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

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编
图书标签:
  • 行政审判
  • 案例分析
  • 行政诉讼
  • 中国法
  • 法学
  • 案例集
  • 司法审查
  • 政府行为
  • 公共管理
  • 法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245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847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3
字数:2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作者,案例遴选过程细致严谨,保证了所选案例典型性,内容上也深具实务指导价值,案例评析部分不仅详细阐述了裁判理由,而且点明了运用裁判要旨需要注意的问题,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全国行政审判人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国行政审判工作规范化建设,而且能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广大人民群众诉讼维权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显著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分管副院长担任主编,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审判长和各高级人民法院分管副院长组成编委会,入选案例均系全国范围内具有规则意义的典型案例,由各地办案水平较高、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采集和编写,并经过通讯编辑、责任编辑、编辑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长联席会以及编委会层层把关,确保案例。
  过程细致严谨,保证了所选案例典型性,内容上也深具实务指导价值,案例评析部分不仅详细阐述了裁判理由,而且点明了运用裁判要旨需要注意的问题,十分具有可操作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全国行政审判人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国行政审判工作规范化建设,而且能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广大人民群众诉讼维权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显著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目录

受案范围
第121号案例 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终结后作出的没收行为是可诉具体行政行为
——杜明星诉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局行政处罚案
第122号案例 行政机关对业主委员会的备案行为属于可诉行政行为
——杨晓文诉三亚市河西区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备案登记案
第123号案例 信访事项办理意见在什么情况下可诉
——张真常诉江西省定南县岿美山镇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办理意见案
第124号案例 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会议纪要具有可诉性
——马应堂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宁
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一案
第125号案例 行政机关对依其指示行事的辅助行为具有可诉性
——张敏不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道路交通行政处理案

当事人
第126号案例 具有直管公房经营管理权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可以作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被告
——张字不服北京市西城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案
第127号案例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否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曹明华诉临沂市财政局、临沂市科技局资产认定行政批复案
第128号案例 公司依抵押权主张房屋登记行为违法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三亚双泽实业有限公司诉五指山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案

起诉与受理
第129号案例 普遍登记背景下相对人对登记行为起诉期限的计算
——陈章顶诉贵州省镇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案
第130号案例 专利行政机关不应受理已经起诉的同一专利侵权纠纷
——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诉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案
第131号案例 因正当事由对行政复议申请暂不立案的申请期限应中止计算
——贞丰县勇兴煤矿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案

证据及事实认定
第132号案例 证言真实性审查的三条重要经验
——王龙刚不服海林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处罚一案
第133号案例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在行政诉讼中的运用
——刘玉恒不服河北省三河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案

法律适用
第134号案例 规划部门在新法实施后针对旧法实施期间的违法建设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应当适用哪部法律
——徐丽娟诉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处罚案
第135号案例 对行政惯例的合理信赖应予适当保护
——吴小琴等诉山西省吕梁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履行

法定职责案
第136号案例 地方法规、规章不能设定工业盐准运证制度
——鲁潍(福建)盐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诉苏州市盐务管理局盐业行政处罚案
第137号案例 基础法律关系相关因素存有争议时不得径行物权登记
——宫海亭诉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经营权行政登记案
第138号案例 无证驾驶致人重伤不宜吊销与肇事车型无关的其他类型驾驶证
——安鹏强诉安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案
第139号案例 商住楼楼间距合法性审查的标准
——周大勇等12户业主诉天水市规划局规划批准行为案
第140号案例 未依法办理营业执照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经营活动的属于无照经营
——尹源才诉韶关市翁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第141号案例政府不得随意对已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使注销权和划转权
——邓州市云龙出租车有限公司诉邓州市人民政府出租车

行政管理案
第142号案例 政府承诺的优先受让权应当予以保护
——谷西村委会诉洛阳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许可案
第143号案例 民事合同一方当事人可否因合同相对方的民事侵权行为对
工商登记提起行政复议
——黄陆军等人诉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登记行政复议案

