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血管手术麻醉分册

胸心血管手术麻醉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卿恩明,赵晓琴 编
图书标签:
  • 麻醉学
  • 胸心血管外科
  • 心脏麻醉
  • 血管麻醉
  • 麻醉技术
  • 临床麻醉
  • 手术麻醉
  • 麻醉管理
  • 围术期管理
  • 重症监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004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8505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临床麻醉系列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7
字数:40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胸心血管手术麻醉分册》具有一定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工作起来就会轻松自如。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策划和安排下,我们参加临床麻醉系列丛书中的《胸心血管手术麻醉分册》的编写,并承担主编的任务,组织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的同志们共同编写了此手册。参加编写的同志们都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他(她)们把多年的经验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方式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卿恩明,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曾赴美国罗马林达大学医学院附院进修麻醉2年。先后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从事麻醉工作三十余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胸心血管麻醉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麻醉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国内多家杂志的编委、副主编。主编专著2部,参编15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译文7篇,获北京市和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赵晓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主任医师,就职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工作。1989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前往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工作。1993年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1995年同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2000-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ethIsrael Deaccmess MedicalCenter(BIDMC)麻醉科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术中食道超声(TEE)的临床研究工作,同时参与一项多中心的缺血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研究和一项药物临床实验。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7-2008年,应邀再次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IDMC麻醉科,在此期间,同时开展和进行5项心血管和胸科于术的术中TEE临床研究。此外,擅长器官保护、危重病人的麻醉和紧急情况处理。因对人血管手术麻等奖(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

目录

第一部分 胸心血管手术麻醉概论
第1章 术前评估
第一节 术前合并症与控制
第二节 术前检查
第三节 ASA评级
第四节 心功能分级
第五节 心绞痛的分类与分级
第六节 术前用药的评估
第七节 困难气管插管的评估
第2章 术中监测
第一节 心电图监测
第二节 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第三节 有创动脉血压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
第五节 左心房压
第六节 肺动脉导管
第七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第八节 体温监测
第九节 血气电解质
第十节 凝血功能监测
第3章 常用药物
第一节 术前用药
第二节 术中麻醉用药
第三节 正性肌力药
第四节 增加血管张力药
第五节 血管扩张药
第六节 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第七节 钙通道阻滞药
第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
第九节 抗凝血药与促凝血药
第十节 液体治疗与成分输血
第4章 术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高血压与低血压
第二节 心动过速
第三节 心动过缓
第四节 术中血糖增高与血糖降低
第五节 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
第六节 术中体温管理
第七节 鱼精蛋白反应
第八节 肝素耐药及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第九节 心血管手术与凝血异常
第十节 心脏复跳困难与顽固性室颤
第十一节 肺动脉高压
第十二节 心功能不全
第十三节 辅助循环
第十四节 急性肺水肿
第十五节 缺血性心肌损害
第十六节 血管麻痹综合征与高排低阻状态

第二部分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5章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 麻醉诱导期间的管理
第二节 体外循环前期的管理
第三节 体外循环期间的麻醉管理
第四节 脱离体外循环后的管理
第6章 心血管杂交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 杂交冠状动脉重建术
第二节 杂交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
第三节 大血管杂交矫治术
第7章 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麻醉
第8章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第二节 麻醉方法
第三节 麻醉中监测
第四节 麻醉中的管理
第五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
第9章 瓣膜病手术的麻醉
第10章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第11章 胸主动脉手术的麻醉
第12章 腹主动脉手术的麻醉
第13章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麻醉
第14章 肺动脉栓塞手术的麻醉
第15章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麻醉管理
第16章 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
第17章 缩窄性心包炎剥脱术的麻醉
第18章 再次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19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
第20章 大血管介入治疗术的麻醉
第21章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麻醉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第二节 麻醉方法
第三节 麻醉管理
……
第三部分 胸科手术的麻醉

