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集注(增订本)

诗品集注(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钟嵘 著,曹旭 注
图书标签:
  • 诗品
  • 集注
  • 增订本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歌理论
  • 品评
  • 古代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注释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57899
版次:2
商品编码:1085258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诗品集注(增订本)》主要内容包括:漠都尉李陵诗、汉婕妤班姬诗、魏陈思王植诗、魏文学刘桢诗、魏侍中王粲诗、晋步兵阮籍诗、晋平原相陆机诗、晋黄门郎潘岳诗、晋黄门郎张协诗、晋记室左思诗、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等。

目录

前言
例言
校勘版本及主要徵引书目
诗品序
诗品上
古诗
漠都尉李陵诗
汉婕妤班姬诗
魏陈思王植诗
魏文学刘桢诗
魏侍中王粲诗
晋步兵阮籍诗
晋平原相陆机诗
晋黄门郎潘岳诗
晋黄门郎张协诗
晋记室左思诗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
诗品中

漠上计秦嘉嘉妻徐淑诗
魏文帝诗
晋中散嵇康诗
晋司空张华诗
魏尚书何晏 晋冯翊太守孙楚 晋着作郎王赞 晋司徒掾张翰 晋中书令潘尼
魏侍中应璩诗
……
诗品下
附录一
附录二
再版后记
综合索引

精彩书摘

[一]鲍照(四一四?四六六):南朝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县北)人,一说上党(今属山西)人。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四三九),鲍照二十多岁时,为谋求官职,想献诗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有人认为他地位卑下,劝告不要轻举触犯刘义庆。鲍照勃然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叹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献诗获得赏识,被任为临川王侍郎。刘义庆任江州刺史,鲍照亦于同年秋赴江州。元嘉二十一年(四四四),刘义庆病逝,他失职,在家间居。后又任始兴王刘浚侍郎、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四六二),临海王刘子顼镇剂州,引为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弋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或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起兵反刘或丘八败赐死,照亦马乱兵所杀。鲍照才秀人微,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然兼擅诗、赋、骈文,尤长于乐府和七言歌行,风格俊逸。与谢灵运、颜延之同时,称「元嘉三大家」代表作有《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梅花落》、《拟行路难》十八首等。鲍照诗歌想象奇特,感情豪迈,形象鲜明,骨力道劲,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形,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创作有一定影响。南齐永明时,虞炎曾编《鲍照集》十卷,今以张溥所辑《鲍参军集》最通行。清末钱振伦,近人黄节、钱仲联为之作注。事见《宋书》卷五一、《南史》卷三《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
……

前言/序言


诗品集注(增订本):穿越时空的文学回响 《诗品集注(增订本)》并非一本孤立的文学作品,而是一座精心搭建的桥梁,连接着历史的长河与当代的思想,引领读者深入中国诗歌的浩瀚宇宙。它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解读与评论,旨在发掘其不朽的艺术价值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学史与文化背景中进行审视。 一、 何谓“诗品”:古人对诗歌的审美裁决 “诗品”一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并非简单指代诗歌的品质高低,而是古代文论家们用以衡量、鉴赏、评价诗歌艺术成就的一套标准与体系。从先秦的《诗经》选诗传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嵘《诗品》的开创性论述,再到后世历代文人对“诗品”理论的继承、发展与扬弃,这套评价体系不断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诗歌美学旨趣的理解与追求。 《诗品集注(增订本)》所聚焦的,正是这一核心概念。它深入探究“诗品”的起源、发展脉络,解析历代重要诗品理论家的核心观点,如钟嵘以“滋味”论诗、司空图以“意境”说诗、以及其他历代名家对诗歌“风骨”、“气象”、“声律”等不同维度的品评。本书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理论,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力求让读者理解古人是如何“品”出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篇,又是如何构建起一套影响深远的文学评价体系。 二、 穿越时空的文学回响:集注的意义与价值 《诗品集注(增订本)》的核心在于其“集注”二字。这意味着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诗歌或诗品理论,而是通过“集”与“注”的方式,将零散的经典碎片进行整合,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集”的含义,体现在本书对历代重要诗品论著的广泛搜集与梳理。从早期零星的诗歌评论,到系统性的诗品著作,本书力求涵盖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本。这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关于“诗品”理论的“百科全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诗歌评价思想的平台。 “注”的含义,则更为关键。它意味着对这些古代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阐释与注释。本书的注释并非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文人生活经历、以及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对“诗品”理论中的概念、术语、以及具体的评价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当评论某位诗人“辞藻瑰丽”时,注释会深入分析其辞藻的来源、运用的技巧,以及这种“瑰丽”在当时语境下可能蕴含的文化意义。当解释“风骨”时,注释会剖析其包含的内在精神力量与外在形式的结合,并引用大量诗歌实例加以佐证。 “增订本”的出现,则进一步提升了本书的价值。它意味着在初版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资料搜集,并吸收了新的学术成果。增订内容可能体现在: 更丰富的文本收录: 搜集到更多被忽视或新发现的古代诗歌评论资料,使得“集”的部分更为完备。 更深入的理论辨析: 对某些“诗品”理论进行更细致的比较与辨析,揭示其细微的差别与演变。 更具时代意义的视角: 结合当代的文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对古代“诗品”进行新的解读,发掘其在现代语境下的价值。 更详尽的实例分析: 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用“集注”的方式进行深度剖析,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诗品”理论的运用。 更完善的索引与参考: 增加更全面的索引,方便读者检索,并列出详细的参考书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引。 通过“集注”的方式,本书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理论,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文学解析,让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之中。 三、 跨越时代的审美对话:从古人到今人 《诗品集注(增订本)》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它更是一个平台,一个邀请当代读者与古代文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的平台。 当我们阅读古代的诗品论述,我们是在窥视古人眼中“美”的模样。他们如何欣赏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飘逸,又如何评价杜甫“沉郁顿挫”的沉雄?他们对诗歌的“气韵生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评价,又承载着怎样的情感与哲学?本书通过深入的注释与解读,将这些古人的审美判断,转化为我们今日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感受。 同时,本书也鼓励我们用当代的眼光去审视古人的“诗品”。在现代文学理论的视角下,我们是否能对“风骨”有新的理解?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是否能重新认识“滋味”的丰富性?本书并非要求读者全盘接受古代的评价标准,而是通过提供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引发读者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诗品集注(增订本)》的阅读体验,将是充满发现与启迪的。它不是一本让你轻松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时常翻阅的工具书与思想启迪者。它将帮助你: 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古代文人如何精妙地解读诗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拓展文学视野: 了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评价体系,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 深化文化理解: 通过诗歌评价,洞察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创作灵感: 学习古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从而激发自身的文学创作热情与灵感。 四、 增订本的特别献礼:探索与前行的动力 “增订本”的推出,是对读者长期支持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最好回应。它标志着作者在“诗品”研究领域持续深耕的决心,也意味着本书将以更成熟、更完善的面貌,继续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与传播贡献力量。 《诗品集注(增订本)》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位博学而耐心的向导,带领我们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航行,拨开历史的迷雾,抵达那些闪耀着智慧与美的岛屿。它邀请您,一同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聆听那些古老而又永恒的诗歌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朦胧好感的普通读者,《诗品集注(增订本)》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之前对诗歌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对于诗歌的韵律、意境、炼字等技巧,知之甚少。这本书的“集注”部分,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夫,在我航行在诗歌的海洋中时,为我指点迷津,划定航道。它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诗歌的音韵美,讲解了词语的精妙之处,甚至对作者的用典和象征手法也做了深入的解读。 最让我惊喜的是,“增订本”所带来的信息量。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不仅收录了原著的精华,还融入了许多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这意味着这本书并非一成不变的陈旧文本,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保持着其学术的活力和前沿性。这对于追求知识更新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它让我看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也让我对未来的诗歌鉴赏充满了期待。

