124
9.9 观察者模式的优点/124
9.10 使用情况/124
9.11 我推你拉/125
9.12 圣斗士星矢的状态模式和观察者模式/125

第十章 中介公司——中介者模式
10.1 中介公司/132
10.2 中介者模式/132
10.3 中介者模式的组成部分/133
10.4 中介者模式的特点/133
10.5 男人和女人通过媒人约会/134

第十一章 高老庄的故事——代理模式
11.1 高老庄的故事/143
11.2 代理模式/144
11.3 代理模式的角色/144
11.4 已注册用户和游客的权限/147
……
第十二章 包子——享元模式
第十三章 可恶的皇帝——构造型模式
第十四章 汽车组装——生成器模式
第十五章 运动协会——工厂方法模式
第十六章 麦当劳的鸡腿——抽象工厂模式
第十七章 兰州拉面馆——原型模式
第十八章 月光宝盒——备忘录模式
第十九章 儿子的功课——操作型模式
第二十章 订单处理——模板方法模式
第二十一章 金融危机何时休——状态模式
第二十二章 还钱——策略模式
第二十三章 饭店点菜——命令模式
第二十四章 苹果汁——解释器模式
第二十五章 多功能的手机——扩展型模式
第二十六章 三明治——装饰器模式
第二十七章 老公,有钱不?——迭代器模式
第二十八章 指挥工人工作——访问者模式
第二十九章 大学生毕业3条出路:学、仕、商——设计模式总结

精彩书摘

小A想去电脑城买个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这天他来找师兄先了解一些关于电脑电源适配器。
小A:“师兄,你了解什么是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吗?”
大B:“多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可以自动检测100~240V交流电(50/60Hz)。基本上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把电源外置,用一条线和主机连接,这样可以缩小主机的体积和重量,只有极少数的机型把电源内置在主机内。在电源适配器上都有一个铭牌,上面标示着功率,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量等指标,特别要注意输入电压的范围,这就是所谓的‘旅行电源适配器’,如果到市电电压只有100V的国家时,这个特性就很有用了,有些水货笔记本电脑是只在原产地销售的,没有这种设计,甚至只有100V的单一输入电压,在我国的220V市电电压下插上就会烧毁。”小A:“电源适配器?”大B:“嗯,对。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

前言/序言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着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读者朋友熟练地掌握了语言,却对设计模式不够重视,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真正应用到起关键作用的设计模式。
  而了解了设计模式,在宏观上就能把握面向对象编程的精髓。对于大多数不懂编程的朋友来说,了解了设计模式,也就是体会到了编程世界的一个大的框架。究竟什么是设计模式呢?设计模式就是由某些需要严密整合的具体接口开始,最后过渡到一种通用的结构。不管最后所选取的设计模式是什么,最初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个设计问题。它所创造的一系列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同其他开发者相互交流。
  设计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思想是指导行为的一切。理解和掌握设计模式,记住23种或者更多的设计场景和解决策略是不够的,更要接受一种思想的熏陶和洗礼。用这种思想进行设计和开发,这才是重要的。
  本书通过故事讲述程序如何设计。希望能给渴望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初学者及困惑、无法复用的代码编程体验者一些好的建议和提示。
  本书主要采用JAVA语言介绍设计模式中比较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分29章具体介绍,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例来具体分析讲解。在本书中,以“男人和女人通过媒人约会”为例来说明。这样比只告诉概念性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23种常见的设计模式,本书还举了许多的例子,如我们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问题:大学毕业了怎么办?参加招聘会或是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什么样的路?等等。每种设计模式都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为例,引入该模式的概念,目的是使概念能够通俗易懂,然后是举一至两个较简单易懂的代码例子来具体体现该模式。之所以会采用Java语言是因为Java比c++计算机语言简单,没有像c++语言中有一些不容易理解或容易出错的概念和语法。Java是一种较新的计算机语言,所以它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特性上比其他现有计算机语言显得更纯粹一些,在网络平台无关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点也比大部分计算机语言更显突出。而Java语言本身是一种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计算机语言。学习Java程序设计,应用Java语言实现算法也比较容易,从而节省编程时间,编写出来的Java代码比较容易得到复用和移植。
  本书是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不适合有多年面向对象开发经验和对常用的设计模式了如指掌的人。它所面向的读者是那些想提高的初中级Java程序员。

