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社會學的變遷,流派的介紹
評分與1978年改革開放幾乎同步恢復重建的當代中國社會學,實際上有多種名稱:馬剋思主義社會學、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學、社會主義社會學、人民的社會學、中國特色社會學等。但是不管它的名稱如何多樣,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以不同名稱齣現的社會學,毫無例外都是以馬剋思主義的觀點為指導的。這應該說是中國社會學界的共識,也是當代中國社會學最大、最鮮明的一個特色,即它確認瞭自己的指導思想。
評分好書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經典著作,值得一讀。
評分還沒看,不過包裝快遞速度都很不錯。
評分 評分他與馮友蘭同班,通過老師康寶忠接觸瞭季廷史的“同類意識論”,並喜讀埃爾伍德的著作。1921-1926年留學美國,1922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碩士學位,1925年獲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曾任復旦公學教授,中央大學教授、係主任、教務長、師範學院院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1926-1928年在復旦大學講授社會學;1929-1949年任中央大學教授,並長期兼任社會學係主任。1928年與吳澤霖、吳景超等發起成立"東南社會學會"。1930年,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社,任理事一職,並主編《社會學刊》。1928年國立中央大設社會學係後,孫本文任係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長期在南京大學任教,1979年2月21日逝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大學教授。畢生從事社會學教學與研究。。。。。。。。。。。。。。。。。。
評分好書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商品還不錯商品還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