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医外治疗法系列--图解手部按摩疗法

图解中医外治疗法系列--图解手部按摩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戈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按摩
  • 手部按摩
  • 图解
  • 健康
  • 养生
  • 疗法
  • 传统医学
  • 穴位
  • 图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1670
商品编码:1125203938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0
字数:2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大减价    活动日期:2017-12-13 09:52 - 2018-01-12 09:52
单笔订单满 1 件  减 10 元 包邮(不包邮地区:台湾、香港、澳门、海外)


图解中医外治疗法系列--图解手部按摩疗法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手部按摩 1.1 手部与全身脏腑的对应关系 1.2 手部按摩的原理与优势 1.3 手部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1.4 如何准备手部按摩 第二章 手部基础按摩手法 2.1 点按法:寻找并刺激特定穴位 2.2 推揉法:舒缓肌肉,促进循环 2.3 拿捏法:放松筋骨,缓解僵硬 2.4 弹拨法:疏通经络,止痛疗疾 2.5 摩擦法: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2.6 叩击法:激发经气,增强活力 第三章 手部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 3.1 肩颈酸痛:重点按摩肩髃、天宗、肩井等穴位 3.2 腰背疼痛:选取肾俞、大肠俞、八髎等穴位 3.3 头痛失眠:刺激风池、太阳、百会、神门等穴位 3.4 消化不良:按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 3.5 月经不调:重点刺激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 3.6 手脚冰凉:温通四肢末端,改善血液循环 第四章 手部特定区域的按摩技巧 4.1 手指按摩:缓解手指关节疼痛,改善精细动作 4.1.1 食指:对应大肠经,缓解腹胀、便秘 4.1.2 中指:对应心包经,调节情绪,改善失眠 4.1.3 无名指:对应三焦经,疏通经络,缓解耳鸣 4.1.4 小指:对应心经与小肠经,安神定志,改善心悸 4.2 手掌按摩:调理五脏六腑,增强免疫力 4.2.1 掌心:对应脾胃,健脾益气,促进消化 4.2.2 掌根:对应肾脏,补肾益精,增强体质 4.2.3 掌背:对应肺部,宣肺止咳,缓解呼吸不畅 4.3 手腕按摩:疏通经络,缓解手臂麻木 4.3.1 腕横纹:对应不同脏腑,针对性调理 4.3.2 桡骨茎突:缓解腱鞘炎,改善腕部活动受限 第五章 手部按摩的个性化调理 5.1 根据体质选择按摩方案 5.1.1 寒性体质:温和按摩,配合艾灸 5.1.2 湿热体质:清热泻火,避免过度刺激 5.1.3 气虚体质:补气升阳,巩固疗效 5.1.4 血虚体质:养血活血,促进身体机能 5.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手部按摩 5.2.1 儿童:轻柔按摩,促进生长发育 5.2.2 青少年:舒缓压力,改善学习状态 5.2.3 中老年: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5.3 结合其他中医外治法 5.3.1 拔罐与手部按摩的结合 5.3.2 刮痧与手部按摩的配合 5.3.3 药贴与手部按摩的协同作用 第六章 常见问题解答 6.1 手部按摩是否会有副作用? 6.2 手部按摩多久为一个疗程? 6.3 手部按摩是否需要专业指导? 6.4 手部按摩在不同季节的注意事项 --- 详细内容介绍: 《图解中医外治疗法系列--图解手部按摩疗法》是一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实用中医养生保健书籍。本书围绕中医“体表治病,局部求本”的理念,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与简单易学的按摩手法相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一套安全、有效、便捷的自我保健方法。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再到个性化调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手部按摩学习平台。 第一章 认识手部按摩 本章是开启手部按摩之旅的基础。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医对外治疗法的精髓,特别是手部按摩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1.1 手部与全身脏腑的对应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手为诸阳之本,手为人体精气之所聚”。我们的双手并非只是肢体末端的运动器官,而是与身体的各个脏腑、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将通过清晰的手部全息图,详细讲解手部不同区域与内脏器官的对应关系,例如,掌心对应脾胃,手背对应肺部,手指的不同部位又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等重要脏腑相连。理解了这种“以手知全身”的原理,读者便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按摩,达到调理相应脏腑的功能。 1.2 手部按摩的原理与优势 手部按摩之所以能够治病保健,主要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反射学原理。当我们在手部的特定穴位或反射区施加按揉、点压等手法时,能够疏通局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对相应的脏腑和组织产生调理作用。例如,按摩手腕处的“神门穴”,可以宁心安神,改善失眠;按揉手掌上的“胃肠反射区”,则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些作用机制。 手部按摩的优势显而易见: 简便易行: 无需专业器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安全有效: 属物理疗法,副作用极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 针对性强: 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多种常见病症。 经济实惠: 避免了药物治疗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1.3 手部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任何疗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手部按摩也不例外。本节将详细列出不适合进行手部按摩的情况,例如,皮肤有破损、感染、溃疡,或患有严重皮肤病时,不宜直接按揉患处。此外,癌症晚期、高烧不退、出血倾向严重等特殊情况,也需谨慎或遵医嘱。同时,会强调按摩的力度、速度和时间不宜过大、过快或过长,以及按摩后的休息与观察等重要事项,确保读者安全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 1.4 如何准备手部按摩 良好的准备是成功按摩的前提。本节将指导读者如何清洁双手,选择合适的环境(如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房间),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按摩做好充分准备。还会介绍如何使用按摩油或润肤露,以减少摩擦,提高按摩的舒适度和效果。 第二章 手部基础按摩手法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操作指南,将通过高清的图片和细致的文字,演示并讲解八种基本的手部按摩手法,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2.1 点按法:寻找并刺激特定穴位 点按法是以指尖或指腹垂直于皮肤表面,对准穴位进行持续或有节奏的按压。本书会详细讲解如何找到特定穴位的准确位置,以及点按的力度与时间,例如,找到“合谷穴”时,会指导读者寻找虎口处肌肉的最高点。 2.2 推揉法:舒缓肌肉,促进循环 推揉法是用指腹或掌根在皮肤表面进行圆形或直线型的推压和揉捏。这种手法能舒缓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缓解胀痛。我们会演示如何以柔和的力量,沿肌肉纹理或经络走向进行推揉。 2.3 拿捏法:放松筋骨,缓解僵硬 拿捏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夹住肌肉或筋腱,进行挤压和提拉。此法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酸痛,放松筋骨。书中会以生动的图片展示如何夹捏手指、手掌边缘等部位的肌肉。 2.4 弹拨法:疏通经络,止痛疗疾 弹拨法是用拇指或食指腹,像弹奏乐器一样,在特定部位进行快速、短促的拨动。此法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止痛疗疾的功效。我们会演示如何找到需要弹拨的经络走向,并掌握弹拨的力度与频率。 2.5 摩擦法: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摩擦法是用掌心或指腹在皮肤表面快速摩擦,产生热感。此法能温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驱散寒邪。本书会指导读者如何通过不同方向和速度的摩擦,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 2.6 叩击法:激发经气,增强活力 叩击法是用指尖或手掌的边缘,对准穴位或身体特定部位进行轻柔、有节奏的叩打。此法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振奋精神。书中将展示如何用适度的力量,对关节、肌腱等部位进行叩击,以增强身体活力。 第三章 手部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 本章将结合临床实践,针对读者最常遇到的几种健康问题,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书中将通过图示,明确指出需要按摩的穴位或反射区,并结合之前学习的基础手法,进行具体的指导。 3.1 肩颈酸痛:重点按摩肩髃、天宗、肩井等穴位 针对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导致的肩颈僵硬、酸痛,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准确找到肩部的“肩髃穴”、“天宗穴”,以及颈部附近的“风池穴”、“肩井穴”,并运用推揉、点按、拿捏等手法,有效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3.2 腰背疼痛:选取肾俞、大肠俞、八髎等穴位 针对腰背部酸胀、疼痛,本书将指导读者找到与腰背部相关的背俞穴,如“肾俞穴”、“大肠俞穴”,以及下腰部的“八髎穴”,并结合推揉、点按等手法,舒缓腰背部肌肉,增强肾脏功能,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3 头痛失眠:刺激风池、太阳、百会、神门等穴位 对于经常头痛、失眠的读者,本书将重点介绍能够镇静安神、缓解头痛的穴位,如后脑勺的“风池穴”、太阳穴附近的“太阳穴”,头顶的“百会穴”,以及手腕处的“神门穴”。