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件体系结构单元分析、杆件体系结构的整体分析、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与轴对称问题以及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等内容。本次修编对内容构架未做大的改变,在保持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当前研究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和研究生教学的要求,新增了关于力学建模、逐步精细化分析技术、板壳分析的加深内容和工程分析中的若干问题等教学内容。
《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可供土木、交通、水利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部分土木、交通、水利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限单元法的入门参考书。
王焕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64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应用力学专业,一直从事力学教学工作,1987年担任结构力学教研室主任,l990年评为教授,l997年聘为博导。曾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学组成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高等学校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0-2000)。现任中国工程抗震理论及计算软件专业委员会主任。1993年获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所负责的课程(结构力学)被评为guo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得guo家级教学名师奖,2008年所主持的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guo家级教学团队。编著、译著结构力学、有限单元法等教材9套。
坦白说,我对这类偏向数值方法和计算力学的书籍总是抱有一种敬畏感,因为它们往往意味着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抽象概念,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似乎巧妙地平衡了理论的深度与教学的可及性。我注意到一些图示,它们不仅仅是枯燥的几何图形,而是试图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解释单元的划分、荷载的施加过程,这对于理解“单元”这一核心概念至关重要。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处对“形函数”的描述,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积分形式,而是通过对插值点的贡献来阐述其物理意义,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流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为你量身定制课程,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不会让你因为前面的知识点没理解透彻而对后面的内容感到迷茫。这套教材的定位显然是面向新时代的工程教育,力求让传统方法焕发新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令人赞赏,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查阅和翻阅的参考书来说非常重要。油墨的清晰度和纸张的平滑度,让长时间阅读眼睛不易疲劳,这在学习复杂理论时是不可或缺的人体工学考量。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似乎没有采用那种“填鸭式”的满页公式堆砌,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关键步骤的推导和物理意义的阐释上。例如,在谈到能量泛函和虚功原理时,作者用了一些对比性的例子来区分它们在特定问题下的适用范围,这种对比分析往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辨析概念的细微差别。我个人更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思考与讨论”部分,这些问题通常不是简单的数值计算,而是更偏向于对方法适用性、误差来源的探讨,这才是真正提升工程思维的关键所在,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能继续深入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深蓝色的背景配上醒目的白色和金色的字体,一看就是那种严谨、专业的教材。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分量,厚厚的一本,翻开扉页,字体排版清晰,章节结构划分得井井有条,让人有种“这绝对是本硬货”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公式,但光是目录就能看出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良苦。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介绍,更注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章节标题中透露出对数值计算和软件实现的关注。对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学生或初入职场的工程师来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概念讲解上所下的功夫,相信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复杂方法的学习者,也能通过它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带到图书馆的自习室,好好啃上几本,期待能在其中找到解决我目前工作中的一些疑难杂症的钥匙。
评分我注意到这套教材的“第2版”标识,这暗示了它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完善。通常来说,第二版会在内容的时效性、实例的贴合度以及对常见误解的澄清上做得更到位。从初步的浏览来看,内容组织显得更加紧凑和高效,没有太多冗余的描述。特别是在处理非线性问题的那一章,它似乎引入了更现代化的迭代方法叙述框架,这对于我们处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问题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教会你“如何算”,更在于教会你“为什么这么算”以及“算出来的结果在工程上意味着什么”。它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像是为未来学习更高级的分析技术(比如损伤力学、疲劳分析的数值模拟)搭建的一个坚实跳板。这本书无疑是当前土木工程计算方法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力作。
评分我是在一位资深教授的推荐下购入的这本教材。他强调,在当前BIM和智能化建造的大背景下,对底层计算原理的深刻理解比单纯掌握软件操作更为关键。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诞生的。我花时间翻阅了其中关于“边界条件处理”的部分,发现它对各种复杂约束的数学模型描述得相当精炼和到位。与我过去接触的几本老教材相比,这本书在对现代计算环境的适应性上做得更好,比如对稀疏矩阵存储和并行计算思想的提及,虽然可能不会深入展开,但至少为读者指明了未来学习的方向。它不是一本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值方法教科书的简单翻版,而是真正吸收了近二十年来计算力学领域发展成果的结晶。对于想要冲击更高层次研究或从事复杂结构分析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基础框架绝对是坚固可靠的基石。
