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体育健康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汇集了多所高校体育教育专家的精髓,结合《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编写出的公共体育教学教程。《体育健康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的认知、科学锻炼的方法、心理调整、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传统运动项目练习要点、时尚运动练习方法及民族传统项目,具有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作为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良好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现代体育理论热点
第一章 体育——健康生活的缔造者
第一节 现代健康新理念
一、健康的定义
二、健康的14个标志
三、全面健康的意义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人体生物学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生活方式因素
四、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五、体育锻炼因素
六、饮食因素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标准
二、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
四、体育锻炼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五、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六、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系统的影响
第四节 终身体育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特征
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三、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四、高职院校体育实施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及要求
第二章 体育锻炼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一、体育锻炼的原则
二、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二节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
一、不良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类型
二、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
三、有害的职业性习惯
四、大学生不良的饮食方式
第三章 常见的运动损伤和突发情况的处置
第一节 常见运动性损伤的案例
第二节 常见运动突发情况案例与处置
第四章 现代人的心理调适
第一节 克服人性的弱点——战胜自己才能赢得世界
一、克制嫉妒,让别人的光彩照亮自己的前程
二、被人嫉妒怎么办
第二节 告别自负,认识真正的自己
一、自负心理的形成
二、自负心理的防范
第三节 戒除虚荣,不要让表象折磨自己
一、虚荣换不来真正的荣耀
二、炫耀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丑陋
第四节 远离懒惰,勤奋是收获的前提
一、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
二、业精于勤荒于嬉
第五节 解除依赖,扔掉拐杖走得更快
一、抛开依赖,学会独立行走
二、自助者天助,自立者成材
第六节 扫除灰色情绪——别让阴云笼罩自己
一、走出私欲,你将拥有更多
二、敞开心扉,遣散孤独的阴影
第七节 适时调整心态——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心态好一切都好
一、少安毋躁,浇灭心中的怒火
二、不要狭隘,世界原本海阔天空
第五章 体育文化
第一节 校园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措施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一、体育竞赛常见种类
二、常用竞赛规则
三、常用竞赛方法
第四节 体育欣赏
一、体育欣赏的意义
……
第二篇 竞技体育与健身
第三篇 国粹武术与时尚游泳
精彩书摘
(3)和谐是指身体各组成部分多样统一的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人体形态各要素的和谐;各器官、系统功能上的和谐;人的外部形态、内部功能与运动形式在技能上的和谐。和谐是优美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身体美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和谐。
(4)身体的线条是指人身体的外部轮廓。根据人们一般审美经验,男、女的线条是不一样的。男性的魅力在于阳刚之气,身体线条多平直、有棱角,显出一种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之美;女性的魅力在于阴柔之美,身体线条更圆润、有曲线,显示出秀美、柔和的特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可通过体育运动,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加以塑造,形成自己理想的身体轮廓线条。
3)素质美
素质美是指人在身体素质方面所呈现的美,是以特殊的形式存在于身体美之中。人的身体素质就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运动员通过体育运动形式把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所表现出的美展现于人们的面前,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美感。
4)风度美
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气度的美。体育运动不仅能塑造健美的体格,而且也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这种健康的人格可以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形成一种风度美,比如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乐于助人、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关心队友、珍惜荣誉、自重自强,还有仪表端正、雷厉风行等,都给人以高尚、典雅的感受。
风度美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二是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2.运动美的欣赏
运动美是指人在体育实践中,通过人体运动的艺术感情的动态操作过程表现人的本质,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践和创造健康的体格和人格,是身体运动所呈现的一种动态美。它是体育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体育美的基本表现形式。
1)技术美的欣赏
技术美是指人在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时,从方法和技巧上表现出来的美。技术美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如马拉多纳巧妙的过人技术,乔丹精妙绝伦的空中投篮,霍尔金那优美流畅的高低杠动作等。运动技术作为体育欣赏对象,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就是因为它是人类在体育实践中的一项伟大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表现在运动者能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体育动作,以此向自然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和节奏感构成了技术美的主要特征。
运动技术本身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体育科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深化,一些更加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先进技术不断创造出来。如篮球比赛中的跳起空中投篮、勾手投篮、补篮以及单手、双手正(反)扣篮、投3分篮;排球比赛中近体快球、短平快球、远网快球,以及中国创造和发展的“时间差”“位置差”等快球技术。不胜枚举的运动技术,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技术美的欣赏不仅欣赏技术动作的高、难、险、新等方面,还应该结合技术动作的平衡性、准确性和节奏感等方面来欣赏。平衡、准确能给人以平稳、有效、安全之感,协调而有节奏能给人以合理、圆满、明快之感。
……
前言/序言
