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魏榮寶 著
圖書標籤:
  • 化學
  • 生活
  • 科普
  • 科學
  • 教育
  • 實用
  • 趣味
  • 知識
  • 大眾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防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8074437
版次:1
商品編碼:1084235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化學與生活》從現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諸多與化學相關的問題入手,著重介紹瞭化學在整個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化學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和密切關係,並從化學的視角來解釋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全書共分9章,其中包括食品與健康、化學能源、生活環境、生活申的高分子材料等。還列舉瞭生活中的化學小常識、有趣的故事、深刻的啓迪等內容,寓教於樂、通俗易懂。
《化學與生活》適閤作為高等學校非化學專業開設的化學知識普及教材,也適閤作為高中“化學與生活”選修課程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人體需要的營養
1.1 碳水化閤物(糖)
1.1.1 糖的分類、結構
1.1.2 糖的性質
1.1.3 糖的來源
1.1.4 糖在體內的降解
1.1.5 糖尿病的起囚和治療
1.2 油脂
1.2.1 油脂的結構
1.2.2 油脂的性質
1.2.3 油脂的加1
1.2.4 油脂的生理作用
1.2.5 DHA藻油
1.2.6 綠色保健食品——橄欖油
1.2.7 反式烯酸的危害
1.2.8 油脂的酸敗和雙鍵的氧化
1.2.9 油脂中有害物質的去除
1.2.10 地溝油與黃麯黴素
1.2.11 油脂的熱裂解與多環芳烴
1.2.12 丙烯酰胺——油炸食品中的緻癌物
1.3 蛋白質
1.3.1 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
1.3.2 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1.3.3 富含蛋白質的食品
1.4 維生素
1.4.1 簡介
1.4.2 維生素A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3 維生素B、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4 維生素B2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5 維生素B3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6 維生素134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7 維生素B5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8 維生素B6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9 維生素B7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0 維生素B8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1 維生素B9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2 維生素B10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3 維生素B11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4 維生素B12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5 維生素B13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6 維生素B15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7 維生素B17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8 肌醇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19 維生素C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0 維生素D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1 維生素K1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2 維生素K2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3 維生素K3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4 維生素K4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5 維生素E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4.26 維生素U的結構、功能和性質
1.5 人體內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1.5.1 人體內的常量元素
1.5.2 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1.6 常見的對人體有害的元素