《代码的语言:一种清晰、优雅的软件构建之道》 简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软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然而,我们常常在欣喜于软件带来的便利之余,忽略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性和建造过程的精妙。本书,《代码的语言:一种清晰、优雅的软件构建之道》,旨在揭开软件构建的面纱,引导读者深入理解那些让软件得以稳定、高效、可维护地运行的深层原理。 本书并非一份浅尝辄止的软件技术概览,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探险,一次对软件世界核心秩序的探索。我们将一同剖析那些构成软件灵魂的结构,学习如何用一种更富有洞察力、更富有艺术性的方式来思考和组织代码。这不是关于“做什么”,而是关于“怎么做”,并且是如何“做得更好”。 我们都知道,代码是程序员与机器沟通的媒介,但同时,代码更是程序员之间交流思想、协作共建的桥梁。一本优秀的软件,必然拥有一套清晰、有逻辑的代码体系。当代码清晰时,理解其意图变得容易;当代码优雅时,修改和扩展便如同行云流水。反之,杂乱无章的代码,则会像一座信息孤岛,即使功能强大,也难以被他人理解,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维护和迭代了。 《代码的语言》将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什么是良好的软件设计? 我们将从人类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出发,探讨如何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映射到数字世界中,使得我们的程序能够以一种直观、符合直觉的方式运作。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习如何识别软件中的“问题”,并找到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被广泛认可的“解决方案”。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着重于抽象与封装的力量。理解抽象,就是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屏蔽掉不必要的细节,从而构建出更简洁、更易于管理的模块。封装,则是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对外提供清晰的接口,从而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度。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通过有效的抽象和封装,将庞大的系统分解为相互协作的小型组件,使整个软件体系更易于理解、测试和维护。 接着,我们将深入模块化与组件化的艺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众多相互依赖的模块和组件组成的。学习如何合理地划分模块,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边界,以及如何设计清晰的组件接口,是构建大型、可扩展软件的关键。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模块化策略,以及如何评估和选择最适合特定项目的划分方式。 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将聚焦于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尽管面向对象编程(OOP)已是业界普遍采纳的范式,但真正掌握其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却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将深入剖析“单一职责原则(SRP)”、“开放封闭原则(OCP)”、“里氏替换原则(LSP)”、“接口隔离原则(ISP)”和“依赖倒置原则(DIP)”等 SOLID 原则。这些原则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指导我们写出更灵活、更易于扩展和维护的代码的宝贵经验。我们将通过生动的代码示例,展示这些原则如何在实际开发中发挥作用,以及违反它们可能带来的隐患。 除了SOLID原则,我们还会探讨继承、多态、组合等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理解继承的优势与局限,学会何时使用继承,何时更适合组合,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多态来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将揭示,并不是所有的“is-a”关系都适合用继承来表达,而“has-a”关系,即组合,往往能带来更灵活的设计。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投向行为的组织与流程的控制。当系统变得复杂时,如何管理对象的创建,如何简化复杂对象的实例化过程,以及如何定义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我们将介绍工厂模式,它能够将对象的创建逻辑封装起来,让客户端代码从具体的类中解耦。建造者模式将帮助我们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构建复杂的对象,使其更易于理解和修改。而策略模式和命令模式则能帮助我们动态地切换算法或封装请求,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易于扩展。 我们还会深入探讨状态管理的艺术。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对象的行为会随着其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状态,并使代码清晰地反映这些状态转换,是编写健壮软件的关键。我们将介绍状态模式,它能够将与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封装到独立的类中,从而简化复杂的条件判断,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将是对变化的应对之道。软件项目在生命周期中,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优秀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使得修改和扩展变得成本低廉。我们将探讨观察者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这将为我们构建事件驱动的系统,或者实现数据同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将触及装饰器模式,它允许我们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额外的行为,而无需修改其原始代码。这为我们提供了在运行时“即时”增强对象功能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代码的灵活性。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介绍各种设计“模式”,更在于引导读者建立一种设计思维。我们将强调,模式并非生搬硬套的公式,而是解决常见设计问题的“经验总结”。关键在于理解模式背后的意图和应用场景,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本书鼓励读者去思考,去分析,去寻找最适合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某个模式的机械模仿。 我们将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和代码片段来阐释每一个概念。这些例子将涵盖从简单的功能模块到复杂的系统架构,力求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设计原则和模式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本书还会包含思考题和练习,鼓励读者在阅读之余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代码的语言》的目标读者是所有希望提升软件开发能力,写出更优质代码的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对软件设计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套宝贵的工具和视野,帮助你构建更清晰、更优雅、更具生命力的软件。 掌握《代码的语言》,意味着掌握了构建高质量软件的钥匙。它将帮助你跳出“能用”的泥沼,迈向“好用”和“易用”的境界。它将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从容地分析、拆解,并找到那条通往优雅解决之道的光明路径。让我们一起,用代码书写更美的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很多都流于表面,讲得不清不楚。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他能够把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系列易于理解的小块,然后用一种极其幽默和贴切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观察者模式”的阐述,作者用“股市行情”和“股票交易员”的关系来类比,让我瞬间就明白了“发布-订阅”机制的原理,以及它在事件驱动和状态同步中的重要作用。在看完“单例模式”之后,我甚至忍不住立刻动手去重构了一些我以前项目中存在隐患的单例实现。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更侧重于实践的指导,让读者在理解模式的同时,也能立刻感受到这些模式在实际开发中的威力。很多时候,我们在写代码时遇到的瓶颈,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有多难,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设计思维”。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思维训练手册”,它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出这种重要的设计能力。