评分

拿到《诗品集注(增订本)》的时候,我怀揣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忐忑的心情。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诗词鉴赏类的书籍,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专业,总找不到那种能够真正触动心灵的共鸣。然而,《诗品集注》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诗歌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美学的哲学读物。作者在解读诗句时,往往能够跳出文本本身,联系到更广阔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现象,这种“大开大合”的视角,让我对诗歌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篇章,那些对不同诗人、不同诗歌风格的分析,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像,将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文字中的人物,鲜活地展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看到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感受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忧国忧民,体会到苏轼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堆砌史料,而是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明白,读诗,其实是在读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情感的共鸣。

评分

对于我而言,《诗品集注(增订本)》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交流。我之前阅读古典诗歌,总感觉隔着一层薄雾,无法真正看清它们的本来面貌。这本书的“集注”部分,就像是这层薄雾的驱散者,它用精炼而深刻的文字,为我揭示了诗歌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赏析,而是渴望去理解诗歌的真正价值,去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我喜欢书中对诗歌艺术性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这是如何表达的”。作者在分析诗句时,会细致地讲解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分析其结构章法的巧妙,甚至还会探讨其音韵上的美感。这些专业的解读,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开始意识到,一首优秀的诗歌,绝非偶然的灵感迸发,而是无数精妙技艺的集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诗歌创作的“匠心”,也让我对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评分

这本《诗品集注(增订本)》简直是为我这样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兴趣,却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心生向往,但往往在阅读时,因为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本身的典故和深层含义,总感觉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像一些枯燥的学术专著,用晦涩的语言将人拒之门外,反而以一种极其友善和易懂的方式,将《诗品》这部经典呈现在我面前。 我尤其欣赏的是它的“集注”部分。这里的注释并非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句诗背后的文化渊源、历史掌故,甚至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对话,他循循善诱,抽丝剥茧,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意境,化为我触手可及的感悟。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一句诗时,好奇它为何能流传至今,书中便会给出详尽的解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诗的背后,竟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

评分

我一直认为,欣赏古典诗歌,就像是品味一杯陈年的老酒,需要耐心,需要细品,更需要有人引导,才能真正尝出其中的醇厚甘洌。《诗品集注(增订本)》恰恰扮演了这位引导者的角色。我并非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却能够让我这个门外汉也看得津津有味。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论述方式,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言,娓娓道来。 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很多时候,一句诗的灵魂,就蕴藏在那些看似寻常的意象之中。这本书的解读,能够将这些意象背后的文化含义、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常常因为书中对某个意象的独到见解而拍案叫绝,仿佛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种“顿悟”的感觉,是其他很多同类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

京东618活动,相当不错,下次再来

评分

好,发货快,书便宜,快递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稀饭这个系列

评分

半价买,趁便宜就进一批

评分

好书,值得收藏

评分

钟嵘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出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又称之为《诗评》;在《诗品》中,钟嵘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评分

书很好,服务也很好,京东值得信赖哟,经常在他们家买书,没有失望过!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评分

古典文学系列的精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