评分很喜欢:.360.王焕定1.王焕定,:.360.焦兆平1.焦兆平,:.360.张春巍1.张春巍,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很不错,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件体系结构单元分析、杆件体系结构的整体分析、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与轴对称问题以及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等内容。本次修编对内容构架未做大的改变,在保持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当前研究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和研究生教学的要求,新增了关于力学建模、逐步精细化分析技术、板壳分析的加深内容和工程分析中的若干问题等教学内容。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可供土木、交通、水利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部分土木、交通、水利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限单元法的入门参考书。本书是21世纪之初高等教育社的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基于当时的认识及出于良好的愿望,认为21世纪土木类本科生应该必须掌握计算力学的基础内容——有限单元法基础。但是近10年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实践表明,因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时的认识并不完全适合当前的实际。多次调查表明,除少数一流高校外,各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都将有限单元法列为选修课,而且基本上是任选的选修课。鉴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分制,像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等课程无疑比结构工程类选修课难学,因此选学这类基础理论类选修课的学生非常少。更有甚者,个别学校为提高考研升学率,对必修课结构力学中基本要求规定掌握的矩阵位移法都放松要求甚至不学,当然他们的学生更不会学习有限单元法这样的选修课。而另一方面,近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数量增加很快,还新增设了工程应用型硕士生的招生和培养设置。土木、交通、水利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将有限单元法列为学位课。考虑到上述本科教育的具体情况,本书原来就不要求弹性力学甚至矩阵位移法知识基础这一出发点还是可取的。为了满足本科生和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的使用要求,本次修编着力于以下几点工作(1)在确保理论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尽可能通俗易懂地提供本书所必需的知识,增加部分必要的说明,以期消除学习本教材的困难。(2)目前大型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普遍反映对如何建模、如何判断结果和利用结果感到困惑,为此在有限篇幅下尽可能结合一些实例增加这方面的说明。(3)为了适应土木、交通、水利工程各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要求,对第7章增加了9型非完全协调单元、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板单元、广义协调元基本思想、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曲面壳体单元和工程分析的若干问题(此部分内
评分东西不错 下次在来买
评分没怎么看
评分专业必备~~~~~~~~~~~~~~~~~~~~
评分印刷质量不错,正版图书,推荐大家买
评分没怎么看
评分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不错滴,还可以。。。
评分很喜欢:.360.王焕定1.王焕定,:.360.焦兆平1.焦兆平,:.360.张春巍1.张春巍,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很不错,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件体系结构单元分析、杆件体系结构的整体分析、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与轴对称问题以及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等内容。本次修编对内容构架未做大的改变,在保持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当前研究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和研究生教学的要求,新增了关于力学建模、逐步精细化分析技术、板壳分析的加深内容和工程分析中的若干问题等教学内容。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可供土木、交通、水利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部分土木、交通、水利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限单元法的入门参考书。本书是21世纪之初高等教育社的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基于当时的认识及出于良好的愿望,认为21世纪土木类本科生应该必须掌握计算力学的基础内容——有限单元法基础。但是近10年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实践表明,因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当时的认识并不完全适合当前的实际。多次调查表明,除少数一流高校外,各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都将有限单元法列为选修课,而且基本上是任选的选修课。鉴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分制,像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等课程无疑比结构工程类选修课难学,因此选学这类基础理论类选修课的学生非常少。更有甚者,个别学校为提高考研升学率,对必修课结构力学中基本要求规定掌握的矩阵位移法都放松要求甚至不学,当然他们的学生更不会学习有限单元法这样的选修课。而另一方面,近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数量增加很快,还新增设了工程应用型硕士生的招生和培养设置。土木、交通、水利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将有限单元法列为学位课。考虑到上述本科教育的具体情况,本书原来就不要求弹性力学甚至矩阵位移法知识基础这一出发点还是可取的。为了满足本科生和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的使用要求,本次修编着力于以下几点工作(1)在确保理论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尽可能通俗易懂地提供本书所必需的知识,增加部分必要的说明,以期消除学习本教材的困难。(2)目前大型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普遍反映对如何建模、如何判断结果和利用结果感到困惑,为此在有限篇幅下尽可能结合一些实例增加这方面的说明。(3)为了适应土木、交通、水利工程各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要求,对第7章增加了9型非完全协调单元、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板单元、广义协调元基本思想、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曲面壳体单元和工程分析的若干问题(此部分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