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以來科學、係統的目錄學研究不斷得到發展,但概括起來無外乎幾個方麵,即目錄學發展源流、目錄體例、內容、分類等等。試觀餘嘉锡先生《目錄學發微》、姚名達先生《中國目錄學史》,這兩部目錄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著作即可作為腳注。誠然,這幾部分應該算作是目錄學研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一部目錄的編製,首先是受當時的學術環境、個人學術評判影響的,若捨棄對目錄的學術史的研究,無疑是一大損失。
評分好書!慢慢讀~~~~~
評分好書,買來收藏
評分替朋友買,大傢都很滿意
評分剛買的,還沒看呢,讓我怎麼評啊。當然,王錦民先生的書應該不至於太差的。看目錄的話比較常規,但目錄學的東西,也不太可能齣什麼新的。
評分甲骨文叢書是一套好書,很值得收藏。
評分這迴用瞭紙盒包裝,品相不錯,值得一讀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目錄之書”同時也是“學術之史”,通過目錄可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這是中國古典目錄學的一個傳統特質。《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大學用書)》的主旨即在通過分析從劉嚮、劉歆《七略》到張之洞《書目答問》的古典目錄學,揭示中國傳統學術的源流與格局。在我們使用古典目錄學這個名稱時,意味著我們能夠在古典目錄學與現代目錄學之間可以做齣明確的區分。通常認為,所謂古典目錄學,是指自漢代至清末的傳統目錄,有固有學術文獻及佛藏、道藏三大係統,體製上則包括分類、序與提要諸項,重視書籍的內容;而現代目錄學始於近代洋務運動中的西學書目以及清末公共圖書館的書目,體製上則引入瞭西式按學科或索引方式的分類法,與中國固有的分類法相糅雜,由重書籍的內容,漸轉為重視書籍的外部標識與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