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代的“铁帽子王”初为8家:清初,朝廷依军功封赏努尔哈赤家族中8位世袭罔替铁王爵,按《清史稿》的排序分别为: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郑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之后,又衍生出了4家: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积劳成疾不治身亡,皇帝为表彰他的功劳,特封允祥之子弘晓世袭罔替;辛酉政变,亦��、奕譞兄弟竭尽全力支持两宫,一举摧毁以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大臣集团。两宫为表彰他俩的功绩,恩赏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慈禧晚年“阴差阳错”地加封了劣迹斑斑的庆亲王奕劻世袭罔替。
本书作者之一的张龙翔系满洲右翼正红旗瓜尔佳氏后裔,他自幼随祖父串门、看戏、听故事,每当祖父碰到熟人聊起早年间的皇族逸事,必熟记于心,尤其是从“七爷爷”载涛以及叔伯辈的溥杰、溥任那儿,直接听来了许多宗室逸闻趣事。他还曾拜昆曲名家周铨庵为师。周铨庵是清朝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孙馥的孙女,张龙翔在老师那儿听到了大量有关清宗室后裔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他创作本书的构想。
秦泉明是本书的另一位作者,他是一位资深报人、记者。秦泉明的思路敏捷,行文流畅,加之与张龙翔几十年的交情,从而成为本书优秀执笔人的不二人选。 有关清宗室王府的逸闻辑录,前人似无分门详考整理之专著。《后的皇族》既是一部清末民初遗老遗少的颓败史,又是一部皇族杰出后人的奋斗史。通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加之带有“京味儿”的语言,读来妙趣横生,亦可从中体悟人世沧桑…… 《后的皇族》讲述了以上13家王府和慈禧如何疼娘家人,及其相关的传说、逸闻,部分为正史所无,但经推敲琢磨甚至详查细考却又不乏真实性。两位先生以其平实、老到之笔,将各王府兴衰成败娓娓道来,读来既为其趣味性叹服,又让人不免为昔日天潢贵胄们的不同命运演变而唏嘘。
内容简介
有关清宗室王府的逸闻辑录,前人似无分门详考整理之专著。龙翔等编著的《后的皇族》既是一部清末民初遗老遗少的颓败史,又是一部皇族杰出后人的奋斗史。《后的皇族》通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加之带有“京味儿”的语言,读来妙趣横生,亦可从中体悟人世沧桑……
目录
第一回 礼亲王的“份儿”最大
“军功勋诸王之首”/昭楗的“四最”/《啸亭杂录》/不肖子孙或杰出晚辈/“疯王爷”
第二回 睿亲王与报人金寄水
末代睿王爵的继承人金寄水/第一代睿亲王多尔衮/百。年之后得平反/几位继承者/最后的睿亲王
第三回 豫王府的败家子和杰出后人
豫王府的石狮不一般/豫王府走出俩进士/末代豫王有点冤/豫王府的宝贝不值钱/豫王府的点心最好吃/宝二爷与华粹深
第四回 荣辱参半的肃亲王
“与鬼子为邻”的王府/错过一生中最好的机缘/“抓赌大王”/“不履民国寸土”
第五回 “益康餐馆”老板金默玉
干练的女东家/与川岛芳子势不两立/困境中遇到贵人/《水墨荷花》让她动了情/历史没有如果
第六回 不太平的庄亲王府
庄亲王后裔乃康熙之后/贵为亲王却又抽又嫖/本家儿女食不果腹/慈禧赏赐一帛/写剧本的末代庄亲王
第七回 郑王府里多变故
由郑亲王而简亲王/王爵换了远支人/俱荣俱辱两兄弟/《十三号凶宅》与郑王府
第八回 克勤郡王拉洋车
