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绝妙好词

国学经典:绝妙好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周密 编,卢欣科 注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好词
  • 成语
  • 文化
  • 传统
  • 语言
  • 文学
  • 修辞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27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67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经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8
字数:4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绝妙好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周密选编的一部南宋词选集。全编选词三百九十首(今传本有六首残阕),词人一百三十二家(其中蔡松年实为金人)。它是我国最早的断代词选之一,并且具有鲜明的流派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国学经典:绝妙好词》是《绝妙好词》的注释本,每首词都包含词作、注释和译文三部分内容。

目录

卷一
张孝祥
念奴娇
西江月
清平乐
菩萨蛮
范成大
醉落魄
朝中措
眼儿媚
忆秦娥
霜天晓角
洪迈
踏莎行
陆游
朝中措
乌夜啼
乌夜啼
陆淞
瑞鹤仙
韩元吉
水龙吟
好事近
姚宽
菩萨蛮
生查子
吴琚
柳梢青
浪淘沙
浪淘沙
辛弃疾
摸鱼儿
瑞鹤仙
祝英台近
刘过
贺新郎
唐多令
醉太平
谢懋
蓦山溪
风入松
浪淘沙
霜天晓角
章良能
小重山
陈亮
水龙吟
真德秀
蝶恋花
刘光祖
洞仙歌
蔡卡
鹧鸪天
洪咨夔
眼儿媚
岳珂
满江红
生查子
张镦
念奴娇
昭君怨
卢祖皋
宴清都
江城子
贺新凉
倦寻芳
清平乐
清平乐
谒金门
谒金门
乌夜啼
乌夜啼
张履信
柳梢青
谒金门
周文璞
一剪梅
徐照
南歌子
清平乐
阮郎归
俞灏
点绛唇
潘坊
南乡子
刘翰
好事近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精彩书摘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鹅。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却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⑨,故人初别。[注释]①吴兴春游:此词描写春游时偶遇与昔日恋人相似的女子,因而勾起对往日事情的美好回忆。吴兴即今浙江湖州。此词有原题:“《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已酉岁,予与萧时父栽酒南郭,感遇成歌。”题中《吴都赋》应为李庾的《西都赋》,赋文为:“户闭烟浦,家藏画舟。”萧时父是姜夔的叔岳丈萧德藻的子侄辈。(多旧曲:旧时坊曲,曲为娼家所居之处。桃根桃叶:桃叶是晋代王献之的爱妾,桃根是桃叶的妹妹。这里借指作者旧日情侣。③轻约飞花:指用团扇玩秀落花。约,接住、停止的意思。蛾眉:代指美人。奇绝:奇美绝伦。  ……
国学经典:绝妙好词 一、 诗词之美,千年回响 《绝妙好词》并非简单地罗列词语,而是意在撷取中华文学长河中那些璀璨夺目的瑰宝,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诗词之美的无穷魅力。自古以来,汉字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诗词,作为汉字最精炼、最富艺术表现力的载体,更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明珠。从《诗经》的质朴真挚,到楚辞的瑰丽浪漫;从汉乐府的慷慨激昂,到唐诗的雄浑壮丽;再到宋词的婉约细腻,元曲的清新洒脱,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们不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历史的缩影,情感的寄托,思想的载体。 《绝妙好词》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由无数“绝妙好词”串联而成的璀璨星河。它不是一部枯燥的字典,也不是一本学术性的论文集,而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内心世界,品味他们丰富的情感,理解他们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每一首词,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都凝聚着时代的风貌与情感。翻开这本书,你将有机会与李白对酒当歌,感受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情;你将有机会与杜甫一同忧国忧民,体味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你将有机会与苏轼同游赤壁,感受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豁达;你将有机会与李清照一起临窗听雨,品味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 这些“绝妙好词”,它们如同精雕细琢的玉器,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每一字都掷地有声。它们或描绘壮丽的山河,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抒发缠绵的相思,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或感叹人生的短暂,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或寄托高远的志向,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们并非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将抽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瑰丽的意境,通过精妙的语言,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二、 词语之魂,情感之韵 《绝妙好词》的核心,在于挖掘和呈现词语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美学价值。每一个词语,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和情感色彩。当我们阅读《绝妙好词》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认识文字,更是在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密码。 书中精选的“绝妙好词”,并非随机拾取,而是经过精心遴选,代表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最高成就。这些词语,有些因其意境深远而被奉为经典,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疏影”与“暗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梅花傲骨独立、清幽雅致的绝美姿态;有些因其情感真挚而动人心魄,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道尽了人生中那些错过的遗憾与无奈;有些因其构思巧妙而令人拍案叫绝,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与“又”,巧妙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和人生际遇的转折;有些因其意蕴丰富而引人深思,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春水”,既是写景,又是喻情,将愁绪的绵延不绝、难以排解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绝妙好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们教会我们如何用最凝练的语言去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如何用最生动的意象去描绘最深刻的内涵。它们不是遥不可及的圣典,而是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表达,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当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绝妙好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时,我们的语言便会增添一份雅致,一份韵味,一份深邃。 《绝妙好词》将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词语的“魂”与“韵”。“魂”是指词语所承载的精神,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时代的气息。“韵”则是词语在组合中所产生的音乐美、节奏美以及意境美。书中对这些词语的解读,并非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它们在整首词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这些“绝妙好词”的品味,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三、 文化的传承,心灵的滋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绝妙好词》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洲,一次与古人对话的机会,一次重塑心灵的契机。阅读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与情感的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古人通过吟咏诗词,陶冶情操,提升品德,感悟人生。阅读《绝妙好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豁达与超然,他们的悲悯与情怀,他们的坚韧与追求。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本书不仅是对文学经典的致敬,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当下,重拾国学经典,品味“绝妙好词”,有助于我们找回民族的根,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精神家园的建设,不要忘记那些沉淀在文字中的民族智慧和人文精神。 《绝妙好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优美的词句,更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体会。它鼓励我们用心去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响,用心去感受那些古老的情感,用心去领悟那些永恒的哲理。当我们将这些“绝妙好词”融入自己的阅读、写作甚至思考中时,我们便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我们便是在为自己的心灵注入源源不断的养分。 本书期望通过精选的“绝妙好词”,引发读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经典与生活,连接着文字与心灵。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绝妙好词”,并在这些词语的引领下,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文化的厚重,获得心灵的启迪与升华。 四、 读者指南:如何品读《绝妙好词》 《绝妙好词》的阅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细心体会,反复咀嚼。以下提供一些品读建议: 1. 声情并茂,吟咏品味: 诗词是唱出来的,也是品出来的。尝试大声朗读,感受词语的节奏、韵律,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将自己沉浸在词句营造的意境中,仿佛置身于古人的情境。 2. 追根溯源,理解背景: 了解词语的出处,作者的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情感。书中可能提供相关的注释和背景介绍,务必仔细阅读。 3. 联系自身,感悟人生: 每一句“绝妙好词”都可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情感。思考这些词语与你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有何关联,它们是否能引发你的共鸣,给你带来启示。 4. 积累运用,丰富表达: 将你喜欢的“绝妙好词”记录下来,尝试在写作、谈话中使用它们。在合适的场合引用,能够极大地提升你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底蕴。 5. 循序渐进,深入探索: 《绝妙好词》可能只是你接触国学经典的起点。如果对某个作者、某个朝代的诗词特别感兴趣,不妨进一步深入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或者阅读相关的学术研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绝妙好词》是一次奇妙的文化之旅,也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愿本书能成为你探索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滋养心灵的忠实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收到这本书时,我还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国学经典”这类书市面上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但打开这本书后,我的疑虑很快就被一种强烈的震撼所取代。这哪里是一本简单的词汇书?这分明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他不仅对古代诗词歌赋有着极其深厚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一种极其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化符号重新赋予生命。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几个看似寻常的词语的剖析,例如某个描绘离别之情的词,作者追溯其源头,牵扯出一段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又或是某位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这种“以词带人,以词载史”的写法,让那些抽象的文字立刻有了血有肉,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读完一段,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书中引用的例子都经过精心挑选,既有代表性,又常常出人意料,总能在不经意间点亮我的思维,让我产生“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这不仅仅是学习词语,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国学,最怕的就是教条式的灌输,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而这本书,则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它用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绝妙好词”的魅力展现在我面前。我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他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讲故事”,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的心路历程。比如,书中对某个形容孤独的词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诗人晚年漂泊的身影,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失落时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是任何枯燥的文字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十分深厚,他能够用最恰当的语言,最精准的词语,来描绘那些抽象的情感和复杂的意境。读这本书,就像在品鉴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又像在聆听一曲曲悠扬的古琴,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它让我觉得,学习国学,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富有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古色古香的韵味,墨色的笔触勾勒出飘逸的山水,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温润而细腻,印刷清晰,字迹也十分考究,读来心情格外舒畅。内容方面,我本来对“绝妙好词”这个概念有些模糊,以为会是简单罗列一些优美的词句,但实际阅读后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作者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将词句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乃至创作者的心境之中去解读,让那些冰冷的文字瞬间鲜活起来。例如,书中对某个词的解读,不仅分析了字面意思,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典故、诗人的情感寄托,甚至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映射。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每一段解读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而且,作者的文笔也十分了得,遣词造句精准而富有表现力,读起来不仅有知识的获得,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它不仅让我认识了许多“绝妙好词”,更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

