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冶金

镓冶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翟秀静,吕子剑 著
图书标签:
  • 冶金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稀有金属
  • 冶金工程
  • 无机化学
  • 金属学
  • 材料工程
  • 镓合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52001
版次:1
商品编码:1062321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有色金属冶金科学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字数: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镓冶金》系统地介绍了稀散金属——镓,全书共8章,包括概述、镓的资源、冶金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镓的提取冶金技术、金属镓、镓合金、镓的再生资源回收技术和镓与新材料。重点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技术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和发展趋势。
《镓冶金》适用于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新材料制备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和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1 概述
1.1 镓的性质
1.1.1 镓的物理性质
1.1.2 镓的化学性质
1.2 镓的热力学性质
1.2.1 镓的标准电极电势
1.2.2 镓的热力学数据
1.2.3 镓的标准吉布斯函数
1.3 镓的化合物
1.3.1 镓的氧化物
1.3.2 镓的氢氧化物
1.3.3 镓的硫化物
1.3.4 镓的卤化物
1.3.5 镓的氢化物
1.3.6 镓的氮化物
1.3.7 镓的磷化物
1.3.8 镓的砷化物
1.3.9 镓的含氧酸盐
1.3.1 0镓的有机化合物
1.4 镓的应用
1.4.1 电子工业
1.4.2 化学工业
1.4.3 冶金工业
1.4.4 新能源
1.4.5 仪器工业
1.4.6 医学
1.5 镓的生产
1.6 镓的市场
1.7 镓的价格
1.8 金属镓的纯度
参考文献

2 镓的资源
2.1 镓的丰度
2.2 镓的地球化学
2.3 中国含镓矿床的成因类型划分
2.3.1 钒钛磁铁矿矿床和含霞石的碱性杂岩
2.3.2 伟晶岩矿床
2.3.3 云英岩型和碱质蚀变花岗岩型
2.3.4 热液矿床
2.4 镓的储量
2.5 镓的新矿床
2.5.1 准格尔镓矿床的富集特征
2.5.2 准格尔镓矿床中镓的赋存状态
2.5.3 准格尔镓矿床中镓的富集因素
参考文献

3 冶金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1 铝土矿溶出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1.1 拜耳法处理铝土矿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1.2 烧结法处理铝土矿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1.3 热解法综合利用明矾石的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1.4 电炉生产刚玉和电解硅铁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2 锌冶金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2.1 湿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2.2 火法炼锌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3 铅锌矿选矿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3.1 凡口铅锌矿的组成与镓的分布
3.3.2 镓和锗在选矿中的走向与富集
3.3.3 镓在各选矿产品中的分布
3.4 锗冶金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4.1 碱液浸出处理
3.4.2 硫酸化焙烧处理
3.5 钛铁矿冶金过程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5.1 还原焙烧法从提钒弃渣中回收金属镓
3.5.2 精钒渣中镓的走向与分布
3.5.3 还原熔炼法从提钒弃渣中回收金属镓
3.5.4 从水浸提钒弃渣中回收金属镓
3.5.5 其他方法
3.6 煤中镓的富集和走向
3.6.1 燃煤发电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6.2 煤焦化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7 刚玉生产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7.1 刚玉生产的烟尘中镓的走向
3.7.2 刚玉渣中镓的走向
3.8 铝冶金副产物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3.9 磷灰石还原熔炼生产黄磷过程中镓的富集与走向
参考文献

