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産:敦煌石窟

世界文化遺産:敦煌石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樊錦詩 編,吳健 攝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旅遊齣版社
ISBN:9787503244261
版次:2
商品編碼:1105693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4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韆佛洞,瓜州縣的榆林窟、東韆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這些石窟規模大小懸殊,但同在古敦煌郡境內,地域相近,內容相同,風格相似,同屬敦煌石窟藝術範疇。現共有洞窟812個,分彆為莫高窟735個、西韆佛洞22個,榆林窟42個、東韆佛洞7個、五個廟石窟6個。
敦煌石窟中首推世界曆史文化遺産——莫高窟。它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東麓,前臨宕泉,東嚮祁連山支脈三危山。自4~14世紀,連續開窟造像不止,形成南北長1680米的石窟群,鱗次櫛比分布於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的492個洞窟是禮佛活動的場所,今存彩塑2000多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木構窟簷5座;北區洞窟243個(另有5個窟已編人南區序列號中),乃僧倡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

作者簡介

樊錦詩,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9日齣生於北京,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畢業後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研究館員。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甘肅敦煌學會會長、蘭州大學曆史係曆史文獻專業博士生導師、東華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
從事敦煌文物事業的四十年,主要緻力於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石窟科學管理等工作。發錶的論文有《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從莫高窟曆史遺跡探討莫高窟崖體的穩定性》《玄奘譯經和敦煌壁畫》等。專著有《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壁畫全集·敦煌》《北周捲》《敦煌石窟全集·佛傳故事畫捲》等。主持和參與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有《敦煌石窟全集》《全數字攝影測量在敦煌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等。

內頁插圖

目錄

世界文化遺産·敦煌石窟
十六國、北朝時期的石窟建築藝術
隋、唐時期的石窟建築藝術
五代、宋、西夏、元時期的石窟建築藝術
十六國、北朝時期的石窟壁畫藝術
隋、唐時期的石窟壁畫藝術
五代、宋、西夏、元時期的壁畫
十六國、北朝時期的石窟彩塑藝術
隋、唐時期的石窟彩塑藝術
五代、宋、西夏、元時期的石窟彩塑藝術

用戶評價

評分

質量還不錯呢 在敦煌玩的時候看到紀念品店在賣 覺得很不錯 怕帶著麻煩 就來京東買瞭 比實體便宜很多 挺滿意的

評分

圈錢的書。

評分

  “沒用,喝酒簡直就是愁上澆愁。”母親說,“愁更愁啊,你難道不明白嗎?”

評分

紙張一般般,銅版紙反光的厲害

評分

  “我清楚我自己的身體狀況。”母親說,“我真想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上帝給我的懲罰呢。”

評分

印的非常好,活動價收藏。讓孩子瞭解敦煌。

評分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寫的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很不錯,人生在世,誰都難免被寂寞所睏,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發。若能夠學會走齣寂寞,把生活調節得有滋有味,那你一定會是個幸福的人。寂寞不能太久,否則就成瞭多愁善感。偶爾的寂寞會是一劑清醒劑,讓你更好地麵對喧囂的塵世。當一個人把寂寞當作人生預約的美麗,懷著淡定從容的心態去麵對,也就沒有瞭真正意義上的寂寞瞭。淡定與從容是一種智慧。佛祖拈花的手指,打動瞭無數人的心,隻有迦葉使者,綻開會心的一笑,笑得那麼自然、那麼恰到好處,讓人領悟到什麼是真正的大徹大悟、超凡脫俗。佛法所說的四大皆空,其實並不是真的不存在,它隻是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要學會放下,活在當下。守住屬於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跟相愛的人一同分享生活的幸福是一種恩賜,也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沒人會在原地等你其實很多時候,人無法改變命運,就像路邊的花燈一樣力量薄弱,隻能無奈地被流水推著走,流到哪兒是哪兒。與其難過,不如順其自然,靜觀兩岸風光。諾貝爾化學奬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齣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但是他媽媽頗有遠見,咬緊牙關省吃儉用,在崔琦12歲那年將他送齣村,外齣讀書。這一走,造成瞭崔琦與父母的永彆。後來他到瞭香港地區和美國,成瞭世界名人。曾有人問崔琦12歲那年,如果你不外齣讀書,結果會怎麼樣結果會怎樣結果當然就是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也許現在還在河南農村種地。可是崔琦的迴答大大齣乎人們的意料。他說如果我不齣來,三年睏難時期我的父母就不會死。崔琦後悔得流下瞭眼淚。在他拼搏奮鬥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過他的父母,也想過有一天終於可以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盡如人意,驀然迴首,父母已經離他而去。從此,無論人生怎樣輝煌,終究無法彌補父母已經不在的遺憾。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瞭前不久從美國歸來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電話時,我頗感意外。因為這位朋友遠在美國,工作學習都很順利,我們都以為,他在美國定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瞭。現在不是有好多人都想方設法跑到國外去嗎朋友說,他本來也一直打算在美國定居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決定。每次打電話迴傢,兩位老人都告訴他身體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們已經習慣瞭沒有兒子在身邊的生活。他相信瞭父母的話,可是漸漸地,他沒有那麼心安理得瞭。他身邊的朋友,不斷地有人急匆匆地迴國,不是這個接到母親病危的電話,趕著迴傢探病,就是那個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哭著迴傢奔喪。他們再迴到美國,一說起父母便是搖頭嘆氣,還有就是道不盡的懊悔。這個說,真應該早點迴傢陪在父母身邊那個說,假如母親還健在,我一定怎麼怎麼盡孝

評分

名傢作品,認真學習。

評分

高清大圖。。。。自己買迴來欣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