前言/序言


《当代胸心血管外科麻醉前沿进展》 本书系统梳理了近年来胸心血管外科麻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动态,旨在为广大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重症监护医师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著作。 内容亮点: 围术期生理监测与管理革新: 聚焦于胸心血管手术过程中,如何利用新兴监测技术(如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脑氧饱和度监测、肺动脉导管的改良应用等)更精准地评估患者围术期状态。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类型胸心血管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主动脉夹层修复术、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中,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重要性。 麻醉药物的精准应用与优化: 深入探讨了当前临床常用的挥发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等)在胸心血管麻醉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及其在高风险患者中的选择原则。重点关注新型麻醉药物(如右美托咪定、地​​​屈​​​氯​​​胺​​​等)在改善围术期镇静、镇痛、减少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同时,也对传统麻醉药物的个体化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进行了详尽阐述。 呼吸管理与肺保护策略: 针对胸心血管手术中复杂的呼吸系统挑战,本书详细介绍了机械通气的最新模式与技术(如容量控制、压力控制、容积保证模式、压力支持模式等)在不同术式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实施有效的肺保护策略,包括潮气量管理、呼气末正压(PEEP)的优化选择、通气模式的个体化调整,以减少术后肺损伤(VILI)的发生。此外,还讨论了单肺通气(OLV)的管理要点、技术难题及处理对策,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呼吸道管理策略。 血流动力学支持与循环管理: 详细阐述了在胸心血管手术中,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血管升压素等)的选择、联合应用及剂量滴定原则,旨在维持术中稳定的血压和灌注。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液体复苏策略,包括晶体液、胶体液以及新一代复苏液在纠正低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中的作用,并强调液体管理的个体化与精细化。同时,对体外循环(ECC)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凝血与纤溶管理: 聚焦于胸心血管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凝血功能异常,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与术后处理。详细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口服抗凝药等)在术前准备、术中应用及停用时机,以及各种逆转剂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如何有效监测和管理凝血功能,以及对血小板功能障碍、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的处理。本书还涵盖了新型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氨乙环酸等)的应用,以及对血制品输注的规范化管理。 体外循环与心肺支持技术: 全面解读了体外循环(ECC)的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管理策略。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体外循环设备(如离心泵、滚筒泵)的选择,以及相关耗材(如氧合器、管路)的选择与使用。重点阐述了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氧合、代谢及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此外,也对人工心肺机的优化设置、热管理、抗凝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特殊患者人群的麻醉管理: 针对胸心血管外科中常见的特殊患者群体,如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肝脏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围术期风险评估、麻醉方案设计与并发症预防策略。强调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以及如何优化麻醉药物的选择与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围术期镇痛与康复: 深入探讨了胸心血管手术后疼痛的机制、评估方法以及多模式镇痛策略。重点介绍了包括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口服镇痛药以及非药物镇痛方法(如早期活动、物理疗法)的联合应用。强调了优化镇痛方案对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 系统梳理了胸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卒中、急性肾损伤、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出血性并发症等,并提供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防治原则与临床处理流程。 新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了胸心血管外科麻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麻醉管理、微创手术的麻醉挑战、人工智能在麻醉决策中的应用、基因组学在麻醉个性化中的潜力等,为读者提供前瞻性的视野。 本书内容严谨,论述详实,结合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力求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相信本书将成为胸心血管外科麻醉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安心”的书。在胸心血管手术麻醉这样一个高风险的领域,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基础。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每一个麻醉环节时,都非常注重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比如,在介绍气管插管时,它不仅列出了插管的指征和方法,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困难插管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并发症预防。对于我这样需要经常面对高难度操作的麻醉医生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书中的图表和插图虽然不多,但都非常精炼,能够直观地展示关键信息。例如,关于肺通气模式的选择,关于体外循环期间的药物使用,书中都有清晰的图示说明。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麻醉恢复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减少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用最严谨的语言,最清晰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应对胸心血管手术麻醉挑战的“护身符”。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宝藏”。作为一名临床麻醉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胸心血管手术麻醉的风险和挑战更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复杂和严峻的之一。我一直在寻求一本能够提供全面、实用、而且有深度指导的书籍,来帮助我更好地应对临床工作。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不仅覆盖了胸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各个方面,而且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出色。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患者群体,比如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的患者,在胸心血管手术中麻醉管理的特殊考虑。这些内容在很多基础教材中都很少涉及,但却是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书中还对围术期器官保护、炎症反应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都是提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讨论一些争议性话题时,能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某个结论。这种开放性的学术态度,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更新知识,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没有花哨的插图,这一点让我觉得很专业。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大量的文字量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我是一个对麻醉学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医学生,尤其是在本科实习时,亲眼目睹了胸心血管手术的复杂和精妙,对麻醉师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深感敬佩。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讲解这方面知识的书籍。这本书的目录就很详尽,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方方面面。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完,但仅仅是初步浏览,就觉得内容十分充实,理论的讲解深入,细节的描述也到位。比如,它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以及不同术式下麻醉策略的权衡,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麻醉师会做出某种选择,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流程。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体外循环期间的麻醉管理,以及术后疼痛控制的章节,因为这些都是我实习时觉得特别有挑战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但对于有一定医学基础的读者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我在胸心血管手术麻醉领域的知识储备。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是,它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无论是从物理意义上的重量,还是从内容深度上来说。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麻醉医生,虽然我们科室也开展一些常见的心胸手术,但与大型综合医院相比,在技术和经验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习到一些更先进、更规范的操作流程,从而提高我们科室的整体水平。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围术期监测,再到各种常见和复杂术式的麻醉管理,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主动脉手术的麻醉部分。我以前在这方面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够透彻,这本书的讲解,比如关于瓣膜术前评估、体外循环的生理变化及应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关键点,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并发症的处理也有详细的介绍,这一点对于我们处理突发情况非常重要。虽然有些技术和设备在我们医院还没有普及,但了解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也能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处在职业生涯的一个瓶颈期。作为一名多年的麻醉科医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胸心血管外科这个日益精细化的领域。我尝试阅读了市面上的一些同类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基础,要么过于偏重某一方面,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提升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读物。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没有回避那些疑难杂症,而是将它们一一剖析,用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复杂情况时的细致分析,比如对于老年合并症患者、急诊手术患者,甚至是一些罕见病患者在胸心血管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书中提到的那些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关于靶控输注(TCI)在特定术式中的应用,以及最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指南,这说明作者在内容更新和学术严谨性上做了很多努力。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我遇到困惑时,给予我指导和启示,帮助我不断突破自我,迎接新的挑战。

评分

到处都没货,京东库存给力必须顶

评分

正版,相信京东的服务

评分

到处都没货,京东库存给力必须顶

评分

评分

正版,相信京东的服务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还会再来买的。

评分

评分

正版,相信京东的服务

评分

好评,送货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