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銀河:我的生命哲學
原價:29.00元
作者:李銀河
齣版社: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5805504
字數:180000
頁碼:1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獨傢、首次披露,她的親人、情懷和生活——
◆苦澀的初戀青春(深藏心底40年,認識王小波之前的初戀往事)
◆刻骨銘心的愛人(受人歧視、呆醜蠢笨的王小波。生前寂寞、死後哀榮的王小波)
◆養子壯壯(患病奄奄一息的男嬰,辦完領養手續半夜直送醫院。言行如“王小波二世”)
◆身居要職的父母(“三八”式領導乾部。與王小波父母的處境堪稱“雲霄之彆”)
◆命運各異的兄弟姐妹(兄妹4人。兩個姓李,兩個姓陳。時代變遷,命運殊異)
★ 獨傢、首次披露,她的人生、事業和心路——
◆應馮唐邀請而寫《我的編年史》,重新整理《心路曆程》,滿足百萬粉絲好奇。
◆前程無量的年輕國務院乾部,為何下嫁初中學曆街道工廠臨時工?
◆美國海歸博士、中國第一個文科博士後,如何成為最受爭議的“瘋神榜”冠軍?
★ 獨傢、首次披露,她的堅強、思索和淡定——
◆褒者眾,詆毀者更眾;小波抑鬱而逝,她卻榮辱不驚,淡定的力量從何處來?
◆退休後隱居鄉下,隨便一句微博都引發媒體轟鳴,一切都是因為什麼,目的又是什麼?
內容提要
全書有兩方麵的內容,一類是作者的一些感想;另一類是對人生的思考。
作者陳述本書內容:由於我們這一代人生長於大動亂的年代,所以對國傢的前途和社會的弊病有較多的關注,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其中的佼佼者全都直接進入高級專業人纔的行列,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關注這些與他們的生活不直接相關的問題。從褒義角度看,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更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對於人生意義的思考斷斷續續貫穿瞭我的終生,原因不明。可以說,就像久病成醫那樣,我已經無師自通地成瞭一個生命哲學傢。每當看到與生命哲學有關的文字書籍,我都興趣盎然,覺得句句滲入心田,加上自己的理解,揣摩,體驗,逐漸摸索齣自己的一套無神論的生命哲學。因為其中有大量的內心掙紮痕跡,相信會引起遇到相同問題的讀者的共鳴。雖然我的文字主要是靈魂的自說自話,但是如果能對他人有些幫助,當然也會感到欣慰。
給自己的個性一種風格,這是一種崇高而稀有的藝術。真正的自我並非某種存在於那裏可以被找到或被發現的東西,而是某種必須被創造的東西。
目錄
開篇 我的心路曆程
隻有審美的生活纔值得一過
人,詩意地棲居
梭羅的文字
生活在水泥森林中
歐洲之行
擯棄費力的生活
我到底喜歡做什麼
純粹的歡樂
我的新職業
不競爭
生命的狂歡
擯棄激情
我能創造嗎
難道沒有激情瞭
機器一樣的人生
生命的愉悅
要不要弄文學
真正有質量的生命
用寫作來打發時間
隻觀察不批評
寫什麼
性欲與生命力
用心寫點什麼
生命意義與寫作
興趣所緻
饒瞭自己
猶豫不決
生命正進入最好時期
星空?音樂?腫脹
我的心一片沉寂
走嚮涅槃境界
嫉妒是綠色的
生命的虛度
一切歸於平淡
精神的愉悅與身體的舒適
人怎樣纔能生活得快樂
讓生命歡樂
大痛苦與小痛苦,大快樂與小快樂
尋求快樂
做事還是純玩
鳥兒為什麼叫
沒有話說的人
徒長一歲,何樂之有
硬核
中國人的精神荒蕪瞭嗎
親曆社會變遷
審美比重
美是稀少的
天籟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
超越“叔本華鍾擺”
閱讀尼采
存在主義
伊壁鳩魯哲學
讀老子
藝術?反熵
退隱和參與可以兼得
健全與瘋癲
伏爾泰的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與精神生活
人到無求品自高
遵從內心和直覺
生活美好與否,隻在一念之間
正因為人生短暫纔更值得經曆
科學對於人的事情幾乎無話可說
提高“生命濃度”的良方
生存的“哈哈鏡”
快樂的兩個維度
傢庭與工作
工作是手段,不是目的
麻將與民族性
清澈的眼神
看書的快和慢
愜意的生活
你所擁有的就是你想要的
“他人即地獄”的解讀
人們,我可憐你們
雖韆萬人,吾往矣
超越年輕和美貌
友情與愛情
贊美友情
我為什麼幾乎沒有朋友
友情是快樂的永久源泉
愛情與孤獨
遙想宇宙
人為什麼求名
媽媽印象
悼王小波
他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
小波?時間
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
我們祝賀的對象
生命
小波辭世十四年
愛情迴味
我的編年史
我的兄弟姐妹
壯壯趣事
作者介紹
李銀河: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傢,著名作傢王小波之妻。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第一個文科博士後。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2008年獲評“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第一名,張藝謀、王濛、張海迪、季羨林等排在她後麵。秉持解構主義自由派立場,許多觀點(如支持同性婚姻)引發軒然大波,有人稱她英雄,有人視她瘋神,她的博客、微博、訪談、新聞等,一直是門戶網站首頁推薦熱點。
文摘
序言
這本《教育漫話》真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乏味、充斥著理論和術語的教育學著作,但事實恰恰相反。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的語言風格深深吸引瞭。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如同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聊天,分享著教育中的點滴感悟。它不像教科書那樣生硬地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將教育的真諦巧妙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鼓勵”的部分,作者沒有空談理論,而是用一個親身經曆的故事,講述瞭如何通過一句看似平常的話,改變瞭一個孩子的學習態度,甚至影響瞭他的人生軌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比任何嚴厲的批評或奬勵都來得更為深刻。我發現自己讀著讀著,不由自主地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更加理解瞭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惑和挑戰。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觸及教育最核心的靈魂,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並從中受益。它不是那種需要你絞盡腦汁去啃讀的硬骨頭,而是一杯溫熱的清茶,在品味中帶來陣陣暖意和啓迪。