评分

不得不说,《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独树一帜。不同于市面上其他严肃的技术书籍,《大话设计模式》用一种轻松、幽默、甚至有些“不正经”的语言,将复杂的设计模式概念娓娓道来。我第一次读到“桥梁模式”的时候,作者用“遥控器和电视机”的类比,瞬间就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让我理解了如何将抽象与实现分离。这种“生活化”的讲解方式,使得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设计模式,变得触手可及。它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生涩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去体会模式背后的逻辑和思想。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作者自身的开发经验和感悟,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资深程序员在与你分享他的“武功秘籍”。我特别喜欢它对“适配器模式”的讲解,作者用“中英翻译”的例子,清晰地说明了如何让原本不兼容的接口能够协同工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将设计模式的思维方式融入到自己的编程习惯中。

评分

《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在我理解软件设计理念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前,我对“代码复用”、“高内聚”、“低耦合”这些概念,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知道它们重要,但不知道该如何实践。这本书通过对各种设计模式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这些原则如何在实际的代码中得以体现。特别是“策略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的讲解,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作者用“计费”和“做蛋糕”的例子,清晰地展现了如何将变化的部分抽离出来,让代码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模式,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模式,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好处。这种“追根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设计模式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知其然”,更是达到了“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写出的“面条式代码”,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组织代码的“指导思想”。设计模式就像是代码世界的“武功秘籍”,学好了,就能写出更优雅、更健壮、更易于扩展的代码。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教了你多少个模式,而在于它教会了你如何用一种更高级的视角去审视和构建你的代码。

评分

拿到《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我之前也零零散散看过一些关于设计模式的资料,但总觉得有些抽象,像是在空中楼阁。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它采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叙述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概念,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比喻,甚至是一些游戏场景,巧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第一遍的时候,我甚至有点像在看一本趣味读物,完全没有平时啃技术书籍的那种压力。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模式的时候,都会先抛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者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层层剥茧,引导你思考,最后才引出对应的设计模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学徒,在师傅的带领下,一步步理解了设计模式的精髓。而且,书中穿插的很多幽默的段子和漫画,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忍俊不禁,极大地缓解了技术学习的枯燥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工厂方法模式”时,用到的那个“肯德基点餐”的比喻,真的非常贴切,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父类负责定义创建对象,但具体创建哪个对象由子类决定”的核心思想。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硬塞给你知识,而是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己去“悟”出来。对于我这种基础不是特别扎实,但又想深入理解设计模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及时雨。

评分

《大话设计模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对“抽象”、“封装”、“继承”、“多态”这些概念,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总觉得它们像是一些陈词滥调。这本书通过对各种设计模式的深入解析,让我看到了这些核心概念是如何在实际的代码设计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比如,在讲解“装饰器模式”的时候,作者用“给咖啡加糖加奶”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如何不改变原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动态地增加新的功能。这种“非侵入式”的扩展方式,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对如何写出更具弹性的代码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代码维护难题,往往源于设计上的僵化。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代码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介绍了各种“解决之道”,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问题,如何从更深层次上去理解软件设计的本质。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设计模式,更是在提升自己的“代码品味”。

评分

希望他买完看了~~~~~~~~~~~~~

评分

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学习设计模式。但是书中代码排版需要改进。

评分

适合初学者,深度不够

评分

Java高级部分,期待呀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是书本适合学习

评分

代码无对齐,阅读看的费劲,纸张粗糙怀疑为倒版,不影响阅读

评分

还行!!!!!!

评分

内容也莫名其妙,各种语言代码混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