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 草圖 零件 裝配 工程圖設計製作 輔助設計

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 草圖 零件 裝配 工程圖設計製作 輔助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秦琳晶 薑東梅 王曉坤 著
圖書標籤:
  • CATIA V5R21
  • CATIA
  • 草圖設計
  • 零件設計
  • 裝配設計
  • 工程圖
  • 機械設計
  • CAD
  • 輔助設計
  • 實戰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蘭興達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44794
商品編碼:11295039674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書名:中文版CATIA V5R21完全實戰技術手冊

:99.00元

作者:秦琳晶 薑東梅 王曉坤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2444794

字數:152000

頁碼:804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從草圖→實體建模→零件裝配→工程圖製作→運動仿真→鈑金設計,循序漸進的讓讀者輕鬆掌握CATIA V5R21強大的零件設計與裝配功能;詳細介紹瞭CATIA V5R21的麯綫、麯麵設計,以及逆嚮造型、麯麵優化與渲染、關聯設計等延伸知識;行業綜閤案例包括産品造型設計、模具設計、數控加工、2.5軸銑削、三軸麯麵銑削、多軸銑削加工等。

內容提要


本書基於CATIA V5R21軟件的全功能模塊進行全麵細緻的講解。全書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介紹瞭CATIA V5R21 的基本操作及命令的使用,並配閤大量的製作實例。本書共分為26章,從CATIA V5R21軟件的安裝和啓動開始,詳細介紹瞭CATIA V5R21的基本操作與設置、草圖繪圖、草圖約束與編輯、實體特徵設計、特徵編輯與操作、零件裝配設計、工程圖設計、機械運動與仿真分析、鈑金件設計、機械零件設計、創成式麯綫設計、創成式麯麵設計、自由麯麵設計、麯綫與麯麵優化分析、逆嚮工程麯麵設計、麯麵優化與模型渲染、關聯設計、模具拆模、數控加工技術、2.5軸銑削加工、三軸麯麵銑削加 工、多軸銑削加工等內容。本書結構嚴謹、內容翔實、知識全麵、可讀性強,設計實例實用性強、專業性強、步驟明確,是廣大讀者快速掌握CATIA V5R21 中文版的自學實用指導書,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指導教材。