《体育健康教程》并非一本单纯的运动技能训练手册,它更侧重于构建一种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定位,旨在为未来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体育健康基础,使其不仅具备健康的体魄,更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科学的健康管理能力,以应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挑战。 一、 体育健康理念的深度解析与现代视野 本书首先着力于破除对体育运动的片面理解,将体育从单纯的“出汗”和“竞技”提升到“健康促进”和“生命质量”的维度。它深入探讨了体育健康的核心理念,强调运动对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益处。 生理健康的基石: 书中详细阐述了运动如何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优化骨骼健康、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并有效预防和控制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罗列运动的好处,而是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具体作用机制,让学习者明白“为什么”运动,以及“如何”通过运动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例如,在讲解有氧运动时,会详细分析其对心肌的强化作用、血管弹性的提升以及脂肪燃烧的效率,并会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训练建议。 心理健康的港湾: 现代社会压力巨大,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本书将体育运动视为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升自信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会分析运动过程中内啡肽的释放机制,解释运动如何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团队运动如何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力。书中会引用心理学研究成果,说明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社会适应能力的拓展: 体育运动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本书探讨了体育活动如何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集体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职业教育学生而言,这些软技能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 二、 科学运动的原理与实践指南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运动指南,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负荷与训练原则: 书中系统讲解了运动负荷的构成要素(强度、时间、频率、类型),以及个体化训练、超量恢复、周期性训练等基本训练原则。这部分内容将帮助学习者理解,并非运动越多越好,关键在于科学地安排运动量,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例如,在讲解训练强度时,会介绍心率区间法、运动自觉疲劳度评分法等,并说明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身体产生的不同生理反应。 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本书将涵盖多种基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田径(跑、跳、投)、球类运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等。对于每个项目,都会提供清晰的动作要领、技术分解、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以及基础的战术指导。这部分内容强调“学以致用”,让学习者能够掌握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并能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锻炼。 多样化的运动形式: 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本书还会介绍时下流行的健身方式,如瑜伽、普拉提、舞蹈、户外徒步、骑行等,鼓励学习者探索多样化的运动形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兴趣点,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对这些运动形式的介绍,会侧重于其健身价值、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而非单纯的技巧教学。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损伤是影响持续运动的重要因素。本书会详细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如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并着重讲解运动前热身、运动中保护、运动后放松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基础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和康复建议,指导学习者在发生损伤后如何科学处理,尽快恢复。 三、 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与管理 体育健康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将体育健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学习者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生活习惯。 营养与运动的协同: 强调合理的膳食是支持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书中会介绍均衡营养的原则,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根据不同运动需求如何调整饮食。例如,在介绍蛋白质的摄入时,会说明其在肌肉修复和生长中的作用,并给出不同人群的推荐摄入量。 睡眠与恢复的重要性: 深入阐述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体能提升、精力充沛的关键作用。指导学习者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在剧烈运动后如何进行有效的休息与恢复。 运动与疾病预防的关联: 详细分析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常见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通过列举科学研究数据和案例,让学习者深刻认识到“运动是最好的良药”。 健康监测与自我管理: 引导学习者学会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测量心率、血压、体重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运动计划和生活方式。书中会介绍一些简单的健康评估方法,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健康状况。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除了通过运动缓解压力,本书还会介绍其他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冥想、正念练习、兴趣爱好等,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 体育健康在职业生涯中的价值体现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本书特别强调体育健康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魄是胜任各种职业岗位的基础。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耐力、稳定的情绪都是高效完成工作的前提。 塑造积极职业形象: 健康自信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能够给同事和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应对职业风险与挑战: 许多职业岗位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如体力消耗大、工作压力高、环境复杂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管理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降低职业伤害的风险。 培养终身学习与发展意识: 体育健康理念的培养,也意味着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将促使学习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持续发展。 《体育健康教程》以其全面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前瞻性,致力于培养具备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和科学健康管理能力的职业人才,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及实用的操作指南,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去理解、去实践、去享受体育健康带来的益处。它希望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将体育健康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人生态度,从而实现更加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