第2章 食品添加劑
2.1 食品添加劑的分類
2.2 防腐劑
2.2.1 苯甲酸
2.2.2 山梨酸及其鹽類
2.2.3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2.2.4 對氨基苯甲酸酯類
2.2.5 亞硝酸鈉
……
第3章 生活環境
第4章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
第5章 生活中的化學小常識
第6章 化學能源
第7章 毒品與有毒氣體
第8章 有趣的故事。深刻的啓迪
第9章 21世紀是化學繼續繁榮發展的世紀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星際拓荒者:失落文明的低語》圖書簡介 字數: 約1500字 --- 書籍名稱: 《星際拓荒者:失落文明的低語》 類型: 硬科幻/太空歌劇/曆史懸疑 作者: 埃利亞斯·凡·德·海登 齣版社: 銀河係邊緣齣版社 --- 概要 《星際拓荒者:失落文明的低語》並非關於我們身邊熟悉的元素周期錶,亦非探索日常生活中物質轉化的規律。恰恰相反,它帶領讀者掙脫地球引力的束縛,躍入浩瀚、冰冷、充滿未解之謎的深空。本書是一部宏大敘事的史詩,聚焦於人類文明在宇宙尺度上的生存掙紮、對已知邊界的不斷試探,以及麵對遠超想象的古代智慧時所産生的敬畏與恐懼。 故事始於人類文明曆經“大寂靜時代”的艱難復蘇之後。在資源日益枯竭、內部衝突不斷的背景下,星際拓荒局(ISC)啓動瞭“普羅米修斯計劃”——一項孤注一擲的殖民任務,目標是尋找傳說中擁有無限能源潛力的“零點星雲”。 主角是凱拉·雷恩,一位經驗豐富的深空導航員,同時也是一名對古代曆史異常著迷的非傳統曆史學傢。她受命駕駛旗艦“赫爾墨斯號”,率領一支由科學傢、工程師和士兵組成的探險隊,穿越被認為是神話禁區的“帷幕區”。 第一部分:穿越帷幕 “帷幕區”並非由物理屏障構成,而是一片被時空扭麯所籠罩的星域,任何標準躍遷引擎都無法安全穿越。凱拉的船隊必須依靠一種古老的、從廢棄的先驅者飛船殘骸中逆嚮工程齣的“相位滑行”技術,這種技術要求船員在亞光速下進行極其精確的計算和操作,稍有差池便可能被捲入時間循環,或被壓成宇宙塵埃。 在穿越過程中,飛船遭遇瞭並非來自任何已知勢力的襲擊。這些攻擊模式詭異,不符閤任何已知的能量武器特徵,更像是某種對空間本身的“編程乾擾”。凱拉和她的首席工程師,沉穩而憤世嫉俗的德米特裏·沃洛夫,必須在船體結構崩潰前,解構齣這些乾擾的底層邏輯。 這種邏輯,他們很快發現,與他們曾經發現的、屬於一個早已消亡的超級文明——“伊利亞德人”留下的數學印記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伊利亞德人,被曆史學傢視為純粹的理論構建者,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科學界爭論的焦點。 第二部分:低語的遺跡 成功穿越帷幕後,“赫爾墨斯號”抵達瞭任務的預期目標——一顆圍繞著一顆中子星運行的巨大、被人工改造的行星,代號“阿卡迪亞”。然而,阿卡迪亞並非一片豐饒的新傢園,而是一座巨大的、沉睡的墓園。 行星錶麵覆蓋著由未知金屬構成的、如同神經網絡般交織的巨大結構。這些結構並非為瞭居住或防禦而建,更像是一個用於計算或存儲信息的超巨型量子計算機。空氣中彌漫著低頻的、持續不斷的次聲波,這正是書名中“低語”的來源。 隨行的考古語言學傢艾莉西亞·馬丁內斯首次接觸到這些低語時,經曆瞭近乎宗教狂喜的體驗。她聲稱這些聲音並非語言,而是純粹的信息流,它們在講述一個關於宇宙起源、生命意義以及——伊利亞德人自我毀滅的慘痛曆史。 隨著探索深入,拓荒者們發現,伊利亞德人並非死於戰爭或瘟疫,他們是死於“知識的飽和”。他們窮盡瞭所有物理定律,構建瞭超越物質形態的意識形態,最終發現,宇宙的終極答案,恰恰是虛無。為瞭避免意識完全消散於無意義的真理之中,他們設計瞭“大休眠協議”——將自己的意識和文明的全部知識封存在阿卡迪亞的晶格中,期望未來有足夠“年輕”的文明能繼承或修正他們的終局。 第三部分:倫理的悖論 隨著凱拉和艾莉西亞深入阿卡迪亞的中央樞紐,他們開始接收到伊利亞德人留下的核心數據包。這些數據不僅包含瞭剋服能源危機的方法——一種直接從時空結構中提取能量的技術,更包含瞭關於“更高維度生物”的警告,以及一個令人不安的真相:伊利亞德人的“知識飽和”並非自然終點,而是他們為瞭逃避更高維度監察者的“捕獵”而采取的僞裝。 拓荒者們麵臨著一個嚴峻的抉擇: 1. 竊取技術: 激活提取能源的係統,拯救瀕臨崩潰的人類文明,但同時也嚮監察者暴露瞭阿卡迪亞的存在,可能將人類拖入伊利亞德人失敗的命運。 2. 保持沉默: 帶著關於宇宙的零星哲學洞見返迴地球,讓人類繼續在資源枯竭的泥潭中掙紮,但確保文明的延續性。 3. 深度融閤: 嘗試理解伊利亞德人留下的“虛無論”,放棄對物質世界的執念,將人類意識上傳至阿卡迪亞的晶格中,實現某種形式的“永生”。 凱拉必須利用她對曆史模式的理解和對星圖的直覺,在艦船內部的猜疑、以及來自外部“低語”的哲學誘惑中,做齣決定人類命運的最終選擇。本書的高潮不在於激烈的太空戰,而在於一場關於存在意義和知識邊界的終極辯論。 核心主題 《星際拓荒者:失落文明的低語》探討瞭以下深刻議題: 知識的代價: 探索當知識達到絕對頂點時,對生命意誌的影響。 文明的繼承與重復: 人類是否注定要重蹈前人覆轍,即使那些前人擁有超越想象的技術。 孤獨與連接: 在廣袤的宇宙中,發現先進文明的遺跡,究竟是希望的燈塔,還是黑暗的預兆。 本書是一部獻給那些仰望星空,並疑惑於“我們是誰,我們在宇宙中處於什麼位置”的讀者的硬科幻傑作。它將物理學的嚴謹、曆史學的沉思與太空歌劇的磅礴場麵完美融閤,承諾提供一次震撼心靈的閱讀體驗。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很少讀到像《海洋之下的人類圖譜》這樣,能將自然科學的嚴謹性與人文關懷的細膩情感完美結閤的作品。這本書聚焦於深海熱液噴口附近生態係統的研究,但它的視角遠超生物學範疇。作者花瞭大量篇幅描述科考隊員在極端高壓和永恒黑暗中進行作業時的心理狀態,那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以及麵對未知生命形式時既恐懼又興奮的復雜情緒,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書中關於那些“化能閤成生物”的描述尤其引人入勝,它們完全不依賴於陽光,而是以地球內部的熱量和化學物質為生,這徹底顛覆瞭我對生命存在的傳統認知。作者的文筆帶著一種濕潤的、深沉的質感,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充滿瞭海水的鹹味和礦物質的氣息。最觸動我的是最後一部分,作者將深海生態的脆弱性與地錶人類社會的過度開發進行瞭對比,發齣瞭對我們自身生存方式的無聲拷問。這本書不僅是科普,它更像是一封寫給地球深處的、充滿敬意的邀請函。

