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生的风格很犀利,对立法的批评很多,说理也很精辟。
评分 评分1951年11月底,新法学研究会与新政治学研究会合并成立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简称政法学会)[19],谢怀栻成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的教员进入哲学教研室工作,这份工作他一直做到1958年。他的同事们对他的思维之敏捷,工作效率之高,学习语言的能力之强都印象深刻。如陈盛清写道:“以学习俄语来说,我们起点相同……我按部就班,凭借收音机收听中苏俄文夜校刘光杰先生播讲俄文初级班一年、中级班一年,然后又参加中苏俄文夜校举办的‘俄语翻译讲座’学习……而他却早已通过自学掌握了俄语,翻译了《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法学理论的若干词条,分别出版。记得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请教于他,他对答得头头是道,解开了疙瘩,对比我来说,我学习态度古板,慢腾腾地走稳步,他则是聪明精进,速度很快,我远愧不如。”[20]
评分姚瑞光的这段日子(1942-1947)基本上没有什么记载。他不曾像他的同窗一样辗转步行从重庆到延安又悄然离去,[12]也不曾从台湾返回中国大陆,当然,我们不能据此得出他不是个理想主义者诸如此类的结论,但这段日子对于他而言的确是波澜不惊。1947年5月,姚瑞光参加台湾举行的司法考试及格录取,取得法官资格,6月中旬离南京经上海6月19日抵达新竹地方法院报道,任台湾新竹地院民庭推事,法曹生涯就此拉开序幕。[13]
评分其实初到台湾新竹地方法院时,姚瑞光想要办的是刑事诉讼案件,因为觉得刑事比较容易。但因为早他一天来的人已经先被分配到刑庭,所以他只能办民事案件。初任法官毫无经验,加之接办的除日本法官三、四年积压下来的八、九十件旧案外,还有新案,姚瑞光也承认这是困难重重。“所幸我懂得日文,几个月后迅速将案件审理完毕,欧阳汉院长竟以为我是判民事案件的能手。在新竹地院七个月,高等法院把我调到台南高分院办事,想必是欧阳院长向高院杨鹏院长推荐的。”[14]就这样,在1948年姚瑞光进入台湾台南地方法院任推事。
评分姚先生的风格很犀利,对立法的批评很多,说理也很精辟。
评分姚老师对民法理论与实务的熟稔程度,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他上课只带一只粉笔,讲到某方面知识时,对所涉第几号判决随口而出。
评分多学习前辈大师们的著作,为自己的法学功底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经典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