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控得極好,仿佛一位經驗老道的匠人,不急不躁地展示著他的精雕細琢。它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按時間順序鋪陳的史書,而是采取瞭一種主題驅動型的結構。例如,書中對某幾類古代工具書的分析部分,簡直可以單獨抽齣來作為一篇精妙的研究報告。作者對這些文獻的描述細緻入微,從紙張的縴維、墨色的深淺,到版刻的刀法,無一不透露齣一種對物質載體的珍視與敏感。這種對“物證”的深度挖掘,使得抽象的理論討論立刻獲得瞭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解讀那些略顯神秘的圖譜時,作者展現瞭驚人的耐心和清晰的邏輯,沒有用任何故作高深的術語來搪塞讀者,而是將圖譜中的每一個符號、每一條綫都賦予瞭明確的文化語境和功能解釋,讓我清晰地理解瞭古人是如何通過視覺化的方式來構建和理解宇宙秩序的,感受到瞭知識的重量與溫度。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態度令人肅然起敬,它最打動我的一點,在於其強烈的批判性反思。作者並未將古代堪輿學視為一個完美無缺的知識體係來頂禮膜拜,而是十分審慎地討論瞭其理論的局限性、適用範圍以及在不同曆史階段被濫用的傾嚮。這種“帶著鐐銬起舞”的研究方式,顯示瞭作者深厚的學術自覺。書中對某些被民間神化瞭的理論進行瞭冷靜的“去魅”過程,通過比對不同時期的官方記錄和私人筆記,成功地剝離瞭層層疊加的文化迷霧,還原瞭其最初的社會功能。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讓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學會瞭一種審慎的求知方法論。全書的結論部分更是發人深省,它將古代的地理認知與現代的國土空間規劃理念進行瞭某種隱秘的對話,提齣瞭關於人地關係重估的深刻思考,拓寬瞭我們對傳統學問價值的想象空間。
評分坦白說,我對學術著作通常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擔心會陷入枯燥的引注和無休止的文獻爭鳴中。然而,這本書的章節編排卻充滿瞭文學性的張力。它似乎在講述一個宏大的、跨越韆年的故事,其中關於某些地方傳說與實際地理環境相互作用的案例分析,尤其引人入勝。作者的文筆帶有很強的現場感,仿佛帶著我們一同走進瞭那些古老的測繪現場,去體會古人麵對復雜山川時的睏惑與最終的頓悟。特彆是對於特定地理形態的命名演變,追溯其背後蘊含的民族遷徙和文化融閤的痕跡,處理得既客觀又富有同理心,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會到曆史的厚重與人性的復雜。這種將冰冷的術數知識與鮮活的人類活動緊密結閤的嘗試,是這本書最大的創新點之一,也是它區彆於一般工具書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新齣的關於古代星象與地理堪輿的著作,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從裝幀設計到印刷質量,都透著一股紮實的學術氣息,讓人一上手就感覺這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科普讀物。作者在梳理古代堪輿學思想演變脈絡時,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史料,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曆史時期,社會結構、宗教信仰與堪輿理論之間的復雜互動關係。特彆是書中對唐宋時期堪輿流派分歧的剖析,視角獨特且論據充分,讓我這個業餘愛好者都領略到瞭其中蘊含的深刻學問。比如,對於某幾個關鍵概念的界定與闡釋,作者顯然是下瞭苦功的,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原文被梳理得井井有條,使得原本高懸於廟堂之上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引發瞭我對當時社會精英階層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構建世界觀的濃厚興趣。全書的行文流暢,邏輯嚴密,即便是涉及復雜的數學模型和術數推演,作者也能用清晰的筆觸將復雜的概念可視化,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卻又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實在難得。
評分讀完這本大部頭,我最大的感受是其罕見的廣度和深度。它不像許多同類書籍那樣,僅僅停留在對風水流派八卦口訣的膚淺介紹,而是將堪輿學的研究提升到瞭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層麵去考察。作者似乎對早期文獻的掌握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許多引用的段落都是首次在公眾視野中齣現,或是經過瞭極其精細的校勘與辨析。書中對於“氣”的概念在不同典籍中的語義漂移和功能變化進行瞭細緻的譜係學考察,這一點非常令人稱道。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地域敘事與政治閤法性之間張力的論述,它揭示瞭堪輿術並非單純的迷信活動,而是支撐古代王朝權力結構和疆域認同的重要意識形態工具。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停下來,查閱一些相關背景資料,這恰恰說明瞭作者的論述有著強大的牽引力,它迫使讀者走齣舒適區,主動去探究更廣闊的知識領域,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知識地圖。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全書分上下兩編,下編為校錄文字,計收錄敦煌堪輿文書32號,厘定綴閤為28件文獻,條分十類:陰陽宅經類5件,五姓宅經類2件,陰陽五姓宅經閤編類5件,三元宅經類4件,玄女宅經類1件,八宅經類1件,葬經類6件,山岡地脈類1件,蔔葬書類2件,附録《陰陽書》1件。其所收寫捲較此前已刊布者增齣三件。又在前人已有的校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研讀考證,在捲子收錄以及校勘、定名、綴閤、考辨字詞文意方麵頗有創獲,其中特彆是圖文校錄和補正方麵用力尤多。從敦煌學研究的角度看,可以說是達到瞭這一課題目前研究的最高水準。
評分歐洲曆史書上,一般把從最早國傢的齣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曆史,叫上古史。歐洲在這段時期處於奴隸社會,所以也把上古社會說成奴隸社會。如果從全世界範圍講,就不完全一樣,比如我們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比歐洲要早得多。
評分代買的,單看名字就夠深奧的。偶掙分走人。
評分敦煌本堪輿文書研究,當人文讀本和小說讀的。內容比較豐富,浙大的學術書籍。
評分關長龍,1964年生,遼寜省岫岩縣人。1986年畢業於遼寜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係漢語史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曆史係中國古代史專業,獲史學博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2005—2006年度訪問學者。現為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數術文獻學、中國禮俗文化史研究。著有《兩宋道學命運的曆史考察》(2001)、《中國學術史述論》(2004)《中國古代文化會要·禮俗篇》(2006)、《敦煌經部文獻閤集·韻書捲》(2008)等。
評分《象雄大藏經》中的《甘露寶藏四本目》,即《根本醫典藍本目》、《養生藥典白本目》、《療方花本目》、《治病黑本目》中記錄瞭大量的常見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藥用植物的性狀和療效等。據介紹,藏醫體係的形成與《象雄大藏經》中所展示的內容密不可分。
評分《禮記·禮運》“始諸飲食” 唐孔穎達疏:“ 伏羲為上古,神農為中古, 五帝為下古。”
評分內容簡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