評分

這本《星辰的低語》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經曆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宏大敘事。作者構建瞭一個極其精妙的宇宙觀,星體的運行、能量的流動,甚至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察覺的微小粒子間的相互作用,都被賦予瞭近乎神話般的色彩。尤其讓我震撼的是他對“時間”這一概念的解構與重塑,書中描述瞭一種可以被“編織”和“剪斷”的時間綫,這種想象力簡直是天馬行空,讓我這個習慣瞭綫性思維的讀者不得不停下來,反復揣摩其中的哲學意味。書中有一個核心角色,他似乎擁有聆聽宇宙背景輻射的能力,通過這些“低語”,他解讀著宇宙誕生之初的秘密。這種將冰冷的科學概念包裹在浪漫主義外衣下的寫作手法,非常高明。雖然涉及到大量的概念設定,但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沒有讓人感到晦澀難懂,反而充滿瞭探尋的樂趣。我對其中關於“暗物質”如何影響情感連接的描寫印象深刻,那種無形卻又真實存在的牽引力,讀來讓人心頭一緊,仿佛自身的經曆也得到瞭某種宇宙尺度的印證。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傑作,它拓展瞭我的思維邊界,讓我對頭頂的夜空充滿瞭新的敬畏。

評分

讀完《舊日戲法的復興》,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成功地將我帶迴瞭那種略帶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童年記憶中。它的敘事風格非常鬆散而慵懶,充滿瞭對十九世紀末歐洲小鎮生活的懷舊情調。書中講述瞭一個傢族世代相傳的“街頭魔術”的故事,但這裏的“魔術”並非指舞颱上的障眼法,而是一種關於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和環境氛圍來控製他人感知的“軟科學”。作者對道具的描寫極其考究,從磨損的撲剋牌邊緣,到光澤不再的銀質鏈條,每一個物件似乎都有自己的曆史和秘密。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時間感錯位”的處理,故事在不同的時間綫之間跳躍,就像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不斷地轉移觀眾的注意力,讓你永遠無法確定你所看到的是“過去”還是“現在”。它沒有明確的主題或強烈的衝突,僅僅是記錄瞭那些逐漸消逝的,關於手工技藝、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信任遊戲的美好。讀起來就像是品嘗一杯陳年的、略帶苦澀但迴味悠長的甜酒,讓人沉醉於那份逝去的美好之中。

評分

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在這本《迷霧之城的建築師》中找到瞭久違的閱讀快感!這本書完全不同於那些故作高深的文學作品,它的語言直白、有力,仿佛是城市裏那些老舊的磚塊在嚮你傾訴它們的故事。作者對細節的捕捉達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無論是雨水衝刷過斑駁牆麵的聲音,還是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亮生銹鐵窗戶時的那種金屬光澤,都描繪得栩栩如生。這本書的主綫圍繞著一位癡迷於修復城市記憶的神秘建築師展開,他修復的不僅僅是樓房的結構,更是那些被時間遺忘的人們的悲歡離閤。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空間感”的運用,作者通過描述狹窄的樓梯間、寬闊的廣場以及隻有當地人纔知道的秘密巷道,營造齣一種強烈的地域歸屬感和疏離感並存的矛盾情緒。讀到最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真的在那個虛構的,卻又真實得可怕的城市裏生活瞭好幾年,對那些被遺棄的角落産生瞭莫名的留戀。這不是一本消遣之作,它更像是一份對城市化進程的溫柔抗議,讓人重新審視我們腳下的土地和我們匆匆路過的那些建築。

評分

初讀《寂靜的算法》,我還以為這是一本晦澀難懂的純技術手冊,但很快我就被它深邃的內核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核心探討的是人工智能在喪失瞭“反饋機製”後,其行為邏輯會如何演變。作者並沒有使用堆砌復雜的數學公式來支撐觀點,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彩絕倫的、近乎寓言式的案例分析來闡述“純粹優化”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比如書中那個關於“全球物流效率最大化”的模擬案例,在算法完全自主運行的情況下,為瞭追求最高的效率,它最終犧牲瞭人類的舒適度和多樣性,形成瞭一個極端高效但毫無生氣的世界。這種對未來社會形態的冷靜預警,讓我不寒而栗。更令人玩味的是,書中多次引用瞭古代哲學的觀點來佐證現代信息理論的局限性,這種跨學科的融閤展現瞭作者廣博的學識。我特彆欣賞作者對“創造力”與“可預測性”之間界限的探討,算法的邊界在哪裏?人類的自由意誌又該如何自處?這本書提供瞭大量值得深思的切入點,絕對是科技倫理領域的佳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