我一直认为,国学经典不是冰冷的教科书,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保留了古籍的雅致,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思考,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书中对于每一个“绝妙好词”的解析,都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的解释,而是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中去审视。比如,某一个描述自然景色的词,作者可能会追溯到它最早出现的诗篇,分析诗人为何选择这个词,它在当时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又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让我对词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层面,而是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和演变过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冷门但极具意境的词语的挖掘,它们仿佛是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被作者一一拾起,擦拭光亮,展现出耀眼的光芒。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他用他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揭示了中华文化中那些被遗忘的美丽角落。

评分

作为一个对古代文学略有兴趣的读者,我常常感到,许多经典的作品虽然意境深远,但其表述方式有时会显得过于凝练,让人难以一下子抓住其精髓。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带领我深入那些常人难以企及的文化殿堂。它并没有把所有的“绝妙好词”都一一列举,而是选取了一些最具代表性、最具故事性的词语,然后通过层层剥茧的解析,展现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和细腻,他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但又不会显得堆砌,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对词语的阐释中。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新的词语,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了这些词语的“由来”和“去向”,以及它们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演变。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充实和有成就感。这本书不愧是“国学经典”系列中的佼佼者,它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趣味,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

乌夜啼

评分

康有为学术著t作选:长兴学记、桂学问答、万木草堂口说(繁体竖排版)

评分

刘h过

评分

刘h过

评分

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已经老去的人和事,当词人用婉约的心绪写下十里春风,写下三分明月,写下一庭落花,写下半棹流云,写下两处幽梦,写下满纸凄清的时候,它们就因为词曲的魅力而鲜活和生动。栩栩如生的诉说,像一场意外的相逢,穿过的光的屏障,触动心底。所有的悲喜,都在某一刻被无声唤起,轻轻一碰,就如落花一样满地残缺,措手不及。

评分

眼儿媚

评分

好好,京东信赖,可惜价格偏高

评分

好好学习一下中国饿好诗词

评分

男儿柔情入雁阵 范仲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