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9700010
条码:9787519700010
图书名称:竞争法(第三版)
定价:34
作者:种明钊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09-01
编辑推荐:
精炼阐述国内与国外的竞争法律制度,兼顾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制度
内容简介:
全书四编十六章,在精炼的阐述中兼顾国内与国外的竞争法律制度,亦兼顾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制度,更兼顾实体与程序内容。对于已有定论详而言之,争议之处点到为止。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符合竞争法教学之客观需要。
作者简介:
种明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主要著作和论文有:《中国农村经济法制研究》(主编)、《经济法概论》(主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主编)、《竞争法》(主编)、《竞争法学》(主编)、《试论用法律办法管理经济》、《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经济立法》等。
前言:
修 订 说 明
1997年6月,由种明钊教授主编的《竞争法》被司法部列入“95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经济法系列”丛书之一,2002年2月进行了第1次修订。2005年6月,经全面修订后作为“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出版。2006年8月,本教材列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我们以《反垄断法》的实施为契机,对该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
此次修订在2008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在结构上调整了部分章节,在内容上吸收了国内外竞争法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适当增加了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关注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立法动态,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对竞争法的影响。本书主要为高等院校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也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由种明钊教授担任主编,盛学军、江帆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的撰稿人员及分工如下:
种明钊第1章
叶明第二章、第三章
盛学军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江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曹阳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郑鹏程第十四章
叶卫平第十五章
李剑第十六章
编者2016年8月
目录:
目录
第1编总论
第1章竞争法律制度概述
第1节竞争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竞争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体系
第四节竞争法的性质
第五节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竞争法的多元化目的
第七节竞争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1节美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节德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节英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日本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五节俄罗斯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章国际竞争法律制度
第1节《巴黎公约》中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节欧盟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节世贸组织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联合国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编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四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1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特征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第四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五章市场混同行为
第1节市场混同行为概述
第二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第三节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第四节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
第六章虚假商业宣传行为
第1节虚假商业宣传行为概述
第二节商品上的虚假标识行为
第三节虚假广告宣传
第四节其他虚假宣传行为
第七章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1节有奖销售行为概述
第二节对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认定
第八章商业贿赂行为
第1节商业贿赂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商业贿赂的构成及法律责任
第三节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定
第九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第1节商业秘密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及方式
第三节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第十章商业诋毁
第1节商誉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商业诋毁的认定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商誉损害的认定及赔偿额的计算
第四节商业诋毁的规制与商誉的保护
第三编反垄断法
第十一章反垄断法概述
第1节垄断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第二节反垄断法的基本含义和立法形式
第三节垄断规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四节垄断行为的认定原则及法律责任
第五节反垄断法的适用及适用除外制度
第六节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及争议问题
第十二章垄断协议
第1节垄断协议概述
第二节横向垄断协议
第三节纵向垄断协议
第四节行业协会垄断
第五节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第六节我国关于垄断协议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第十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1节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及认定
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概述
第三节公用企业垄断
第四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第五节我国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第十四章经营者集中
第1节经营者集中概述
第二节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实体与程序规则
第三节我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
第十五章行政性垄断
第1节行政性垄断概述
第二节行政性垄断规制沿革与立法模式
第三节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第四编竞争法的实施
第十六章竞争法的实施
第1节竞争法执行机构的类型和性质
第二节竞争法执行机构的独立性与程序保障
第三节我国竞争法执行机构
第四节我国竞争法的执行程序
这本书的名字叫《竞争法 第三版》,由种明钊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它还被标记为“种明钊 法律(2016年9月版 竞争法教材 不正当竞争”。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竞争法》第三版,在法律教材的编排上,确实做到了与时俱进。我比较关注的是其中关于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竞争问题,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及时和深刻。在当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形态,传统的法律法规有时显得捉襟见肘。但这本书在章节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明显考虑到了这一点。比如,书中对“平台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就用了专门的篇幅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平台利用信息优势进行“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的法律性质和规制。这些都是当前社会热点,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我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法律是如何尝试去规制的。此外,书中也触及了一些关于算法公平、数据滥用等新兴问题,虽然可能还在探索阶段,但能够被纳入教材,说明编写者具有前瞻性,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竞争法,并不仅仅是了解过去的规则,更是要洞察未来的趋势。
评分我一直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这次拿到这本《竞争法》,也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商业秘密的部分。不得不说,种明钊老师在这方面的阐述非常到位,而且结合了最新的司法实践,让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现实意义。书中对“商业秘密”的定义,从“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和“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这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解释,并且举了很多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关于“不为公众所知悉”,书中详细分析了哪些信息虽然不是国家机密,但如果一旦泄露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就被视作商业秘密。而“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这一点,更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教材里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保密措施,像是签订保密协议、对涉密人员进行培训、对涉密文件进行加密等等,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如何有效保护商业秘密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做了详细的梳理。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如何识别和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商业社会中那些看不见的“攻防战”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竞争法》教材,真的就像一本“武林秘籍”,把我这个初入“商海”的小白,变成了一个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选手。之前对于“不正当竞争”这些概念,总觉得模糊不清,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到底哪些行为是,哪些又不算,完全摸不着门道。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把那些听起来很高深、很抽象的法律条文,用非常生动、贴切的案例讲了出来。比如,书中对“搭售”行为的分析,一开始我以为就是把A产品跟B产品一起卖,没什么问题,但作者通过几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详细剖析了这种行为如何可能损害消费者的选择权,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这种“庖丁解牛”式的解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微妙的界限。而且,教材里对各种竞争行为的分类也很清晰,从虚假宣传到商业诋毁,再到侵犯商业秘密,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拆解一个具体的“商业战场”,让我能看清不同“战役”的打法和应对策略。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市场上的各种“暗箱操作”都有了更敏锐的警觉,不再轻易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
评分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参加各种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是常有的事,而《竞争法》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案例宝典”。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堆砌,更像是把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搬到了纸面上,让我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运用。书中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析,都非常侧重于对案例的解读。比如,在讲到“商业诋毁”时,教材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选取了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详细分析了被告的言论如何构成商业诋毁,原告应该如何收集证据,以及法院最终是如何判决的。这种“案例驱动”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而且,书中的案例涉及面很广,有互联网领域的,也有传统行业的,能够涵盖到各种类型的竞争问题。每次读到一个案例,我都会尝试自己去分析,然后再对照书中的解析,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学到了知识,更是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未来要走向法律实务的学生来说,价值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