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

色彩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钟海宏 著
图书标签:
  • 色彩理论
  • 色彩搭配
  • 设计基础
  • 绘画
  • 艺术
  • 色彩心理学
  • 视觉设计
  • 色彩应用
  • 平面设计
  • 色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1167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5350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85
字数:1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生活的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我总觉得人们感认的只是颜色,不是色彩。因为五颜六色进入的是人的视野,并未渗入情感灵动的眼底,所谓“过眼烟云”是也。因此,可以说不少现代人只认知颜色,并不懂色彩;只知画画,并不了解艺术。海宏先生的《色彩基础》还原了色彩的原生态,彰示了人在色彩学中的地位,艺术家情感眼睛在色彩学的最本质意义。它不仅对绘画创作和爱好者会有不少启迪,即使又寸生活在花团锦簇的现代士族大众,也定会有唤醒颜色疲劳,提升色彩审美理念和情趣的作用。

作者简介

钟海宏,1962年3月生于上海,福建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架上绘画专业研究生。先后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上海市行健学院美术专业教师,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员,海宏艺术沙龙总监,中国高校美术家协会理事。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色彩是什么/1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知识/4
第一节 光与色的关系/4
第二节 色彩特征/4
1.原色/4
2.间色/4
3.复色/4
4.补色/5
第三节 色彩三要素/7
1.色相/7
2.明度/8
3.纯度/10
第四节 色彩的冷嗳与感觉/11

第二章 色彩的视觉特征/13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13
1.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13
2.色相对比/13
3.纯度对比/14
4.明度对比/14
第二节 色彩的易见度/16
第三节 色彩的调和/18
1.类似调和/18
2.对比调和/18
第四节 色彩的调子/20
1.色彩明度倾向/20
2.色彩冷暖倾向/20
3.色彩色相倾向/20
4.色彩纯度倾向/20

第三章 色彩的空间/24
第一节 色彩的均衡/24
第二节 色彩的层次/25
第三节 色彩的呼应/27

第四章 色彩的心理特征和情感表达/29
第一节 色彩的感情/29
1.兴奋的色和沉静的色/29
2.暖色和冷色/29
3.轻色和重色/29
4.华丽色和朴素色/29
5.活泼的色和忧郁的色/29
6.软色和硬色/29
7.明色和暗色/30
8.优雅的色/30
9.花哨的、时髦的色/30
10.浪漫的色/30
11.味觉的色/30
12.轻松愉快的色/30
第二节 色彩的联想/37
1.红色/37
2.橙色/37
3.黄色/37
4.绿色/37
5.蓝色/38
6.青色/38
7.紫色/38
8.粉红色/38
9.黑色/39
10.灰色/39
11.白色/39
第三节 色彩的表达/46
第四节 色彩的音乐/52

第五章 色彩表现与肌理的运用/58
第一节 色彩的表现/58
1.油画/58
2.水粉画/59
3.水彩画/60
4.丙烯画/61
5.纸版画/62
6.染画/63
7.彩色铅笔画/66
8.油画棒画/66
9.蜡笔画/68
10.彩色水笔(马克笔)画/68
第二节 色彩肌理表现/69
1.滴色/69
2.性能不同颜料混合使用/69
3.水洗/69
4.揉叠/70
5.对印/70
6.擦刮/70
7.转印/71
8.溅拨/72
9.拓印/72
10.线的变化/73
第六章 大师作品欣赏/74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光与色的关系
我们能见到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干变万化的色彩.是由于光的照射。凭借了光,我们看到了物体的色彩.如果在没有一点光线的暗房里,则什么色彩也无从辨别清楚。可以这么说,没有光就见不到色彩,要认识色彩应该从研究光开始。
光的来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以及灯光、烛光、电焊光等等。前者是天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光线落到视网膜上才引起颜色的感觉。这就是说,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和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物质的运动,例如,存在着一定长度和一定速度的以太波。它们作用于视网膜,使人产生这种或那种颜色的感觉。
按照物理学的解说: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所以人们皆称为六种色光。我们如果以三棱镜做一个实验,使阳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色屏上,就将看到一条好像“彩虹”的光带(或称光谱),这光带系统地排列着六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紫。在色彩学上,我们也把红、橙、黄、绿、青、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绘画上的用色,也皆以此为依据。除了六种可见的色光以外,太阳光中还有其他许多光线是我们肉眼所不能见到的,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等,这些光线对于我们研究绘画色彩是关系不大的,只是附带提一下。