通过点按、揉按等手法,帮助读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症状。 3.4 消化不良:按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 对于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本书将指导读者按摩腹部的“中脘穴”、“天枢穴”,以及腿部外侧的“足三里穴”。通过柔和的推揉、按压,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功能。 3.5 月经不调:重点刺激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 针对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痛经等问题,本书将介绍能够调经、理气、活血的穴位,如小腹部的“关元穴”、“中极穴”,以及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通过温和的按摩,可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调理女性内分泌。 3.6 手脚冰凉:温通四肢末端,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手脚冰凉、容易怕冷的读者,本书将指导读者按摩手脚末端的穴位,以及能够温通经络的穴位。通过摩擦、推揉等手法,可以促进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环,改善体温调节能力。 第四章 手部特定区域的按摩技巧 本章将进一步细化按摩技巧,将手部区域与人体脏腑、经络进行更精密的对应,指导读者掌握针对性的按摩方法。 4.1 手指按摩:缓解手指关节疼痛,改善精细动作 本书将以手指为单位,详细讲解每个手指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以及针对性的按摩方法。 4.1.1 食指:对应大肠经,缓解腹胀、便秘 通过按摩食指指腹、指侧等部位,可以疏通大肠经,从而缓解腹部胀气、便秘等问题。 4.1.2 中指:对应心包经,调节情绪,改善失眠 按摩中指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失眠多梦。 4.1.3 无名指:对应三焦经,疏通经络,缓解耳鸣 按摩无名指有助于疏通三焦经,改善全身经络的运行,缓解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 4.1.4 小指:对应心经与小肠经,安神定志,改善心悸 小指按摩主要针对心经和小肠经,能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心悸、心烦的作用。 4.2 手掌按摩:调理五脏六腑,增强免疫力 手掌的不同区域都对应着重要的脏腑,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系统地按摩手掌,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4.2.1 掌心:对应脾胃,健脾益气,促进消化 掌心是脾胃反射区,常揉按掌心可以健脾胃,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4.2.2 掌根:对应肾脏,补肾益精,增强体质 掌根是肾脏反射区,按摩掌根有助于补肾益精,增强身体的整体机能。 4.2.3 掌背:对应肺部,宣肺止咳,缓解呼吸不畅 掌背是肺部反射区,按摩掌背可以宣肺理气,缓解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 4.3 手腕按摩:疏通经络,缓解手臂麻木 手腕是连接手部与手臂的重要部位,许多经络在此交汇。 4.3.1 腕横纹:对应不同脏腑,针对性调理 手腕处的腕横纹上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神门穴”、“阴郄穴”、“通里穴”等,对应着心、肺、肾等脏腑,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按摩。 4.3.2 桡骨茎突:缓解腱鞘炎,改善腕部活动受限 针对腕部疼痛、腱鞘炎等问题,本书将指导读者按摩桡骨茎突周围的区域,以舒缓筋骨,缓解疼痛,改善腕部活动度。 第五章 手部按摩的个性化调理 本章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按摩方案,实现更精准的养生保健。 5.1 根据体质选择按摩方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的人,其身体状况和反应也不同,因此按摩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 5.1.1 寒性体质:温和按摩,配合艾灸 寒性体质者,常感到手脚冰凉,易感冒。按摩时宜采用温和的手法,配合热敷或艾灸,以达到温通经络、驱寒暖体的效果。 5.1.2 湿热体质:清热泻火,避免过度刺激 湿热体质者,容易出现口苦、口臭、痤疮等症状。按摩时应以清热泻火为原则,避免过度刺激,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 5.1.3 气虚体质:补气升阳,巩固疗效 气虚体质者,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按摩时宜采用补气升阳的手法,以增强体质,巩固按摩效果。 5.1.4 血虚体质:养血活血,促进身体机能 血虚体质者,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按摩时应以养血活血为目的,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5.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手部按摩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其生理特点和保健需求也不同,因此按摩的重点也会有所调整。 5.2.1 儿童:轻柔按摩,促进生长发育 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重点在于刺激穴位,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5.2.2 青少年:舒缓压力,改善学习状态 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按摩可以帮助他们舒缓紧张情绪,改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 5.2.3 中老年: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按摩的重点在于延缓衰老,增强体质,预防慢性疾病。 5.3 结合其他中医外治法 手部按摩并非孤立的疗法,与其他中医外治法相结合,往往能产生更佳的疗效。 5.3.1 拔罐与手部按摩的结合 在某些特定区域,拔罐后配合按摩,可以更好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5.3.2 刮痧与手部按摩的配合 刮痧后在相关经络区域进行按摩,可以进一步促进气血运行,加速身体恢复。 5.3.3 药贴与手部按摩的协同作用 在进行手部按摩的同时,使用具有相应功效的中药药贴,可以增强疗效,巩固治疗效果。 第六章 常见问题解答 本章将针对读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消除疑虑,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手部按摩。 6.1 手部按摩是否会有副作用?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且遵循禁忌症,手部按摩的副作用非常小。本章将详细解释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以及如何应对。 6.2 手部按摩多久为一个疗程?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取决于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本章将根据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6.3 手部按摩是否需要专业指导? 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图文指导,大部分读者可以自行操作。但对于复杂病情或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6.4 手部按摩在不同季节的注意事项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不同,对按摩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本章将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给出相应的按摩建议和注意事项。 《图解中医外治疗法系列--图解手部按摩疗法》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详实的图文讲解、实用的操作方法,必将成为您居家保健、自我调理的得力助手,助您和家人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感觉身体被掏空,肩颈僵硬得像块石头,晚上翻来覆去也睡不好。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图解手部按摩疗法》,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书的开篇就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手部经络的走向和重要穴位,配以逼真生动的插图,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最看重的是它针对不同症状给出的具体按摩方案,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地指出哪些穴位、用什么样的力道、按压多久。我按照书里的方法,重点按摩了手部的神门穴、合谷穴以及一些与肩颈相关的穴位,坚持了不到一周,惊奇地发现肩颈的僵硬感明显减轻了,就连之前困扰我的颈椎疼痛也得到了缓解。更让我欣喜的是,睡眠质量也悄悄地提高了,晚上入睡更快了,白天精神也好了很多。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任何生涩的专业术语,让我感觉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聊天,学起来毫不费力。而且,手部按摩的便捷性简直是上班族的福音,午休时间或者通勤路上,都能轻松实践。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随身携带的健康管家”般的安全感,让我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评分

