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进人十九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
据《补注》凡例:“翁著原无目录及编目,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在篇首增编目录,正文内加插篇目。”此举甚佳,然待完善处亦多。
评分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āyus ,音译阿弥多庾,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ā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阿弥陀佛系法界藏身,念一佛即等同念无量佛功德。
评分本书是新近出版的岭南文库图书之一,内容是翁方纲的考证岭南碑刻的注解。值得研究
评分这是岭南文库出版最好的一本,其余算是地域资料,这本可算研究金石学动态的一份资料。
评分本书校点者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陈锦春二位先生,审稿人为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先生。《毛诗后笺》和《毛诗传笺通释》此前都曾整理出版,而《诗毛氏传疏》则是首次推出标点整理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诗经》学研究者提供扎实可靠的文本资料,有所裨益。
评分优惠价格,谢谢京东,再接再厉!
评分陈奂(1786-1863),字硕甫,号师竹,晚年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初年举孝廉方正。《清史稿》有传。陈奂初从江沅治古学,又从段玉裁学习《毛诗》、《说文》,后又曾问学于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当时学术名家交游,得闻经学家法。他毕生治学,于《诗经》用力最勤,其学尊崇诗序,专攻毛《传》,以其“文简而义赡,语正而道精,洵乎为小学之津梁,群书之钤键”。(《诗毛氏传疏叙》)然自郑玄为毛《传》作《笺》,间杂三家《诗》说,淆乱毛《传》,导致其一切名物礼数自汉以来无人称引,名存而实亡。因此,陈奂殚精竭虑,以十八载之功,撰成《诗毛氏传疏》一书,废去郑《笺》,专疏毛《传》,旨在恢复发扬毛《传》之精要,并辅以《释毛诗音》、《毛诗说》、《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徵》四种。又有《毛诗九谷考》、《公羊逸礼考徵》、《师友渊源记》、《三百堂文集》等传世。
评分这一套书正在陆续收集中,纸张很好
评分《诗毛氏传疏》一书最早的版本,是清道光咸丰间陈氏五种本。所谓五种本,包括道光二十七年(1847)武林爱日轩刻《诗毛氏传疏》、咸丰元年(1851)苏州漱芳斋刻《释毛诗音》、道光二十七年武林爱日轩刻《毛诗说》、咸丰九年王载云刻《毛诗传义类》、咸丰八年许文一刻《郑氏笺考徵》,是陈奂《诗经》学著作的汇刊本,虽各有题签木记,而版式统一。此本刊于陈奂生前,年代早而错误少,为后世所重,曾多次影印出版。其中山东友谊出版社《孔子文化大全》丛书影印海宁杨芸士藏本系此书最早刻本,很好地保留了原刻本面貌,故选作此次整理的底本。而北京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及学苑出版社《诗经要籍集成》影印自同一底本,此本曾对原版片进行过校勘剜改,此次整理对其成果也多有吸收。陈氏五种本在光绪十年由徐子静覆刻,而《清经解续编》亦收录此书,二者皆曾做过一定的校勘,因此取为校本。此外,民国年间鸿章书局有石印本,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曾以徐子静本为底本,出版过排印本,但句读错误颇多,故不与取用。鉴于陈奂泥于古说,好作古文,校点者在整理时采取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其行文特色,只对部分不影响文意的异体字进行统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