4 镓的提取冶金技术
4.1 电解法
4.1.1 石灰乳-电解法
4.1.2 碳酸化-电解法
4.1.3 中和溶解-电解法
4.1.4 汞齐-电解法
4.1.5 直接铝酸钠溶液-电解法提取镓
4.1.6 合金-电解法
4.1.7 中和-溶解提镓法
4.1.8 酸溶烟尘-电解提镓法
4.1.9 烧结-电解法提取镓
4.2 溶剂萃取法
4.2. Kelex-100萃取镓
4.2.2 碳酸化-萃取法
4.2.3 中性挥发-萃取法
4.2.4 中和-萃取法
4.2.5 氯化分锗-萃取法
4.2.6 酸、碱处理-萃取法
4.2.7 电溶阳极合金-萃取法
4.2.8 煅烧-萃取法
4.2.9 还原熔炼合金-萃取镓
4.2.1 0直接萃取法提取镓
4.2.1 1全萃法提取镓
4.2.1 2赤铁矿-萃取法提取镓
4.2.1 3用于提取镓的新型萃取剂
4.3 吸附法
4.3.1 树脂吸附法
4.3.2 固体吸附剂法
4.4 烟化法
4.4.1 ISP炉渣中镓的氯化-烟化法
4.4.2 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酸浸渣的还原烟化法
4.4.3 烟化法的改进
4.5 萃淋树脂法
4.5.1 酸介质种类与溶液浓度对镓吸附率影响
4.5.2 吸附时间与吸附率关系
4.5.3 镓浓度与吸附平衡关系
4.5.4 杂质离子对镓吸附率影响
4.5.5 温度对镓吸附率的影响
4.5.6 洗脱过程
4.6 离子交换法
4.6.1 离子交换法的设备
4.6.2 工艺过程
4.6.3 工艺流程
4.6.4 离子交换法提镓实例
4.7 液膜法
4.7.1 三烷基氧膦为流动载体
4.7.2 以D2EHPA(H2A2)为流动载体
4.8 置换法
4.8.1 反应机理
4.8.2 操作过程
4.8.3 置换法的优缺点
4.9 生物冶金法
4.9.1 氧化铁硫杆菌用于提镓
4.9.2 黑曲霉真菌用于提镓
4.1 0络合-吸附法
4.1 1选冶联合法
4.1 1.1 还原焙烧-磁选富集
4.1 1.2 火法熔炼-电解富集
4.1 1.3 选冶联合法的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5 金属镓
5.1 概述
5.2 镓的提纯技术
5.2.1 电解精炼法
5.2.2 结晶法
5.2.3 真空精炼法
5.2.4 有机化合物热分解法
5.2.5 三氯化镓法
……

6 镓合金
7 镓的再生资源回收技术
8 镓的新材料

精彩书摘

如果采用压煮(0.7MPa)高温溶解,可使镓的溶解率达到80%~90%,经彻底碳酸化后碱化造液电解的金属镓。
中和-溶解提镓法的不足之处是二次沉淀物中镓的溶出率不高,仅约80%;溶后残渣为含si02高的Al(OH)3,不能作产品出售,需要另谋出路。
4.1.8 酸溶烟尘-电解提镓法
电解精炼铝过程中产出的烟尘,有时含镓达0.1%~0.2%,另含有Si02、d-A1203等,可采用酸浸法从此烟尘中提镓。在酸浸过程中a-A1203随镓转入溶液,然后视此酸浸介质是硫酸或盐酸,选用相应的萃取剂萃取回收镓,反萃后获得的富镓水相,经碱化后电解得金属镓。4.1.9烧结-电解法提取镓。
4.1.9.1 处理电解铝烟尘
向电解铝烟尘(其中含镓0.2%、大量铝和氟化物)加入5倍尘重的Na2C03的量,在800-850%温度下,通入空气进行烧结30min。烧结产物用水浸出,滤液用铝片置换得粗镓,镓的回收率达70%,由此进-步提取金属镓。 4.1.9.2处理电解铝槽内炭末 电解铝的电解槽内的炭末含镓0.02%-0.05%、含碳70%-80%和冰晶石(3NaF·AlR)15%-16%等,可用做提镓原料。
首先将炭末氧化焙烧除去碳,同时使焙砂中的镓富集近10倍。然后用5%浓度的NaOH于80℃下浸出焙砂,这时料中冰晶石进入溶液,而镓却留在浸出渣中,此渣含镓约1%。将渣配加石灰,在1000~1050%下烧结,产出的含镓渣用碱浸出,铝以不溶的3CaO·A1203形态残留在浸出渣中,而镓则以NaGa02形态进入浸出液。浸出液成分为(g/L):Ga0.89-0.97、Na20 90-100、A120370~80及si 20.6-0.7。可参照铝片置换或电解法回收镓。
4.2溶剂萃取法
采用溶剂萃取法自铝酸钠溶液中回收镓的研究已经开展30余年。法国Helgorsky J于1974.年提出用Kelex.-100作萃取剂,从碱性溶液中回收镓;1981年,法国罗纳-普朗克厂采用8%:Kelex-100+8%癸醇/煤油萃取体系,直接从铝酸钠循环母液中萃取镓实现工业生产。
溶剂萃取法自铝酸钠溶液中回收镓工艺的难题是解决萃取剂与碱性溶液接触时间长会造成的萃取剂损耗大和萃取速率慢问题,加入长链羧酸钠盐表面活性剂作稀释剂解决了萃取速率慢的问题。
根据所用萃取剂的不同,溶剂萃取法分为中性萃取、酸性萃取、螯合萃取和胺类萃取剂萃取法等。
中性萃取剂主要有醚类萃取剂、中性磷类萃取剂、酮类萃取剂、亚砜类(如二烷基亚砜)和酰胺类(如N503)萃取剂等。