这本《图解手部按摩疗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比较晦涩难懂,实践起来更是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直接攻克了我最大的难题——“怎么做”。书中的插图真是太赞了,清晰、细腻,每一个穴位、每一个手法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仿佛老师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我尤其喜欢它讲解的那些常见病症的手部按摩疗法,比如头痛、失眠、颈椎不适等等,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困扰。以前我可能就只能忍着,或者吃点止痛药,但现在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按摩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来缓解,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而且,按摩手部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需要任何工具,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个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的手法,真的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睡得也踏实了。最重要的是,它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手部按摩来调节身体状况,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自我疗愈能力啊!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技术,更重要的是点燃了我对中医养生更浓厚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探索更多中医的神奇之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被亚健康困扰的人,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总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直到我接触到这本《图解手部按摩疗法》,我才找到了一个真正适合我的“秘密武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用性”。书中的每一个穴位、每一个按摩手法,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让你一目了然,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我特别喜欢它针对不同症状设计的按摩方案,比如针对焦虑、抑郁的手部按摩,以及帮助消化、缓解腹胀的按摩手法,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尝试了书中缓解便秘的按摩技巧,效果立竿见影,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信任度大大提高。而且,手部按摩真的是太方便了,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在办公室,或者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轻松完成。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按摩,更是在与自己的身体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去理解和关怀它。它给了我一种掌控自身健康的能力,让我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

