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高級應用教程(修訂版)(附光盤)》是進一步學習Pro/ENGINEER野火版5.0高級功能的書籍,其內容包括Pro/ENGINEER軟件工具(如關係、用戶參數、族錶等)的使用、高級基準特徵(如圖形特徵)及一些高級特徵(如掃描混閤、可變截麵掃描、圖形參數)的創建、特徵的變形功能、裝配高級功能(如撓性元件的裝配、Top-Down産品設計等)、模型的外觀設置與渲染、ISDX麯麵設計、運動仿真、動畫和産品的逆嚮設計等。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高級應用教程(修訂版)(附光盤)》是根據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給國內外眾多行業的著名公司(含國外獨資和閤資公司)編寫的培訓教案整理而成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本書附帶2張多媒體DVD學習光盤,製作瞭200個Pro/ENGINEER高級設計技巧和具有針對性的範例教學視頻並進行瞭詳細的語音講解,時間長達6.5小時(390分鍾),光盤中還包含本書所有的模型文件、範例文件和練習素材文件(2張DVD光盤教學文件容量共計6.7GB)。另外,為方便低版本讀者的學習,光盤中特提供瞭Pro/E4.0版本主要章節的配套源文件。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高級應用教程(修訂版)(附光盤)》在內容安排上,書中結閤大量的範例對Pro/ENGINEER高級功能中的一些抽象概念進行講解,這些範例都是實際生産一綫産品設計中具有代錶性的例子,這樣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高級産品設計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實際操作界麵進行講解,使讀者能快速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掌握更多的Pro/ENGINEER高級功能和技巧,進而能夠從事復雜産品的設計工作。《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高級應用教程(修訂版)(附光盤)》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Pro/ENGINEER高級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Pro/ENGINEER課程上課或上機練習教材。
齣版說明
前言
叢書導讀
本書導讀
第1章 軟件的基本設置
1.1 設置Windows操作係統的環境變量
1.2 創建用戶文件目錄
1.3 設置軟件的啓動目錄
1.4 係統配置文件config
1.4.1 設置係統配置文件config.pro
1.4.2 配置文件config的加載順序
1.5 設置界麵配置文件config.win
第2章 使用Pro/ENGINEER的工具
2.1 創建模型關係
2.1.1 關於關係
2.1.2 創建關係舉例
2.2 設置用戶參數
2.2.1 關於用戶參數
2.2.2 創建用戶參數舉例
2.3 用戶自定義特徵
2.3.1 關於用戶自定義特徵
2.3.2 創建用戶自定義特徵
2.3.3 放置用戶自定義特徵
2.4 Pro/ENGINEER軟件中的族錶
2.4.1 關於族錶
2.4.2 創建零件族錶
2.4.3 創建裝配族錶
2.5 創建和使用快捷鍵
第3章 高級基準特徵
3.1 基準點的高級創建方法
3.1.1 創建麯麵上的基準點
3.1.2 創建麯麵的偏距基準點
3.1.3 在麯綫與麯麵的相交處創建基準點
3.1.4 在坐標係原點處創建基準點
3.1.5 在指定的坐標位置創建基準點
3.1.6 在三個麯麵相交處創建基準點
3.1.7 利用兩條麯綫創建基準點
3.1.8 創建某點的偏距以創建基準點
3.1.9 創建域點
3.2 坐標係的高級創建方法
3.2.1 利用一點和兩個邊(軸)創建坐標係
3.2.2 利用兩個相交的邊(軸)創建坐標係
3.2.3 創建偏距坐標係
3.2.4 創建與屏幕正交的坐標係
3.2.5 利用一個平麵和兩個邊(軸)創建坐標係
3.2.6 從文件創建坐標係
3.2.7 坐標係的應用
3.3 基準麯綫的高級創建方法
3.3.1 從文件創建基準麯綫
3.3.2 利用剖截麵創建基準麯綫
3.3.3 從方程創建基準麯綫
3.3.4 用麯麵求交創建基準麯綫
3.3.5 用修剪創建基準麯綫
3.3.6 沿麯麵創建偏移基準麯綫
3.3.7 垂直於麯麵創建偏移基準麯綫
3.3.8 由麯麵邊界創建偏移基準麯綫
3.3.9 創建投影基準麯綫
3.3.10 創建包絡基準麯綫
3.3.11 創建二次投影基準麯綫
3.3.12 基準麯綫應用範例──在特殊位置創建筋特徵
3.4 圖形特徵
3.4.1 圖形特徵基礎
3.4.2 圖形特徵應用範例──凸輪的設計
3.5 參照特徵
3.5.1 關於參照特徵
3.5.2 參照特徵應用範例
3.6 計算特徵
3.6.1 關於計算特徵
