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徵:王韜研究》從比較文化的視角齣發,采取“原典實證”的研究方法,研究瞭王韜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活動,提示瞭他從傳統人士嚮“口岸知識分子”轉變的心路曆程;並試圖通過這一個案研究,闡明中國在由傳統社會嚮近代社會轉型的曆史時期形成的“口岸知識分子”的心理特徵與文化特徵。王韜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資産階級思想傢、改革傢和教育傢,被稱為“中國新聞之父”。他從成年起就開始從事西學東傳的工作,通過翻譯西書、創辦報紙、撰寫文章、主辦考課等方式,促進瞭西學和近代思想觀念在中國的傳播,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做齣瞭突齣的貢獻。
作者簡介
王立群,1971年生於山東。1994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麯阜師範大學中文係),2000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北京大學中文係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2003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北京大學中文係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所)。目前任教於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藝術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嚮為東亞文學與文化關係,近代中外文化交流。著有《解讀》等,發錶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齣版總序
序文
導言
一中國近代“口岸知識分子”活動的曆史語境
二王韜其人
三王韜研究的學術史概況
第一章 上海墨海書館:西學的初步接受與傳播
第一節 對西方文化的第一反應:直覺的欣賞與內在的抗拒
第二節 上海墨海書館與近代西學東傳
第三節 自西徂東:王韜對西學書籍的譯介
第四節 從傳統士子文人到近代“口岸知識分子”的轉變
本章附錄(一):墨海書館傳教士考述
本章附錄(二):與王韜聯係密切的上海“口岸知識分子”考述
第二章 王韜與歐洲的不解之緣
第一節 王韜與近代東學西漸
第二節 王韜筆下的法國形象
第三節 英國——王韜心目中的理想國
第四節 王韜近代國傢觀念的形成
第三章 《循環日報》:倡導資産階級改革
第一節 《循環日報》的創立與新聞理論的提齣
第二節 近代中國改革方案的提齣
第三節 政論文的文體革新
第四章 王韜的日本觀:從“同文同種”到“狡焉思逞”
第一節 赴日以前王韜對日本的認識
第二節 王韜的日本之行
第三節 迴國後對日本的關注
第四節 自相矛盾的日本觀
本章附錄:《扶桑遊記》所載日本人考略
第五章 格緻書院:王韜的教育改革與中國大學教育的萌芽
第一節 王韜近代人纔觀的形成
第二節 格緻書院的創立
第三節 格緻書院近代教育改革的嘗試
第四節 舉辦考課倡導西學
本章附錄(一):格緻書院創辦經費統計錶
本章附錄(二):格緻書院特課與季課曆年獲奬考生名錄(按考生籍貫排列)
本章附錄(三):上海格緻書院春鞦特課命題人名單
結語
附錄一王韜著作及版本情況
附錄二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上海被開放為通商口岸這一曆史事件徹底改變瞭上海的命運,直接決定瞭近代上海的發展。
在中國曆史上,上海在很長一段曆史時期內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春鞦時,這裏屬吳國。韆餘年前的上海地區還是遍地野草叢生,直到八百年前纔形成一些村落。那時的上海大約有一百來戶人傢居住在那裏,人口屈指可數,大多是漁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漁村。在宋代後期,鬆江下遊有一條小河,名“上海浦”,與鬆江相匯閤,來往船舶停靠在上海浦,即現今的小東門十六鋪附近,這個新的港口很快形成瞭一個新的集鎮,被稱作“上海鎮”,這是“上海”第一次被用作地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春,上海改鎮為縣,屬鬆江府管轄。明代中葉,由於倭寇頻繁騷擾,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的城牆被修建起來,上海縣城初具規模,上海人口也猛增至五六十萬,成為“東南名邑”。
上海命運轉變的緣起是鴉片戰爭之前東印度公司對上海的考察。清道光十二年(1832),東印度公司派遣“阿美士德”號從澳門齣發一路北上,沿中國海岸綫考察新的通商地點。該船的負責人為林賽,新教傳教士郭實臘在船上擔任翻譯和隨船醫生。6月20日,該船停泊在長江口海麵上。在“阿美士德”號在上海逗留的18天時間中,郭實臘等人實地測量瞭黃浦江的水道,偵察瞭吳淞和寶山的情況,瞭解瞭上海的貿易情況。林賽和郭實臘在其後嚮東印度公司當局提交的報告中,一緻強調瞭上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貿易的發達程度。
前言/序言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學術文庫”是近數十年來以北京大學學者為主體的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術集成,它是這個學術群體數十年來在“比較文學”這一學科中所積纍的對於這一學術的理解和從事的學術實踐,現在以“係列書係”的形式公刊於世。
中國比較文學學術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復興以來,已經走過瞭30年的路程。如果從學術層麵上考察,可以說齣現瞭二三代主峰。以硃光潛、黃藥眠、楊周翰、李健吾、錢鍾書、季羨林、金剋木、李賦寜、周玨良、陳嘉、範存仲諸先生為代錶,他們是“文革”之後推動中國比較文學復興的第一代學者。以樂黛雲、饒艽子、陳悖、錢中文諸先生為代錶,他們是推進中國比較文學繁榮和發展的第二代學者。目前,在跨人21世紀之後,中國比較文學的學術研究已經形成瞭第三代學者。他們中間已經齣現瞭一批傑m的具有代錶性的學人。在幾代主峰中間,也都存在著許多過渡性的學術橋梁。前一代主峰學者的學術與精神正是經由這些“學術橋梁”傳達到瞭後一代的主峰層麵上,承前啓後,把學術推嚮新的境界。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的建立與發展,與中國比較文學事業發展的軌跡相一緻。它的前身“北大比較文學研究中心”創建於1 981年,由楊周翰教授領銜主其事。
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徵:王韜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徵:王韜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