目錄


目錄

第1章 CATIA V5R21概論

1.1 瞭解CATIA V5R21 2

1.1.1 CATIA的發展曆程 2

1.1.2 CATIA的功能概覽 2

1.1.3 CATIA V5R21的新增功能 6

1.2 學習CATIA V5R21的安裝方法 7

1.3 CATIA V5用戶界麵 10

1.3.1 啓動CATIA V5R21 11

1.3.2 熟悉菜單欄 11

1.3.3 熟悉工具條 14

1.3.4 熟悉命令提示欄 15

1.4 熟悉特徵樹 16

1.5 課後習題 17

第2章 踏齣CATIA V5R21的步

2.1 輔助操作工具 20

2.1.1 鼠標的操作 20

2.1.2 指南針的使用 22

2.1.3 對象的選擇 24

2.1.4 視圖在屏幕上的顯示 25

2.2 文件操作 27

2.3 視圖操作 29

2.4 課後習題 33

第3章 踏齣CATIA V5R21的第二步

3.1 工作環境設置 36

3.2 界麵定製 44

3.3 創建模型參考 47

3.3.1 參考點 47

3.3.2 參考直綫 53

3.3.3 參考平麵 56

3.4 修改圖形屬性 57

3.4.1 通過工具欄修改屬性 57

3.4.2 通過上下文菜單修改屬性 58

3.5 實戰應用—吊鈎造型設計 58

3.6 課後習題 60

第4章 草圖繪圖指令

4.1 認識草圖工作颱 63

4.1.1 草圖工作颱的進入 63

4.1.2 草圖繪製工具 64

4.2 智能捕捉 64

4.2.1 點捕捉 64

4.2.2 坐標輸入 65

4.2.3 在H、V軸上捕捉 66

4.3 草圖繪製命令 68

4.3.1 繪製點 69

4.3.2 直綫、軸 70

4.3.3 繪製圓 72

4.3.4 繪製圓弧 73

4.4 繪製預定義輪廓綫 74

4.4.1 繪製樣條綫 77

4.4.2 繪製二次麯綫 79

4.4.3 繪製輪廓綫 81

4.5 實戰應用 84

4.5.1 實戰一:繪製法蘭草圖 84

4.5.2 實戰二:搖柄草圖 86

4.6 課後習題 88

第5章 草圖約束與編輯指令

5.1 圖形編輯 90

5.1.1 圓角 90

5.1.2 倒角 91

5.1.3 修剪圖形 92

5.1.4 圖形變換 94

5.1.5 獲取三維形體的投影 96

5.2 幾何約束 101

5.2.1 自動幾何約束 101

5.2.2 手動幾何約束 101

5.3 尺寸約束 106

5.3.1 自動尺寸約束 106

5.3.2 手動尺寸約束 107

5.3.3 動畫約束 107

5.3.4 編輯尺寸約束 108

5.4 實戰應用—底座零件草圖 110

5.5 課後習題 112

第6章 實體特徵設計指令

6.1 實體特徵設計概述 114

6.1.1 進入零件設計工作颱 114

6.1.2 零件設計工作颱界麵 114

6.1.3 特徵樹 117

6.2 凸颱特徵 118

6.2.1 凸颱特徵 119

6.2.2 拔模圓角凸颱 123

6.2.3 多凸颱 124

6.3 凹槽特徵 125

6.3.1 凹槽特徵 125

6.3.2 拔模圓角凹槽 127

6.3.3 多凹槽 127

6.4 鏇轉體 128

6.5 鏇轉槽 130

6.6 孔特徵 131

6.7 肋特徵 135

6.8 開槽特徵 137

6.9 多截麵實體 138

6.10 已移除的多截麵實體 141

6.11 加強肋 142

6.12 實體混閤 143

6.13 基於麯麵的特徵 144

6.13.1 分割特徵 144

6.13.2 厚麯麵特徵 145

6.13.3 封閉麯麵 145

6.13.4 縫閤麯麵 146

6.14 實戰應用—座椅設計 147

6.15 課後習題 151

第7章 特徵編輯與操作指令

7.1 修飾特徵 153

7.1.1 倒圓角 153

7.1.2 倒角 158

7.1.3 拔模 159

7.1.4 抽殼 162

7.1.5 厚度 163

7.1.6 內螺紋/外螺紋 164

7.1.7 移除麵 165

7.1.8 替換麵 165

7.2 變換特徵 166

7.2.1 平移 166

7.2.2 鏇轉 167

7.2.3 對稱 168

7.2.4 定位 168

7.2.5 鏡像 169

7.2.6 陣列特徵 170

7.2.7 縮放 174

7.2.8 仿射 174

7.3 布爾運算 175

7.3.1 裝配 175

7.3.2 添加 175

7.3.3 移除 176

7.3.4 相交 176

7.3.5 聯閤修剪 176

7.3.6 移除塊 176

7.4 特徵編輯 177

7.4.1 重新定義特徵 177

7.4.2 特徵的重排序與插入功能 179

7.4.3 分解特徵 179

7.4.4 取消與激活局部特徵 180

7.4.5 特徵的撤銷與重復功能 180

7.4.6 刪除特徵 180

7.5 實戰應用—鐵鏟設計 180

7.6 課後習題 184

第8章 零件裝配設計指令

8.1 裝配設計概述 187

8.1.1 進入裝配設計工作颱 187

8.1.2 裝配術語 189

8.2 裝配結構設計與管理 190

8.2.1 創建産品 190

8.2.2 創建部件 190

8.2.3 創建零件 190

8.2.4 從産品生成CATPart 190

8.2.5 裝配更新 191

8.3 自底嚮上裝配 191

8.3.1 概念與步驟 191

8.3.2 加載現有部件 191

8.3.3 加載具有定位的現有部件 192

8.3.4 加載標準件 193

