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写给间歇性失落、间歇性失踪、间歇性抓狂及各种症的你,安抚不安的内心,获取人生正能量;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好玩;强大的心理学支撑,好看;
澳大利亚插画师Amilly为本书奉献16幅幽默有趣的彩色漫画;
献给时常心情不好夜间发言或间歇性犯神经的各种年轻人;
一件送给长不大或不愿长大的小孩的贴心小棉袄。
内容简介
《我们都爱“发神经”》立足于讲述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间歇性发神经。列举了间歇性抓狂、间歇性失踪、间歇性抑郁等众多间歇症,分析到位,案例丰富,辅以各种有趣的心理学实验,配上16幅彩色漫画,揭露间歇症的心理隐秘,有趣,实用。强大的心理学安抚你烦躁不安的内心,让你与不安的自己好好相处。文笔流畅,幽默另类,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小凡不二,网络自由撰稿人,论坛咨询师,首次出书。
目录
导言:神经还能正常点,再正常点吗
第一章 “发神经”是一种魅力人格
一、与世界闹别扭很正常,间歇症们往往是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二、我突然很想“玩失踪”
三、我突然心情很失落
四、突然,很烦某个人,或某些人
五、那时的几秒钟,我难道瞬间低能
六、间歇性话痨与间歇性不想说话
七、间歇性理想主义
八、间歇症与拖延症同病相怜
九、身体里的革命:我是媒体人,我间歇性犯神经
第二章 不可告人的内心秘密
一、“莫名其妙”是因为神经比大脑跑得更快
二、内心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小孩
三、做错事,理由总是一大堆
四、表达感情时,总是理直气壮
五、喜欢一刀把时间和因果切断
六、这些人往往意志力薄弱
七、大吃大嚼能补充意志力吗
八、假自由
九、欲望有如骤然拉满的弓
十、超级隐蔽的报复方式
十一、失踪是为了获取“合适的距离”
十二、混在男生堆里的女生,不被各种间歇才怪
十三、间歇性抑郁,真的暗示了某些生理疾病
十四、“掉举”是我心散乱,间歇怎能避免?
十五、憎恨如此强烈饱满,乃至溢出来的部分蔓延了无辜
十六、间歇是人类永远的困境——高高在上的幻想机制
十七、间歇性的孩子不是野草
十八、狠角色:从不祈求“从天而降”的公平
十九、他们饶有兴趣地看自己,就像赏玩一件艺术作品
第三章 如何与“发神经”相处?
一、如何与瞬间失落的“我”相处?
二、如何与狂躁的内心相处?
三、如何让抑郁变得乐观?
四、其他类型的相处之道
第四章 做个训练有素的间歇君
一、间歇发神经的爱情,是在惩罚自己
二、教你安静,然后睡去
三、训练有素的生活之道
四、变与不变都美丽
精彩书摘
我们都爱发神经
平静的水面上,总会漂浮着一些莫名其妙、奇奇怪怪的不规则物体,它们不知是从哪里破损下来的弃物。一阵风,或者远处传来的一个小小的涟漪,都会让它重心失衡,胡乱翻动,而露出水面的永远是你捉摸不定的一角。
——这就是各种间歇症的内心写照。
别人看不透一切,并不是因为TA多深邃,而是因为TA变化无常。
TA间歇性“玩失踪”,让一堆人突然找不到他。
TA间歇性心情失落,甚至大半夜睡不着觉,经常爬起来上网。
TA间歇性话痨,嘚啵儿起来没完没了;或者间歇性失语,几天不吐一个字。
TA间歇性暴躁,突然看谁都不顺眼,把朋友拉进黑名单是常有的事儿。
TA间歇性愤青,抨击社会不公成了家常便饭,拉住一个人,就会吐槽半天。
TA间歇性抓狂,内心疯狂成一棵树,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在地下纠结。
TA间歇性大吃大嚼,让血液充满自己的胃部以便清空大脑,结果更是沮丧。
TA间歇性没理想,优哉游哉,“淡定”常是TA的第一选择。
最可怕的是,这些总是“莫名其妙”地发作,一切仿佛没有缘由,TA到底怎么了?
