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常用诗书画三绝称誉艺术修养造诣全面的才学之士,也把用诗歌、书法、绘画三种文艺形式表达同一主题的做法称为诗书画三绝。我国向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宋词、元曲更是诗词曲的高峰。为唐诗宋词元曲配以当代知名书画家依诗而作的绘画、书法精品,将可以展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诗画艺术的绝妙美学境界,本套书系就是一套诗歌与书画完美结合的读本。
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国内一批著名的书画家积极参与。这里面既有久已成名的老一代书画家,也有正值盛年的中生代书画家,还有初露峥嵘的年轻书画家,在他们的认真创作下,一大批精美的书画作品横空出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的书画家已经仙逝,他们留下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
元剧、元曲之佳处,妙在意境、妙在自然。元人小令、套数之佳,“亦不让于其杂剧”。“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为中国自然之文学”,“非后世能望其项背也”。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在中国文化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已被广大学者和读者所肯定。本书遴选元曲中的经典名作,点评、注解,并约请当代书画名家配以传达诗情画义的书法、绘画作品,三者一体,实现了极好的融汇。
我尝试着从纯粹的审美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它带给我的感受是宁静而深远的。在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在一本精心制作的艺术书籍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巧妙,文字区域和留白区域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眼睛在阅读时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那种铺天盖地的文字信息轰炸感,而是采用了分段清晰、主题明确的布局,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或浅尝辄止的阅读。我尤其欣赏那种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非常自然流畅,仿佛一位温文尔雅的导览者,引导着我一步步深入到艺术的世界。整体阅读下来,感觉心灵得到了洗涤,对美的感知力似乎也有了微妙的提升。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人在“看”的同时,“静思”,这才是艺术书籍的最高境界。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既包含了足够多的严肃的、可以供专业人士研读的深度分析和技术细节,同时又为入门者保留了足够的亲近感。我注意到,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没有使用太多令人望而生畏的术语,如果必须使用,也会紧随其后的进行清晰的白话解释。这种“双轨制”的写作和编排模式,使得这本书的受众范围大大拓宽。我向几位不同背景的朋友推荐过,无论是资深藏家还是刚刚接触艺术史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与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艺术普及读物,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去满足这份好奇,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的价值是跨越不同知识层次的。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对那些流传有序的艺术作品的考据和流传脉络非常感兴趣。这本书在呈现那些艺术瑰宝时,似乎非常注重“来龙去脉”的梳理。我观察到,在介绍每一幅作品时,除了基本的作者、年代信息外,还穿插了大量关于这件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收藏、展览和鉴定过程的片段。这种“故事性”的叙述,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真实性。我特别喜欢那些附带的图片对比——比如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作品的拓印或摹本差异,这对于理解艺术品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耗、伪作或者风格演变,是非常直观和有价值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考证工作,看得出编辑团队在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不仅仅是“搬运工”,更是艺术史的“侦探”。对于渴望了解艺术品背后真实故事的读者来说,这种深度的挖掘是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让人眼前一亮了!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典雅的封面吸引住了,那种带着淡淡历史感的纹理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就让人感觉里面装载的定是精品。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非常到位,不像那种廉价的印刷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有一种莫名的庄重感。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插图的印刷效果,色彩的还原度非常高,即便是摹印的古代画作,那些笔触的细腻和墨色的浓淡变化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于研究和欣赏艺术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装订工艺也十分讲究,书脊的处理既牢固又美观,即便是经常翻看也不会轻易散架。可以说,从这本书的“外衣”到“骨架”,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艺术类书籍应有的敬意和专业水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倍增光彩。光是这份对外在形式的极致追求,就让我对内文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像它的外表一样,经得起细细品味。
评分我个人对古代的文学体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篇章,总能从中找到与当下心境的共鸣。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细读,但粗略翻阅时,我发现它的选材和编排逻辑非常独到。它似乎没有那种堆砌名家名作的俗套,而是更倾向于挖掘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同时又能在艺术手法上形成对照和补充的作品。比如,它对某一特定时期文人创作心境的解读,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取向,这比单纯罗列作品要高明得多。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自如,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爱好者的情怀。特别是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段落进行的注释和赏析,简直是点睛之笔,一下子就让原本遥远的古人精神世界变得鲜活起来,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迅速领会到其中精髓。这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欣赏门槛,但又不失学术深度,确实是难得的好书。
评分老师建议孩子阅读的书目,书很好,孩子很喜欢!
评分又称名人书画,一种是指有名望或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作的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书法或绘画作品,简言之就是名人创作的有一定水平的字或者画。另一种解释仅指艺术水平较高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其作者未必都很有名。如古代一般民众创作或无从考证作者的古代有名字画作品等。
评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经典之作 堪为佳作
评分一套三册都买齐了.书还不错.只是作品大概都是绘于八九十年代.绘画作品风格基本类同.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相对于艳丽的词,曲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评:“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好书,全家共度读,受益,推荐。
评分老师建议孩子阅读的书目,书很好,孩子很喜欢!
评分中央的支持与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