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务书精品系列:怎样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分析(十八大版)》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之约,于2005年8月出版,之后经过两次再版。这次是第四版,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了较多的修改,衷心奉献给党性教育事业,奉献给正在为党性教育活动作出贡献的工作者、党员、干部。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务书精品系列:怎样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分析(十八大版)》内容包括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和重要目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开展先进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加强党性修养是执政党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 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二 加强党性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 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和重要目标
一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科学内涵
二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三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
第二章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二 紧密结合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三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第三章 开展先进性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一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
二 开展先进性教育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基石出性工作
三 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效和启示
第四章 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式
一 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科学内涵
二 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一个创造
三 增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 按照党的建设要求大力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
一 认真学习理论,加强共产党员理论修养
二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共产党员政治修养
三 坚持党的宗旨,加强共产党员思想修养
四 坚持勤奋学习,加强共产党员科学文化知识修养
五 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共产党员组织纪律修养
六 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共产党员作风修养
第六章 进行党性分析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环节
一 党性分析的科学内涵
二 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
三 党性分析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如何进行党性分析
一 党性分析的基本要求
二 党性分析的对照标准
三 广泛征求并如实反馈群众意见
四 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五 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六 深入自我剖析,搞好党性分析
七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党性分析的主要经验
第八章 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一 党性分析材料的基本内涵
二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本原则
三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本要求
四 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附:党性分析的典型案例
后记
精彩书摘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经验,而且需要有坚强的党性。如:凡属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个缺乏党性,追名逐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处处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的人,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时,是不可能坚持上述原则的。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有坚强的党性。只有那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人,才能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那些怀有私心、贪心、野心的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在领导班子中播弄是非,搞内耗;在群众中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在执行政策上左右摇摆;在工作中利用权力谋取私利;在用人上任人唯亲,嫉贤妒能;在作风上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在生活上奢侈腐化;不作为,乱作为,胡作非为,这种人不可能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而且往往会把领导班子搅散,把人心搞乱,把单位搞垮。领导干部担负着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前进的责任。担负着思想道德领跑的责任。而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对群众的教育要有效,一靠讲的是真理,让人信服,二靠人格高尚,身体力行。否则,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只能是“台上你讲,台下讲你”。组织群众,凝聚人心,也不能只靠权力,还要靠威信。
威信从哪里来?李瑞环同志讲过,领导者的威信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宣传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也骗不出来,只能靠坚持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扎扎实实地为人民办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如古人所讲,“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对领导干部来讲,增强党性是关系到能不能担负起团结、教育、组织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领导干部的党性强弱,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到政风和社会风气。干部是群众观察党的大大小小的窗口和旗帜,领导干部是党的形象大使。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观察党,而且通过身边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言行来观察党,决定自己对共产党的态度。所以领导干部带头进行党性修养,就不仅是关系个人形象的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威信和社会道德风气的大问题。妇科专家林巧稚原来信上帝,但上帝是什么样的,谁也没见过,她当然也没见过,她信上帝是为了追求一种做人的高尚道德。后来她接触了共产党,特别是在与周恩来等党的领导干部的接触中,感到共产党人身上体现的这种道德,正是她所追求的那种高尚道德,于是,她由信上帝改为信共产党,追随社会主义。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各种各样的权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权力也可以腐蚀人,使领导干部的优势弱化、蜕化,甚至异化。党性修养正是防止领导干部被权力腐蚀,导致优势弱化、蜕化的有效方法。一般地讲,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都有自己的优势,保持和发扬这些优势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础条件。但是能否做到这一点,对领导干部也是一个考验。
……
思想铸魂,党性扬帆:党员干部修养与实践指南 在中国共产党的宏伟征程中,思想建设始终是贯穿始终的灵魂工程。每一位党员,无论身居何职,都肩负着锤炼党性、永葆先进性的历史使命。本书,正是为响应这一时代呼唤而诞生的党务工作精品力作,旨在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一套系统、深刻、实用的党性修养与分析方法论,指引大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高尚的政治品格、更加过硬的作风能力,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一、 理解党性:思想根基与时代要求 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概念,更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特质和行为准则。本书开篇,便将深入浅出地阐释“党性”的丰富内涵。我们将从党性的历史演进出发,追溯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从延安时期“学习、批评、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到改革开放时期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党性的内涵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本书将详细剖析,新时代对党员党性修养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系统论述,为党员党性修养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要深刻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在实践中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到,党性修养的根本在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于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 二、 怎样进行党性修养: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 党性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自觉过程。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党性修养方法论,帮助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将党性修养落到实处。 理论学习是基石: 深刻理解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系统、深入、富有成效的学习,包括如何理解理论的精髓要义,如何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如何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我们将强调学习的原著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思想改造是核心: 一个人思想的先进性,决定了他行为的先进性。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过程。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交流、反思总结等方式,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杂质。我们将鼓励党员干部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承认错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思想上的“清扫”,确保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实践锻炼是关键: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党性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党、服务国家。本书将强调,要把党性修养体现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中,体现在推动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我们将引导读者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每一个岗位,都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每一个任务,都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道德养成是保障: 党员的个人品德,是其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引导读者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包括诚信、友善、敬业、奉献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共产党员特有的高尚情操。我们将强调,良好的个人品德是赢得群众信任、树立良好党员形象的基础,也是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有力屏障。 组织生活是平台: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锤炼党性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深入分析,如何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发挥组织生活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在组织生活中,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共同提高,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 怎样进行党性分析:自我画像与精准提升 党性分析,是对党员党性修养成效的阶段性评估,也是发现问题、明确方向、促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书将提供一套科学、严谨的党性分析方法,帮助党员干部实现对自身党性的精准画像。 明确分析标准: 党性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标准。本书将围绕“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围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设定清晰、客观的分析维度。我们将以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结合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帮助读者建立起科学的分析框架。 深入对照检查: 党性分析的实质,就是对照检查。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镜子,以党章党规为尺子,深刻对照检查自己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的差距。我们将引导读者深入反思,在思想上是否受到侵蚀,在行动上是否有所偏离,在工作中是否有所懈怠。 聚焦突出问题: 党性分析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聚焦突出问题。本书将引导读者,通过深入的自我剖析和必要的群众意见征集,找出制约自身党性修养进步的关键症结。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是宗旨意识有所淡薄?是纪律规矩意识不强?还是工作创新能力不足?本书将帮助读者准确识别自身的主要问题。 剖析问题根源: 找准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本书将引导读者,从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工作方法、生活习惯等多个层面,深入挖掘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是对群众的感情不够真挚?是缺乏自我约束?还是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深刻的根源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制定整改措施: 党性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提升。本书将指导读者,针对分析出的突出问题和根源,制定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这些措施要明确目标、细化步骤、落实责任、限期完成,确保党性修养能够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将强调,整改措施要体现从严从实的作风,要让党员干部看到明确的改进方向和可期的进步。 持续跟踪问效: 党性分析和整改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本书将强调,要建立持续的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回顾整改情况,评估整改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性修养的效果得到巩固和提升,真正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结语: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务书精品系列:怎样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分析(十八大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本书为契机,自觉投身到党性修养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锤炼高尚品格,提升能力素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这套系列丛书,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科学的理论体系、严谨的逻辑论证、鲜活的时代特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强化党性修养的宝贵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