前言/序言

对颜色有感知并有所选择,这是上帝賦予人类的天性;对颜色进行色彩学的剖析并予以展示,这是上苍赐予艺术家的灵性。钟海宏先生的近作《色彩基础》,就是一部研究色彩且又将天性和灵性浑然一体的著作。在这本书里,海宏先生由小至大、由近及远详尽阐述了他多年来对色彩的研究心得。在他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是有颜色的,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人的眼睛里是有色彩的,是五光十色的。“一百个演员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不同情感的眼睛里也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色彩。丰富多彩的世界碰上了能感受五光十色的眼睛,于是乎,色彩就有了色相、明度、纯度;就有了冷暖、色调、节奏。这是一种多么富有情感而又显智慧的表述。这种表述只有既从事绘画艺术实践,又悉心探索艺术基础理论的海宏先生才能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一看到《色彩基础》这本节的初稿,就喜欢上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现代生活的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我总觉得人们感认的只是颜色,不是色彩。因为五颜六色进入的是人的视野,并未渗入情感灵动的眼底,所谓“过眼烟云”是也。因此,可以说不少现代人只认知颜色,并不懂色彩:只知画画,并不了解艺术。海宏先生的《色彩基础》还原了色彩的原生态,彰示了人在色彩学中的地位,艺术家情感眼睛在色彩学的最本质意义。它不仅对绘画创作和爱好者会有不少启迪,即使对生活在花团锦簇的现代土族大众,也定会有唤醒颜色疲劳,提升色彩审美理念和情趣的作用。
《光影的低语》 内容简介: 《光影的低语》是一部深入探索光与影在视觉艺术、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感知中相互作用的百科全书。它并非一本关于色彩搭配或理论的书籍,而是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些无形却至关重要的元素——光与影,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我们所见的世界。本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光的本质,包括光的波粒二象性、光谱的构成,以及不同波长光线如何与物质发生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随后,笔锋一转,进入艺术的殿堂,详细剖析了艺术家如何巧妙运用光影来营造氛围、塑造形体、引导视线,以及表达情感。从文艺复兴时期卡拉瓦乔戏剧性的明暗对比,到印象派画家捕捉瞬间光线的微妙变化,再到现代摄影师对光影的精确控制,《光影的低语》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们对光影的独特理解与实践。 本书的第一部分“物理的光与影”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为您揭示光的奥秘。我们将探讨为何天空是蓝色的,日落时为何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以及晶体如何折射出迷人的光芒。书中会介绍诸如漫反射、镜面反射、全反射等基本光学原理,并解释它们在自然界和技术应用中的体现。例如,为何水面能映照出清晰的倒影,而粗糙的表面则会散射光线。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影”的形成机制。影子并非仅仅是“没有光”的地方,而是光线被遮挡后留下的空间。本书将分析影子的边缘是清晰还是模糊,取决于光源的大小和距离;以及不同形状物体投射出影子的变化规律。我们还将讨论光的方向性对影子形态的影响,例如垂直光源下的影子最短,斜射光源下的影子最长。 在物理学的基石之上,《光影的低语》将目光转向了人类的视觉感知。《感知的光与影》这一章节将深入探讨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来自眼睛的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理解的图像。书中会介绍视觉暂留、适应性对比等心理学现象,解释为何我们在突然进入黑暗环境时会短暂地看不清,以及为何同一颜色在不同背景下会显得有所差异。我们会探讨“光适应”和“暗适应”的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在各种光照条件下保持视觉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分析光线如何影响我们对物体形状、质感和距离的判断。例如,阴影的出现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区分物体的立体感,而高光则能凸显物体表面的光滑或反光程度。我们将剖析那些看似简单的光影变化,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空间认知和对现实的理解。 艺术领域是《光影的低语》着墨最多的部分。在“艺术中的光影叙事”章节,本书将详细分析从古典到现代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中,光影是如何被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表达工具。我们会深入研究伦勃朗在肖像画中对戏剧性光影的运用,他如何用一道光塑造人物的灵魂;提香如何利用光线描绘出肌肤的质感和温润;以及委拉斯开兹如何在《宫娥》中通过捕捉室内复杂的光线分布,营造出逼真的空间感和人物关系。在印象派画作中,我们将看到莫奈如何捕捉阳光下的水面闪烁和空气中的光线流动,用色彩和笔触的变幻来表现瞬间的光影效果。本书还将探讨点彩画派如何通过精密的色彩排列来模拟光线的混合,以及后印象派艺术家如梵高如何通过粗犷的笔触和强烈的光影对比,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雕塑领域,我们将分析艺术家如何利用光与影来塑造作品的体积感和动态感。一块未经雕琢的石料,在艺术家手中,通过刻刀的游走,光线在其表面的明暗起伏中,逐渐显现出生命的形态。本书将以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为例,分析肌肉线条在光线下的凹凸变化所带来的力量感。在摄影艺术方面,《光影的低语》将聚焦于摄影师如何通过对曝光、对焦、构图以及后期处理中对光影的精确把握,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我们将分析安塞尔·亚当斯如何在黑白摄影中运用极致的明暗对比来展现自然景观的宏伟,以及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的光影巧合,定格历史的真实。 本书还将触及自然界中令人惊叹的光影现象。《自然的魔术师》这一章节,将带您走进大自然的课堂,观察那些无需人工雕琢的奇妙光影。从彩虹的形成,到月食和日食的壮丽景观,再到薄雾中的丁达尔效应,以及水滴折射出的微缩世界,都将被一一解析。