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编撰的这套图书,对于古典音乐的入门阅读很不错!
评分不错!买到了想买的书!
评分适合初级入门者。
评分书还不错,增加不少了解。
评分国家大剧院出的这一整套书都很赞,买了歌剧欣赏十八讲之后买了这本,这本也同样没让人失望。推荐所有喜爱音乐的人购买收藏!
评分国家大剧院出的这一整套书都很赞,买了歌剧欣赏十八讲之后买了这本,这本也同样没让人失望。推荐所有喜爱音乐的人购买收藏!
评分很好很好好好好很好好好好好
评分中世纪常被描述为“黑暗的”,教会势力独霸天下,在世俗领域与王权叫板,在地方实施专制的文化政策。但事实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教会是唯一的文化教育和传承机构。书籍(当然,只是宗教方面的)由教士们誊抄和保存——他们差不多是方圆几十公里唯一会写字的人,那时就连贵族也大部分都是文盲。无论修道院还是城堡都黑暗潮湿,比起遥远东方辉煌的唐朝,这里简直是地狱,大臣和上等贵族穿的也是粗布或平纺布,丝绸和瓷器简直是天价的奢侈品。教会控制着(或者说拥有)所有能说会写的人,当上层决定用音乐加速宗教的传播时,整饬教会音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据说这一运动是从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Ⅰ)开始的,相传他开始制定统一规范的教会礼仪,在各地广泛建立学校教授音乐(也有其他内容),搜集和整理圣咏。但大部分有稽可查的圣咏抄本都是在公元9世纪才陆续成型的,它们与教皇格里高利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根据习惯仍然称之为“格里高利圣咏”。它们是基督教音乐的最早形态,是整个西方艺术音乐体系的根基和土壤。
评分从开始到后来筛选和固定下来的圣咏一共有3000多首。它们的来源很复杂,保留了很多地方教会自有的曲调,在经历仔细的挑选和曲调的规整之后,所有的圣咏都获得了规范和形式的统一。这些格里高利圣咏没有明确的节奏,曲调根据唱词自由延展;它们全部是由男子演唱的;在编定好的格里高利圣咏中,有许多曲调都来自于东方,但是这些旋律因为长期传唱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全部将其剔除出去显然不妥。为了防止在演唱这些曲调的圣咏时联想到东方异教的音乐(通常都有富于特色的乐器伴奏,甚至舞蹈),教会索性规定圣咏中严格禁止器乐伴奏。因此最早的格里高利圣咏系纯人声的形式。教会的这一规定导致专业领域的器乐音乐很晚才开始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