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7:GB 24388-24429)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7:GB 24388-244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GB标准
  • 2009年
  • 工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标准
  • 质量标准
  • 标准目录
  • GB24388
  • GB24429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6010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09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88
字数:109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读者配套购买《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制定”卷和“修订”卷则可收齐上一年度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3.由于读者需求的变化,自1996年起,《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仅出版精装本。
4.2009年我国制修订国家标准共3158项。本分册为“2009年制定”卷第437分册,收入国家标准GB 24388-24429的最新版本。

目录

GB 24388-2009 折弯机械噪声限值
GB 24389-2009 剪切机械 噪声限值
GB 24390-2009 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
GB 24391-2009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T 24392-2009 灯头温升的测量方法
GB/T 24393-2009 非正常成品纸和纸板规范
GB/T 24394-2009 非正常成品纸和纸板的检验
GB/T 24395-2009 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
GB/T 24396-2009 食品工业用吸附树脂产品测定方法
GB/T 24397-2009 螺旋挤压式多功能粉丝机
GB/T 24398-2009 植物纤维一次性筷子
GB/T 24399-2009 黄豆酱
GB/T 24400-2009 食品冷库HACC:P应用规范
GB/T 24401-2009 一淀粉酶制剂
GB/T 24402-2009 豆豉鲮鱼罐头
GB/T 24403-2009 金枪鱼罐头
GB/T 24404-2009 化妆品中需氧嗜温性细菌的检测和计数法
GB/T 24405.1-2009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
GB 24406-2009 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GB 24407-2009 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 24408-2009 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24409-2009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24410-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 24411-2009 摩擦材料用酚醛树脂
GB/T 24412-2009 磨料磨具用酚醛树脂
GB/T 24413 2009 铸造用酚脲烷树脂
GB/T 24414-2009 银盐(CTP)版
GB/T 24415-2009 一萘胺-4,8-二磺酸(氨基C酸)
GB/T 24416-2009 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
GB/T 24417-2009 聚氯乙烯保鲜膜中己二酸二异壬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24418-2009 中国海区可航行水域桥梁助航标志
GB/T 24419-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道路运输车辆国籍识别标志
GB/T 24420-2009 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
GB/T 24421.1-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24421.2-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
GB/T 24421.3-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标准编写
GB/T 24421.4-2009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
GB/T 24422-2009 信息与文献 档案纸 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
GB/T 24423 2009 信息与文献 文献用纸 耐久性要求
GB/T 24424 2009 馆藏说明
GB/T 24425.1-2009 普通型钢丝螺套
GB/T 24425.2 2009 普通型盲孔用钢丝螺套
GB/T 24425.3-2009 锁紧型钢丝螺套
GB/T 24425.4-2009 锁紧型盲孔用钢丝螺套
GB/T 24425.5-2009 钢丝螺套用内螺纹
GB/T 24425.6-2009 钢丝螺套技术条件
GB 24426-2009 烟花爆竹标志
GB 24427-2009 碱性及非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中汞、镉、铅含量的限制要求
GB 24428-2009 锌氧化银、锌-空气、锌-二氧化锰扣式电池中汞含量的限制要求
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前言/序言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1:GB 1-GB 246) 丛书简介 本汇编是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历年间所颁布和实施的国家标准的权威性文献集合。本卷聚焦于2009年所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国家标准,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诸多关键领域的基础性、通用性和行业性的技术规范。 2009年,正值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以及在新兴技术领域对标准化工作的迫切需求,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呈现出显著的特点:更加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更加关注民生安全与环保、更加强调工业基础的夯实与升级。 本卷收录的GB 1至GB 246系列标准,代表了当年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横截面。这些标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导向以及市场监管的实际需求。 一、 基础标准与计量校准体系的巩固 国家标准体系的稳固运行,依赖于基础标准的精确性和权威性。本卷中的部分标准致力于强化计量基础和通用技术要求: 1. 计量单位与符号规范的更新: 确保在科技研究、工程设计和商业贸易中使用统一的计量语言。这对于减少贸易摩擦、提高科研成果的可重复性至关重要。2009年对某些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进行了修订,以适应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更高的精度要求。 2. 通用技术术语与符号的标准化: 针对特定行业如信息技术、机械制造中的通用术语进行规范,保障跨部门、跨地域交流的无障碍性。这些基础性工作是后续所有专业标准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 二、 工业制造与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化 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材料、工艺和产品性能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本卷中的众多标准直接服务于这一转型: 1. 新材料与合金标准的完善: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特种钢材、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化学成分和检验方法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例如,针对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对材料疲劳度、耐腐蚀性的要求,制定或修订了相应的材料牌号和性能指标。 2. 机械零部件与通用工艺规范: 涵盖了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的精度等级)、表面处理技术(如电镀、喷涂的标准流程)以及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直接关系到大型工业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建筑工程与结构安全标准的修订: 鉴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涉及结构设计荷载、材料强度等级的确认标准得到了细致的梳理和升级,以适应更高抗震等级和更长使用年限的设计要求。 三、 环保、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标准化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2009年制定的标准中,环保和能源效率方面的标准数量和严格程度都有所提升: 1. 水质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针对特定工业园区或流域的特征污染物,制定了更为精细化的监测方法和限值要求,以配合国家更严格的环保执法。 2. 能效标识与节能技术规范: 针对家用电器、工业电机等高能耗领域,确立了新的能效等级划分标准和测试方法,引导市场消费向节能产品倾斜,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四、 消费品安全与民生保障的强化 消费者对日常用品安全性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准制定部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民生保障领域: 1. 食品接触材料与包装标准: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物限量、检测方法进行了严格规定,旨在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特别是对塑料、涂料等材料的特定化学物质残留提出了新的控制指标。 2. 纺织品与皮革制品的安全要求: 涉及儿童用品、贴身衣物等领域的甲醛、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收紧,确保了消费者接触物品的健康安全。 五、 信息技术与服务标准的初步构建 虽然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全面建设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在2009年,也开始着手对一些关键信息领域的规范进行制定: 1. 公共信息服务标准: 涉及电子政务、公共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引和交换的基础规范,为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奠定技术基础。 2. 信息安全基础术语: 开始构建适用于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通用术语框架,为后续更复杂的信息安全标准奠定语言基础。 总结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1:GB 1-GB 246)》所收录的系列标准,是2009年中国在“促发展、保稳定、促转型”大背景下,通过技术法规手段对经济社会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集中体现。它们不仅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在设计、生产、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操作指南,更是观察当年国家在应对产业升级、保障公众安全等方面所做战略部署的宝贵实物档案。本卷的价值在于其对技术规范统一性的维护、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市场秩序的规范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部汇编的期望值,其实是它能作为一个可靠的、便于存档的参考资料。毕竟纸质书的稳定性在面对电子系统升级和格式变更时,总有一种难以替代的安全感。可是,当我尝试将其中几条关键的电气安全规范与我们最新的内部培训材料进行交叉比对时,我发现这本书的扫描质量或者印刷精度似乎有待商榷。某些细小的符号,比如希腊字母或者上下标,在特定光线下看起来模糊不清,这在涉及精确数值的条文里,是非常危险的。我不得不反复核对在线官方数据库的版本来确认无误。这让我开始质疑,如果我完全依赖这本纸质汇编进行离线工作,会不会因为辨认不清而引入潜在的合规风险?一本标准汇编,其首要任务是“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在这方面,这本书的物理呈现似乎没有达到应有的工业级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令人印象深刻,它确实集合了相当数量的2009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然而,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经常对比不同年份标准修订情况的科研人员来说,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孤立性”。它只收录了那一年的新制定标准,缺乏对同期被修订或废止的旧标准的引用或标记。举个例子,我正在研究某项表面处理工艺的最新要求,想知道最新的规范是否沿用了2009年某个基础标准的核心精神,但这本书里找不到任何提示。它只是冷冰冰地罗列了GB 24388到GB 24429这几十个标准,但这些标准是站在哪个历史基点上制定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继承或冲突,读者需要自行去外部查找背景资料。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的原始导出文件,而不是一个经过精心编辑、能够帮助用户理解行业演变的专业参考工具。它需要更强的“关联性”和“情境化”的辅助信息。

