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學傢。曾用名裴會川,河北省灤縣人。1928年入北京清華國學研究院,受業於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等。後於1954年調河北大學工作,任中文係古漢語教研室主任。他在語言文字學方麵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古漢語虛詞研究及音韻、訓詁方麵。他的代錶作是《古書虛字集釋》(商務印書館,1932年)。該書因匯集瞭劉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經傳釋詞》、俞樾《古書疑義舉例》、楊樹達的《詞詮》、章炳麟的《新方言》和孫經世的《經傳釋詞補》等書中對虛詞的解釋而名為集釋。該書“以解古書之疑義為要旨”(《凡例》),總結瞭前人與當時許多講虛詞和涉及到虛詞的著作,吸收其優點,訂正其錯誤,補充其不完備甚至是有所缺漏的地方。該書的齣版引起當時學術界的一緻好評。在文字、訓詁學方麵,他著有《尚書盤庚篇釋義》(《天津國學月刊》第1捲第3、4期)、《尚書成語之研究》(《鈴鐺》1934年第3期)、《評高郵王氏四種》(《河北大學學報》1962年第3期)等論文。其中,《評高郵王氏四種》一文對清音韻訓詁學傢王念孫和訓詁學傢王引之的《經義述聞》《經傳釋詞》《讀書雜誌》《廣雅疏證》四部書進行瞭總體的分析與評價,列舉瞭它們的優點和缺點,認為它們的優點是主流,缺點是支流,屬“大醇小疵”。在音韻學研究方麵,他著有《音韻考原》(《鈴鐺》1934年第3期)、《續音韻考原》(《鈴鐺》1935年第4期、1936年第5期、1937年第6期)、《隋時“支”、“脂”、“之”同音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59年第1期)、《古聲紐“船”“禪”為一“從”“邪”非二考》(《河北大學學報》1961年第1期)等。此外,他還著有古漢語教學的一些論文。《文言虛詞》稍有不同,討論的範圍比較廣泛,有時也較深入。因為例句有譯文,初學者也還可以看得懂,想深入一層研究的也用得著。本書選擇瞭百多個虛詞,虛詞中的多音詞附於主要虛詞之下。虛詞的用法,不僅限於常見的;比較難解的,或者容易誤會的,也順便講清楚。一個虛詞有幾種意義和用法,盡可能作明確的交代。 這本書有些提法和用語和我過去的書有所不同,我將另寫一本書來論述它。因為本書隻講虛詞 ,不是全麵講語法,更不講語法理論,不便涉及。在音韻學研究方麵,他著有《音韻考原》(《鈴鐺》1934年第3期)、《續音韻考原》(《鈴鐺》1935年第4期、1936年第5期、1937年第6期)、《隋時“支”、“脂”、“之”同音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59年第1期)、《古聲紐“船”“禪”為一“從”“邪”非二考》(《河北大學學報》1961年第1期)等。此外,他還著有古漢語教學的一些論文。
評分古書虛字集釋(套裝上下冊)
評分非常好的工具書,民國經典。
評分已收入中華書局學術筆記叢刊齣版點校本(2007年),田瑞娟點校。
評分2代錶作品
評分很不錯的書,值得一讀,略貴
評分多書閤一。磨刀利器。
評分沒得說,權威著作,專業人士必備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