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老的命题
第一章 打败美帝野心狼
六月二十五日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汉城大逃难
美国将军的逃亡和中国的保卫国防会议
仁川登陆
艰难的抉择
威克岛——美国式的政治游戏
打败美帝野心狼
第二章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YOYO”作战和朝鲜语《东方红》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
右翼的崩溃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天黑了,我们还在烟台峰上!
早晨,中国军队消失了
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
第三章 三十八军万岁
“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闻到中国饭的味道就撤退
韩国第二军团已经不复存在
悲惨的“贝克连”和“黑色的美国人”
“最奇怪的会议”和“闸门”的关闭
三十八军万岁!
第四章 圣诞快乐
“我真为那些中国佬惋惜!
“陆战队,向南进攻!”
噩梦的开始
水门桥
圣诞快乐
第五章 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炒面煮肉会议
胜利一次太重要了
大冰河
不赶走美帝不回国
“到汉城去!汉城有姑娘! ”
一瓶牙膏主义
第六章 血洒汉江
毛泽东:打到三六线去!
“共军士兵们,你们今天过年了!”
损失最严重的一仗
大雪掩埋的遗骸
愤怒的彭德怀
“撕裂作战”:最艰难的时期
不死的老兵去了
第七章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范弗里特将军:欢迎共军进攻!
圣乔治日的祝祭
打伪军去!
是谁守不住阵地?
范弗里特弹药量
永远的悲怆
谁能在战争中取胜?
“猎狗”凯南与来凤庄
尾声彩蝶纷飞的幻觉
修订版后记
序言
战争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人类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展望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无论和平的愿望是多么的美好,发展的愿望是多么的深切,战争却每一天仍在地球上发生。
历史在某个时刻的现在时是:战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唯一选择,如果这个国家珍视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和平生活。
而选择战争意味着一个历史性的提问必须出现:是否能赢得战争?
能不能打赢?怎样才能打赢?
这是一个从来都古老而每一次又超前的问题。
距离今天最近的一场为和平而战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令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卷入硝烟的战争,在付出一亿人的生命伤亡之后结束了。赢得战争胜利的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
当世界上所有的参战国都被战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时候,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在战争结束后拥有着领先世界的经济能力。其时,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西方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一九五○年,美国的钢产量达到八千七百七十二万吨,小麦产量占西方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一千五百零七亿美元。一九四九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价值为二百四十七亿多美元,占整个西方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百分之七十。美国还是当时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群体最大、水准最高的科技人才储备。于是,美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它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原子弹,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舰队。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仍有十八艘航空母舰正在建造中,其拥有航空母舰的数量和总吨位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美军的一个步兵师装备坦克一百四十多辆、七十毫米火炮三百三十门,陆军的火力配备居世界之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美国从日本到菲律宾、从意大利到关岛的环欧洲、亚洲的弧形带上建立起二百多个军事基地,这些基地上部署着它三分之一的陆军、一百多艘战舰和一千一百多架作战飞机。
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的战争能力。
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
然而,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在五年后的朝鲜战争中却失败了。强大的美国军队称他们在朝鲜的失败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想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曾经甚嚣尘上,于是,朝鲜战争失败的结局令这个军事强国举国不解。美军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对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将军感叹道:“伙计……胜利一次太重要了。”
美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对手是中国。
中国,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在它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的那一天,甚至还没有完全解放它的全部领土,人民解放军的大军还正在向西南和西北挺进。而在已经解放了的广大地区,与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对的国民党军队的残余势力仍然是军事上的重大问题。连年不断的战争使中国薄弱的民族工业遭到彻底的破坏,中国本处于原始耕种状态的农业更是一片凋零。一九五O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五百七十四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及美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尾数。以战争缴获为最主要武器来源的人民解放军,是从使用大刀长矛作战的红军发展来的,即便由于战争的胜利而使装备大大改善,中国军队每个军七十毫米以上火炮也仅有一百九十多门,是美军一个师装备的一半,而且大部分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旧式火炮。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没有正规的空军部队,防空武器也很少。新中国的军队依旧是一支由“小米加步枪”装备起来的军队,而且“小米”的供应并不十分充足,“步枪”也是由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步枪组成。新中国百废待兴。
那么,在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交战的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赢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已演绎成战争哲学与战争艺术。中国在军事上崇尚“得道多助”是与哲学上崇尚“精神力量”相一致的。当战国时代的军中巫师占卜“天时”的时候,中国战争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已初见端倪。中国人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主要的因素。虽然中国人将火药的发明更多地运用到了驱鬼的爆竹和喜庆的烟花上,但是中国人在战争中使用热兵器还是比西方人早了近千年。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中,战争物质的千般演进从不曾动摇中国人古老而坚实的精神基础,即使要被迫面对高质量的战争物质的重重包围。而就军事来讲,中国农民的梭镖能够夺取国家的政权,这已经是举世不争的事实。在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间,甚至连美国人都疑惑,他们援助的大批武器装备为什么就是无法支撑那个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为什么拥有先进美式武器的“国军”会在装备原始的共产党军队的攻击下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为什么“国军”的几百万人会不得不丢弃汽车、大炮和坦克让共产党的士兵和民众用牛车拖走?世间万事万物,人的因素第一,这是领导着一支农民军队创建了新中国的毛泽东的核心哲学思想,这也是中国战争艺术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一九五○年冬天,中国的战争哲学与战争艺术在朝鲜战场上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实践。