3.6.2 創建計算特徵
第4章 其他高級特徵
4.1 復雜的拔模特徵
4.1.1 草繪分割的拔模特徵
4.1.2 根據樞軸麯綫拔模
4.1.3 拔模特徵的延伸相交
4.2 混閤特徵的選項
4.2.1 混閤選項簡述
4.2.2 混閤選項應用舉例
4.3 掃描混閤特徵
4.3.1 掃描混閤特徵簡述
4.3.2 創建掃描混閤特徵的一般過程
4.3.3 重定義掃描混閤特徵的軌跡和截麵
4.3.4 掃描混閤特徵選項說明
4.3.5 掃描混閤特徵的應用
4.4 可變截麵掃描特徵
4.4.1 可變截麵掃描特徵簡述
4.4.2 可變截麵掃描特徵選項說明
4.4.3 用“垂直於軌跡”確定截麵的法嚮
4.4.4 用“垂直於投影”確定截麵的法嚮
4.4.5 用“恒定法嚮”確定截麵的法嚮
4.4.6 使用X軌跡綫
4.4.7 使用軌跡綫控製特徵的形狀
4.4.8 可變截麵掃描特徵應用範例1──異形壺的設計
4.4.9 可變截麵掃描特徵應用範例2──轉嚮盤的設計
4.5 軸特徵
4.6 唇特徵
4.6.1 唇特徵的一般創建過程
4.6.2 唇特徵應用範例──顯示器唇口的設計
4.7 法蘭特徵
4.8 環形槽特徵
4.9 耳特徵
4.10 槽特徵
4.11 環形摺彎特徵
4.12 管道特徵
4.13 特徵陣列的高級操作
4.13.1 填充陣列
4.13.2 錶陣列
第5章 特徵的變形工具
5.1 特徵的扭麯
5.1.1 進入扭麯(Warp)操控闆
5.1.2 特徵的變換工具
5.1.3 特徵的扭麯工具
5.1.4 骨架工具
5.1.5 特徵的拉伸工具
5.1.6 特徵的摺彎工具
5.1.7 特徵的扭轉工具
5.1.8 特徵的雕刻工具
5.2 實體自由形狀
5.3 局部推拉
5.4 半徑圓頂
5.5 剖麵圓頂
5.5.1 掃描類型的剖麵圓頂
5.5.2 混閤類型的剖麵圓頂
第6章 裝配高級功能
6.1 在裝配體中創建零件
6.1.1 概述
6.1.2 在裝配體中創建零件舉例
6.2 撓性元件的裝配
6.3 裝配中的布爾運算操作
6.3.1 元件閤並
6.3.2 元件切除
6.3.3 創建相交零件
6.3.4 創建鏡像零件
6.4 元件的替換
6.4.1 元件替換的一般操作過程
6.4.2 替換失敗的處理
6.5 骨架零件模型簡介
6.5.1 概述
6.5.2 骨架零件模型的創建和應用
6.6 自頂嚮下(Top_Down)設計鼠標
6.6.1 設計流程圖
6.6.2 詳細操作過程
第7章 模型的外觀設置與渲染
7.1 概述
7.1.1 關於模型的外觀設置與渲染
7.1.2 外觀與渲染的主要術語
7.1.3 外觀與渲染的操作菜單
7.2 模型的外觀
7.2.1 “外觀管理器”對話框
7.2.2 “基本”外觀
7.2.3 “圖”外觀
7.2.4 關於模型外觀的保存
7.2.5 修改打開模型的外觀
7.2.6 係統圖形庫
7.3 設置模型的透視圖
7.4 光源設置
7.4.1 關於光源
7.4.2 創建點光源
7.4.3 創建聚光燈
7.5 房間布置
7.6 模型的渲染
7.6.1 渲染的config.pro文件設置
7.6.2 “渲染控製”工具欄
7.6.3 PhotoRender和Photolux渲染器
7.6.4 一個不銹鋼零件的外觀處理及渲染
7.6.5 在模型上貼圖(貼花)及渲染
7.7 Photolux渲染器的特殊效果
7.7.1 反射設置
7.7.2 色調映射設置
7.7.3 設置背景
7.7.4 設置景深
第8章 ISDX麯麵模塊
8.1 ISDX麯麵基礎
8.1.1 ISDX麯麵的特點
8.1.2 進入ISDX麯麵模塊
8.1.3 ISDX麯麵模塊用戶界麵及菜單
8.1.4 ISDX模塊入門
8.2 創建ISDX麯綫
8.2.1 ISDX麯綫基礎
8.2.2 創建自由(Free)ISDX麯綫
8.2.3 創建平麵(Planar)ISDX麯綫
8.2.4 創建COS麯綫
8.2.5 創建下落(Drop)麯綫
8.2.6 點的類型
8.3 ISDX麯綫的編輯
8.3.1 ISDX麯綫的麯率圖
8.3.2 ISDX麯綫上點的編輯
8.3.3 在ISDX麯綫上添加點
8.3.4 刪除ISDX麯綫
8.3.5 刪除ISDX麯綫上的點
8.3.6 分割ISDX麯綫
8.3.7 組閤ISDX麯綫
8.3.8 延伸ISDX麯綫
8.3.9 ISDX麯綫的復製和移動(Copy、Move)
8.4 創建ISDX麯麵
8.5 編輯ISDX麯麵
8.6 ISDX麯麵的連接
8.7 ISDX麯麵的修剪
8.8 ISDX麯麵設計範例1──麵闆
8.9 ISDX麯麵設計範例2──手把的改進
第9章 機構模塊與運動仿真
9.1 概述
9.1.1 術語
9.1.2 進入和退齣機構模塊
9.1.3 機構模塊菜單
9.1.4 命令按鈕介紹
9.1.5 創建一個機構裝置並進行運動仿真的一般過程
9.2 連接與連接類型
9.2.1 連接
9.2.2 銷釘(Pin)接頭
9.2.3 圓柱(Cylinder)接頭
9.2.4 滑動杆(Slider)接頭
9.2.5 平麵(Planar)接頭
9.2.6 球(Ball)接頭
9.2.7 軸承(Bearing)接頭
9.2.8 剛性(Rigid)接頭
9.2.9 焊縫(Weld)接頭
9.3 主體
9.3.1 關於主體
9.3.2 加亮主體
9.3.3 重定義主體
9.4 拖移(Drag)
9.4.1 概述
9.4.2 “拖動”對話框簡介
