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是在秦汉开始即形成了多民族的封建专制的大一统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人认为大一统的形势是正常的,分裂割据是不正常的,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各民族之间长期合作,频繁交往,给民族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秦汉以前且不说,秦汉以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约有四次,这四次的民族大融合的意义不限于血统上,主要是在文化上。多次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文化共同休。
内容简介
运用游刃自如的思维方式,精辟而通俗地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涵盖中国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方面。它代表了一代学术大师在学术研究上的刨见,也是一个时代哲学研究的水准,并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它语言朴实易懂又准确凝练,内容博大精深又切合人们的精神关怀,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读物。
目录
第一章 美学与宗教
第二章 佛教与儒教
第三章 佛教与中国思想文化
第四章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
第五章 论儒教的形成
第六章 禅宗哲学思想略论
第七章 中国佛教的特点
第八章 《中国哲学发展史》导言
精彩书摘
这种禁欲主义,一直成为宋以后儒教修养的中心思想。他们甚至连五欲排列的次序也按佛教的眼、耳、鼻、舌、身五欲排列。宗教都要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名称各有不同)。儒教亦宣传敬天、畏天,称国君是天的儿子。君权与神权紧密结合起来。国君被赋予神性。儒教还有祭天、祀孔的仪式。宣传“以贫为荣”、“以贫为乐”,也是儒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儒教著作中称赞有道之士“虽箪瓢屡空,宴如也”。穷了,就避免了声、色的物质诱惑。儒教认为生活水平越低,道德品质越高,他们把物质生活的改善看做罪恶的源泉,把生活欲望与道德修养摆在势不两立的地位。“不是天理,便是私欲”,“无人欲即是天理”(《宋元学案·伊川学案》)。儒教把一切学问都归结为宗教修养之学。儒教不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是纯洁内心;不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不去认识世界的规律,而是去正心诚意当圣贤。圣贤的规格就是儒教规格的人的神比,即典型的僧侣主义的“人”。他们说:颜所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始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日:“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以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日:“情其性。”(《颜子所好何学论》)伊川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宋元学案·伊川学案》)宗教都主张有一个精神世界或称为天国、西方净土,宗教都有教主、教义、教规、经典,随着宗教的发展形成教派。
前言/序言
北大大课堂:中国哲学八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北大大课堂:中国哲学八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