程序审查
第144号案例 逾期作出治安行政处罚的法律性质及后果
——潘龙泉诉新沂市公安局治安行政处罚案
第145号案例 未向有利害关系的行政复议第三人送达行政复议文书构成程序违法
——临清市鲁信面粉有限公司诉山东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
决定案

职权审查
第146号案例 违法行为危害结果地的行政机关有权对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万迪森要求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岸分局履行查处
违法行为法定职责案
第147号案例 无论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签订与否行政机关都无权处理自留
地权属纠纷
——刘瑞宏、林丽诉三亚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复议案
第148号案例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中的房屋拆迁补偿房管部门无权裁决
——贵州省黔台酒厂诉仁怀市房管局房屋拆迁补偿裁决案
第149号案例 行政机关负有法定职责的时间节点
——原告任伟成等诉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大华新村派出所不履行设置道路标牌法定职责案
第150号案例 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处罚属超越职权行为
——彭锋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土地行政处罚案
第151号案例 工商部门能否以无照经营为由查处建设领域的违法承包
——祝增法诉常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处罚一案

裁判方式
第152号案例 裁判时机成熟时,人民法院可直接判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内容明确的具体行政行为
——尹荷玲诉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椒江分局土地行政批准案
第153号案例 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瑕疵并不必然导致被撤销
——刘立公诉辽宁省锦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古塔分局工商
行政处罚案
第154号案例 二审裁判在维持一审结果的同时可加判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刘梅兰诉兰州市人民政府工伤行政复议决定案
第155号案例 履行法定职责判决中可以提示行政机关按照法院的法律见
解作出特定行为
——苏真诉儋州市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第156号案例 以虚假身份证明办理的结婚证依法应予撤销
——李玉巧诉南阳市卧龙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案

行政赔偿
第157号案例 遗失房产登记资料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李贵宝诉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行政赔偿案
第158号案例 从相当因果关系看原因力大小对赔偿责任分配的影响
——杨军等诉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人民政府行政赔偿案
第159号案例 行政赔偿案件中混合过错情形下的责任划分
——黄玉河诉图们市林业局行政赔偿案
第160号案例 行政机关未遵循法定程序拆除违法建筑致损失扩大的应承
担赔偿责任
——陈国财等不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人民政府城建规划行政强制案

