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391-2010):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 [The Maintenance Code of 12KV outdoor highvoltage Vacuum Circuit-breaker]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391-2010):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 [The Maintenance Code of 12KV outdoor highvoltage Vacuum Circuit-breake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电力行业
  • 高压断路器
  • 真空断路器
  • 检修
  • DL/T 391-2010
  • 12kV
  • 户外设备
  • 电力标准
  • 维护规程
  • 电气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454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6929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Maintenance Code of 12KV outdoor highvoltage Vacuum Circuit-breaker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
字数: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391-2010):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重乐、盛万兴、易平、解芳、徐腊元、阎密。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参数
4检修周期
5检修项目
6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7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8试验项目及要求
9检修结束工作的处理
10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大修报告
附录B (资料性附录)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大修后试验与验收报告

前言/序言


华夏电力设备运维规范系列丛书精选 专注于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前沿实践与标准解读 本丛书旨在为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发电企业、设备制造及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及管理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紧贴行业发展脉搏的技术参考与实践指南。丛书内容紧密围绕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智能化转型以及高可靠性运行要求,力求在理论深度与操作实用性之间达成完美平衡。 第一卷: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运维与可靠性提升 本卷深入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从传统调度模式向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运维体系转变的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重点剖析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网络通信架构设计、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技术(如SCD文件管理、GOOSE/SV报文的应用)。 高级保护与自动化配置: 详细阐述了微机保护装置的选型原则、定值计算(包括暂态过程分析辅助定值整定)及在复杂电网故障下的可靠性验证方法。涵盖了联锁逻辑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利用逻辑编程实现高级保护功能,确保故障隔离的快速与准确。 状态检修(CBM)体系构建: 聚焦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SF6/真空设备介质诊断”、“绕组温升预测”等前沿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集成应用。提供了从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到健康指数(HI)评估的全流程方法论,指导运维团队从“定时检修”向“预测性维护”转型,显著提升资产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鉴于智能变电站高度依赖网络通信,本卷投入大量篇幅解析了电力系统专网的安全架构、入侵检测与防御机制(IDS/IPS),以及如何根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安全基线要求,对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设备进行安全加固与基线审计。 第二卷: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非侵入式检测与寿命评估 本卷侧重于在不中断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评估高压输电与变电关键设备(如GIS、大型变压器、高压电缆)的健康状况。 变压器状态评估进阶: 详述了溶解气体分析(DGA)的定量解析技术,特别是对异常气体组合的特征判别,以及如何结合变压器设计参数(如油量、负载历史)进行故障演化预测。此外,对绕组振动信号分析在评估长期机械应力与松动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论述。 高压电缆绝缘状态诊断: 重点介绍了VLF(甚低频)试验、脉冲电流法(TDR)在电缆故障定位中的精确应用,并系统讲解了电缆接头和终端处理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电缆运行环境日益复杂的挑战。 GIS(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维护规范: 探讨了SF6气体的回收、净化与压力控制的最新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内部清洁度检测、导电轨接触状态的红外热成像分析方法,确保GIS在全天候运行环境下的绝缘性能。 第三卷: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本卷聚焦于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及面临的独特运维挑战。 换流阀组的运行特性与维护: 深入分析了晶闸管阀组、IGCT阀组的切换特性、高频振荡抑制技术。详细介绍了阀控系统、光纤通信的可靠性保障措施,以及在直流大功率运行时,如何精确监测和控制阀体内部的温场分布。 直流滤波器与平波电抗器的检修: 论述了直流侧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及治理措施。重点讲解了大型滤波器电容阵列的定期巡检周期、绝缘状态判别,以及电抗器绕组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电磁兼容性(EMC)与环境影响: 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输电产生的电晕放电、工频电场和磁场对周边环境及站内设备的影响,并提供了有效的屏蔽、接地和抑制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环境的友好性。 第四卷:面向高可靠性的继电保护与控制系统测试规范 本卷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技术红宝书”,旨在规范和提升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试验、定值校验与投入流程。 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与校验: 提供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如220kV及以上)系统故障电流、暂态稳定裕度的计算模型,并讲解了如何利用先进的二次回路仿真平台(如HIL测试),模拟真实故障场景,验证保护动作的准确性和时限要求。 自动控制与安全稳定系统(STS): 详细阐述了电压、频率稳定控制策略(如SVC/STATCOM的运行模式),以及低频减载、失电自投等安全自动装置的逻辑设计与动作阈值设定。 试验规程的标准化与文档管理: 强调了现场试验报告的规范性、数据追溯性,以及如何将试验数据直接转化为资产管理系统(AMS)中的健康档案,实现“一装置一档”的精细化管理。 丛书特点: 标准导向: 所有技术方案均以上位国家标准(GB/T)及行业标准(DL/T)为基础,并结合最新的国家能源局和电监会要求。 实践驱动: 内容大量吸收了国家重点工程、特高压示范项目及大型电网的实际运维经验和教训。 前沿视野: 覆盖了电力物联网(IIoT)、边缘计算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新型绝缘材料的检测等行业前沿方向。 目标读者群体: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工程师、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电力设备研发工程师、电力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通过研读本丛书,读者将能系统掌握现代电力系统运维领域所需的深度知识、先进方法论以及严格的操作规范,是提升我国电力基础设施运维水平的有力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着实令人肃然起敬,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这几个字,就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虽然我并不是电力行业的一线专业人士,但对这种国家级别的规范性文件总是抱有一种敬畏之心。我设想,这本书一定是对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维护、保养、乃至故障排查提供了一套极其详尽的“操作手册”。它必然不像市面上的科普读物那样轻松易懂,而是用精准的技术术语和流程图,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检修知识体系。我猜想,书中对于不同部件的检查标准、试验参数的设定,以及安全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有板有眼地进行阐述,绝不允许有任何模糊地带。对于一个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的行业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石,这本书无疑是这个领域内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圣经”。