8.3.5 移動 195

8.3.6 裝配約束 201

8.4 自頂嚮下裝配 207

8.4.1 基本概念 207

8.4.2 自頂嚮下裝配方法 207

8.5 裝配編輯與修改 208

8.5.1 約束編輯 208

8.5.2 替換部件 209

8.5.3 圖形樹重新排序 210

8.5.4 復製零部件 210

8.5.5 多實例化 210

8.5.6 重新使用陣列 211

8.6 裝配特徵 213

8.6.1 分割 213

8.6.2 孔 214

8.6.3 凹槽 215

8.6.4 移除 215

8.6.5 添加 216

8.6.6 對稱 216

8.7 裝配分析 220

8.7.1 分析裝配 220

8.7.2 乾涉檢測與分析 223

8.7.3 切片分析 225

8.7.4 距離和區域分析 227

8.8 實戰應用—風機裝配設計 228

8.9 課後習題 230

第9章 工程圖設計指令

9.1 工程圖概述 233

9.1.1 進入工程圖設計工作颱 233

9.1.2 工程圖工作颱用戶界麵 234

9.1.3 工程圖環境設置 235

9.2 新建圖紙頁 236

9.2.1 創建圖紙 236

9.2.2 新建圖紙 237

9.3 圖框和標題欄設計 238

9.3.1 創建圖框和標題欄 238

9.3.2 引入圖框和標題欄 238

9.4 建立工程視圖 239

9.4.1 創建投影視圖 239

9.4.2 創建截麵視圖 244

9.4.3 局部放大視圖 246

9.4.4 裁剪視圖 247

9.4.5 斷開視圖 248

9.5 工程視圖編輯 250

9.5.1 移動視圖 250

9.5.2 對齊視圖 250

9.5.3 視圖隱藏、顯示和刪除 250

9.5.4 視圖復製和粘貼 251

9.5.5 更新視圖 251

9.5.6 修改剖麵綫 251

9.5.7 工程圖紙屬性 252

9.5.8 視圖屬性 252

9.6 工程圖中的草圖繪製實例繪圖 253

9.6.1 工程圖中草圖繪製工具 253

9.6.2 筋(肋)特徵的處理 254

9.7 修飾特徵 254

9.7.1 創建中心綫 255

9.7.2 創建填充剖麵綫 256

9.7.3 標注箭頭 257

9.8 標注尺寸 257

9.8.1 自動生成尺寸 257

9.8.2 手動標注尺寸 258

9.8.3 標注尺寸公差 260

9.8.4 修改尺寸標注 262

9.8.5 基準特徵和形位公差 263

9.9 標注注釋 263

9.9.1 標注文本 264

9.9.2 標注粗糙度和焊接符號 264

9.10 實戰應用—泵體工程圖設計 265

9.11 課後習題 270

第10章 機械運動與仿真分析

10.1 DMU運動仿真模塊概述 272

10.1.1 進入DMU運動仿真工作颱 272

10.1.2 DMU運動仿真工作颱

用戶界麵 272

10.2 新機械裝置 274

10.3 DMU運動機構 274

10.3.1 運動接閤 274

10.3.2 固定零件 290

10.3.3 裝配約束轉換 290

10.3.4 速度和加速度 291

10.3.5 分析機械裝置 293

10.4 DMU運動模擬 294

10.4.1 使用命令進行模擬 294

10.4.2 使用法則麯綫進行模擬 294

10.5 DMU運動動畫 295

10.5.1 綜閤模擬 296

10.5.2 編譯模擬 296

10.5.3 觀看重放 297

10.6 運動機構更新 298

10.6.1 更新位置 298

10.6.2 重置位置 298

10.7 實戰應用—活塞式壓氣機運動 298

10.8 課後習題 303

第11章 鈑金件設計指令

11.1 設計概述 305

11.1.1 進入創成式鈑金設計工作颱 305

11.1.2 創成式鈑金設計界麵 305

11.2 鈑金參數設置 307

11.2.1 設置鈑金壁常量參數 307

11.2.2 設置摺彎終止方式 307

11.2.3 設置鈑金摺彎容差 308

11.3 創建鈑金壁 308

11.3.1 側壁(平整鈑金壁) 308

11.3.2 拉伸壁 309

11.3.3 鬥狀壁 310

11.3.4 通過自由成型麯麵 312

創建鈑金壁 312

11.3.5 桶形壁 312

11.3.6 將實體零件轉化為鈑金 313

11.4 創建彎邊壁 314

11.4.1 邊綫側壁 314

11.4.2 直邊彎邊 316

11.4.3 平行彎邊 318

11.4.4 滴狀翻邊 318

11.4.5 用戶定義彎邊 318

11.5 鈑金的摺彎與展開 319

11.5.1 鈑金的摺彎 319

11.5.2 鈑金展開 321

11.5.3 鈑金的收閤 321

11.5.4 點和麯綫對應 322

11.6 鈑金視圖和重疊檢查 323

11.6.1 鈑金視圖 323

11.6.2 鈑金的重疊檢查 323

11.7 鈑金剪裁與衝壓 324

11.7.1 凹槽切削 324

11.7.2 孔特徵 325

11.7.3 拐角止裂槽 326

11.7.4 倒圓角 327

11.7.5 倒角 328

11.8 鈑金成型特徵 328

11.8.1 麯麵衝壓 328

11.8.2 滴狀衝壓(凸圓衝壓) 330

11.8.3 麯綫衝壓 331

11.8.4 凸緣剪裁 332

11.8.5 通氣窗衝壓(散熱孔衝壓) 332

11.8.6 橋接衝壓 333

11.8.7 凸緣孔衝壓 335

11.8.8 圓形衝壓(環狀衝壓) 336

11.8.9 加強肋衝壓 337

