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人失落的想象力,山海经不可不读。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各种传说。《古本山海经图说》作者从国内外现存的9种古本《山海经图》中,遴选出古图1000幅,并撰写图说,在比较中追索《山海经图》的来龙去脉,在山海经研究史和神话海陆空史上独辟蹊径、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此番增订珍藏本再版,选用的山海经图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图像来源从原来的10个版本扩充至16个,选图从原来的1000幅增加至1600多幅,奉献给读者的是可供阅读、欣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魅力的山海经图画世界。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品,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山海经》开了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谲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尽管六朝和宋代以前的《山海经》古图已佚散不存,而现存于世的明清诸家山海经图中的畏兽异鸟图像,对理解这部天下“奇书”、认识远古社会及山川信仰,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从国内外现存的诸多古本山海经图中,精选出富有价值的古图并撰写图说,按照十八卷经文的顺序一一道来,在比较中追索山海经图的来龙去脉,阐发其文化底蕴,探讨其叙事风格,在山海经研究史和神话学史上独辟蹊径,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自出版以来,受到海内外读者和研究者的欢迎。
神奇瑰丽的山海经图为我们展示出中国原始先民心目中的图像世界,这些形象在造型、想象、表现形式上都是典型中国式的,原始粗犷、夸张怪诞、率真稚拙、充满野性。中国人以这些形象表达出自己对人与自然,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以这种方式与天地沟通,与自然协调,与山水、生灵对话,保留下来大量原始思维的模式与遗韵。山海经图再现了中国人童年的梦,堪称中华民族心灵的历史、民族生命力的赞歌。
马昌仪,女,1936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灵魂信仰》、《鼠咬天开》、《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编选)等。
目录序言
凡例
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第六卷 海外南经
第七卷 海外西经
第八卷 海外北经
第九卷 海外东经
第十卷 海内南经
第十一卷 海内西经
第十二卷 海内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东经
第十四卷 大荒东经
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
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
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
第十九卷 海内经
索引
这套《古本山海经图说》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也一次视觉上的洗礼。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和厚实的内页所吸引,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触感。翻开书页,马昌仪先生流畅且充满智慧的文字,立刻将我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她对《山海经》的解读,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能够让即使是对神话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被深深吸引。书中对每一个神怪的描述,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从神话的起源、演变,到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她对“烛龙”的解读,就让我看到了一个超越生死的、掌管时间的神祇形象,这与我以往的认知完全不同。书中的插图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幅都充满了古朴的韵味和强大的想象力,它们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而是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让整个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生动。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我最初的期待。我一直对《山海经》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太多的解读要么过于枯燥,要么过于浅显。而这套《古本山海经图说》(增订珍藏本),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体验。马昌仪先生的文字严谨而不失趣味,她并非简单地罗列经文,而是以一种现代学者的视角,结合考古发现、文献比对,甚至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层层剥开《山海经》神秘的面纱。比如,在解读“精卫填海”的神话时,她不仅仅讲了故事本身,还深入探讨了“精卫”的本源,以及这个神话背后所蕴含的对于生命意志和不屈精神的赞美。书中大量的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考证,很多都来自于古代的拓片和绘画,真实地再现了古人对这些神话生物的想象。看着这些画面,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遥远时代人们的敬畏、好奇与创造力。这套书的增订珍藏本,在内容和装帧上都显得尤为用心,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出版者的诚意。它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能够点燃想象力的艺术品。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神话史诗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必须说,《古本山海经图说》这本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惊喜。马昌仪先生的学识和功力,在这套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她对《山海经》的解读,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故事讲述,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神怪、每一处地理的背后,去挖掘其演变的轨迹、文化的功能,以及在古代社会中的意义。我尤其欣赏她对那些“边缘”的神话的关注,很多被我们忽略的细枝末节,在她笔下却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比如,书中对一些古代祭祀仪式和巫术活动的探讨,就让我对《山海经》的原始形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并非一味地相信古籍的记载,而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辨析、去考证,这一点尤为难得。书中附带的插图,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并非那种现代人臆想出来的卡通形象,而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古代的视觉风格,很多线条勾勒出的神怪,虽然古朴,却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神秘感。这本书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国古代精神世界的大门。
评分对于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的朋友们来说,这套《古本山海经图说》绝对是一份厚礼。马昌仪先生的治学态度严谨,她的文字功底深厚,在这部著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并非简单地将《山海经》当作一部神话故事集来解读,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历史、地理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令人赞叹。书中对各种神怪的考证,常常能触及到许多鲜为人知但却极其重要的信息,比如,她对一些神怪的名称、特征、活动区域的分析,都能够与古代的方志、地理著作、甚至是考古发现相印证,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而书中附带的大量插图,更是极具价值。它们并非现代人的凭空想象,而是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了古代绘画、拓本等珍贵资料,这些古老的图像,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活的古代世界。这套书的出版,无疑为《山海经》的研究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分这本《古本山海经图说》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遇。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值得细细品味的实在感。打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马昌仪先生温润而考究的文字,每一句都仿佛是经过千锤百炼,带着浓厚的历史底蕴。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那些奇禽异兽的描绘,不仅仅是照搬古籍的文字,而是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它们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当我看到书中对于“九尾狐”的分析时,简直惊为天人!马先生不仅梳理了它从上古神话到后世文学演变的脉络,还探讨了它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象征意义,那种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在阅读的同时,也仿佛进行了一场民俗学和文学史的探索。书中配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古朴典雅,与文字相得益彰,有些画面充满了神秘的张力,有些则带着一丝孩童般的奇趣,仿佛真的能将我们带入那个光怪陆离的洪荒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山海经》的解读,更是一次关于中国古代想象力、神话思维和文化传承的深刻体验。它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精品
评分精品
评分精品
评分精品
评分书很好,包装也不错
评分精品
评分精品
评分书很好,包装也不错
评分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