我们将探讨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解释为何天空呈现蓝色,以及云彩的形态和颜色如何随光线的变化而改变。本书还会介绍生物界中利用光影的奇妙例子,例如一些深海生物发出的生物光,以及变色龙和章鱼如何通过改变皮肤的颜色和纹理来适应环境、进行伪装或交流。 《光影的低语》不仅在于描述光影的存在,更在于探索其所蕴含的哲学和象征意义。《光影的象征与哲学》这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思考光与影在人类文化和思想中的深层含义。自古以来,光明常常象征着真理、智慧、希望和神圣,而黑暗则代表着未知、恐惧、邪恶或沉寂。本书将追溯这些象征意义在不同文明和宗教中的体现,例如古希腊哲学中的“洞穴理论”,以及基督教中“上帝的光”的象征。我们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光与影如何被用来塑造人物性格、烘托情节发展,以及暗示人物命运。例如,在某些故事中,主人公在黑暗的困境中寻找光明,象征着他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和突破。 本书还将探讨光影在心理学上的影响。充足的光线常常与积极的情绪、活力和清晰的思维联系在一起,而昏暗的环境则可能引发疲惫、压抑或焦虑。我们将了解“光疗法”是如何利用光线来改善情绪和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此外,书中还会讨论光影在空间设计和建筑学中的应用。设计师如何通过巧妙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来营造舒适、实用或富有戏剧性的室内空间。例如,高大的窗户和天窗能够引入充足的自然光,使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明亮;而利用重点照明则可以突出特定的区域或物品,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吸引力。 《光影的低语》并非一本枯燥的科学教材,也不是一本纯粹的艺术评论集。它是一次跨学科的探索之旅,旨在帮助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对光与影的深入剖析,本书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视觉艺术的热情,提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并引发对生活和宇宙更深层次的思考。它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放慢脚步,去留意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由光与影编织出的无声诗篇,去倾听它们在视觉世界中的低语,从而发现更多隐藏的美丽与智慧。本书适合所有对视觉艺术、自然科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您是艺术爱好者、学生、专业人士,还是仅仅渴望拓宽视野的求知者,《光影的低语》都将为您提供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作者的文字充满力量,他不仅仅是在讲解色彩,更是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色彩的感知和想象。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色彩的记忆”的章节所打动,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色彩如何与我们的情感、经历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例如,童年时吃过的某种糖果的颜色,学生时代穿过的校服的颜色,初恋时赠送的鲜花的颜色,这些都随着色彩一起被珍藏在记忆深处。书中还对色彩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不同宗教和文化中,金色、银色、紫色等颜色所代表的特殊含义,这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我还被书中关于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所吸引,作者分析了不同颜色如何影响建筑物的空间感、功能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度。例如,暖色调的色彩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加温馨、亲近,而冷色调的色彩则可以使空间显得更加开阔、理性。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自然界中的奥秘,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叶子会变黄,这些现象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色彩知识,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对美学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在色彩运用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色彩理论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色彩起源和发展历史的梳理,从原始社会的色彩运用,到古代文明的色彩象征,再到现代社会的色彩潮流,作者为我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色彩认知框架。我曾对古代埃及壁画中的色彩运用感到好奇,这本书详细解读了其中蕴含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让我对古埃及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禁忌和偏好进行了有趣的对比,比如在某些东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和哀悼,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则通常与婚礼和喜庆联系在一起,这种差异性的解读让我对色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被书中关于色彩与情感表达的章节深深吸引,作者通过大量的艺术作品分析,展示了色彩是如何被用来传达喜悦、悲伤、愤怒、宁静等各种情感的。例如,梵高的《星夜》中,那些旋转的蓝色和黄色,仿佛承载着他内心深处的狂喜与挣扎,读来令人动容。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分析了作家如何通过色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塑造人物性格,这对我启发很大,以后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会更加留意其中色彩的运用。