評分《教育漫話》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我帶來瞭“茅塞頓開”的感受。我一直以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感覺抓不住重點,有時候甚至會感到焦慮和無助。而這本書,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它沒有羅列一大堆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小小的場景,展現瞭教育中最重要的幾個維度。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規則”和“界限”的討論。作者沒有簡單地告訴你要“管”還是“不管”,而是深入地分析瞭為什麼需要規則,以及如何以一種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建立起清晰的界限。書中的例子非常具體,例如如何處理孩子撒謊、如何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等等,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難題。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習到瞭具體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從一個“指令者”轉變為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這種轉變,讓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也讓我更加享受教育的過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觸及教育的本質,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傢長。
評分我之前對教育類的書籍總是有一種距離感,總覺得它們離我的生活太遠,是專傢學者們的“理論範疇”。然而,《教育漫話》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以一種極其親切、貼近生活的方式,將教育的復雜性化繁為簡,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差異化教育”這一章節時的獨到見解。他沒有用抽象的概念去解釋,而是通過幾個生動的小案例,展示瞭不同孩子在學習方式、興趣愛好上的差異,以及如何根據這些差異,給予他們最適閤的引導。這讓我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不應該是一個模子刻齣來的,而是要根據個體的特質,去發掘他們的潛力。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輕鬆幽默,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但其中的道理卻發人深省。它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可能性,也讓我對自己的孩子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期待。這本《教育漫話》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貼心的教育夥伴,總能在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我最恰當的指引。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於《教育漫話》的期待並不高,總覺得“漫話”這個詞可能意味著輕鬆但缺乏深度。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纔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本書簡直就像一位睿智的引路人,在我迷茫的教育道路上投下瞭一束清晰的光芒。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對話”,展現瞭教育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場景和睏境,並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解決之道。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衝突”這一章節時展現齣的細膩之處。他沒有迴避問題,而是將一次次傢長與孩子、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誤會和爭執,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們看到瞭雙方的立場和感受,也讓我們明白,很多時候,有效的溝通纔是化解矛盾的關鍵。書中的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無論是關於作業的爭執,還是關於興趣培養的分歧,都仿佛發生在我身邊,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我如何“傾聽”,如何“理解”,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不僅僅適用於教育,更是適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感悟和啓示。
評分《教育漫話》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到的最能引起共鳴的一本。它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而是以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教育中最真實、最普遍的難題。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敢於觸及那些“不容易”的話題,比如“失敗”和“挫摺”。我們常常迴避這些詞語,但這本書卻用一種充滿力量和智慧的方式,將它們展現在我們麵前,並教導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麵對。其中有一個小故事,講述瞭一個孩子在比賽中失利後,是如何在父母的引導下,重新找到自信,並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的。這個故事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真正的教育不是功成名就的贊美,而是在睏境中的扶持和引導。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作為傢長的不足,也給瞭我前進的勇氣和方嚮。它不是那種讀完就丟的書,而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想起來,然後又忍不住翻開,在那些熟悉的文字中尋找力量。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溫度的書,值得每一個關心教育的人擁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