绰号胜过了封号/功高遭忌的岳诜/曹雪芹的姑丈纳尔苏/驮龙碑主福彭
第九回 王府门前没石狮
石狮或许被匿藏/达摩转世“神力王”/王府归了张大帅/末代顺承郡王文葵
第十回 天不假年的怡亲王
十三阿哥的往事/读书为乐的第二代怡亲王/奉命悬梁的载垣和败家子溥斌/“有限平反”引出“风派”王爷/最后的怡亲王
第十一回 恭亲王成了“鬼子六”
尊洋人为师/精明有余而城府不足/为生母讨封/遭遇皇上报复/变革之心不变
第十二回 竹篮打水大清梦
自命不凡/小恭亲王咆哮宫门/“有我溥伟在,大清不会亡!”/再一次与帝位擦肩而过/“受骗欲”
第十三回 先生晚年受制于妾
星宿转世凡间/命里的劫数/“南张北溥”/不失气节
第十四回 九思堂主七王爷
九思堂主/诛杀肃顺立功/一大嗜好听昆曲/谥号曰“贤”
第十五回 溥仪的父亲
头等专使大臣/做了摄政王/刺杀与银锭桥无关/活得像个人/办学与捐书北大
第十六回 涛七爷奉旨学戏
“外行中的内行”/请来梅兰芳/舞台人生/美食家/字画功夫也了得
第十七回 侊大爷是穆斯林
不好读书好听戏/“追星族”中的顶尖高手/信奉伊斯兰教/皇帝驾前坚持信仰
第十八回 溥仪欠厚道和李淑贤“爱做梦”
几件不厚道的事/李淑贤的人品/这位大嫂好做梦
第十九回 拒写“乾隆御酒”
原来是个局/不能骗人
第二十回 庆亲王枉法故事多
临终才有王爵的永璘/从辅国将军到庆亲王的奕劻/没钱进不了庆王府/奕劻的七十大寿/根深叶茂参不倒/黎元洪封的庆亲王载振/二阿哥载/五阿哥旅欧还要剪辫子
第二十一回 慈禧也疼“娘”人
吕雉、武则天忒“疼”娘家人/慈禧执掌大权时才20多岁/训斥、戏耍亲二弟/仨侄女的婚事尽由慈禧安排/“挑帘子军机”、“聋耳朵总督”瑞麟/多少沾了点儿慈禧的光
第二十二回 “浑王爷”的无礼人生
惩治超轿/饭局胡闹/戏台发飙/烧酒芹椒
第二十三回 发配边陲的幸福生活
立大阿哥/两位罪员/敦煌之劫始于他
第二十四回 一声唢呐碎黄粱
西行路上/大阿哥/认祖归宗/西风也有向东时/“朕与民同乐”
第二十五回 大画家自杀事件
东陵守护大臣/泼墨寄情思/不甘受辱
第二十六回 消失在玉渊潭的父女俩
父女同行/大画家/“大爷”
第二十七回 郁闷而终的毓嵒
子嗣的骗局/真实的身世
第二十八回 最后一次皇室大葬
两位老太妃的原始积累/有留守经历的俩老太/就为风光大葬
第二十九回 红豆馆主的几场戏
民国四公子之一/一出戏气坏辫子帅/几出戏折服梨园人/不买张宗昌的账/生活如戏/躺在藤椅上的“道白”
第三十回 启功和其先祖的些许趣闻
老顽童启功/启功的先祖也风趣
第三十一回 辛亥之后的三场堂会
大公主亮相的堂会/伶人成闲置的堂会/有情有义的堂会/堂会没落是必然
征引书目
精彩书摘
金寄水生于1916年,是末代睿亲王中铨之弟中铭的长子,因末代睿亲王中铨无嗣,而中铭又英年早逝,所以金寄水自幼住在睿王府,并成了当然的睿王继承人。
8岁开蒙,由一位老文人进府讲学,5年后方进小学读书,插班五年级。一入校便文科夺魁,进入初中后依然历史、作文名列第一,但理化、数学成绩却名落孙山,由此常遭白眼,初中没念完就退学了。
卢沟桥事变后,他蜗居北京,那时他二十出头,王府业已败落,生计也无着落,经人介绍到北京图书馆当文抄员,以每抄小楷千字获两角五分而艰难度日。伪“满洲国”溥仪遣人传话,要他出关赴长春承袭睿亲王世爵,他不为所动,说纵然饿死长街,亦不能向“石敬瑭”称臣。
尽管如此,金寄水因天潢贵胄的身份依然常遭奚落,为此他大发感慨:“无故人前遭白眼,姓铜也比姓金强。”(民国后宗室多改姓金。)
抗战胜利后,只有小学文凭的金寄水进入报界,先后在《紫罗兰》、《红玫瑰》等杂志社任职,专写章回小说,供刊物连载。小说之内容多以北京为背景,描述各色人等的生活轨迹,穿插大量的奇闻逸事,极具可读性,有着固定的读者群。
在此期间出了一件让他痛心不已的事,那就是饥寒交迫也没卖的一批书籍,在他往天津公干的几天中,被家人卖给打鼓收破烂的了。其中有第一代睿亲王多尔衮写给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劝降信的底稿,这底稿为顺治年多尔博归宗时所携,承传至今已两百多年,对研究清初历史弥足珍贵,可惜……金寄水为此叹曰:“纵使积薪天地内,可怜终有一炽时。”