评分

我曾一度认为,色彩不过是眼睛看到的各种光线的混合,是物理学的一种展现。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将色彩描绘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哲学的表达。我被书中对色彩的感性解读深深打动,作者不仅仅是罗列色彩的属性,更是描绘了色彩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共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意境”的探讨,作者通过分析一些著名画作,如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墨留白,如何通过有限的色彩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和意境,让我对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书中还对不同材质对色彩呈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丝绸的光泽感如何让色彩显得更加柔和、细腻,而金属的光泽又如何让色彩更加锐利、醒目,这些细节让我对色彩的感知更加立体和丰富。我还对书中关于色彩在音乐中的隐喻进行了有趣的解读,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抽象,但作者通过巧妙的比喻,让我仿佛听到了色彩的“声音”,感受到了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旋律和节奏。这本书还让我对“色彩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颜色会让我们感到平静,而另一些颜色会让我们感到兴奋,这为我理解人与色彩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锐了,我开始留意生活中那些被我忽略的色彩细节,并从中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美。

评分

一本充满惊喜的书,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封面就吸引了我,那种沉静而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让我立刻联想到某个午后,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在地板上的斑驳光影,又像是某个充满创意的画室里,颜料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并没有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只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生动的例子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色彩情感联想的部分,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了不同颜色在人类心理和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热情与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带有的警示意义,这种跨文化的对比让我对色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讲述了艺术家们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塑造意境,这些故事不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对色彩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例如,有一段关于莫奈印象派画作的描写,作者细致地分析了莫奈是如何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将瞬间的视觉感受转化为永恒的艺术杰作,读来令人心驰神往。我还对书中关于色彩和谐与对比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阐释了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与美感,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美学素养有着很高追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知识,比如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能从中找到应用的契机。我发现,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与色彩打交道,而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向导,带领我探索色彩的奇妙世界。我一直认为自己对色彩的理解比较浅显,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视野。作者的文字流畅而富有逻辑性,他不仅仅是讲述色彩的理论,更是将色彩与生活、艺术、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色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解读所吸引,例如在非洲某些部落中,红色代表生命和勇气,而在中东地区,蓝色则被认为是保护色,这种跨文化的对比让我对色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还对色彩在古代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例如古希腊神庙的色彩搭配,以及中国古代宫殿的色彩体系,让我看到了色彩在建筑美学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我还被书中关于色彩在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中的变化所吸引,例如春天嫩绿的叶芽,夏天炽热的阳光,秋天金黄的落叶,冬天纯净的雪景,这些都展现了色彩的生命力和季节的韵律。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色彩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这让我对市场营销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的感知,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色彩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充满激情,他不仅仅是在讲解色彩,更是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色彩的渴望和好奇。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色彩的联觉”的章节所吸引,作者通过科学的解释和生动的例子,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特定的气味、声音甚至触感。例如,黄色常常让人联想到阳光的温暖,而蓝色则容易让人联想到清凉的海水。书中还对色彩在占星学和神秘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趣的探讨,虽然这些内容有些超出现实的范畴,但作者的讲解让我对色彩的神秘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我还被书中关于色彩在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体现所吸引,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以及西方哲学中的色彩象征,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色彩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艺术修复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对古代颜料的分析来了解当时的色彩技术和审美趣味,这让我对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古老的宝箱,里面闪耀着各种奇妙的光芒,让我目不暇接。