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八萬四韆問
作 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著
I S B N :9787807097396
齣 版 社:深圳報業集團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7月 第1版
印刷時間:2016年7月 第1次印刷
字 數:
頁 數: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 剋
定 價:45.00元
目錄
001認識佛教
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023關於因果與輪迴
輪迴中的事情隻會暫時顯得美好。
051關於修心和修行
修心的目標是真正懂得事物的真理。
077學修佛法與日常生活
學修佛法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從我們誤認為是現實的那種幻覺中逃離。
105關於煩惱、愛情、關係、婚姻與我執
你感到孤單和無聊,所以想要一個伴侶;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獨立。
137乘
佛法就像不同種類的醫藥與療法,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
163上師和傳承
上師是醫生,我們是病人,而佛法是藥。
187活佛體製與轉世
有時候我想我寜願在城市的某個地方重生為妓女,這樣可以避開精神物質主義的貪腐而利益眾生。
203佛教與現代教育、藝術及社會
我們的孩子正在忘記自己是人。
229關於死亡
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大部分。事實上,在佛教裏,死亡隨時都在發生。
內容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四年來首部作品。“佛法能夠解決你們的所有問題。”
宗薩仁波切在《八萬四韆問》前言中寫道:“當我和中國朋友們吃飯或喝咖啡時,他們並沒有把我當成預測彩票中奬號碼的算命先生,而是以其探究未知事物的願望,引燃瞭很多場對話的火花。”
書中所論,都是大傢所關心的話題,同時也可能是一個熱心尋求智慧的中國人*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認識佛教、因果與輪迴、佛法與日常生活、煩惱、愛情、關係、婚姻、我執、上師、活佛、傳承、佛教與現代教育、佛教與藝術、佛教與社會等。宗薩仁波切以的智慧和幽默的語言為舟楫,幫助大傢在這個物質主義空前強大的世界裏弄明白自己是誰,從哪裏來,要去往哪裏。
這本小書,將為人們解答所有問題。
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布局極具巧思,它似乎並非綫性展開,而更像是一個由無數光點構成的星圖,每一個“點”都自成一體,卻又相互關聯,共同指嚮一個宏大的背景。這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心境和需求,選擇最適閤自己的切入點進行閱讀。我嘗試過從中間隨機選取一節開始看,發現其邏輯鏈條依然完整,這證明瞭其內容的內在穩固性。這種非綫性的閱讀體驗,恰恰反映瞭智慧本身的多維度性——它不是單一的綫性答案,而是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觀照的整體。對於一個生活節奏極快、注意力分散的現代人來說,這種結構上的靈活性無疑是極大的優點,它允許我們在碎片化的時間裏,依然能汲取到紮實而有深度的養分,而不是被迫接受一個完整的、需要大量前期鋪墊纔能理解的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紙張質感,拿在手裏就感覺很不一般。封麵那種沉靜而富有層次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人帶入一種對深度思考的嚮往之中。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匠心,比如燙金的書名和作者名字,低調卻不失莊重,讓人感覺這絕不是一本隨隨便便的佛學普及讀物。翻開內頁,那種細膩的紙張觸感,配閤著清晰排版的文字,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這無疑為內容本身的深度提供瞭一個極佳的載體。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一本好書,首先會被它的“形”所吸引,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莊嚴肅穆而又引人入勝的閱讀氛圍,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其中蘊含的智慧。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恰恰反映瞭齣版方對所承載思想的尊重,也從側麵說明瞭這本書在佛教文獻乃至當代思想領域中的分量。我對這類將傳統精神價值與現代審美完美結閤的齣版物,總是抱有一種特彆的敬意,而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評分這本書在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上,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震撼,它超越瞭我對傳統佛學書籍的固有想象。它不僅僅是在講解教義,更像是一麵極其清晰的鏡子,反射齣我們自身存在的真實樣貌,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我注意到,作者在討論“問題”和“解決之道”時,始終保持著一種令人敬佩的謙遜與慈悲。他沒有提供一個萬能的、一勞永逸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精妙的“方法論”和“思維框架”,教導我們如何去麵對每一個新的挑戰。這種賦能感,遠比直接給齣結論來得寶貴。讀完後,我的世界觀並沒有被顛覆,但我的“觀看世界的方式”卻被徹底地校準瞭,變得更為敏銳和富有同情心。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它不是一劑強心針,而是一份長久的、滋養心性的精神食糧。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展現齣一種罕見的、跨越文化和時代的包容性。它不像某些嚴肅的學術譯著那樣,被翻譯腔束縛,顯得僵硬和疏離;它也不同於某些流於錶麵的勵誌書籍,缺乏堅實的根基。相反,它在保持其精神內核的準確性的同時,融入瞭一種極富人文關懷的現代漢語錶達。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對當代社會各種思潮、各種焦慮的深刻洞察。這種“落地”的能力,是區分平庸之作與傳世之作的關鍵點。作者在闡述復雜概念時,所選擇的比喻和類比,往往帶著一種東方的禪意美感,既有畫麵感,又耐人尋味。我發現,很多我過去在其他地方讀到過但未能真正理解的概念,在這本書的語境下,忽然變得清晰明晰起來,這不得不歸功於譯者和作者之間高超的默契,共同構建瞭一個既純淨又充滿生命力的閱讀場域。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為精妙,完全沒有一般論著那種枯燥和說教感。它更像是一場由一位真正洞悉世事的智者引領的、循序漸進的對話。作者似乎深諳現代人求知的心態,不會急於拋齣宏大的理論體係,而是從最貼近日常生活的睏惑入手,層層剝開,引導讀者進行自我審視。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心性”與“外在世界”相互作用的論述,那種辯證的視角,既保留瞭佛教義理的精髓,又巧妙地規避瞭生澀的術語。閱讀過程中,我數次停下來,不是因為不理解,而是因為被某種精闢的見解觸動,需要時間去迴味和消化。這種行文風格,使得原本可能讓人望而卻步的深奧主題,變得觸手可及,它不是在“教”你,而是在“喚醒”你內在的覺知。讀完一章,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輕鬆感,仿佛心頭積壓已久的迷霧被輕輕拂開,這是極高明的引導藝術的體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