一、与世界闹别扭很正常,间歇症们往往是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如果你是一名间歇症患者,或者你有一位间歇症的朋友,那么,首先表示祝贺!尽管间歇症总是让人饱受折磨,但这类人内心敏感,观察力强,头脑比较聪明,拥有众多优越的品性。换句话说,这是一群富有魅力的人!
因为间歇性的本质,反映了这类人的内心根本接受不了一成不变的庸常生活。
人要适应世界,又要不断改变世界,间歇性地与世界闹闹别扭再正常不过了。
间歇症发作的人最讨厌那些守规矩的人了——他们与世界看起来步调一致,积极合拍,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古板的行为,今天和明天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一样的生活绝对是间歇症们忍受不了的!
但喜欢变来变去的间歇症们,也有着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譬如爱,譬如忠诚。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偶尔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下一秒心情会如何,下一天的天气如何?
这又何妨呢?正如冬去春来,我们有所期待,某日的天气骤变还会增添诗意,生活因而有魅力。我们常常调侃天气预报十之一二是错的,但精准的天气预报会磨灭多少意外的小情趣啊。
间歇是一种达观的心态。偶然变一变,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彩的生活。但,有的时候,间歇症们的确也很苦恼。
以下是两位间歇症朋友的倾诉:
有时候突然就心情很低落,不想说话也不想动。别人问起,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也许是因为突然看见的一句话,也许是看见某个物体联想到了什么,也许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一件小事,也许什么都不是,很多事情不需要理由,也没有理由。
因为心情阴晴不定,身边的朋友都快受不了我了。也许上一秒我的心情是好的,可下一秒我的心情就是特别的暴躁。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有些话不是自己想说的,却总是脱口而出,把朋友都惹生气了。读书时候也常常这样,时好时坏,有时朋友都不理我,就自己一个人哭,曾经一度因为心情不好而自残。
这样间歇性失落症的发作有人理解吗?
悲伤和失落并不奇怪,然而它总是莫名其妙地周期性发生,我们如何能解释这一现象呢?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蒙田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我相信人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到的是变幻无常。我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漂流;受到河水的挟制,根据潮水的涨落,时而平静,时而狂暴。
变幻无常,而我心不知。认识你自己,何其难矣!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心灵比我们的眼睛更敏感。
正如阳光是不连续的光束,它不断地向我们发射新的光线,一束接着一束,互相之间非常紧密,我们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同样的,外面的世界也在无声无息地放射出各式各样的信息箭矢。有些进入我们的眼睛,有些骗过了我们的眼睛,直接射入了我们的心灵。心灵感受到的悲伤和失落,表现于外在,就成了“莫名其妙”。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都可能直触内心。
而我们之所以变化极快,是因为即使是同一件事物也会间歇性呈现出反复不同的性质,面对毛茸茸的真实驳杂时,我们总是慌张的。喜极而泣的情感也是如此,欢乐的一瞬间,为何人们哭泣?大脑在想什么?其实,那时的大脑一定是一片空白,瞬间无法思考,哭泣的真正原因或许是我们的心灵直接勾连到了平时为之付出太多的苦楚经验,眼泪由心灵控制而喷薄而出,理性却根本来不及通知我们。
心灵比任何目光所及的东西——放在我们眼前的任何东西,比我们想要的东西,还要更变幻不定。
它触及哪里,正是无言所说。
此外,我们的皮肤、鼻子、嘴巴都能直通心灵。味蕾能传达愉悦,香水能唤起记忆,荷尔蒙的气息能激发情欲,热恋男女一旦拥抱在一起,就兴奋异常,此时的理性大脑肯定歇工。
各种自称患有间歇症的人,他/她的气场圆润而敏感,他/她感知世界的渠道要比常人更加丰富。
举个例子说。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物理学上称这样的现象是时光倒流,也就是在速度大于光速后时空交错,四维空间偶尔发生混乱的特殊心理感觉。当发生某个场景的时候,人的控制神经会以极快的速度传送于心灵,这时理性的反应还没有传达到心灵,所以当理性的反应传到心灵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到以前发生过一样。也有很多人将其归结为梦境,其实这又是心灵的力量。理性有时是粗糙且迟钝的,当心灵捕捉到外界的情况,由于和之前相似程度太高,所以误认为梦里有过。
其实不是梦里,仅仅是心灵更善于记忆,也更加细密,又一次骗过了头脑。
这样的人暗藏潜能,禀赋异常!
