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隅,史称岭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进人十九世纪的南粤,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斗争中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用鲜血写下了无数彪炳千秋的史诗。业绩煌煌,理当镌刻青史、流芳久远。
这是岭南文库出版最好的一本,其余算是地域资料,这本可算研究金石学动态的一份资料。
评分的评价将帮助其他客户了解这本书并作出购买决定。
评分卷一“六榕寺诸刻”第一条拟目“唐王勃碑(闻)”(P33),这是根据正文提到“六榕寺旧有王勃碑”而命名。按,此指王勃所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文章尚见于王勃集,六榕寺门联上句“一塔有碑留博士”亦咏此碑。既然能考出碑名,似不宜用简称。类似情况如卷二“南海神庙碑”系列,开首数碑尚开列全名,其后则径以“元至元癸巳碑”(P120)、“元泰定四年碑”(P121)为标目,这种情况竟有四十余碑之多;其中颇有见在者,如“明成化四年碑”(P125),根据注释,其篆额为“御祭南海神文”,则此碑不妨拟名为“明成化四年御祭南海神文碑”。这样处理,也才与后文“[增补]清同治三年御祭南海文碑”(P133)的命名方式一致。
评分《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在《两汉金石记》之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原书价值,陈鸿钧先生“前言”概括准确;补注成就,罗韬老师“贯穿两个半世纪的金石之缘”(《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 2012年5月13日第8版)揄扬得体。要言之,续书不易,人所共知,晚近金石学著作续书可传者,柯昌泗《语石异同评》,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并此书,鼎足而三矣。
评分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他是清中叶一位著名的学者,六七十岁时还能在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每过一岁,翁方纲必用西瓜子写下四个楷字,五十岁后写“万寿无疆”,六十岁后写“天子万年”,至七十岁后则变成“天下太平”。最后一年元旦时
评分《补注》较原书增碑188通,配图149幅,并重拟碑目,添加注释。通读一过,尤信南天金石非贫瘠,《隋宁贙碑》、《端州石室记》、《张九龄墓志》、《南海神庙碑》,及南汉诸刻,书法价值、文献价值,皆不容小觑。谨根据阅读札记,对篇目与注释两项,略陈浅见,以奉补注者,兼答沈展公雅意。
评分《粤东金石略》是翁方纲在《两汉金石记》之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原书价值,陈鸿钧先生“前言”概括准确;补注成就,罗韬老师“贯穿两个半世纪的金石之缘”(《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 2012年5月13日第8版)揄扬得体。要言之,续书不易,人所共知,晚近金石学著作续书可传者,柯昌泗《语石异同评》,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并此书,鼎足而三矣。
评分您的评价通过审核后可以获得一定积分
评分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3]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法藏比丘,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于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就佛果,在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1],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