9.4.3 點拖動
9.4.4 主體拖移
9.4.5 使用“快照”作為機構裝置的分解狀態
9.4.6 在拖移操作之前鎖定主體
9.5 運動仿真範例
9.5.1 裝配一個機構裝置--啓蓋器
9.5.2 運動軸設置
9.5.3 定義伺服電動機
9.5.4 修復失敗的裝配
9.5.5 建立運動分析並運行機構
9.5.6 結果迴放、動態乾涉檢查與製作播放文件
9.5.7 測量
9.5.8 軌跡麯綫簡介
9.5.9 模型樹
9.6 創建齒輪機構
9.7 創建凸輪機構
9.8 創建帶傳動
第10章 動畫模塊
10.1 概述
10.2 創建動畫的一般過程
10.2.1 進入動畫模塊
10.2.2 創建動畫
10.2.3 建立事件
10.2.4 建立時間與視圖間的關係
10.2.5 建立時間與顯示間的關係
10.2.6 建立時間與透明間的關係
10.3 動畫綜閤練習
第11章 産品的逆嚮設計
11.1 逆嚮工程概述
11.2 逆嚮工程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11.3 逆嚮工程範例
我之前一直是用其他三維軟件進行設計的,最近公司要求我們轉嚮 Pro/ENGINEER,所以我就開始尋找相關的學習資料。這本書真是太棒瞭!它不僅包含瞭 Pro/ENGINEER 的基礎操作,更重要的是,它講解瞭很多 Pro/ENGINEER 獨特的概念和工作流程,讓我能夠快速理解這款軟件的精髓。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零件設計的細節講解,比如如何利用基準特徵來組織零件結構,如何進行參數化建模以便於後期修改,以及如何使用掃描、陣列等工具來高效地創建復雜特徵。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循序漸進,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新手,也能夠輕鬆地跟上學習的節奏。而且,書中還包含瞭很多關於麯麵造型和裝配設計的進階內容,讓我對 Pro/ENGINEER 的能力有瞭更全麵的瞭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麯麵造型時,非常強調麯麵質量的重要性,並提供瞭檢測和修復麯麵質量的方法,這對於保證後續的加工精度非常有意義。光盤裏的練習文件,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動手實踐,鞏固所學知識。這本書讓我對 Pro/ENGINEER 有瞭堅實的基礎,並且能夠獨立進行一些中等復雜度的設計任務。
評分我必須要說,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 Pro/ENGINEER 的行傢!內容翔實,邏輯清晰,而且非常注重實操性。我之所以購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在工作中經常需要進行裝配設計,但總感覺自己在處理大型裝配體時效率不高,而且經常會遇到乾涉檢查、爆炸視圖等問題。這本書恰好涵蓋瞭這些內容,並且給齣瞭非常詳細的講解。作者從裝配約束的設置,到零部件的邏輯關係,再到如何優化裝配體的性能,都講解得非常到位。尤其是關於大型裝配體的管理技巧,比如如何進行零部件的簡化錶示、如何利用骨架模型來驅動裝配,這些都極大地提升瞭我處理復雜裝配體的能力。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飛機發動機裝配的例子,那個裝配體包含瞭成百上韆個零部件,但通過作者介紹的方法,我能夠清晰地管理和分析這個龐大的裝配體,這讓我感嘆不已。此外,書中還涉及瞭參數化設計在裝配體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傢族錶格來批量生成相似的裝配體,這些技巧對於提高設計效率非常有幫助。附帶的光盤也提供瞭不少有用的範例文件,讓我可以動手實踐,加深理解。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裝配設計指南,對於需要處理復雜裝配體的用戶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學習資料。
評分我是一名在模具行業工作的工程師,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 Pro/ENGINEER 在模具設計方麵應用的教材。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並沒有局限於軟件的基本操作,而是深入探討瞭 Pro/ENGINEER 在模具設計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分型麵設計、拔模斜度分析、冷卻係統設計,甚至還涉及瞭澆注係統和排氣係統的設計。作者在講解分型麵時,采用瞭非常係統的方法,從識彆分型麵類型,到利用各種工具創建復雜的分型麵,都講解得非常細緻。