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理想国
作 者:柏拉图著 唐娜译
I S B N :9787563946471
出 版 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6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6月第1次印刷
字 数:303000
页 数:394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原 价:49.80元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内容简介
《理想国》中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但真正表达意见的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站在苏格拉底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希腊统治者和贵族的观点和想法提出抨击。
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作者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师承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后继承发展,承前启后,同时他也是另一位古希腊史上很重要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出身贵族,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以哲学为人生高理想。他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才华令古希腊人折服并称其为阿波罗之子。他对世界的贡献除了哲学思想,有形的还要属雅典学院的创办。
说实话,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有点被它那古老的叙事方式所震慑,感觉像是在阅读一份来自遥远年代的羊皮卷轴。但一旦适应了那种对话体的节奏,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活力简直是惊人的。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哲学教科书,更像是一场发生在雅典街头的、充满激情的思想碰撞。苏格拉底那种特有的“诘问”艺术,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犀利的问题,把你的固有认知逼到墙角,让你自己发现其中的漏洞。这种互动性极强,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沉闷。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洞穴寓言”的段落,那个关于囚徒、阴影和真实阳光的比喻,简直是文学和哲学的完美结合体。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认识论的隐喻,更是一个关于教育、启蒙乃至政治觉醒的永恒寓言。每当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日常的“阴影”所局限时,我都会想起那个走出洞穴、被阳光刺痛双眼,但最终获得自由的囚徒。
评分这部书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尤其是它对“正义”的探讨,简直是把我 এতদিন里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知彻底打碎了。作者的论证过程,那份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仿佛带着你走过一条漫长而又清晰的隧道,最终指向一个光明的出口——尽管那个出口的景象可能并不完全是你想象中的样子。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那些看似矛盾的论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耐心和深度。他不仅仅是在陈述观点,更是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比如,当他谈及灵魂的三个部分如何对应城邦的阶层划分时,那种将微观个体与宏大结构完美耦合的精妙设计,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读这本书,就像是参加了一场由一位顶级辩手主持的思想辩论赛,你既是听众,也是陪审团,最终的裁决权交给了你自己的理性。它迫使你跳出日常琐碎的眼光,去思考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那种对超越性的不懈追求,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评分如果说当代许多畅销书是在迎合读者的既有认知,试图提供“快速解决方案”,那么这部著作则像一个沉静的智者,要求你慢下来,甚至后退几步,去审视你脚下的土地是否稳固。它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建立了一个自洽的宇宙观,在这个宇宙观里,一切事物都有其在“至善”中所处的位置。那种对美的、理性的、永恒的秩序的向往,是贯穿全书的隐形主线。我发现,读完之后,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待教育的目的、甚至看待自己内心的挣扎,都多了一层更深邃的理解维度。它不是一本用来“读完”的书,更像是一本需要时常“重返”的地图集,每次重读,总能在熟悉的文字中发现新的星辰与新的航向。它成功地将哲学思辨的严谨性,与构建人类未来愿景的宏大抱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秩序”和“理想结构”的全新框架。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于用效率、数据和短期目标来衡量一切,但这本书却提供了一种基于“德性”和“永恒原则”的构建蓝图。它的城邦设计,特别是对统治者(哲人王)的严格选拔和教育体系的描述,读起来简直是反直觉的,但细细品味,又能感受到其背后的深刻用意。作者似乎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统治者需要的不是权术或民意,而是对真理的绝对掌握和对城邦福祉的无私奉献。这种对精英治理的构想,虽然在现实操作层面充满了争议和挑战,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现有政治实践的“标尺”。每当我看到那些被私欲驱动的决策时,我就会想起书中对哲人王“无私”的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无疑是对当下许多现象的一种无声的批判和深沉的追问。
评分阅读体验上,我必须承认,某些关于“城邦教育”和“财产公有”的论述,确实需要读者投入极大的心力去消化,因为它跳脱了我们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性”的部分,才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凸显出来。它像一个精神上的“高强度训练场”,逼迫你思考那些你通常会选择回避的、关于人类本性和社会构建的终极问题。例如,作者对艺术和诗歌在理想社会中的严格限制,初看之下似乎有些保守甚至压抑,但深入思考后,你会理解那份“节制”背后的良苦用心——那是对心灵纯净性的极致维护。这种对“何为美好生活”的整体性规划,远超出了我们通常理解的“政策制定”,它触及到了灵魂深处的和谐。这本书教会我,一个伟大的社会蓝图,必须同时关照到物质结构与精神品格的统一,缺一不可。
评分印刷一般般
评分商品还好。
评分书不错,有很好的内容很丰富,给个五星吧
评分没有开发票!
评分质量还可以。
评分好
评分书不错,有很好的内容很丰富,给个五星吧
评分质量还可以。
评分已收到,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