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6年,日军入侵上海,全家避居黄渡、无锡,后应聘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并先后兼课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华光戏曲专科学校、震旦大学和新中国医学院等。
评分1919年,其第一篇习作《农民的血泪》,发表于民国9年6月6日《民国日报》副刊—
评分民国8年(1919年)入设于上海的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勃起,始作短文。后因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揭露校方无理开除学生而被退学,回乡任家庭教师。民国11年,经邵力子介绍,入上海大学中文系,一年后因经济不支而中辍,去上海神州女校任教。1919年,其第一篇习作《农民的血泪》,发表于民国9年6月6日《民国日报》副刊—
评分1984年被推为上海市第三次文代会代表和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名誉代表
评分很漂亮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中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觉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
评分品相完好,还没拆开来阅读。
评分1952年因病辞职至昆山长子处边休养,边写作。
评分1959年,为《辞海》撰写古典文学部分914目,约10万余字。
评分民国16年,北伐军兴,在中共青浦县委书记夏采曦的领导下,团结黄渡进步青年,组织“淞社”,任主席,主编旨在反封建、反土豪劣绅、反迷信的半月刊《怒潮》,三期后改名《黄花》,月出1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