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講李先生文集序
自序
捲第一
賦
長江賦
麻姑山賦
疑仙賦並序
捲第二
禮論七篇並序
禮論第一
禮論第二
禮論第三
禮論第四
禮論第五
禮論第六
禮論第七
禮論後語
捲第三
易論十三篇
易論第一
易論第二
易論第三
易論第四
易論第五
易論第六
易論第七
……
捲第四
捲第五
捲第六
捲第七
捲第八
捲第九
捲第十
捲第十一
捲第十二
捲第十三
捲第十四
捲第十五
捲第十六
捲第十七
捲第十八
捲第十九
捲第二十
捲第二十一
捲第二十二
捲第二十三
捲第二十四
按劉原甫慶曆六年始及進士第,慶曆元年時焉能有“捨人”之稱?此書中稱劉氏居官兩製,又謂“昨值明公銜命北方”雲雲,則原甫中以至和元年知製誥,二年奉使,嘉祐元年以避王堯臣嫌齣知揚州(見劉貢父攽所撰敞《行狀》,其齣知揚州事記作至和二年三月,考《宋史·宰輔錶》,王堯臣之拜參政在嘉祐元年,《行狀》誤)。則此書當作於嘉祐元年初。
評分李覯在政治思想方麵,反對道學傢不許談"利""欲"的說教,認為"人非利不生"(《原文》),"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富國策》),提齣瞭一些發展經濟的辦法,對王安石變法有直接影響。其詩歌內容,大多涉及政治得失,人民疾苦。構思遣辭,新穎獨創,甚至有些奇特,齣人意外。他在《論文》詩中寫道:"今人往往號能文,意熟辭陳未足雲。若見江魚須慟哭,腹中曾有屈原墳。"可見他有意避免"意熟辭陳"而力求生新,彆闢蹊徑。他作詩師法皮(日休)陸(龜濛)、以中興詩道自命。如《獲稻》、《鄉思》、《苦雨初霽》、《讀長恨辭》等詩,清新可誦。《方平》、《璧月》、《梁帝》、《送僧遊廬山》、《憶錢塘江》諸絕句,王士□《居易錄》以為"風緻似義山"。但集中通體完善的詩並不很多。李覯的文章實較詩為佳。
評分(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活動購買,很快收到書,留下慢慢認真品讀。
評分李覯
評分此書為1981年版的增補修訂重排本,紙張不錯,印刷清晰。
評分李覯是北宋前期學術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這個點校本收集瞭他所有的作品。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