前言/序言

  镓是稀散金属家族(包括镓、铟、铊、锗、硒、碲和铼7个元素)中的重要成员,是当代高新技术的支撑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新能源、仪器工业和医学等领域。
  金属镓用于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占很大比例,GaN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的产业化带动了镓在光电子器件领域的需求,移动电话的高速发展拉动了GaAs芯片的增长。各国纷纷开发GaN固态发光源,美国于2007年和2010年两个财政年度拨款5000万美元来开发新一代光源,日本已规划实施新一代光源工程。2003年,我国政府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我国镓的储量列世界首位,近年来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发现富含镓的煤矿,使世界镓的预期储量成倍增长。
  目前,我国的镓产能约为160t/a,镓的主要生产厂家为氧化铝的生产厂家。我国年产氧化铝超过3×10/t,镓产量将十分巨大。提高镓的综合回收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镓的综合回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废砷化镓晶片中回收高纯镓达到15-20t/a的水平。
  镓的回收集中于主体金属(主要是氧化铝生产和锌冶炼)冶金过程中富集的部分。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可经济回收的数量仅是储量的极小部分。因此,保护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是镓冶金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的镓产量已对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必须看到,发展无序、产品单一和回收程度较低等因素在严重制约着镓产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必须努力调整与实施好自身的资源战略,加速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重视回收再生资源,提高我国镓的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和在高端材料产业中竞争的能力。
  作者在总结国内外镓冶金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积累,编著了《镓冶金》。全书共8章,包括镓的资源、冶金过程中镓的走向与富集、镓的冶金提取技术、金属镓的制备技术、镓合金、镓的二次资源和镓与新材料等,对镓的冶金过程作了系统论述。
  作者感谢冶金工业出版社的支持,感谢给予本书启示及参考的有关文献作者。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星辰之轨:宇宙航行新篇章》 本书并非关于金属冶炼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引领读者穿越浩瀚宇宙、探索未知疆域的科幻史诗。它聚焦于人类在遥远未来,凭借尖端科技实现的星际航行壮举。 故事始于一个关键时刻:人类文明在地球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研发出一种颠覆性的“曲率引擎”,使得超光速旅行成为可能,这为跨越星系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本书详细描绘了这一引擎的科学原理(以一种富有想象力但逻辑自洽的方式构建),其启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对宇宙空间可能产生的奇异效应。读者将跟随首批远航舰队,体验超光速航行时,空间被压缩、时间流逝感发生奇特变化的感官冲击,以及穿梭于星云、躲避暗物质流等惊心动魄的航程。 “星辰之轨”并非仅仅是关于速度与距离的征服。本书深入探讨了星际移民的社会、政治和伦理挑战。当人类踏足全新的星球,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潜在的外星生命时,我们将如何安置、如何管理、如何与未知文明建立联系?本书虚构了数个殖民地的发展历程,从初期艰难的生存斗争,到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再到最终形成独特的殖民地文化,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真实。书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开拓者,他们身上凝聚着人类面对未知时的勇气、智慧、牺牲与矛盾。 除了对宏大叙事的铺陈,本书还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星际航行中的日常生活。在漫长的旅途中,宇航员们的心理健康如何维系?通讯延迟如何影响星际间的交流与决策?飞船上的资源分配与循环系统如何运作?本书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人物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冰冷而广阔的宇宙飞船之中,体验着科技与人性的交织。我们还将看到,在远离地球的寂静星空中,新一代的地球人如何成长,他们对故土的记忆与对新家园的认同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情感碰撞。 书中还引入了对宇宙本身奥秘的哲学思考。当人类的足迹遍布多个星系,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否会发生改变?在无数的恒星系统中,我们是否是孤独的存在?本书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角色们的探索、对话和经历,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古老而又崭新的哲学命题。书中对异星生态的描绘,充满了奇思妙想,从适应极端环境的植物,到拥有独特交流方式的智慧生物,都展现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 《星辰之轨》的叙事线索并非单一,而是多条并行,有时交织,有时独立。读者将跟随一支科学考察队,探寻古老外星文明遗留下的线索;同时,另一条线索将展现一支军事护卫舰队,在星际贸易航线上,应对海盗和未知的宇宙威胁;更有甚者,一些章节会从普通殖民者的视角出发,描绘他们在新家园的喜怒哀乐。这种多角度的叙事,力求展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未来宇宙图景。 