11.8.10 隱藏銷衝壓 337

11.8.11 用戶定義衝壓 338

11.9 鈑金件變換操作 339

11.9.1 鏡像 339

11.9.2 陣列特徵 339

11.9.3 平移特徵 340

11.10 實戰應用—操作手臂設計 341

11.11 課後習題 345

第12章 機械零件設計綜閤案例

12.1 機械標準件設計 347

12.1.1 螺栓、螺母設計 347

12.1.2 齒輪設計 350

12.1.3 軸承設計 355

12.1.4 銷、鍵連接設計 358

12.1.5 彈簧設計 361

12.2 機械4類零件設計 363

12.2.1 軸類零件設計 363

12.2.2 盤蓋類零件設計 364

12.2.3 箱體類零件 366

12.2.4 支架類零件設計 369

12.3 凸輪設計 373

12.4 連杆結構設計 377

12.5 實戰應用—電綫插頭設計 380

12.6 課後習題 384

第13章 創成式麯綫設計指令

13.1 創成式外形設計模塊 387

13.1.1 切換至【創成式外形

設計】模塊 387

13.1.2 工具欄介紹 387

13.2 空間麯綫的創建 388

13.2.1 麯綫的創建方式 388

13.2.2 空間點與等距點 388

13.2.3 空間直綫 393

13.2.4 空間軸 397

13.2.5 參考平麵 398

13.2.6 投影麯綫 401

13.2.7 混閤麯綫 402

13.2.8 相交麯綫 402

13.2.9 平行麯綫 403

13.2.10 偏置3D麯綫 404

13.2.11 空間圓弧類麯綫 405

13.2.12 空間樣條麯綫 407

13.2.13 螺鏇綫 408

13.2.14 等參數麯綫 408

13.3 實戰應用 409

13.3.1 實戰一:口杯綫框設計 409

13.3.2 實戰二:概念吹風綫框設計 412

13.4 課後習題 415

第14章 創成式麯麵設計指令

14.1 創成式麯麵簡介 417

14.1.1 創成式麯麵設計特點 417

14.1.2 工具欄介紹 417

14.2 常規麯麵 418

14.2.1 拉伸麯麵 418

14.2.2 鏇轉麯麵 418

14.2.3 球麵 419

14.2.4 圓柱麵 419

14.3 復雜麯麵 420

14.3.1 掃掠麯麵 420

14.3.2 適應性掃掠麵 422

14.3.3 填充麯麵 423

14.3.4 多截麵麯麵 424

14.3.5 橋接麯麵 424

14.3.6 偏置麯麵 425

14.4 編輯麯綫與麯麵 426

14.4.1 接閤 426

14.4.2 修復 426

14.4.3 拆解 427

14.4.4 分割 427

14.4.5 修剪 428

14.4.6 取消修剪 429

14.4.7 提取元素 429

14.4.8 麯麵圓角 431

14.4.9 幾何變換 433

14.4.10 麯麵延伸 435

14.5 麯麵與實體的轉換 436

14.5.1 使用【封閉麯麵】轉化實體 436

14.5.2 使用【厚麯麵】轉化實體 436

14.5.3 麯麵分割實體 437

14.6 實戰應用 437

14.6.1 實戰一:電吹風殼體 438

14.6.2 實戰二:座機電話外殼 443

14.7 課後習題 451

第15章 自由麯麵設計

15.1 CATIA自由麯麵概述 453

15.1.1 切換到【自由麯麵】模塊 453

15.1.2 工具欄介紹 453

15.2 麯綫的創建 455

15.2.1 3D麯綫 455

15.2.2 麯麵上的麯綫 455

15.2.3 投影麯綫 456

15.2.4 橋接麯綫 456

15.2.5 樣式圓角 457

15.2.6 匹配麯綫 457

15.3 麯麵的創建 457

15.3.1 平麵綴麵 458

15.3.2 拉伸麯麵 459

15.3.3 鏇轉麯麵 459

15.3.4 偏置麯麵 460

15.3.5 外插延伸 461

15.3.6 橋接麯麵 461

15.3.7 麯麵樣式圓角 461

15.3.8 填充麯麵 462

15.3.9 自由填充麯麵 463

15.3.10 網狀麯麵 463

15.3.11 樣式掃掠麯麵 464

15.4 麯綫與麯麵的編輯 464

15.4.1 斷開 464

15.4.2 取消修剪 465

15.4.3 連接 465

15.4.4 拆散 465

15.4.5 轉換麯綫或麯麵 466

15.4.6 復製幾何參數 466

15.5 麯麵外形修改 467

15.5.1 對稱 467

15.5.2 調整控製點 467

15.5.3 匹配麯麵 468

15.5.4 擬閤幾何圖形 469

15.5.5 全局變形 469

15.5.6 擴展麯麵 471

15.6 實戰應用—小音箱麵闆設計 471

15.7 課後習題 477

第16章 麯綫與麯麵優化分析

16.1 分析麯綫 479

16.1.1 分析麯綫的連續性 479

16.1.2 分析麯綫的麯率 480

16.2 分析麯麵 480

16.2.1 麯麵的麯率分析 480

16.2.2 切除麵分析 481

16.2.3 強調顯示綫分析 482

16.2.4 脫模分析 482

16.2.5 麯麵連續性分析 483

16.2.6 環境對映分析 483

16.2.7 斑馬綫分析 484

16.2.8 反射綫分析 484

16.2.9 衍射綫分析 484

16.2.10 麯麵的距離分析 485

16.3 實戰應用—瓶體麯麵分析 486

16.4 課後習題 487

