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塞尔·布莱克福德编著的这本《美国小企业史》追溯了小企业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美国经济的重大意义。小企业是美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整体代表。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商学院的教师开始了对小企业的新的研究。作为美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大企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衰退,因而规模较小的公司又得到了重视,并被作为可能振兴经济的源泉。本书即揭示了小企业在美国的开始及发展,以及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并讲述了小企业对美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
《美国小企业史》描绘了一幅关于美国小企业历 史兴衰、命运变迁的全景素描图,让人们重新认识并 评估小企业这一商业史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在美国 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小企业史》由曼塞尔·布莱克福德编著。
曼塞尔·布莱克福德是商业史专家,1966年获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1967年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其工作涉及企业史,以及企业同全球社会和政治变化的关系。他曾担任经济和商业历史学会会长、企业历史研讨会会长,并两次作为**富布赖特讲师到日本。
导论/1
**章 1880年以前的小企业/12
第二章 大公司时代(1880—1920)的小企业/51
第三章 工业区和独立企业/94
第四章 小企业的兴衰(1921—1945)/105
第五章 特色产品和利基市场/134
第六章 经济扩张时期(1946—1971)的小企业/148
第七章 硅谷的小企业/175
第八章 美国现代小企业(1972—2000)/184
第九章 大并购时代的独立书店/206
结论/227
索引/233
《美国小企业史/社会经济史译丛》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观的视野,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美国经济发展脉络的新视角。这本书在梳理美国小企业发展历程的同时,深刻剖析了与之相伴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作者并没有将小企业孤立来看待,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技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例如,在论述早期殖民地时期的小企业时,书中就详细阐述了当时英国的贸易政策、当地资源禀赋以及移民社群的形成对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在探讨工业革命时期,作者则着重分析了技术进步、劳动力供给、城市化进程以及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是如何重塑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如税收、监管、贸易协定)如何影响小企业命运的分析,这种宏观层面的互动关系,让整本书的论述更加深入和立体。它让我理解到,小企业的兴衰并非完全是市场力量的单方面作用,而是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通过这本书,我不再仅仅看到一个个独立的企业,而是看到了一个相互关联、不断演进的经济社会系统。这种全局性的认识,对于理解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让我对美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读完《美国小企业史/社会经济史译丛》,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经济社会变迁之旅。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具象化。作者深入挖掘了不同时期小企业的典型案例,比如某个地区的纺织业小作坊是如何在殖民地时期站稳脚跟,又如何在后来的工业化浪潮中被淘汰或转型;某个家庭式农场是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时期逐渐壮大,又如何面对现代农业的挑战。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商业史的记录,更是美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我能从中看到不同时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如何随着时代而演变的。比如,在早期,小企业的成功可能意味着温饱与安宁;而在工业化时期,则可能是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到了现代,又可能加入了创新、社会责任等更多的维度。这本书让我对“小企业”这个概念有了更丰富的解读,它不仅仅是规模上的小,更是精神上的韧性、创新能力以及与社会共生共荣的独特存在。它让我明白,正是这些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小型经济体,构成了美国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输送着活力与创意,支撑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评分《美国小企业史/社会经济史译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资料,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美国经济发展底层逻辑的绝佳窗口。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作者在讲述小企业历史的同时,广泛借鉴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一个个小企业的故事置于更宏大的社会经济框架之下进行解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小企业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互动时所展现出的洞察力。书中对不同时期政府在鼓励创业、支持创新、规范市场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评价,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具体影响。例如,某项税收改革是如何刺激了新一轮的小企业创业潮,又或者某项监管收紧是如何给某些类型的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这种政策分析的深度,让我看到了小企业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技术进步、全球化、文化变迁等因素对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将小企业的发展置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整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涌现,让我对美国经济的复杂性和韧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不得不说,《美国小企业史/社会经济史译丛》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作者在对美国小企业历史的梳理中,巧妙地融入了深邃的社会经济分析。整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刻板,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故事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小企业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角色的探讨。比如,作者通过对某个时期乡村小镇手工作坊的描写,展现了它们如何不仅是经济的生产者,更是社区凝聚力的核心;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年代,小商店、餐馆等服务业小企业如何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即使规模不大,许多小企业也是最早采纳和推广新技术的群体,它们的活力和灵活性是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动力。此外,作者还关注到了小企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布,例如移民、少数族裔等群体如何通过经营小企业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的融入。这种对个体命运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双重关照,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它让我认识到,小企业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一部分,更是无数个人梦想、家庭生计以及社区活力的载体。
评分翻开这本《美国小企业史/社会经济史译丛》,我首先被它宏大的历史视角所吸引。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巧妙地将个体小企业的兴衰融入到美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洪流之中。从殖民地时期简陋的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浪潮中的新兴制造商,再到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科技初创企业,每一个阶段的描述都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不同时期小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细致刻画。比如,在早期,小企业主们要克服的是严酷的自然环境、有限的资本以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他们则需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性。作者并没有回避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甚至包括许多失败的案例,但正是这些真实的记录,让整本书显得更加厚重和有说服力。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伟大的企业背后,都可能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坚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小”企业,更是关于“大”的梦想和“大”的奋斗。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穿着沾满油污工装的工匠,在昏黄的灯光下挥汗如雨;也能听到新式机器轰鸣的声音,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到来;更能感受到创业者们在网络时代,指尖划过屏幕,连接全球市场的无限可能。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经济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默默支撑着经济发展的小人物们充满了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