没有人在是否需要加强战争的科技含量这一问题上争论,没有人否认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来装备国家的军队,没有人无视先进的武器和尖端的装备对于改变战争进程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五十五年,朝鲜战争也结束了整整四十七年。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每一天都在发展与进步,而后来发生的每一场战争都显示出,人类科学技术的每一点发展与进步都已被用于战争。
那么,在战争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只要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战争,这个问题就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对爆发于五十年前的朝鲜战争的回顾与分析,不是没有意义的。
……
(五)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曾以为它会是一部充斥着冰冷数据和枯燥战役的史料堆砌,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将那场宏大的战争,还原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仅仅是在讲述战争的进程,更是在描绘战争背后的人性百态。从高层的决策者到最前线的普通士兵,从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到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一切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战争细节的描写,充满了震撼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亲眼目睹了炮火连天、生离死别的场景。同时,作者也从未回避战争带来的伤痛和反思,他在史料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去思考战争的意义,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它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真切的感受。
评分(四)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那段动荡年代核心的书籍,直到遇见了这一套。它不仅仅是对一场战争的记录,更像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深度挖掘和对人性多重维度的探索。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考证,又不乏引人入胜的文学笔触。他能够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切入,抽丝剥茧地分析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又能深入到微观的战场细节和个体命运,展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冲击。书中的一些段落,我反复阅读,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那些关于政治决策的深层原因、军事战略的巧妙运用,以及在残酷战争中闪耀的人道主义光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引发了我对和平与战争的深刻反思。
评分(二) 这是一套让我花费了相当多时间去品读的书,也收获了远超预期的知识和思考。作者在梳理那场漫长而复杂战争的来龙去脉时,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宏观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不仅深入剖析了冲突爆发的国际背景,各方势力的角力,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更着重于揭示战争对朝鲜半岛人民造成的深远影响。读这本书,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既有的历史认知,很多曾经被简化或被掩盖的真相,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善于运用大量史料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又并非生硬地罗列,而是将其融入流畅的叙事之中,让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中的争议和道德困境,而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引导读者去思考战争的根源、战争的代价以及战争留下的伤痕。读完之后,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更复杂的认识,也对地缘政治的演变有了更深的洞察。
评分(三) 我向来对那种能够穿越时空、触及灵魂的文字有着莫名的偏爱,而这套关于那场东亚冲突的书,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洗礼。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他能够用充满力量又不失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战争的宏大叙事,也能捕捉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些身处高位者在面临抉择时的挣扎,那些普通人在绝境中的坚韧,都写得格外真实动人。书中的地图和照片,也为理解战争的进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们不仅仅是图示,更是历史的见证。合上书页,心中依旧回荡着那些关于牺牲、关于和平、关于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是冰冷的年代和事件的集合,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悲欢离合。
评分(一) 终于读完了这套关于二战后那场残酷冲突的巨著。坦白说,在翻开第一页之前,我心中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些模糊的片段和年代久远的新闻画面里。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为我点亮了一盏探照灯,照亮了那片我曾以为熟悉却知之甚少的土地。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选择枯燥的军事术语堆砌,而是将冰冷的战争机器与鲜活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们,他们的战略部署、运筹帷幄固然精彩,但更打动我的是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挣扎求生的普通士兵,他们的恐惧、他们的绝望、他们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在极端环境下闪烁的人性光辉。书中的细节描绘极为生动,仿佛能闻到战场的硝烟味,听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感受到泥泞中行军的疲惫。这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下的和平。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可读性比较强,当小说来看不错,好评。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非常喜欢在京东购书了,不用担心买到印刷劣质的书损伤孩子。
评分当天下单就收到,书非常好!
评分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
评分此书其实早就看过了,写的很吸引人很精彩,一点不枯燥。现在买回来今后再看
评分王树增先生的著作就差这一本了!喜欢!
评分挺不错?
评分没有纸质发票,报销非常麻烦,差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