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學關鍵詞

法哲學關鍵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夏錦文,張一兵 編
圖書標籤:
  • 法哲學
  • 法律理論
  • 法理學
  • 關鍵詞
  • 法律思想
  • 哲學
  • 法學
  • 社會科學
  • 學術著作
  • 概念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0903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27714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關鍵詞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法哲學關鍵詞》精選當代法哲學最具廣泛性、代錶性和時代性的24個關鍵詞,從本質性、學術性、思想性三個方麵,對這些關鍵詞的內在規定性、發展演變的思想脈絡以及與其他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進行瞭學術梳理、深度解讀和充分闡釋。《法哲學關鍵詞》在具備豐富的法律理性和知識力量的同時,融入法學之外的社會科學知識和傳統人文智慧,以現代公共理性、道義擔當和人文關切對這些關鍵詞及其背後的社會變遷、思想發展與法律進步進行瞭充滿情感且富有理性的思考與詮釋。從而,既顯示瞭法哲學關鍵詞所固有的理論魅力、實踐性質與生活根基,又展現瞭法哲學對現實社會的強大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能力。

目錄

前言I 權利(right)7 權力(power)26 正義(justice)41 秩序(order) 63 正當程序(due process) 78 法治(the rule of law) 94 自然法(natural law) 106 實在法(positive law) 140 法律規則(legal rule) 156 法律原則(legal principle) 176 法律體係(legal system) 195 立法(legislation)216 法律效力(validity of law) 231 法律行為(legal action) 257 法律關係(legal rclation) 282 法律責任(legal responsibility) 300 司法(justice)314 法律解釋(interpretation of law)341 法律推理(legal reasofiing) 363 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384 法律文化(lcgal culture)405 法律語言(lcgal language)424 法律職業(legal pro fession)442 後現代法學(postmodcrn jurisprudencc)468
跨越時空的智慧:古希臘城邦的民主實踐與衰落 作者: 維剋多·赫爾曼 齣版社: 蒼穹文庫 齣版日期: 2024年5月 ---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探討法律的抽象理論,而是將目光投嚮人類政治文明的搖籃——古希臘城邦。作者維剋多·赫爾曼,一位深耕古典政治學與社會史的學者,以其嚴謹的考證和細膩的敘事筆觸,為我們重構瞭公元前五世紀雅典民主的輝煌與內在的脆弱。 《跨越時空的智慧》是一部深入剖析城邦政治生態、公民身份構建以及民主製度運作機製的宏大敘事。全書以“雅典公民大會”(Ecclesia)的日常運作和重大曆史決策為核心綫索,係統梳理瞭雅典民主製度的四大支柱:人民的直接參與、抽簽製(Sortition)的廣泛運用、民眾法庭(Dikasteria)的司法權力,以及對官員的嚴格問責製度(Euthynai)。 赫爾曼教授堅信,理解雅典民主,必須深入其日常生活的肌理。他花費瞭大量篇幅,細緻描繪瞭普通雅典公民——無論是農夫、工匠還是手工業者——如何通過參與公共事務,塑造和維護城邦的政治生活。書中詳盡分析瞭伯裏剋利時代的黃金十年,如何通過“公民薪俸製”的推行,確保瞭社會底層公民有能力參與政治決策,從而實現瞭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在民”。作者援引修昔底德的《曆史》、亞裏士多芬的喜劇以及大量齣土的陶片(Ostraca)證據,重建瞭公民大會辯論的場景,揭示瞭修辭學(Rhetoric)在構建公共意見中的決定性作用。 然而,本書的價值更在於其批判性的反思。赫爾曼並未沉湎於對雅典民主的浪漫化想象,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瞭其結構性的缺陷和曆史的必然悲劇。 一、排他性的公民權:被遺忘的大多數 本書對“公民”(Polites)概念進行瞭深刻的解構。雅典的繁榮建立在對大量人口的政治排斥之上。作者清晰界定瞭公民、外邦人(Metoikoi)和奴隸(Douloi)之間的嚴格界限。通過對公元前451年修法後公民身份認定的嚴格化分析,赫爾曼指齣,這種基於血緣的封閉性,雖然在短期內維護瞭政治共同體的純潔性,但從長遠看,卻限製瞭城邦應對外部危機和內部資源分配的彈性。奴隸製的經濟基礎,以及對女性政治權利的徹底剝奪,構成瞭雅典“自由”錶象下的深刻矛盾。 二、民主的暴政傾嚮與蘇格拉底之死 書中對於蘇格拉底審判的深入探討,是理解雅典民主“陰影麵”的關鍵章節。赫爾曼認為,蘇格拉底之死並非簡單的個人悲劇,而是雅典民主在麵對外部壓力(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挫摺)和內部思想衝突時,錶現齣的自我防禦性、群情激憤以及對異議的“不寬容”。通過對審判記錄的重新解讀,作者探討瞭“程序正義”在群體情緒高漲時如何被輕易架空,以及激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如何滑嚮民粹主義的邊緣。 三、城邦的終結:從個人主義到帝國主義 本書的後半部分聚焦於城邦體係的解體。作者將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失敗,視為其政治組織模式的根本性危機。城邦的最高價值在於其自治(Autarkeia)和對公民個體的全麵塑造。然而,隨著馬其頓勢力的崛起和亞曆山大大帝的東徵,傳統的城邦邊界被打破,公民的政治參與被“私有化”和“去政治化”。赫爾曼詳細分析瞭亞裏士多德後期學說中對“美好生活”(Eudaimonia)的理解轉變,如何從城邦實踐轉嚮個體倫理的構建,標誌著古典政治精神的退潮。 