评分

我一直对东方医学的整体观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看似微小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疗法。《图解手部按摩疗法》这本书,就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四两拨千斤”之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按摩技巧的工具书,更是一次关于身体智慧的探索之旅。书中并没有回避手部穴位的复杂性,而是通过精美的图解,将每一个穴位的位置、主治的病症以及相应的按摩手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手法时,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我尝试了书中关于缓解眼部疲劳的按摩方法,因为我经常长时间面对电脑,眼睛很容易干涩酸胀。坚持了几天后,我明显感觉到眼睛的舒适度大大提升,不再那么疲劳,甚至连视物都感觉清晰了一些。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在实践中领悟到身体的微妙之处,体会到通过简单的手法就能带来的身心改善。它让我更加相信,我们身体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而中医外治法,正是唤醒这种能力的绝佳途径。

评分

我一直认为,健康生活不仅仅是饮食上的注意,更需要我们主动去学习和实践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这本《图解手部按摩疗法》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这样一本“生活指南”。它并没有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手部穴位按摩的神奇功效。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美,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穴位都标注得非常准确,而且配有详细的按摩手法说明,包括了力度、方向和时间,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它针对女性生理期不适的按摩方法,以及改善手脚冰凉的穴位推荐。这些都是很多其他书籍中不常提到的,但却对女性健康非常重要。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手法,比如缓解工作压力的按摩,确实能感觉到精神状态有所改善,不再那么烦躁。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健康其实可以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操作,只需要我们用心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并用正确的方法去呵护它。它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