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史講演錄(第4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史講演錄(第4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黑格爾(Hegel G.W.) 著,賀麟,王太慶 等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187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234907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78-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史講演錄(第4捲)》是根據格洛剋納1928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爾全集》第十九捲譯齣的。格洛剋納本這一捲是根據1833年齣版的米希勒本第十五捲重印的。翻譯過程中,我們參考瞭霍爾丹根據德文第二版譯的英文本,兩種本子有齣入的地方,有助於瞭解第一版德文本原意的地方,我們都斟酌摘譯過來,作瞭補充,用[]號標齣,並注英譯本頁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三部 近代哲學
[引言]
第一篇 培根和波墨
一、培根
二、雅各波墨

第二篇 思維理智時期
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學時期
一、第一階段
1.笛卡爾
2.斯賓諾莎
3.馬勒伯朗士
二、第二階段
1.洛剋
2.鬍果格老秀斯
3.托馬斯霍布斯
4.庫得華斯
5.普芬多夫
6.牛頓
三、第三階段
1.萊布尼茨
2.沃爾夫
3.通俗哲學
第二章 過渡時期
一、唯心論和懷疑論
1.巴剋萊
2.休謨
二、蘇格蘭哲學
1.托馬斯銳德
2.詹姆斯柏阿蒂
3.詹姆斯奧斯瓦德
4.杜格爾德斯圖爾特
三、法國哲學
1.否定的方麵
2.肯定的方麵
甲、自然體係
乙、羅比耐
3.關於具體的普遍統一的觀念
①感覺和思想的對立
②盂德斯鳩
③愛爾維修
④盧梭
4.[德國]啓濛思想

第三篇 最近德國哲學
一、耶可比
二、康德
三、費希特
1. 費希特哲學的基本原理
2.費希特新改造的體係
3.幾種與費希特哲學相聯係的主要形式
①弗裏德裏希封希雷格爾
②施萊艾爾馬赫
③諾瓦利斯
④福銳斯,布特爾威剋,剋魯格
四、謝林
五、結論

譯者後記
術語(部分)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精彩書摘

  斯賓諾莎在無限者中詳細地描述瞭概念的概念,比彆處更詳細。他認為無限者並不是這個設定,也不是越齣這個設定,即感性的無限性,而是絕對無限性,是肯定的東西,它當下此刻就在自身中完成瞭一種絕對的眾多性。例如綫由無窮多的點構成;它是無限的,——它又是一條有限長的綫,是肯定的,在這裏的,沒有彼岸的,現實的。無窮多的點是沒有完成的,有彼岸的,那彼岸在這條綫裏完成瞭;它被召迴到統一裏瞭。他的那些定義裏也同樣包含著無限者,例如“自因”就被定義為“在它的概念中包含著存在的東西”。概念和存在是彼此互為對方;但是自因、這個“包含”卻正好把這一對方納迴到統一裏。又如:“實體就是在自身內並且憑自身而被理解的東西”,情形也是一樣。概念和存在是在統一中;它既在自身內,又在自身內具有自己的概念:它的概念就是它的存在,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概念。這是真正的無限性;無限性就齣現在這裏。但是斯賓諾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沒有把這個概念看成絕對概念,並沒有宣布它是本質本身的一個環節,而是把它放在本質以外,放到關於本質的思維裏去瞭。
  於是這個概念就被當成瞭關於本質的認識;它被放進瞭哲學的主體;據說這就是斯賓諾莎哲學的獨特方法。這種方法也就是證明的方法;笛卡爾的齣發點已經是:哲學命題必須以數學的方式加以處理和證明,——必須具有像數學命題那樣的明確性。——誠然,數學這種獨立的、重新蓬勃生長的知識首先以這種方式使人心悅誠服,哲學在這種方法上看到瞭十分光輝的榜樣,然而,在哲學中卻完全誤解瞭這種知識的本性和對象,數學的認識和方法是純粹抽象的認識,是對哲學根本不適閤的。
  ……

用戶評價

評分

      柏拉圖自二十歲起師事蘇氏,前後八年,蘇格拉底亡故時,柏氏纔二十八歲,老師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瞭雅典的民主本質,明白瞭群眾的無知,柏氏受蘇格拉底的精神感召,變成一個酷愛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圖開始,人類開始有大學製度瞭。柏拉圖非常敬愛他的老師,他常說:“我感謝上帝賜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謝上帝賜我生在蘇格拉底的時代”。尼采稱蘇格拉底是西方哲人最優秀的靈魂。英國著名哲學傢、思想傢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贊頌說: “蘇格拉底是被處死瞭,但蘇格拉底的哲學如日中天,光輝照遍整個的知識長空”。但遺憾的是:蘇格拉底之後的西方思想傢們,都隻能是局限在哲學的頭腦思維層麵。

評分

通過黑格爾的講演錄來幫助理解西方的哲學曆史!

評分

黑格爾青年時代恰逢法國大革命,J.盧梭的思想對他産生瞭極大影響,他被法國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動。他反對封建專製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國在政治上實現統一,把德意誌民族的復興與資産階級革命聯係起來,並把立憲政治製度視之為理想的國傢製度。1815年拿破侖戰爭的失敗、歐洲封建勢力的復闢,使他的政治態度發生變化,放棄瞭激進的政治主張,開始贊頌現存的普魯士王國,主張以此為基礎而建立君主立憲製政體。黑格爾晚年對普魯士王國錶現齣忠順態度,但對法國革命始終持有好評,對德國保守派──曆史法學派持反對態度。

評分

一、耶可比

評分

典型之作,買來收藏。。。

評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

評分

二、康德

評分

五、結論

評分

哲學是個恒久的問題,需要我們一直不斷地去探索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