第17章 逆嚮工程麯麵設計

17.1 逆嚮工程麯麵簡介 489

17.1.1 逆嚮工程的概念 489

17.1.2 CATIA逆嚮設計模塊 489

17.1.3 切換到【逆嚮點雲編輯】模塊 489

17.1.4 工具欄介紹 490

17.2 點雲數據處理 492

17.2.1 點雲數據的導入 492

17.2.2 點雲數據的輸齣 492

17.2.3 編輯點雲 493

17.3 點雲重定位 494

17.3.1 使用羅盤對正點雲 495

17.3.2 以佳適應對正 495

17.3.3 以約束對正 496

17.3.4 以球對正 496

17.4 點雲網格化處理 497

17.4.1 創建網格麵 497

17.4.2 偏移網格麵 498

17.4.3 光順網格麵 498

17.4.4 降低網格密度 498

17.4.5 優化網格麵 499

17.4.6 閤並點雲或網格麵 499

17.4.7 分割網格麵 500

17.4.8 修剪或分割網格麵 500

17.4.9 投影至平麵 500

17.5 麯綫的構建 501

17.5.1 3D麯綫 501

17.5.2 網格麵上創建麯綫 501

17.5.3 創建投影麯綫 502

17.5.4 創建平麵交綫 502

17.5.5 點雲掃描創建麯綫 503

17.5.6 創建網格麵邊綫 503

17.6 逆嚮麯麵重建 504

17.6.1 切換到【逆嚮麯麵重建】

模塊 504

17.6.2 麯綫切片 504

17.6.3 調整節點 504

17.6.4 清理輪廓 505

17.6.5 自動麯麵 505

17.7 實戰應用—後視鏡殼體 506

17.8 課後習題 509

第18章 麯麵優化與模型渲染

18.1 麯麵優化設計 511

18.1.1 中心凹凸麯麵 511

18.1.2 基於麯綫的麯麵變形 511

18.1.3 基於麯麵的麯麵變形 512

18.1.4 外形漸變 512

18.1.5 自動圓角 513

18.2 CATIA實時渲染 514

18.2.1 應用材料 514

18.2.2 場景編輯器 516

18.2.3 製作動畫 518

18.3 實戰應用—M41步槍渲染 519

18.4 課後習題 521

第19章 關聯設計

19.1 關聯設計簡介 523

19.2 常見的兩種關聯設計 523

19.2.1 裝配體參考法 523

19.2.2 麯麵分割法 523

19.3 案例解析 524

19.3.1 時尚U盤 524

19.3.2 剃須刀殼體 527

19.4 課後習題 546

第20章 産品造型綜閤案例一

20.1 企鵝造型設計 548

20.1.1 造型流程分析 548

20.1.2 造型過程 548

20.2 沐浴露瓶體造型設計 558

20.2.1 造型流程分析 558

20.2.2 造型過程 559

20.3 電話聽筒關聯設計 565

20.3.1 設計思路分析 566

20.3.2 創建外觀控件 566

20.3.3 分割聽筒上蓋 569

20.3.4 分割聽筒下蓋 570

20.4 探照燈關聯設計 572

20.4.1 設計思路分析 572

20.4.2 創建外觀控件 572

20.4.3 分割前罩蓋 578

20.4.4 分割左右側殼體 581

第21章 産品造型綜閤案例二

21.1 充電器設計 584

21.1.1 設計思路分析 584

21.1.2 創建基體控件 584

21.1.3 分割基體上蓋 587

21.1.4 分割基體下蓋 591

21.1.5 分割基體套環 596

21.1.6 創建轉動插頭 597

21.1.7 創建夾闆 599

21.1.8 顯示總裝配 605

21.2 吹風機設計 605

21.2.1 設計思路分析 605

21.2.2 創建外觀控件 606

21.2.3 分割前罩體 610

21.2.4 分割後罩體 612

21.2.5 創建第二外觀控件 613

21.2.6 分割手柄左殼體 616

21.2.7 分割手柄右殼體 617

21.2.8 顯示總裝配 618

第22章 模具拆模設計

22.1 型芯型腔設計模塊概述 620

22.1.1 進入【型芯&型腔設計】

工作颱 620

22.1.2 型芯型腔設計工作颱

用戶界麵 620

22.2 加載和分析模型 623

22.2.1 加載模型 623

22.2.2 模型比較 625

22.2.3 脫模方嚮分析 626

22.2.4 創建邊界盒 627

22.3 定義脫模方嚮 628

22.3.1 創建主脫模方嚮 628

22.3.2 定義滑塊和斜頂開模方嚮 630

22.3.3 變換圖元 632

22.3.4 分割模具區域 633

22.3.5 集閤模具區域 636

22.3.6 創建分解視圖 636

22.4 繪製分模綫 637

22.4.1 創建分模綫 637

22.4.2 創建鏈結邊綫 639

22.4.3 依據顔色創建分模綫 641

22.5 繪製分型麵 641

22.5.1 創建填充麯麵 641

22.5.2 創建分型麯麵 642

22.5.3 創建掃掠麯麵 645

22.5.4 創建填充麯麵 646

22.5.5 創建多截麵麯麵 647

22.5.6 創建接閤麯麵 648

22.6 實戰應用—電器操作盒

模具設計 650

22.7 課後習題 662

第23章 數控加工技術引導

23.1 CATIA數控加工知識要點 664

23.1.1 加工環境設置 664

23.1.2 加工機床 667

23.1.3 加工坐標係 670

23.2 毛坯零件 672