评分

光是“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这个对象就足够令人肃然起敬了。户外意味着设备要承受更严酷的环境考验,高压则意味着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这本书的结构必然是高度逻辑化和模块化的。我设想,它大概会以断路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纲,例如:操作机构、真空灭弧室、绝缘部件、以及控制回路等,分别设立章节进行深入讲解。读者在查阅时,能够迅速定位到自己关心的那个子系统,并立即获得一套标准化的诊断和维护步骤。这种检索的便捷性,对于抢修现场的紧张气氛来说至关重要。一本好的规程,应该能够像地图一样,在紧急情况下,引导工程师迅速找到正确的“路径”,避免因慌乱而采取次优操作。

评分

老实说,读一本这样的行业标准,我的关注点会自然地转向它所反映出的“质量控制哲学”。这本书远不止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更像是一个行业对自身质量的承诺书。它规定了“应该做什么”,同时也隐含了“不应该做什么”。这种硬性的约束,是维持电网整体可靠性的根本。我好奇书中是否包含了对检修人员资质的要求,或者对关键工序的第三方监督流程的描述。因为再完美的工艺文件,如果执行者不专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构建了一个从“人、机、料、法、环”全方位的质量保证框架,确保每一台被检修的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都能在离开维修车间后,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一次高压考验。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强烈的“时间沉淀感”。“DL/T 391-2010”这个编号暗示了它是在2010年颁布的一个版本,这意味着它必然吸收了在此之前数十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迭代的成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即它所确立的工艺流程,是经过了无数次实际运行考验和事故复盘后沉淀下来的“最优解”。这种“规程”一旦确定,就代表着行业对于“合格检修”的最低要求。我个人很想了解,在2010年这个时间点上,相比于更早期的标准,这本书在引入了哪些新的检测技术或材料更换的建议,以适应当时电力系统升级的需求。这种标准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性,是评价一本行业规范是否具有长久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

作为一名电力系统外部观察者,我对这种专业标准的好奇心主要集中在它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要素。我推测,在“12kV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检修工艺规程”的章节划分中,一定有大量篇幅专门用于论述现场作业的风险控制。例如,如何针对户外复杂环境——风吹日晒、潮湿、甚至是突发天气变化——来调整标准的检修步骤。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并不在于告诉我们“怎么修”,而在于告诉我们“在什么条件下,应该用哪种最安全、最符合规范的方式去修”。我尤其好奇,书中对于“真空”这一核心概念的检测和维护流程是如何描述的,毕竟真空度的维持是断路器能否可靠分合闸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本书能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和实际操作的每一个关卡紧密咬合,那么它不仅仅是一本规程,更是一部体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教科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