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三烈士”
评分孙奇逢的祖父孙臣,在嘉靖、万历年间做过河东盐运司制,为官清廉。父亲孙丕振,是位秀才。孙氏原有祖传薄田二顷,至孙奇逢时“产益落,飨飧常不继”。孙奇逢17岁中举,此后参加了4次会试,但一直未能考取进士。他虽然身在乡野,但时刻都在关心国事,看到海内凋敝,江河日下,十分忧虑。为了不同流合污,决不为官,誓做“不朽之人”。明末宦官横行,他更加气愤,鲜明地提出“扶文抑暴”的主张。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与太监魏忠贤狼狈为奸,浊乱朝政,其弟客光先封为锦衣卫都督,为了笼络孙奇逢,以同乡名义向他赠送了一匹名马。孙奇逢正气凛然,严词拒绝。在黑暗笼罩下,幸有东林党人的抗争,使孙奇逢看到一线光明,因此自称是东林盟主顾宪成、高攀龙的私淑弟子,并同东林名士左光斗、魏大中等结成“存亡生死之谊”,相互“议论往复,以砥柱中流自任”。
评分理学丛书的一套快收集全了,遗憾的是还没怎么看,蹉跎。不管那么多,先收起。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值得购买和阅读。
评分孙奇逢是著名的理学家,本书对于了解其生平学术非常有帮助,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夏峰先生集是清初理学家孙奇逢的文集,夏峰学派,创始人孙奇逢(1584—1675)。奇逢,字启泰,一字钟元,号夏峰先生。清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奇逢之学,原本陆象山、王守仁,晚而倾慕程、朱理学,“不欲制程朱陆王为二途”,故具有调和两派的特点。
评分孙奇逢的著述多成于晚年隐居苏门期间,讲学之余,兼及著述。亲自定稿的著作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晚年批定四书近指》、《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都是他居夏峰时所作。《理学宗传》是孙奇逢的倾力之作,是先于黄宗羲《明儒学案》的一部学术史著。全书二十六卷,三易其稿,几乎倾注了毕生心血。该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理学观点,特别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持的态度。
评分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晚年号岁寒老人,原籍明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后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1585年1月),卒于康熙十四年四月(1675年5月)。明清两代,朝廷十多次征聘他为官,都被拒绝,因此世人称之为“孙征君”。晚年在辉县夏峰村讲学,故又有“夏峰先生”之称。
评分这套理学丛书快要收集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