此时的金寄水与张恨水多有交往,他与张恨水亦师亦友,北平报人称二人为“报界二水”。解放后他们交往更密,张恨水非常欣赏金寄水,曾赋诗赠金寄水,诗云:“昨宵明月昨宵诗,今日相逢别有词。未必人迷明月影,不堪风落正花时。半屋书债添吾梦,三匝苔荒会故枝。老屋尘封还一笑,几多丘壑暗中移。”
金寄水对张恨水老先生格外尊重,每逢年节必邀三五知己去张宅盘桓。张恨水于1967年过世,正赶上那“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年月,张家不敢声张,丧事草草办理。金寄水事后方才得知消息,含泪写下一联:“有天难问何妨默,天地容理不敢忧。”
自上世纪50年代初,金寄水便在北京文联工作,同在北京文联工作的还有人称“北京通”的金受申。这位金受申也是旗人,比金寄水年长,但秉性、爱好相近,两人非常投缘,在老舍的鼎力支持下,把北京文联麾下的刊物《说说唱唱》编得有声有色,颇受读者喜爱。
有一次政治学习,金寄水所在的小组成员有邓友梅、端木蕻良、金受申等,读罢文件即将进入畅言心得体会之前,一向担任记录的端木蕻良对正襟危坐的金寄水说:“今儿我腕子疼,麻烦您替替我吧。”金寄水随口应诺,但说:“使不惯钢笔,待我先研墨,你们稍后再说。”
大伙儿闻听金寄水要用毛笔记录,都觉新奇,只有金受申除外。金受申见众人疑惑,站出来告诉大家:“瞧好吧,绝对不比端木记得差。”大伙一一发言,金寄水笔走龙蛇,发言完毕,笔头顿住,待大伙围拢过来一瞧,目瞪口呆,但见行文流畅字迹清晰,点水不漏一览无余。
……
前言/序言
据说,近些年来北京的一半男演员都是光头,可见清官“辫子戏”之热,不过,你看到的这本书非为赶此热潮,它的旨趣与宫廷阴谋、权力斗争无涉,亦与戏说历史无涉;当然,它也不是一本端着架子,一脸严肃揭示历史真相、发掘微言大义的学术著作;它只是一本有趣味的书,可闲来枕边把玩观赏,亦可探幽感慨遐想万千。此外,本书写作时虽属无意,成书后却有拾遗补缺之效,关于清宗室12家“铁帽子王”逸事,前人似无分门详考整理的专著。
本书得来亦属偶然。2009年夏秋时节,应小友邓中之邀,我与学弟王汉民陪龙翔、泉明两兄长赴河北涞源。涞源,涞水之源,古谓飞狐、广昌,汉初置县。涞源东望紫荆要塞,西拒雁门雄关,南连倒马重隘,北扼飞狐铁壁,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而境内之白石山,奇峰险峻、沟壑林深,更有三山交汇龙脉之首的美称。登临白石山观云峰,闲谈中知晓龙翔先生是满族,遂说起我在中国艺苑结识的忘年交毓蟾。因我曾听闻,如清朝不亡,毓蟾该继溥仪之后当皇帝,据说这是日本人喜欢购买毓蟾字画的根本原因。不料,龙翔先生告知此乃以讹传讹。随后讲起毓蟾生父因咆哮宫门受责罚的故事,说他父亲欲当储君而不能,到毓蟾这儿就更甭想了。龙翔先生说,倒是长毓蟾几岁的毓嵒曾有当溥仪子嗣的一线之机,却最终擦肩而过。
龙翔先生系满洲右翼正红旗瓜尔佳氏后裔,记得祖父碰到熟人后聊起的许多逸事,大阿哥溥儁的经历和溥伟咆哮宫门等故事就是他儿时所闻。许多年前,龙翔先生即与溥杰、溥任先生熟稔,在溥任先生家目睹老醇亲王奕镮的亲笔《家训》。后师从昆曲名家周铨庵,昆曲界无人不晓的周铨庵先生乃清末重臣封疆大吏周馥之后,与宗室贵胄交往甚深,龙翔先生在学戏的同时又闻听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日,龙翔先生关于清宗室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觉得比电视上的那些个“戏说”有意思。于是我心生一念,这些故事,若能进行搜集整理,传之于世,则功莫大焉,而龙翔先生、泉明先生正是担此重任的最佳人选。