精彩书摘

  被上诉人微生物公司、方圆公司辩称,1.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原告是爱科公司,当时专利权人没有提起诉讼,而是被法院追加为第三人,该案与本案的情况不同,不影响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权人请求行政处理的申请。2.上诉人的制药方式和配比与专利保护范围完全一致,而方圆公司从未支持或者配合上诉人获得药品批件,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上诉人侵权专利权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个:1.微生物公司、方圆公司请求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是否超过请求时效;2.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受理本案专利侵权纠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3.被诉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认定福药公司构成专利侵权的主要证据是否充分。
  经审查确认如下:1.福药公司自2004年5月开始生产销售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至今,在微生物公司和方圆公司申请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福药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一直处于继续状态,因此,微生物公司和方圆公司不存在超过请求时效的问题。2.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专利管理部门受理专利侵权纠纷的条件之一是“当事人没有就该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项规定中的“当事人”的范围即为第(一)项规定中“请求人”的范围,爱科公司作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已经就与本案相同的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04年8月31日受理了该专利侵权诉讼,后又追加专利权人微生物公司为第三人。因此,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权人微生物公司和方圆公司针对同一侵犯专利权纠纷的请求,不符合受理条件。3.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在作出被诉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的过程中没有全面充分地考虑福药公司提出的抗辩事由,也没有对福药公司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而仅以侵权产品是在福药公司处生产和销售、福药公司未与专利权人签订书面授权许可合同为由,认定福药公司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属于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综上所述,被诉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违反法定程序,依法应予撤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判决结果不当,依法亦应予撤销。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之外的、不包含该卷具体案例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他行政审判案例集或相关著作的特点,并力求内容详实、自然流畅。 --- 《中国行政诉讼前沿与疑难问题精析(2024版)》图书简介 导言: 在全球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行政审判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复杂性、前沿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日益凸显。《中国行政诉讼前沿与疑难问题精析(2024版)》并非聚焦于特定时间段内已形成固定裁判模式的案例汇编,而是致力于穿透司法实践迷雾,直击当前行政法领域最活跃、争议最大、理论探索最为迫切的焦点问题。 本书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法院资深法官、高校顶尖行政法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裁判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动态、前瞻性的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的“雷达图”。 本书的宗旨是“研判趋势,应对挑战,指导行动”。它避免了对既有成熟案例的简单梳理,转而深入剖析那些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对未来立法和司法解释具有潜在影响的“疑难险滩”。 第一编:行政主体认定的边界与延伸 本编核心关注行政权力边界的模糊化带来的审判难题。在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趋势下,传统的“行政机关”概念面临巨大挑战。本书重点剖析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行政事业性公司的法律地位: 探讨承担特定公共职能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涉纠纷的管辖权认定。重点分析了在“改制”和“社会化”进程中,其行为的“行政性”与“营利性”的切割标准。例如,针对特定行业(如供水、供电、物业管理等)的垄断性或准垄断性行为,如何区分其基于合同关系的行为与基于行政授权的行为,是本编着墨的重点。 2. 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识别: 深入解析《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委托行政行为的效力与责任承担机制。通过对大量新近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分析,明确判断委托行为是否越权、受托方行为的“归责”路径,尤其关注“谁委托、谁受益、谁担责”的动态平衡。 3. 信息公开主体的扩大与限制: 聚焦于非传统行政机关(如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行使特定行政管理职能时,是否纳入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范围。本书引入了“事实上的行政权力”理论,结合具体案例,构建了判断此类主体责任的实践模型。 第二编:行政行为的效力与审查标准革新 行政审判的核心在于对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本编着眼于审查标准的演进,特别是从“合法性审查”向“适度合理性审查”过渡中的理论与操作困境。 1. “自由裁量”的司法界限: 详细梳理了在环境执法、城市规划许可、财政补贴分配等领域,法院如何有效介入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本书提出了“三重审查法”——即基于职权法定原则的合法性审查、基于比例原则的强度审查、以及基于信赖保护原则的个案公平性审查,以避免司法对行政能动性的过度干预。 2. 行政协议的司法救济: 随着《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协议的纳入,本编重点分析了协议的撤销、履行及违约责任的认定。特别关注了“履行不能”情形下的救济方式选择,以及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私法契约精神的冲突。本书对涉及土地征收、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复杂协议进行了深度解构。 3. 事实认定错误与证据规则的适用: 探讨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或许可决定过程中,基于错误或不充分的事实基础而作出的行为,在司法审查中的处理方式。着重分析了行政机关的证据收集义务、证据的关联性和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在行政诉讼中的具体适用。 第三编: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精细化应对 行政强制和处罚是行政权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引发行政争议最集中的领域。本编的侧重点在于防范权力滥用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救济。 1. 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关注《行政强制法》实施后,针对“履行法律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强制执行问题。例如,对污染企业限产、停产决定的司法审查,以及在强制拆除过程中的程序保障与补偿衔接。 2. “连环处罚”的体系性审查: 针对一个基础事实引发多个行政机关作出处罚或处理的情形,本书探讨了如何审查是否存在“一事多罚”或处罚的交叉重叠问题,强调了处罚体系的统一性和协同性审查。 3. 行政不作为的救济路径选择: 深入分析了在特定情形下,行政机关应作为而不作为所导致的损害赔偿诉求的合理性。本编特别关注了对监管不作为(如对金融风险、食品安全的失职)的司法审查潜力。 第四编:国家赔偿与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 本编将视角投向了行政争议的终局解决和损害救济的高级阶段。 1. 特殊侵权情形下的国家赔偿: 探讨了在紧急状态、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形下,政府为公共利益实施的限制措施(如临时征用、封控隔离)所引发的合理补偿请求,如何与法定国家赔偿请求进行区分和衔接。 2. 行政诉讼与仲裁、调解的衔接: 分析了在司法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如何引导和适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ADR)。重点介绍了地方在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方面的最新实践经验,及其对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审理周期的影响。 本书特色总结: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前瞻性与深度。它不满足于总结既有的判例法,而是聚焦于“正在形成的法”与“待解决的难题”。内容结构围绕行政审判中的热点、难点、痛点精心设计,对每一类疑难问题均辅以详尽的法理分析、多地法院的最新裁判倾向性梳理以及潜在的风险预警,为广大行政审判同仁、律师、政府法制工作者提供一份真正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战手册”,而非简单的案例汇编。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从被动的“案例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规则构建参与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基层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行政案件,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需要更权威、更具指导性的参考。这部《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收录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能够学习到其他地区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书中的每一个判例,都仿佛是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清晰地认识到法律适用的尺度和界限。尤其是那些对法律条文进行创新性解释,或者在处理疑难案件时展现出高超智慧的判决,对我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读罢《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四卷(121-160号),我最大的感受是,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本案例汇编,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行政审判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思考。书中的每个案例都精选自真实庭审,其背后蕴含的不仅是法律适用的细节,更是社会治理的脉络和公民权利保障的深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案例选取上的独具匠心,那些涵盖了土地征收、信息公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多个重要领域,并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甚至引领性的案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的学习素材。其中一些案例的判决理由,对于理解和把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重要制度,乃至一些新兴的法律问题,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作者的评析部分更是画龙点睛,它不仅仅是对判决的简单复述,而是深入剖析了案件的法律逻辑、社会背景,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和不同观点。这对于提升法律从业者的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它让我意识到,行政审判并非僵化的条文堆砌,而是充满智慧与博弈的法律实践过程。