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且有如下规律:
1。想象力丰富的人比缺乏想象力的人经历这种奇特感受的可能性更高。
2。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在家的人经历的可能性更高。
3。这种感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4。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多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还记得《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的“这个妹妹,我仿佛之前见过”吗?据此,可以知道,这可不是男生为了搭讪美女而随口讲出的一句话。贾宝玉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少年,想象力丰富自然无需多说,情绪也少有稳定的时候,要不,何来“混世魔王”的称号?
可见,贾宝玉才是真正的间歇症患者!
而间歇性变化多端的人,受暗示心理强,他挖掘潜能的空间也较大。
一片云,就能扰乱了他的心情。
同时,他的创造力,也能编织起一片一片的美好的云。
粗糙的物体能让人感觉到,而光滑却总是一滑而过。生活中时不时出现“异常”情绪。是如此,不要将其理解为“刺头”、“怪癖”,而是要将其理解成“磨砂”——摸起来,手感尤其舒服。偶尔的坏心情总是要有的,偶尔有坏心情的人,偶尔发作各种间歇症的人,往往也是创造奇迹的人,是追求极致生活的人,也是拥有诗意人格与富有魅力的人。
譬如,为何他“间歇性失踪”?
因为我们的头脑正如一片肥沃的土地,也必定丛生着各色各样的无用的野草。想好好利用,就必须先静下来,离群索居,清理好这些野草。失踪症的积极性正体现于此。心灵亦然,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着它,并把它约束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世界里。若能失踪一段时间,不理旁事,专心调整自己,有何不好呢?
譬如,为何他“间歇性失落”?
他们一直担心发生的某种细节发生了,而他们注意的细节也很诡异,更怪异的是,他们常常会幻想某个东西会出现,或者明明可能出现,他们却认为其不该出现而担心其出现。走在路上,明明知道转角处很可能出来一辆小轿车,可他们在那一刻认为不可能,但是又害怕它会出现,那么,出现一辆小轿车那一瞬间,他们情绪就会低落。低落也有程度之分,同一个人,轻者几天甚至几分钟就恢复,重者就会持续一周甚至数周以上。然而,在常态中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实践者,在失落中生活的人是苦难的哲学家,为何不可?
譬如,为何他“间歇性不爱说话”?
他必然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只是运转的齿轮与我们脱节了。当我们使用各类工具挥汗如雨时,他突然品咂到了语言之丑陋。一些庸俗的客套与虚伪此时成了让人最厌恶的东西,即使是精英们的妙语连珠,也都流露出一种刻意为之。敏感的心灵会觉得,再高明的语言也势必会犯错,两个人交流客套,是多么乏味的一件事,这些谁会一直浑然不觉?
太多具有艺术气质的名人都以间歇症自诩。周立波曾发微博:间歇性郁闷症中,生人勿扰,熟人勿找。香港词人黄伟文的《情人甲》“从独个憔悴,到结伴回家,间歇性孤寡,哪里怕”真实描摹了间歇性失落者的心态,并声明这是唯一一首写成之后,激动地发短信来跟他说“很喜欢很感謝”的人并非歌手自己,而是他身边最亲密的那位。当然,歌手许志安随即也在微博感动不已。香港艺人、港姐陈法蓉也自嘲是“间歇性神经病”。
明星大腕也许太忙,间歇之变是为了创造更大的奇迹积蓄力量。
一匹脱缰的马,它因为自己跑得比为别人快百倍,因而便能看见无数的妖魔与幻象,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两个接踵而来。只有慢下来,把种种间歇怪相记下来,才能欣赏之。
……
前言/序言
我们都爱“发神经”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们都爱“发神经”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