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制造2025》解读材料
定价:68.00元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1280153
字数:330000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牵头组织相关司局编写中国制造官方解读文本,分行业、分领域、全方位解读《中国制造2025》,为文件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目录
《中国制造2025》全文 ······································································· 1
综 合 篇
中国制造2025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 工信部 规划司 31
建设世界制造强国
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
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明确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
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 工信部 规划司 39
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 工信部 规划司 47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
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
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
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
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 工信部 规划司 55
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和跨国企业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 工信部 规划司 63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
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
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
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 工信部 规划司 69
对制造强国的基本认识
提出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 工信部 规划司 77
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
主要规划目标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战略任务篇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 工信部 科技司 87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新趋势、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面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成绩和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是建设
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点任务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 工信部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95
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情况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措施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 工信部 规划司 101
工业基础能力发展现状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势在必行
促进工业强基主要任务和目标
保障措施
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 ················································· 工信部 科技司 109
质量和品牌是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涵
质量和品牌建设任务重要而紧迫
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点任务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 工信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117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突出“绿色”主题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强化绿色科技支撑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 工信部 规划司 125
技术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技术改造的总体思路和方向
加强技术改造的保障措施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工信部 中小企业局 131
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 工信部 产业政策司 139
准确把握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涵和意义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中国制造2025》为发展服务型制造指明方向
加快制造业“走出去”,促进国际化发展 ······················ 工信部 规划司 147
推动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我国制造业“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
推进制造业“走出去”的思路
推动制造业“走出去”的战略举措
重点领域篇
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发展 ······························· 工信部 电子信息司 157
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领域突破发展的举措
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 · 工信部 电子信息司 161
电子信息产业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现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加快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的举措
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 工信部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167
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
发展思路
发展重点
具体措施
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173
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具有战略必争的产业特质
产业升级趋势明显
产业高端发展任重道远
加快推进行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思路
推动机器人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181
以需求为导向,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应用
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化能力
加快下一代机器人研发生产,抢占机器人技术及
产业发展的下一个制高点
推动航空装备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187
航空装备发展环境
十二五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未来发展重点
政策措施
加快推动航天装备发展 ································ 国防科工局 系统工程一司 195
主要成就
形势与需求
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保障措施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203
充分认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的重要意义
未来十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思路与重点方向
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211
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加速“走出去”,提升全球竞争力
创新发展模式,争做“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
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217
汽车产业是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推动电力装备发展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227
主要成就
面临的形势
重点方向
政策建议
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 工信部 装备工业司 237
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以创新为基点,提升行业国内外竞争力
创新发展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新材料支撑《中国制造2025》发展 ····················· 工信部 原材料工业司 241
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
全力以赴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任务
进一步完善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抓住机遇推动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 ······· 工信部 消费品工业司 247
我国医药创新近年取得了??面临的形势
产品技术发展重点
支撑保障篇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 工信部 政策法规
作者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中国制造2025》解读材料,我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作为一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很好奇“中国制造2025”这个国家战略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而这个战略听起来就像是要给中国的制造业“换代升级”,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清晰明了的方式,解释清楚这个战略的核心要点,比如,它提出的几个重点发展领域,国家到底是怎么规划的?又将如何去实现?我尤其关注的是,在这个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制造业将如何摆脱低附加值的帽子,真正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权威的解读,让我对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果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指引方向,让我能够理解国家发展的宏图,那我就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中国制造如何从“世界工厂”走向“科技强国”的坚实步伐。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心里其实挺忐忑的。因为“中国制造2025”,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而且涉及的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我担心自己一个普通读者,能不能理解得了。我一直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很好奇,特别是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而“中国制造2025”似乎是这些战略的具体落地举措之一。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释清楚“中国制造2025”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要提出?它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我特别想知道,在“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下,我们国家在哪些领域会成为全球的领头羊?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这些高端产业,国家会有哪些具体的扶持政策?书中是否能给出一些权威的解读,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果这本书能够帮我理清这些脉络,让我明白国家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那我就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关注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战略框架,让我这个局外人也能窥见国家发展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给了我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我一直认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往往能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中国制造2025”,听起来就像是中国制造业的“路线图”。我个人对科技和产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中国制造2025”背后的逻辑和意图。比如,它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那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有什么重要意义?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数据和分析,来支撑这些判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政策的罗列,更应该有深度的解读,能够分析出这些战略的优势和潜在的挑战。比如,在实现“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瓶颈?又将如何克服?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方向有所关注的读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了解中国制造业如何从“大”走向“强”,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具体产业政策、技术创新驱动力,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深度分析,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我拿到这本《中国制造2025》解读材料,一开始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态度。毕竟,“中国制造2025”这个概念,在媒体上听得多了,但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像是高高在上的战略规划,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点距离。我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国家层面的战略,究竟会对我们这些在基层努力的制造企业和从业者产生什么实际影响?是会带来新的挑战,还是新的机遇?书中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比如,在具体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哪些技术会被重点扶持?哪些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对我们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模式会有什么新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接地气的解读,比如,对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在这种宏观战略下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书中是否会有一些成功转型的案例分享,让我们看到可行的路径?如果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娓娓道来,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这些迷茫的实践者指点迷津,那我就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我期待它能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之处,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评分这本书简直像一本秘密手册,揭示了国家层面的宏大蓝图。我一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感到好奇,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这个概念,听起来既有雄心壮志,又带着些许神秘感。拿到这本书,我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它能为我解开这个谜团。我尤其想了解,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制造业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力?是继续在低端领域“跑量”,还是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书中对未来产业的规划,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等,都让我觉得非常振奋。我渴望知道,这些宏伟的目标背后,是否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可行的政策支持。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比如不同产业的优势劣势,国家将如何扶持,以及我们普通人,尤其是制造业从业者,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机遇,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帮助。目前看来,这本书至少在标题上给了我一种期待,希望能读到关于国家制造业发展方向的权威解读,而不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口号。我对书中是否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行业数据,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抱有很高的期待,这将直接影响到我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消化“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