本书的重点在于展现人类文明跨越星际,面对未知时的探索精神,以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和人性考验。它探讨了人类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如何定义“家园”,以及在漫长的星际旅途中,如何保持希望与勇气。它是一曲关于勇气、智慧、牺牲与梦想的宇宙赞歌,是对人类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深刻展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堪比一次意外的宝藏发现。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和晦涩公式的书籍,没想到它却以一种如此亲切、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了镓的奇妙世界。《镓冶金》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一种金属的科学介绍,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如何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世界的精彩讲述。 作者在介绍镓的发现历史时,并没有像教科书那样枯燥地罗列时间点和人物,而是将整个过程描绘成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科学冒险。他详细讲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以及不懈的实验,最终从众多元素中分离出镓的。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科学家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点燃的对未知的好奇之火,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智慧。 在阐述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时,作者展现了他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用许多生活化的比喻,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例如,他将镓的极低熔点形容为“比冰雪更容易融化”,将它的密度比作“一块小小的金属,却有着惊人的重量”,这些形象的描述,让我这个对冶金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立刻理解镓的独特之处。 书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是关于镓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作者详细介绍了镓在半导体、LED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并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它如何通过改变电子的流动,实现这些产品的神奇功能。我读到这里,仿佛看到了一个微观的电子世界,以及镓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的“指挥家”角色。 关于镓的冶炼和提纯技术,作者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将这个复杂的过程,比喻成“一场精密的化学炼金术”。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利用各种化学和物理手段,从矿石中提取出高纯度的镓,以及他们如何不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推动技术进步。这种对工业细节的关注,让我对科技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让我了解了镓这种金属的科学知识,更让我对科学探索和人类的创造力充满了敬意。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所谓“冶金”,就是那些冰冷、机械的操作,充满了公式和数据。《镓冶金》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金属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和人文关怀。 作者在描绘镓的发现史时,并没有局限于科学的层面,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科学家们的个人经历。我了解到,镓的发现,不仅仅是科学理论的突破,更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不断探索精神的体现。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群执着求索的科学家,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让我肃然起敬。 在介绍镓的物理化学特性时,作者的语言如同拥有魔力一般,将那些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我能够轻松理解的画面。他用“指尖上的融化”来形容镓的低熔点,用“像液体一样流动,却又带着金属的光泽”来描述它的形态,这些形象的比喻,让我仿佛亲手触摸到了这种奇特的金属。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镓在现代科技应用的部分。作者将半导体、LED等高科技产品的运作原理,通过对镓的特性展开,描绘得如同科幻电影般精彩。我明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许多便利,都离不开镓这种金属在背后默默的贡献,这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关于镓的冶炼和提纯工艺,作者更是将其描述成了一场精密的“化学炼金术”。他详细介绍了各种复杂的流程,从矿石的提取到最终的精炼,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工程师的智慧。我看到了人类如何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来创造和改造物质世界。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让我对金属材料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激发我思考和探索的启迪。