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浅薄。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在讲述色彩的物理属性,更是在探索色彩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感和哲学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章节,它们深入剖析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比如,书中对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对色彩的运用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分析了他们如何通过色彩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的纵深感,让我对那些经典画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关于印象派画家们对光与色的探索,书中对莫奈、雷诺阿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色彩在捕捉瞬间光影变化时的强大表现力。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例如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色彩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购买决策。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品牌色彩营销的案例分析很感兴趣,它让我明白了一个好的品牌标识不仅仅是图形和文字的组合,更是色彩的智慧运用。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色彩,无论是广告牌、海报,还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原来都蕴含着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书中对色彩心理学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揭示了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开始更加有意识地去选择和搭配颜色,以营造更舒适、更积极的心理氛围。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色彩大师,用他丰富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色彩奥秘的大门。我之前对色彩的理解,多停留在“好看”和“不好看”的层面,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色彩背后蕴含的科学、文化、历史和情感。作者的文字清晰而富有条理,他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色彩在宗教仪式中的应用的解读所吸引,例如佛教中的五色旗,以及基督教中的象征性色彩,这些都让我看到了色彩在人类精神信仰中的重要地位。书中还对色彩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色彩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跨越地域和民族,成为不同文明交流的桥梁。我还被书中关于色彩在古代医药中的应用所吸引,例如古代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色与五脏的关系,这让我看到了色彩在人类健康观念中的重要作用。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例如虚拟现实中的色彩模拟,以及人工智能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这让我对色彩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一片混沌的色彩世界里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一直对色彩有着模糊的好感,但始终无法将其系统化、理论化。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而且内容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在分享他对色彩的热爱和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的章节,比如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如何通过色彩来烘托气氛、塑造人物性格,以及表达叙事主题。书中对一些经典电影的色彩分析,让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还被书中对舞台美术中色彩运用的讲解所吸引,作者分析了舞台灯光和布景色彩如何共同作用,营造出戏剧性的场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色彩在时尚领域的设计理念,例如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如何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及色彩如何影响流行趋势,这让我对时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高级灰”和“莫兰迪色系”的解读印象深刻,作者不仅解释了这些色彩风格的特点,还分析了它们所传达出的宁静、优雅的审美意境,让我对色彩的运用有了更细致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色彩的洗礼。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色彩的美妙。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的对话”的章节,作者通过类比,将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描绘得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的和谐共处,有的则相互碰撞,产生出奇妙的火花。我曾对印象派画家们对色彩的运用感到好奇,这本书详细解读了他们如何运用色彩来捕捉光线的瞬息万变,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这让我对那些大师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还对色彩在古代陶器、壁画等文物中的运用进行了有趣的分析,让我看到了色彩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我还被书中关于色彩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所吸引,作者分析了色彩如何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情绪表达以及创造力培养,这对我育儿有着重要的启发。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色彩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中的变迁,例如古代贵族服饰的华丽色彩,以及现代街头潮流的个性化色彩,让我看到了色彩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

还没看,,应该会不错。。。。

评分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评分

感觉买了买啥用 不如买色卡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评分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评分

偏重于绘画相关,色彩理论知识涉及的不够多。

评分

讲述得不是很深入,更偏重绘画方面。不过基础知识,触类旁通吧。

评分

很好,适合初级入门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