评分

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2009年汇编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这是特定年份的标准集合,应该能反映出当时技术发展的一个切片。然而,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老实说,让人有些提不起精神去深入阅读。那种黑白印刷,密集成行的文字,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教科书时代。我买它主要是为了参考那段时间内生效的一些环保排放标准,想对比一下从那以后到现在的变化趋势。可这本书里提供的仅仅是静态的条文,缺乏任何演进的脉络或者标准制定背景的介绍。它就像一个被冰封住的快照,虽然准确,但缺少了温度和故事。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每个标准旁边能有一个简短的注释,说明它取代了哪个旧标准,或者它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现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忠实地记录了“是什么”,却完全忽略了“为什么”和“如何变”。对于需要理解标准背后逻辑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被极大地削弱了。

评分

作为一个小型设计公司的技术顾问,我需要确保我们的设计在法律和行业层面上都是完全合规的。购买这本特定的GB标准汇编,本意是想确认一些关于特定机械部件的公差要求是否在2009年有修订。但实际体验下来,这本书的结构让我感到非常无力和挫败。首先,页边距窄得可怜,使得我在做笔记和划重点时非常受限,生怕一不小心就涂抹到了正文上。其次,索引系统做得过于简陋,它似乎只按编号顺序排列,而不是按主题分类。这意味着,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的标准的确切编号,你几乎无法通过目录快速定位。我花了近半个小时,只是为了确定其中关于“压力容器连接件”的几个标准是否包含在这一卷里。这对于需要高效率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是致命的浪费时间。这部汇编的价值在于其权威性,但其载体(这本书的物理形式和编排方式)却严重拖了后腿,使其效率大打折扣。

评分

这部《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7:GB 24388-24429)》真是一本让人头疼的“宝典”。我原本是想找一些关于现代制造业中材料强度测试的新规范,希望能更新一下我们实验室的SOP。结果翻开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由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拗口的专业术语构筑成的迷宫。虽然我知道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关乎产品质量和行业规范,但它呈现的方式实在是太晦涩了。里面的章节排布似乎遵循着某种极其严谨但对外行人极不友好的逻辑,寻找特定编号的标准就像大海捞针。更别提那些图表和附录,如果不是对着电脑屏幕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啃,很难保证自己完全理解了每一个技术细节。我期望能有一个更直观的索引或者摘要,能快速定位到与我的研究领域相关的那些条款,而不是被一堆我近期完全用不到的化工或建筑规范淹没。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毋庸置疑,但它的“易用性”得分大概只能勉强及格,对于快速查阅和对比不同标准之间的细微差异,简直是一场耐力的考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