评分

这本书的开篇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那些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了神秘的金属世界。《镓冶金》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种金属,更是在讲述一种探索、一种创新、一种科技进步的脉络。 作者在描述镓的发现过程时,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那个时代的科学背景和社会氛围。我了解到,镓的发现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无数次的推测与验证。作者巧妙地将科学家的个人经历、当时的科学思潮以及社会需求融为一体,使得整个发现史读起来充满了戏剧性和人文关怀。我仿佛置身于19世纪末的实验室,感受着科学家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探索热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在讲解镓的物理化学性质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形象的比喻,让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例如,他将镓的低熔点比作“冬天里的一抹暖意”,将它的延展性形容为“可以被拉成细丝的温柔”,这些诗意的描绘,不仅让我更容易理解镓的特性,更让我感受到了材料本身的美感。读到这里,我不再觉得金属是冰冷坚硬的,而是有了生命和温度。 书中关于镓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也是让我大开眼界的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镓在半导体、LED、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并阐述了它如何通过改变电子的流动方式,实现各种神奇的功能。我尤其被作者描述的“镓铟锡合金”在触摸屏技术中的应用所吸引,他将无形的光电信号转化过程描绘得如同电影画面般流畅,让我对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作者在介绍镓的冶炼和提纯技术时,并没有回避其中的复杂性和挑战。他详细阐述了不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及工程师们如何通过不断的工艺改进,来提高镓的纯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我从中看到了科技发展的逻辑:每一次小的改进,都可能带来巨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离不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 总之,《镓冶金》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科学的严谨性、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温暖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让我对镓这种金属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科学探索本身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评分

