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购买,质优价廉!支持京东!
评分 评分我国历史上,早在2000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对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了专门论述,书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精益气。”在古代,药物和食物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收载了许多治病与养生皆宜的品种,如大枣、薏苡仁、芝麻、山药、莲米、核桃、龙眼、百合、蜂蜜等。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食治”、“食补”等。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孟诜、陈直、忽思慧、李时珍、王孟英等,都曾对药膳有过论述。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忽思慧曾著药膳专著《饮膳正要》,深刻地阐述了养生之道,特别是饮食与保健的辩证关系。陈直曾著老年保健专著《养老奉亲书》,说:“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现代药膳疗法是在古代“食疗”、“食治”、“食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药膳呢?笔者给它下的定义是:“在中医学和烹饪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与食物相搭配,经过烹饪加工制作出来的能防病、治病,且色、香、味、形兼具的美味保健食品。”总而言之,药膳可以取得“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效果。
评分书内容一般,就封面还比较古朴
评分活动购买,质优价廉!支持京东!
评分 评分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与现代药膳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第一,古人食用用于食疗的食物以治病为目的,而现代药膳看重保健作用,侧重点在预防疾病上;第二,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制作简单,而药膳制作过程复杂;第三,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过分强调味道,而现代药膳很讲究口味;第四,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过分强调菜色,而现代药膳十分看重这一点;第五,古代用于食疗的食物不是商品,是宫廷、家庭自制食品,不出售,而如今的药膳是商品,可以出售。以上五条,是笔者于1980年10月1日创办成都同仁堂药膳酒楼时的总结。
评分收起全部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