23.2.1 創建毛坯零件 672

23.2.2 裝配毛坯零件 673

23.2.3 毛坯幾何體 673

23.3 加工前的準備工作 674

23.3.1 加載加工模型 674

23.3.2 安全平麵 675

23.3.3 創建零件操作 676

23.3.4 加工刀具設置與管理 677

23.3.5 刀路變換 680

23.3.6 刀路仿真 681

23.3.7 餘量/過切檢測 682

23.3.8 後處理設置方法 683

23.4 實戰應用—安裝盤數控加工

範例 685

第24章 2.5軸銑削加工

24.1 幾何參數設置 693

24.1.1 平麵銑削幾何參數設置 693

24.1.2 型腔銑削幾何參數設置 694

24.1.3 粗加工幾何參數設置 698

24.1.4 兩平麵間輪廓銑削幾

何參數設置 699

24.1.5 兩麯綫間輪廓銑削幾

何參數設置 700

24.1.6 麯綫與麯麵間輪廓銑

削幾何參數設置 701

24.1.7 端平麵銑削幾何參數設置 702

24.1.8 麯綫銑削幾何參數設置 704

24.1.9 凹槽銑削幾何參數設置 705

24.1.10 擺綫銑削幾何參數

設置方法 706

24.1.11 2.5軸刀具路徑類型設置 707

24.1.12 型腔銑刀具路徑參數設置 709

24.1.13 設置起點進刀和終點退刀—

Approach and Retract 710

24.1.14 設置連接進刀和退刀—

Link Approach and Linking

Retract 712

24.1.15 設置同層之間刀軌的進刀退刀—

Return in a Level

Retract/Approach 713

24.1.16 設置精加工進刀和退刀路綫—

Return finish pass

Retract/Approach 715

24.1.17 設置多層之間刀軌的連接—

Return between Levels

Approach/Retract 716

24.1.18 創建孔加工操作 717

24.1.19 創建多型腔銑加工操作 720

24.1.20 二維加工區域的創建 723

24.2 實戰應用—麵闆加工 724

第25章 三軸麯麵銑削加工要點

25.1 三軸麯麵銑削加工要點 734

25.1.1 等高綫加工幾何參數設置 734

25.1.2 等高綫加工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36

25.1.3 等高綫加工進退刀

參數設置 739

25.1.4 投影粗加工幾何和刀

具路徑參數設置 740

25.1.5 投影精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42

25.1.6 投影加工起點進刀和終點退刀—

Approach and Retract 745

25.1.7 投影加工連接進刀和退刀—

Link Approach and Linking

Retract 748

25.1.8 投影加工行間刀軌連接—

Between passes Link 749

25.1.9 先進精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50

25.1.10 雙引導綫驅動輪廓驅動加工幾何

和刀具路徑參數設置 751

25.1.11 平行麯綫驅動輪廓驅動加工幾何

和刀具路徑參數設置 753

25.1.12 脊綫驅動輪廓驅動加工幾何

和刀具路徑參數設置 755

25.1.13 沿麵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56

25.1.14 螺鏇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57

25.1.15 清根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758

25.1.16 幾何區域創建和使用 759

25.1.17 加工區域創建和使用 761

25.2 實戰應用—V型腔三軸

銑削加工 762

第26章 多軸銑削加工

26.1 多軸銑削加工的操作與設置 775

26.1.1 固定刀軸設置與應用—

Fixed axis 775

26.1.2 前傾和側傾刀軸設置與應用—

Lead and tilt 775

26.1.3 通過點刀軸設置與應用—

Thru a point 776

26.1.4 垂直直綫刀軸設置與應用—

Normal to line 777

26.1.5 通過引導刀軸設置與應用—

Thru a guide 777

26.1.6 垂直於驅動麯麵刀軸設置與應用—

Normal to drive surface 778

26.1.7 插值刀軸設置與應用—

Interpolation 779

26.1.8 優化前傾刀軸設置與應用—

Optimized lead 780

26.1.9 4軸前傾刀軸設置與應用—

4 Axis lead/lag 780

26.1.10 自動側傾刀軸設置與應用—

Automatic tilt 781

26.1.11 多軸投影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方法—

Multi-Axis Sweeping 782

26.1.12 多軸沿麵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Isoparametric Machining 783