读这本书,就好像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我从来没想过,一本关于金属冶金的书,能写得如此引人入胜,充满故事性。《镓冶金》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探索精神和工业革命的史诗。 作者在开篇就为我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框架。他并没有直接切入镓本身,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讲述了人类对金属的认识和利用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从古代的青铜时代到近代的钢铁工业,再到如今的高科技材料,每一段历史都充满了斗争、发现和革新。这种宏大的叙事,让我瞬间就感受到了材料科学的深远影响,也为即将深入了解的镓,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在详细介绍镓的特性时,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生动。我了解到,镓的熔点之低,让它在常温下就能以液态存在,这在金属中是极为罕见的。作者用了“指尖上的融化”这样的生动描绘,让我几乎能感受到镓在手中融化的奇妙触感。同时,他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镓的电子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如何赋予它在电子元件中的独特优势。 关于镓的冶炼和提纯,作者更是将其描绘成了一场精密的化学与工程的“舞蹈”。他详细介绍了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从矿石的开采、富集,到电解、精炼,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智慧。我被作者对细节的执着所打动,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过程,而是通过对工艺原理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金属的完美蜕变。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镓的合金化时,将它比作“为材料注入新的灵魂”。他解释了不同的金属元素如何与镓结合,产生出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金,这些合金又如何被应用于各种尖端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这种“化合”的神奇之处,让我惊叹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金属世界的大门。它不仅让我了解了镓这种金属的科学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和工业发展的伟大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对金属材料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材料深感着迷,但除了知道它们坚固、导电之外,便知之甚少了。《镓冶金》这本书,它做的不仅仅是科普,更像是在为我揭开了一个隐藏在日常物品背后,由无数精密技术和科学探索构筑起来的宏大世界。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留白”和“引导”。他并不急于灌输知识点,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场景,将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入到镓的世界。比如,在介绍镓的发现历史时,他详细描绘了当时科学家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包括分析手段的局限、实验条件的艰苦,以及那些差点就被遗忘的线索。这种“寻宝”式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也在参与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探险,对镓的每一次突破都充满了期待。 在阐述镓的物理特性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类比,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例如,他用“像水银一样容易流动,却又具有金属的韧性”来形容镓,这种生动的对比,瞬间就勾勒出了镓独特的质感和可塑性。而当谈到镓在电子领域的应用时,作者更是将抽象的半导体原理,通过对电子流动、能带结构的比喻,描绘得如同精妙的“管道系统”,让原本高深的技术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镓在制造芯片和LED灯时如此重要。 书中关于镓的提炼和纯化过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出化学方程式,而是将整个过程描绘得如同精心编排的“化学芭蕾”,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操作的艺术性。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工程师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手段,从杂乱的矿石中一点点提取出纯净的镓,他们的智慧和毅力,让我由衷地感到钦佩。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镓冶金技术的书籍,它更是一堂生动的科学普及课,一次触动人心的科技史回顾,一次激发探索精神的启迪。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展现了科学的魅力和人类的智慧,让我对这个充满活力的金属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由衷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一直以为,关于金属冶金的书籍,必然是晦涩难懂的,充斥着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镓冶金》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我带入了这个充满魅力的金属世界。 作者在讲述镓的发现历程时,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描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我了解到,镓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大胆的推测以及一次次的实验验证。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 在解释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时,作者的语言如同拥有魔力,将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成了我能够轻松理解的画面。他用“指尖上的融化”来形容镓的低熔点,用“像液体一样流动,却又带着金属的光泽”来描述它的形态,这些生动的描绘,让我仿佛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奇特的金属。 书中关于镓在现代科技应用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将半导体、LED等高科技产品的运作原理,通过对镓特性的展开,描绘得如同科幻电影般精彩。我明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许多便利,都离不开镓这种金属在背后默默的贡献,这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镓的冶炼和提纯工艺,作者更是将其描述成了一场精密的“化学炼金术”。他详细介绍了各种复杂的流程,从矿石的提取到最终的精炼,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工程师的智慧。我看到了人类如何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来创造和改造物质世界。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让我对金属材料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激发我思考和探索的启迪。