四、遺存的遺産與反思 《跨越時空的智慧》的結論部分,旨在將古希臘的經驗教訓與現代政治進行對話。作者警示讀者,現代代議製民主雖然解決瞭規模化治理的難題,但雅典模式中那種對政治生活的高度熱情和公民責任感,卻是現代社會普遍缺失的。本書鼓勵讀者反思:我們是否正在以犧牲公民的直接能動性為代價,換取瞭錶麵的穩定與效率?雅典的興衰史,是關於人類治理能力與自身局限性的永恒寓言。 本書語言精煉,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備,是曆史學、政治學、哲學研究者以及所有對西方文明源頭感興趣的讀者不可或缺的案頭之作。全書配有詳盡的地圖、時間軸和關鍵人物關係圖譜。 --- 主題關鍵詞: 雅典民主、城邦政治、公民身份、伯羅奔尼撒戰爭、古典政治哲學、修辭學、城邦衰落史。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在嘗試寫一些關於法律和社會問題的評論文章,但總是感覺自己對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入。《法哲學關鍵詞》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從最基本、最核心的詞匯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法哲學領域。例如,書中對“國傢”的探討,不僅僅停留於政治學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國傢形成的哲學根源,以及國傢權力與個體自由之間的緊張關係。作者通過分析不同曆史時期關於國傢起源的學說,讓我明白瞭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國傢,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而來的,以及為什麼我們對國傢負有這樣或那樣的義務。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解過程中,總是能夠巧妙地將不同哲學流派的思想融閤在一起。它不像有些書籍那樣,隻強調某一個學派的觀點,而是呈現瞭一個多元化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法哲學的復雜性。比如,在論述“自由”這一概念時,書中就分彆闡述瞭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康德等人的自由觀,以及它們在法律中的體現。這種對比和梳理,讓我看到瞭自由並非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多層次的解讀。它不僅是一個人不受外在約束的狀態,更是對自我選擇和責任的一種承諾。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本來以為法哲學就是枯燥的理論堆砌,沒想到讀完《法哲學關鍵詞》之後,我纔發現自己之前對法律的理解有多麼狹隘。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讓你望而卻步的學術著作,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些“八卦”的方式,層層剝開瞭那些構成我們法律世界的“硬核”概念。我之前總是被各種法律條文搞得頭暈眼花,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我穿越迷霧,讓我明白瞭每一個看似冰冷的法律詞匯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曆史、哲學思考,甚至還有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爭論。 舉個例子,書中對“正義”這個詞的解讀,簡直刷新瞭我認知。我一直以為正義就是公平分配,誰受損誰就應該得到補償。但作者卻從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談到當代的功利主義、德性倫理,各種流派的觀點就像一齣精彩的辯論賽,讓我看到瞭“正義”這個概念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它不僅僅是法律實踐中的一個原則,更是人類社會一直在追尋的一種理想狀態,而且這個理想狀態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著截然不同的錶達方式。這種對一個詞語的深度挖掘,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些想當然的認知,也對法律的製定和適用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說實話,我一直對法律這個領域抱有一種敬畏感,覺得它離普通人太遠瞭。《法哲學關鍵詞》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法哲學殿堂的大門,而且是以一種非常人性化、易於理解的方式。書中對“法律的淵源”這一部分的解讀,讓我眼前一亮。我以前以為法律就隻有法律條文,但作者卻詳細介紹瞭法律的多種淵源,包括習慣法、判例法、學說等,並且分析瞭它們在不同國傢法律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讓我意識到,法律的構成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豐富。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的邏輯結構和敘事方式。它並不是簡單地羅列概念,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來闡釋抽象的法哲學思想。比如,在講解“法的衝突”時,作者就用瞭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讓我瞬間理解瞭不同法律規範之間可能産生的矛盾以及解決這些矛盾的方法。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讓我學起來毫不費力,而且印象深刻。它讓我明白,法哲學並非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結晶。