评分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读者而言,《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力作。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行政审判的发展趋势,理解法律如何真正地服务于社会?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它所收录的案例,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涵盖了许多当前社会关注度高、争议较大的行政争议。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不仅能了解到最新的司法实践,更能感受到中国行政审判体系在不断成熟和完善过程中的努力与探索。书中的评析部分,更是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解释了判决的依据,还深入探讨了案件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法律挑战。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让我对中国行政审判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看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巨大作用。

评分

这套《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系列,尤其是这个包含了第121至160号案件的第四卷,简直是行政法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宝藏”。我作为一个常年与行政机关打交道的律师,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灵活运用,才是制胜的关键。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翻开它,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庭审现场,感受着法律条文如何在具体的纠纷中被解读、被适用。每个案例的呈现都力求严谨,从案件的背景、事实的认定,到法院审理的焦点、适用的法律条文,再到最终的判决理由,都梳理得清晰明了。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判例,很多案例都附带了深入的评析,点出了案件的关键性,以及它对未来类似案件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甚至是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紧跟司法动态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实战手册”。尤其是在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上,本书提供的思路和参考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极大地启发我在面对相似问题时,如何更精准地把握法律脉络,找到最有利的论证方向。

评分

我是一名对行政法充满好奇心的法学研究生,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行政法理论如何落地实践的优质资源。《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4卷·第121-160号案例)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炭。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每一个案例的呈现,都仿佛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我不仅仅能看到法律条文是如何被引用和解释的,更能体会到法官们在面对具体案情时,是如何权衡利弊、考量公平正义的。尤其是一些涉及公民与政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案件,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挑战与进步。书中对每个案例的深入剖析,更是我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它能够引导我从不同角度审视案件,理解判决背后的逻辑,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这对于我在撰写学术论文、准备考试,乃至未来从事法律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

好,正版

评分

不错,就是好,但是民告官难啊

评分

好,正版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很好的借鉴书,对工作有帮助

评分

多看看很有启发,四本全购齐。

评分

这本书用盒子包装的不错

评分

默认好评~~~~~~~~~~~

评分

很具有参考价值,虽然新的行政 诉讼法有了不少 修改,但还是能借鉴其思路。学习的好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