评分

当我翻开《镓冶金》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冶金”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性和专业性。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一个相对冷门的金属领域,描绘得既科学严谨,又充满人文色彩。 书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切入镓的化学式或者物理常数,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角,讲述了人类对金属的认识和利用是如何演变的。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勾勒出了从古代的青铜时代到近代的工业革命,金属材料是如何一步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这种宏大的叙事,让我立刻对即将展开的镓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介绍镓本身的特性时,作者的笔触细致入微,并且善于运用比喻。他将镓的低熔点比作“指尖上的融化”,将它的密度比作“小巧却有着惊人的重量”,这些形象的描述,让即使是对金属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轻易地理解镓的独特之处。我仿佛能看到镓在手中流淌,感受它冰凉的触感。 让我尤为惊叹的是,作者将镓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描绘得如同魔法一般。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镓如何成为半导体和LED产业的核心材料,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读到这里,我不仅了解了科学原理,更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惊喜。 书中关于镓的提炼和纯化过程,也被作者描绘得如同精密的工业交响曲。他详细阐述了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工程师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高纯度镓的生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现代工业的精密和高效。 总而言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让我对金属材料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激发我思考和探索的启迪。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是颠覆了我对传统科学读物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关于金属冶金的书籍,必然是艰深晦涩,充斥着公式和图表的。《镓冶金》这本书,它完全打破了我的这一成见,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为我打开了通往镓的世界的大门。 作者在叙述镓的发现历史时,并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描绘成了一场充满悬念的“侦探小说”。我了解到,镓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大胆的推测以及一次次的实验验证。作者通过细致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科学家的严谨和执着,以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追求。 在讲解镓的物理化学性质时,作者展现了他非凡的叙事才能。他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和生动描绘,让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如同发生在眼前一般。例如,他将镓的低熔点比作“指尖上的融化”,将它的硬度比作“可以被轻易弯曲的温柔”,这些充满诗意的语言,让我不仅理解了镓的特性,更感受到了材料本身的美感。 关于镓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作者更是将其描绘得如同一场精妙的“电子芭蕾”。他详细介绍了镓如何作为半导体材料,在芯片、LED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并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释了电子的流动和能带结构等复杂原理。我读到这里,仿佛看到了一个微观的电子世界,以及镓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的“魔术师”角色。 书中对镓的冶炼和提纯过程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将这个复杂而精密的工业过程,比喻成“一场化学与工程的完美结合”。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从纷繁的原料中,提取出高纯度的镓,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总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带来了一次非凡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金属冶金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探索精神和科技进步的精彩篇章。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一直对材料科学充满了好奇,但很多时候那些专业书籍都太过枯燥,充满了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天书。然而,《镓冶金》却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奇妙的金属世界。他没有直接抛出那些冰冷的科学定义,而是从镓这种金属的发现历程讲起,讲述了科学家们如何一次次地克服困难,最终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那种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而且,作者在讲解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时,也用了非常巧妙的比喻和类比。比如,在描述镓的低熔点时,他引用了“像黄油一样融化”的比喻,瞬间就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起来,即使是对金属冶金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立刻理解。他还详细地介绍了镓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从最初的温度计,到如今在半导体、LED等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和智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介绍镓的提纯过程时,那种如同烹饪一道精美菜肴般的细致描绘,虽然是复杂的工业流程,却被他写得充满了艺术感,让人不禁想要亲眼见证一次。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它更像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的赞歌。我读到关于镓冶金技术不断革新的历史,那些克服技术瓶颈、优化生产工艺的历程,充满了智慧和创新。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艰辛和失败,反而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让我们明白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的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坚持和创新,才有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科技成果。 其中,关于镓的合金化研究部分,作者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解释了为何将镓与其他金属混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性能变化,以及这些新型合金是如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了解到,金属的结合并非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涉及到原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的重塑,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学和化学原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让我对材料科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镓冶金》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让我对镓这种金属有了全新的认识,更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科技、材料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也推荐给那些希望拓宽视野、激发思考的读者。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镓冶金》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科普读物的认知。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没想到它竟然如此引人入胜,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文关怀。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说书人,将一个关于金属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 开篇,作者并没有直接切入镓的科学属性,而是巧妙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画卷。他讲述了人类如何从最初的青铜时代,一步步走向对各种金属的深入了解和应用,这种宏大的叙事,让我瞬间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铺垫,为后面深入了解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详细介绍镓的物理化学特性时,作者的语言功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没有生硬地罗列公式和数据,而是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和生动描绘。比如,他将镓的低熔点比作“指尖上的融化”,这种诗意的表达,让我不仅理解了镓的特性,更感受到了金属本身的美感。 书中关于镓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更是让我惊叹不已。作者以一种近乎魔幻的笔触,描绘了镓如何在半导体、LED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微观的电子世界,以及镓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对于镓的冶炼和提纯过程,作者更是将其描绘成了一场精密的“化学炼金术”。他详细介绍了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工程师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高纯度镓的生产。这种对工业细节的深入挖掘,让我看到了现代科技的严谨与创新。 总之,《镓冶金》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激发我思考和探索的启迪。

评分

行业入门书,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一本介绍镓冶金概况的书,学术数据多,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评分

一本介绍镓冶金概况的书,学术数据多,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评分

书的质量还可以,本来是和其他东西一起买的,但书下单后四五天都没货,等了很久,我们领导都急了,最后十来天才收到

评分

书的质量还可以,本来是和其他东西一起买的,但书下单后四五天都没货,等了很久,我们领导都急了,最后十来天才收到

评分

行业入门书,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书的质量还可以,本来是和其他东西一起买的,但书下单后四五天都没货,等了很久,我们领导都急了,最后十来天才收到

评分

一本介绍镓冶金概况的书,学术数据多,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评分

一本介绍镓冶金概况的书,学术数据多,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