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方法新探

训诂方法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出版社
ISBN:978710007386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86117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训诂方法新探》首先系统论述了训诂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普遍性原则、共时性原则和本原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将训诂方法分为静态训诂方法和动态训诂方法两大类,具体阐述了12种训诂方法的学术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使训诂方法不仅具有理性的解析,而且富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切实帮助读者提高训诂能力,分辨训诂是非,减少训诂失误。《训诂方法新探》列举的大量训诂例证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每一种训诂方法的理解,也可丰富有关疑难词语的知识,订正旧有的错误认识。

作者简介

  杨琳,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学会理事。治学广泛,涉足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等领域。著作有《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小尔雅今注》、《古典文献及其利用》等。发表论文160余篇。

目录

一 概论
(一)训诂与训诂学
训诂的含义
训诂学的含义
(二)训诂学的功用
对“无赖”的误解
对“极”的误解
“经、行、道、由”的虚化途径
“窈窕”有漫游义
“崎岖”有跋涉义
“素面朝天”的原义
对“自割其股”的误解
语文学未可轻视
(三)训诂方法
传统的三种方法
郭在贻的八种方法
本书的十二种方法
……
二 训诂的基本原则
三 训诂方法析论
后记

用户评价

评分

声训

评分

评分

《训诂方法新探》首先系统论述了训诂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普遍性原则、共时性原则和本原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将训诂方法分为静态训诂方法和动态训诂方法两大类,具体阐述了12种训诂方法的学术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使训诂方法不仅具有理性的解析,而且富于实践的可操作性,切实帮助读者提高训诂能力,分辨训诂是非,减少训诂失误。《训诂方法新探》列举的大量训诂例证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每一种训诂方法的理解,也可丰富有关疑难词语的知识,订正旧有的错误认识。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评分

有折痕有折痕不太好用

评分

里面有許多新見。雖然有一些不一定對,但有參考價值。

评分

评分

训诂的很多结论颠覆了传统的观点,论证又很具有说服性。看了,非常受启发。已经是买了第二本书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