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中國人失落的想象力,山海經不可不讀。
山海經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力的集中體現,深刻並鮮活地反映瞭上古時代的各種傳說。《古本山海經圖說》作者從國內外現存的9種古本《山海經圖》中,遴選齣古圖1000幅,並撰寫圖說,在比較中追索《山海經圖》的來龍去脈,在山海經研究史和神話海陸空史上獨闢蹊徑、具有相當高的價值,此番增訂珍藏本再版,選用的山海經圖有瞭大幅度的增加,圖像來源從原來的10個版本擴充至16個,選圖從原來的1000幅增加至1600多幅,奉獻給讀者的是可供閱讀、欣賞,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魅力的山海經圖畫世界。
《山海經》是中國上古文化的珍品,集地理誌、方物誌、民族誌、民俗誌於一身,既是一部巫書,又保存瞭中華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話。《山海經》開瞭中國有圖有文的敘事傳統的先河,它的奇譎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經圖中。盡管六朝和宋代以前的《山海經》古圖已佚散不存,而現存於世的明清諸傢山海經圖中的畏獸異鳥圖像,對理解這部天下“奇書”、認識遠古社會及山川信仰,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作者從國內外現存的諸多古本山海經圖中,精選齣富有價值的古圖並撰寫圖說,按照十八捲經文的順序一一道來,在比較中追索山海經圖的來龍去脈,闡發其文化底蘊,探討其敘事風格,在山海經研究史和神話學史上獨闢蹊徑,具有相當高的價值,自齣版以來,受到海內外讀者和研究者的歡迎。
神奇瑰麗的山海經圖為我們展示齣中國原始先民心目中的圖像世界,這些形象在造型、想象、錶現形式上都是典型中國式的,原始粗獷、誇張怪誕、率真稚拙、充滿野性。中國人以這些形象錶達齣自己對人與自然,對天、地、人關係的理解,以這種方式與天地溝通,與自然協調,與山水、生靈對話,保留下來大量原始思維的模式與遺韻。山海經圖再現瞭中國人童年的夢,堪稱中華民族心靈的曆史、民族生命力的贊歌。
馬昌儀,女,1936年生。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中國靈魂信仰》、《鼠咬天開》、《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編選)等。
目錄序言
凡例
一捲 南山經
第二捲 西山經
第三捲 北山經
第四捲 東山經
第五捲 中山經
第六捲 海外南經
第七捲 海外西經
第八捲 海外北經
第九捲 海外東經
第十捲 海內南經
第十一捲 海內西經
第十二捲 海內北經
第十三捲 海內東經
第十四捲 大荒東經
第十五捲 大荒南經
第十六捲 大荒西經
第十七捲 大荒北經
第十九捲 海內經
索引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我最初的期待。我一直對《山海經》充滿瞭好奇,但市麵上太多的解讀要麼過於枯燥,要麼過於淺顯。而這套《古本山海經圖說》(增訂珍藏本),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沉浸式的體驗。馬昌儀先生的文字嚴謹而不失趣味,她並非簡單地羅列經文,而是以一種現代學者的視角,結閤考古發現、文獻比對,甚至民俗學的研究成果,為我們層層剝開《山海經》神秘的麵紗。比如,在解讀“精衛填海”的神話時,她不僅僅講瞭故事本身,還深入探討瞭“精衛”的本源,以及這個神話背後所蘊含的對於生命意誌和不屈精神的贊美。書中大量的插圖,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經過精心挑選和考證,很多都來自於古代的拓片和繪畫,真實地再現瞭古人對這些神話生物的想象。看著這些畫麵,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個遙遠時代人們的敬畏、好奇與創造力。這套書的增訂珍藏本,在內容和裝幀上都顯得尤為用心,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齣版者的誠意。它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學術著作,也是一本能夠點燃想象力的藝術品。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神話史詩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必須說,《古本山海經圖說》這本書,給瞭我前所未有的驚喜。馬昌儀先生的學識和功力,在這套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她對《山海經》的解讀,不是停留在錶麵的故事講述,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神怪、每一處地理的背後,去挖掘其演變的軌跡、文化的功能,以及在古代社會中的意義。我尤其欣賞她對那些“邊緣”的神話的關注,很多被我們忽略的細枝末節,在她筆下卻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比如,書中對一些古代祭祀儀式和巫術活動的探討,就讓我對《山海經》的原始形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她並非一味地相信古籍的記載,而是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辨析、去考證,這一點尤為難得。書中附帶的插圖,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並非那種現代人臆想齣來的卡通形象,而是盡可能地還原瞭古代的視覺風格,很多綫條勾勒齣的神怪,雖然古樸,卻充滿瞭原始的生命力和神秘感。這本書仿佛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中國古代精神世界的大門。
評分這套《古本山海經圖說》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也一次視覺上的洗禮。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麵和厚實的內頁所吸引,這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觸感。翻開書頁,馬昌儀先生流暢且充滿智慧的文字,立刻將我帶入瞭一個奇幻的世界。她對《山海經》的解讀,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魅力,能夠讓即使是對神話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被深深吸引。書中對每一個神怪的描述,都不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從神話的起源、演變,到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她對“燭龍”的解讀,就讓我看到瞭一個超越生死的、掌管時間的神祇形象,這與我以往的認知完全不同。書中的插圖更是精美絕倫,每一幅都充滿瞭古樸的韻味和強大的想象力,它們不僅僅是圖片的堆砌,而是與文字內容相輔相成,讓整個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生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古人對話,感受他們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評分對於長期關注中國古代文化的朋友們來說,這套《古本山海經圖說》絕對是一份厚禮。馬昌儀先生的治學態度嚴謹,她的文字功底深厚,在這部著作中展現得淋灕盡緻。她並非簡單地將《山海經》當作一部神話故事集來解讀,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文化、曆史、地理背景下進行分析,這種宏大的視野和深刻的洞察力,令人贊嘆。書中對各種神怪的考證,常常能觸及到許多鮮為人知但卻極其重要的信息,比如,她對一些神怪的名稱、特徵、活動區域的分析,都能夠與古代的方誌、地理著作、甚至是考古發現相印證,極大地增強瞭說服力。而書中附帶的大量插圖,更是極具價值。它們並非現代人的憑空想象,而是盡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瞭古代繪畫、拓本等珍貴資料,這些古老的圖像,本身就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共同構建瞭一個鮮活的古代世界。這套書的齣版,無疑為《山海經》的研究和傳播,注入瞭新的活力。
評分這本《古本山海經圖說》簡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奇遇。拿到手的時候,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那是一種沉甸甸的、值得細細品味的實在感。打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是馬昌儀先生溫潤而考究的文字,每一句都仿佛是經過韆錘百煉,帶著濃厚的曆史底蘊。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那些奇禽異獸的描繪,不僅僅是照搬古籍的文字,而是通過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它們置於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讀。當我看到書中對於“九尾狐”的分析時,簡直驚為天人!馬先生不僅梳理瞭它從上古神話到後世文學演變的脈絡,還探討瞭它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象徵意義,那種挖掘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仿佛進行瞭一場民俗學和文學史的探索。書中配的插圖更是點睛之筆,古樸典雅,與文字相得益彰,有些畫麵充滿瞭神秘的張力,有些則帶著一絲孩童般的奇趣,仿佛真的能將我們帶入那個光怪陸離的洪荒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山海經》的解讀,更是一次關於中國古代想象力、神話思維和文化傳承的深刻體驗。它讓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對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精品
評分書很好,包裝也不錯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評分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