評分

我最近在學習一些比較前沿的法律理論,需要找一本能幫我梳理清晰概念的書。《法哲學關鍵詞》的齣現,簡直就像及時雨。它沒有像一些教科書那樣,上來就給你灌輸一大堆定義,而是通過對一個個關鍵概念的解析,自然而然地引導你進入法哲學的世界。我最喜歡的是它在解釋“法律的權威性”這一章。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法律為什麼有約束力,而是從自然法、實證主義等不同的理論視角,層層遞進地探討瞭法律的閤法性來源。他對比瞭霍布斯、洛剋、盧梭等思想傢關於社會契約的論述,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我們願意遵守法律,以及當法律與我們的良知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思考。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非常注重概念之間的聯係。它不會孤立地講解每一個詞,而是會告訴你這個概念是如何從另一個概念演變而來,或者它與哪個概念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比如,在講到“權利”的時候,作者就順理成章地帶齣瞭“義務”,讓我深刻理解到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係,它們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麵,缺一不可。這種梳理和串聯,極大地幫助我構建瞭一個更加係統和完整的法哲學知識體係,也讓我在麵對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時,能夠更清晰地找到切入點。

評分

作為一個對社會製度和倫理道德一直很感興趣的人,我常常思考法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法哲學關鍵詞》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法學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記得在讀到關於“法律的解釋”那一節時,作者引用瞭大量的案例,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律條文並非一成不變的文字,而是在不斷的解釋和適用中,被賦予生命和意義。他闡述瞭不同解釋方法(比如目的解釋、曆史解釋)的優劣,以及它們對案件判決可能産生的截然不同的影響,這讓我對司法實踐中的“裁判藝術”有瞭初步的認識。 這本書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緊密聯係實際。它探討的每一個關鍵詞,幾乎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影子。比如,在談論“法律的局限性”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否定法律的作用,而是深入分析瞭法律在麵對道德睏境、社會變遷時的無力感,以及如何通過非法律的途徑來彌補這些不足。這種辯證的思考方式,讓我覺得作者是一位非常成熟和睿智的思想者,他不僅能看到法律的光明麵,也能洞察其陰暗處,並且能夠提齣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在和一位博學的朋友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受益匪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