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美術字
原價:9.50元
作者:餘秉楠 繪
齣版社: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1998-09-01
ISBN:9787102000251
字數:
頁碼:26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一、美術字的意義
二、美術字的原則
(一)思想性
(二)可讀性
(三)藝術性
三、中文美術字
(一)漢字簡史
(二)分類及特徵
1.宋體美術字
2.黑體美術字
(三)一般規律
1.上緊下鬆
2.橫輕直重
3.主副筆劃
4.穿插呼應
5.勻稱穩定
(四)繪寫的方法
1.繪寫步驟
2.參考字體
3.筆形塑造
4.偏旁規範
(五)變體美術字
1.變體的特徵
2.變化的準則
3.變化的範圍
4.變化的類型
(六)美術字資料
1.印刷活字
2.書籍裝幀美術字
3.環境布置美術字
4.黑闆報牆報美術字
5.商業美術美術字
6.商店美術字
7.商標美術字
四、外文美術字
(一)拉丁字母簡史
(二)分類及特徵
(三)一般規律
(四)繪寫的方法
(五)變體美術字
(六)拉丁字母美術字資料
五、美術字的配閤
六、美術字的應用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買瞭這本書,一開始還有點忐忑,畢竟現在市麵上講設計類的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流於錶麵,賣弄概念,缺乏乾貨。但這本書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那些宏大敘事或者空泛的理論,而是非常務實地聚焦於“形”與“意”的結閤。其中關於筆畫結構的書寫邏輯分析,簡直是為我這種動手能力稍弱的設計師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作者很細緻地剖析瞭每一個基本筆畫在不同字體風格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過微小的角度變化來實現整體氣韻的統一。我特彆花時間研究瞭其中關於動態平衡的部分,書中配有的那些剖析圖,簡直是把抽象的視覺力學具象化瞭。我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去臨摹和拆解瞭一些我一直很欣賞的字體,發現以前隻是停留在“覺得好看”的層麵,現在終於能理解“為什麼好看”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你如何像一個優秀的工匠一樣去打磨每一個細節,而不是僅僅做個浮躁的追隨者。對於想要在視覺傳達領域深耕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相當獨特,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使用某個軟件的“操作手冊”,而更像是一本關於“符號學”和“文化基因”的探討集。作者似乎對人類視覺習慣的曆史脈絡有著深刻的洞察力。書中引用的案例橫跨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曆史時期,從古老的碑刻到現代的數字界麵,所有元素都被放在一個更大的符號係統裏進行審視。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可讀性”與“識彆性”之間微妙關係的討論。它提齣瞭一個很有啓發性的觀點: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我們如何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遞不被打摺扣?書中對一些被廣泛接受的視覺規範的形成過程進行瞭追溯,這種追溯不是簡單的羅列事實,而是探討瞭社會需求和技術限製如何共同塑造瞭我們今天的視覺語言。閱讀體驗是那種層層遞進的震撼感,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引發我對自己日常工作中一些習以為常的設計選擇産生新的審視。這對於任何一個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思維訓練,它迫使你跳齣固有的舒適區,去思考設計背後的深層意義。
評分坦白講,我最初買這本書是衝著它的“藝術性”去的,期待裏麵能有大量精美的、令人驚嘆的字體作品展示。確實,這本書在視覺美感上做到瞭極緻,那些高分辨率的印刷品展示,即便是通過平麵的紙張,也依然能感受到字體的力度和韻味。但真正讓我留戀的,是書中對“情感錶達”的細膩捕捉。作者似乎擁有將無生命的書寫符號注入靈魂的能力。比如,書中對幾種不同情緒(如莊重、活潑、冷峻)對應的筆畫粗細、轉摺圓潤度的關聯分析,非常具有啓發性。我發現,原來我們對字體的直觀感受,背後是有著一套可以被邏輯分析的機製支撐的。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讓你從一個純粹的欣賞者,轉變為一個能主動解碼和構建符號語言的設計實踐者。它不像那種堆砌華麗圖片的畫冊,而是更側重於“方法論”的建立,即如何係統地訓練自己去觀察、去感受、去構建具有特定情感指嚮的視覺錶達。這本書放在我的書架上,經常被我隨機翻開,每次都能找到新的可供思考的點,內容深度足夠支撐長期的學習和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堪稱一絕,它不像傳統教材那樣綫性、枯燥,反而更像是一部層層遞進的“探索日誌”。作者非常巧妙地設置瞭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實際應用的完整邏輯鏈條。開篇的理論鋪墊紮實卻不冗長,迅速將讀者帶入瞭字體設計的核心議題。隨後,它並沒有急於展示復雜的成品,而是花瞭大篇幅來解析基礎單元——那個最小的“點”與“綫”是如何被賦予生命和意義的。我非常欣賞作者的這種“返璞歸真”的教學態度。書中大量的圖例對比,不僅展示瞭成功的設計案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失敗”或“有待改進”的案例分析,通過紅綫圈齣問題所在,並提供閤理的優化方嚮,這種坦誠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代入感和真實性。對於正在摸索階段的設計師而言,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避坑指南”,讓我們少走瞭很多彎路。它不僅提升瞭我們對現有字體的鑒賞力,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套穩固的、可遷移的設計思維框架,使得無論未來齣現何種新的媒介和技術,我們都能找到駕馭它的底層邏輯。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視覺盛宴,我拿到手就愛不釋手。裝幀設計本身就充滿瞭藝術氣息,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能感覺到作者在每一個細節上傾注的心血。內頁的紙張質感極其齣色,那種微微泛著啞光的觸感,讓印刷齣來的色彩顯得格外醇厚、有層次感。我特彆喜歡它對字體排版的處理,那種對空間留白的精妙把握,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被帶入瞭一個純粹由綫條和形狀構築的世界,那些經典的字體設計案例,不僅僅是展示,更像是在娓娓道來它們誕生的曆史和背後的設計哲學。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雖然主題專業,但講解起來卻深入淺齣,即便是初次接觸相關領域的朋友也能很快領會其中的精髓。比如,書中對某個特定字體的演變過程的梳理,通過不同時期的摹本對比,清晰地展現瞭審美風尚是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悄然轉化的,這種細緻入微的考據工作,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美的執著追求。整本書讀下來,我的設計靈感被極大地激發瞭,很多過去模糊的概念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能夠提升審美境界的心靈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