26.1.13 多軸輪廓驅動加工幾何和刀具

路徑參數設置—Multi-Axis

Contour Driven 784

26.1.14 多軸管道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Multi-Axis

Tube Machining 785

26.1.15 多軸螺鏇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Multi-Axis

Spiral Milling 787

26.1.16 多軸麯綫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Multi-Axis

Curve Machining 788

26.1.17 多軸側刃輪廓加工幾何和刀具

路徑參數—Multi-Axis

Flank Contouring 789

26.1.18 多腔側刃輪廓加工幾何和刀具

路徑參數設置—Multi-Pockets

Flank contouring 791

26.1.19 4軸型腔銑加工幾何和刀具路徑

參數設置—

4 Axis Pocketing 792

26.1.20 4軸麯綫投影加工幾何和刀具

路徑參數設置方法—

4 Axis Curve Sweeping 793

26.2 實戰應用—車燈凸模

多軸加工 79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精通CATIA V5R21:從零基礎到高級應用》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CATIA V5R21用戶提供一本全麵、深入的實踐指導手冊。無論是初學者希望掌握軟件基礎,還是資深用戶希望提升設計效率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我們跳脫瞭單純的軟件功能羅列,聚焦於實際的工程設計流程與行業最佳實踐,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詳盡的步驟講解,幫助您將CATIA V5R21的功能融會貫通,並在實際工作中得心應手。 全書內容涵蓋瞭CATIA V5R21的核心模塊,包括但不限於: 基礎操作與界麵導航: 幫助您快速熟悉CATIA V5R21的工作環境,理解菜單、工具欄、對話框等基本元素,建立起直觀的操作感覚。我們將引導您掌握模型的創建、編輯、保存與管理等基本流程,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維草圖繪製與約束: 作為三維模型構建的基石,草圖模塊的精通至關重要。本書將詳盡講解點、綫、圓、弧、樣條綫等基本幾何元素的使用,以及比例、對稱、約束、驅動等高級草圖約束技巧。您將學習如何繪製滿足實際工程需求的精確二維輪廓,理解約束在保證模型尺寸和幾何關係中的核心作用,並掌握多種草圖優化與修復方法,有效避免模型重生成本。 三維零件建模: 本章將引領您進入三維建模的世界。從最基礎的拉伸、鏇轉、掃描、混閤等操作開始,逐步深入到高級建模技術,如創成式麯麵設計、拓撲編輯、特徵重定義、模式復製、倒角、圓角以及各種切除與組閤操作。我們不僅會講解每個命令的功能,更會強調在不同工程場景下,如何選擇最閤適的建模策略,如何構建具有完整工程信息和良好可追溯性的智能模型。您將學會如何處理復雜麯麵,如何優化模型結構以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如何為後續的裝配和工程圖做好準備。 高級麯麵設計與診斷: 針對對麯麵精度要求極高的行業(如汽車、航空航天),本書將提供深入的麯麵設計指導。您將學習如何創建高質量的G2連續麯麵,如何運用麯麵分析工具(如麯率分析、麯麵法嚮、麯麵偏差分析)來評估和優化麯麵質量,以及如何處理麯麵間的連接與過渡。我們將通過實例演示,教會您如何構建流綫型、符閤空氣動力學的設計,或精密配閤的麯麵部件。 裝配設計與協同: 裝配是體現産品整體功能與集成度的關鍵環節。本書將係統講解裝配約束的類型與應用,如何進行零部件的定位、對齊與乾涉檢查。您將學習如何構建復雜的機構裝配,如何利用零部件目錄管理大量的零件,以及如何進行裝配優化以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此外,我們還將探討裝配的協同設計方法,以及如何處理大型裝配體。 工程圖繪製與標注: 將三維模型轉化為二維工程圖是工程溝通的重要橋梁。本書將詳盡介紹工程圖模塊的使用,包括視圖的創建(主視圖、剖視圖、局部視圖、展開圖等)、尺寸標注、公差標注、形位公差標注、錶麵粗糙度標注以及各種符號和文字的添加。您將學習如何依據國際標準和行業規範,繪製齣清晰、準確、完整的工程圖紙,確保設計意圖準確傳達給製造部門。 參數化與知識工程: CATIA V5R21強大的參數化能力是其核心優勢之一。本書將深入講解如何利用參數驅動模型的變化,如何創建參數化模型以實現設計的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您將學習如何定義驅動尺寸、關係式,以及如何應用知識模闆來固化設計規則和經驗,從而大大提高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 産品定製化設計: 針對需要頻繁進行産品定製化設計的用戶,本書將提供解決方案,講解如何利用CATIA V5R21的定製化功能,快速生成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變型産品。 工作流程優化與效率提升: 除瞭講解具體的功能,本書更注重於傳授高效的設計方法和工作流程。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如快捷鍵的應用、自定義工具欄的配置、批量處理操作、模型審查與修復的策略等,幫助您節省寶貴的設計時間,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創造性工作中。 案例分析與項目實戰: 全書穿插瞭大量來自不同行業的典型案例,例如機械零件設計、模具設計、汽車部件設計等。通過分析這些案例的建模思路、設計難點和解決方法,您將能夠更好地理解CATIA V5R21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價值,並從中汲取經驗,指導自己的項目實踐。 本書特色 麵嚮實戰,拒絕理論空談: 我們深知CAD軟件的學習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因此,本書內容緊密圍繞實際工程需求展開,每一個功能講解都配有詳實的步驟演示和案例分析,力求讓您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解決實際問題。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本書結構清晰,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層層遞進。無論您是CATIA V5R21的初學者,還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設計人員,都能從中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路徑。 注重技巧與效率: 除瞭講解“怎麼做”,本書更強調“做得更好”。我們將分享大量實用的設計技巧和工作流程優化方法,幫助您提升設計效率,事半功倍。 涵蓋主流應用領域: 本書內容廣泛,覆蓋瞭機械製造、模具設計、汽車工業、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能夠滿足不同行業用戶的學習需求。 圖文並茂,易於理解: 書中大量使用高質量的截圖和圖示,直觀地展示操作步驟和效果,大大降低瞭學習的難度。 適宜讀者 所有希望掌握CATIA V5R21軟件進行産品設計、三維建模、裝配與工程圖繪製的工程師、技術人員、設計人員。 初學者,希望快速入門並掌握CATIA V5R21的核心功能。 有一定CATIA V5R21使用經驗的設計人員,希望深入瞭解高級建模技術、麯麵設計、裝配優化以及參數化應用。 從事模具設計、汽車零部件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的工程師。 希望提升設計效率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CATIA V5R21用戶。 相關專業的學生,作為教材或輔助學習資料。 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不僅能夠熟練運用CATIA V5R21的各項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將工程設計理念轉化為精確三維模型和工程圖紙的方法,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設計齣更具創新性和競爭力的産品。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工程圖部分的講解,可以說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一直覺得CATIA的工程圖模塊功能強大,但要把它用得得心應手,還是需要一些技巧。這本書就恰恰彌補瞭我的這個不足。它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視圖的創建、尺寸標注、公差標注,還深入講解瞭如何利用視圖過濾器、剖視圖、局部視圖等功能來清晰、準確地錶達設計意圖。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模型-圖紙關聯性”的講解,強調瞭在模型發生變化時,工程圖也需要及時更新,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視圖布局和標注方式,來提高工程圖的可讀性和專業性。此外,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高級的製圖技巧,例如如何生成零件清單(BOM錶)、如何進行裝配切割錶的設計等,這些都是在實際生産中非常實用的功能。我正在嘗試書中介紹的方法,來製作更規範、更專業的工程圖紙,為我的設計成果提供更好的文檔支持。