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拔模斜度分析的部分,作者不僅解釋瞭為什麼需要拔模斜度,還詳細演示瞭如何利用 Pro/ENGINEER 的相關工具來檢查和添加拔模斜度,這對於避免模具脫模睏難至關重要。另外,關於冷卻水道的設計,書中提供瞭多種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並且還結閤瞭實際案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設計齣高效的冷卻係統。光盤裏的模具設計範例文件,對於我學習和模仿非常有價值,我可以直接參考這些範例來完成自己的設計。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都非常高,對於從事模具設計的同行來說,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寶典。
評分我是一名産品開發工程師,經常需要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轉化為實際可用的三維模型,並在後續的工藝製造過程中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這本書在這一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結構設計和鈑金設計的章節印象深刻。在結構設計部分,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利用 Pro/ENGINEER 進行應力分析和拓撲優化,這對於我評估設計的閤理性和改進設計的強度非常有幫助。通過書中介紹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我可以更直觀地瞭解設計中的薄弱環節,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而在鈑金設計方麵,這本書的講解更是讓我豁然開朗。以前我總覺得 Pro/ENGINEER 的鈑金功能不夠強大,但這本書通過豐富的實例,展示瞭如何利用 Pro/ENGINEER 輕鬆地創建各種復雜的鈑金件,包括各種摺彎、衝壓、捲邊等操作。作者還詳細介紹瞭如何生成展開圖,並且提供瞭展開圖的自動標注和尺寸標注的技巧,這對於後續的生産製造至關重要。光盤裏的一些鈑金設計案例,讓我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技巧,並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這本書讓我對 Pro/ENGINEER 的結構設計和鈑金設計能力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自從我拿到它之後,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鑽研。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深入淺齣,對於我這種之前對 Pro/ENGINEER 隻有基礎瞭解的用戶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高級麯麵造型的章節,以前總覺得 Pro/ENGINEER 在處理復雜麯麵時有些力不從心,但這本書給齣瞭很多巧妙的技巧和實用的方法,讓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那些挑戰性的設計任務。比如,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利用掃描、混閤、掃描混閤等多種麯麵生成方式,並且還結閤瞭豐富的實例,一步一步地演示瞭如何從零開始構建齣精緻的麯麵模型。而且,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還穿插瞭許多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這讓我感覺學到的東西是真正能夠應用到工作中的。我記得有一個關於汽車零部件設計的案例,涉及到非常復雜的內腔麯麵,這本書的講解讓我豁然開朗,最終我成功地完成瞭類似的設計。光盤裏的配套資源也非常給力,裏麵的模型文件和視頻教程,補充瞭書本的不足,讓學習過程更加直觀和高效。總而言之,這本書的質量遠超我的預期,絕對是 Pro/ENGINEER 用戶提升技能的寶貴財富。
評分還可以
評分給老弟買的,他正在自學,祝他進我
評分好評,優惠多一些會更好。
評分內容不錯,且結閤實際。對於一些高級功能介紹很詳細
評分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高級應用教程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內容詳實,上手快捷,由易入難
評分對pro/e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有很大幫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