“美髯公”泉明先生与我相交多年,他从机关到媒体笔耕不辍,曾将发表在各报端的杂文、随笔、讽刺诗结集成《不求正果》,书出版后不久便退休了。当时,泉明先生还不满50岁。我询问缘由,泉明先生坦言:“闲云野鹤,那一天之后的夙愿。”此后,泉明先生即以读书为乐,林泉为乐,疏于发文。但笔力不衰,以“了然”之名为我《青松图》所作之《跋》、《百虎图》所作之《有感》颇得方家赞誉,令我画作增色不少。
这两位兄长是有几十年交情的发小,一个有一肚子清宗室故事和丰富的线索,一个出身媒体笔力不凡,两人珠联璧合,作一番抢救挖掘整理,切磋出一本书来,当然是一桩美事。经我与王汉民先生力劝,两位老兄终于动了心,于是,就有了这本《最后的皇族》,而我则有幸成了它的第一读者。
皇族亦谓宗室,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在中国,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历代规定不一。清初,依军功封赏努尔哈赤家族中8位世袭罔替铁王爵,俗称8家铁帽子王。其中6家亲王,2家郡王。按《清史稿》中的排序为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郑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
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积劳成疾不治身亡,后雍正下谕:“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于是允祥之子弘晓承袭怡亲王爵位。乾隆继位,根据雍正上谕特颁恩旨:怡亲王世袭罔替。
辛酉政变,奕诉、奕镮兄弟竭尽全力支持两宫,一举摧毁以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大臣集团。两宫为表彰奕诉、奕谡的功绩,恩赏恭亲王奕诉、醇亲王奕镮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慈禧晚年对庆亲王奕勖的劣迹有所耳闻,欲罢其军机夺其权柄。但消息外泄,英国报纸率先刊出,英使持报询问,慈禧误以为英国“器重”庆亲王,遂投鼠忌器,对庆亲王奕劻的策略由“剿”变“抚”。临终前懿封庆亲王世袭罔替,欲以此固奕勖辅佐朝廷之心。
故清朝共有12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所谓“世袭罔替”就是后人承袭爵位时不行递降,永远有人袭王。而悖亲王虽非世袭罔替,但枝繁叶茂,大阿哥溥儁和著名画家溥雪斋、溥毅斋等皆是悖亲王奕谅之嫡孙。
《最后的皇族》讲述了以上13家王府和慈禧如何疼娘家人,及其相关的传说、逸闻,部分为正史所无,但经推敲琢磨甚至详查细考却又不乏真实性。两位先生以其平实、老到之笔,将各王府兴衰成败娓娓道来,读来既为其趣味性叹服,又让人不免为昔日天潢贵胄们的不同命运演变而唏嘘。
清王朝覆灭乃历史必然,清宗室从“天上”到“地上”亦属前定的运势。顺势者如载沣、金仲仁,逆势者如溥伟、善耆,颓废者如溥儁、中铨。选择的路不同,人生也随之不同,或可令今人有所悟。展读这本书,或不免让人感慨:为后人留下财富未必能给后人幸福,相反却置后人于“富贵魔窟”,有碍其幸福甚至葬送其人生。
总之,无论是追求阅读趣味,还是愿从中获得感悟启发,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
我自幼习画,舞文非我所长,泼墨作画,尤其画虎,则心里不憷,胸有成竹。如今应两位兄长之邀为这本书写序,却之不恭,应之忐忑,不免思前想后,莫如实打实将此书得自涞源白石山观云峰的“故事”讲出,倒也别具一格。
林剑冲
2010年10月10日于值得堂
最后的皇族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后的皇族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