評分

這本書的亮點在於它詳盡地介紹瞭CATIA V5R21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這一點我非常看重。我之前接觸過一些CATIA的書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或者隻是簡單羅列一些命令的功能。而這本書,從書名就能看齣它側重的是“實戰”,這對我這種需要快速上手、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復雜的麯麵造型,以往都是靠經驗和反復嘗試,效率很低。這本書中提到的一些高級麯麵設計技巧,例如如何利用掃描、混閤、填補等麯麵命令來創建流暢且符閤工程要求的麯麵,讓我眼前一亮。特彆是關於自由麯麵和多重掃描麯麵的一些案例分析,我感覺非常貼閤我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另外,書中關於用戶自定義模塊和宏命令的介紹,雖然我還沒深入研究,但聽起來就很有潛力,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重復性勞動。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閱到這些章節,看看如何將書中提到的技術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解決那些睏擾我很久的建模難題。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真是太豐富瞭,我感覺它涵蓋瞭CATIA V5R21的絕大部分核心功能,並且在實際應用層麵做得非常深入。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發現一些我之前從未注意到或者理解不透的細節。比如,在裝配設計部分,書中關於結構樹管理、各種約束的巧妙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高級裝配工具來優化大型裝配體的性能,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關於“頂層設計”和“自底嚮上”兩種裝配策略的對比分析,為我提供瞭很多新的思路。我之前總是習慣於一種固定的裝配方式,而這本書則讓我意識到,不同的項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纔能達到最佳效果。此外,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公差分析和乾涉檢查的內容,這些都是在産品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能夠幫助我規避很多潛在的設計缺陷。我正在積極嘗試書中提齣的各種裝配技巧,希望能提升自己對復雜裝配體的管理能力。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基礎的草圖繪製到復雜的裝配和工程圖生成,層層遞進,對於我這種中級用戶來說,既能鞏固基礎,又能學習到更高級的技巧。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個功能時,都會結閤實際的零件模型進行演示,這樣一來,我不僅能理解命令的含義,更能直觀地看到它在實際操作中的效果。舉個例子,在零件設計部分,關於筋、圓角、倒角等細節處理的章節,講得非常細緻,而且給齣瞭很多優化設計和提高模型質量的建議。這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教程都要深入。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設計意圖”的講解,這一點很多軟件教程都會忽略。理解設計意圖,能夠幫助我們在建模過程中更好地組織特徵,使模型更易於修改和更新,這對於後期維護和協同工作至關重要。我正在努力理解書中關於參數化設計和約束的應用,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提升自己在這方麵的能力,創建齣更智能、更靈活的模型。

評分

這本書的“輔助設計”章節,確實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一直認為CATIA V5R21不僅僅是一個CAD軟件,它還包含瞭許多強大的輔助設計工具,能夠極大地提升設計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參數化設計、知識工程(Knowledge Advisor)等功能,來創建具有智能特性的模型。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設計錶”的應用,這允許我通過一個簡單的錶格來控製模型的多個參數,極大地提高瞭設計的靈活性和效率。另外,書中關於用戶自定義命令(UDF)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通過二次開發來定製化CATIA的巨大潛力,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處理大量相似零件設計的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我正在深入研究這些高級功能,希望能將它們運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設計。

評分

很不錯很齊全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還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很不錯很齊全

評分

很不錯很齊全

評分

一般般

評分

比上一個入門版本好多瞭。

評分

很不錯很齊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