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斌讲翡翠 9787122261953 59.8元
翡翠鉴定入门 9787122211354 26.0元
翡翠选购指南(第二版) 5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2版 (2016年8月1日)
平装: 15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22268556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481 g
翡翠是中华民族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宝石。本书主要介绍了翡翠的历史与文化、翡翠的基本特征、翡翠的鉴别、翡翠的质量评价、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的一本专门性著作。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广大珠宝首饰爱好者,尤其是翡翠的爱好者、消费者阅读参考。同时,也可供珠宝首饰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翡翠业的经营者参考。
编辑推荐
翡翠是中华民族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宝石。本书主要介绍了翡翠的历史文化、翡翠的基本特征、翡翠的鉴别、翡翠的质量评价、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的一本专门性著作。
《翡翠选购指南》(第二版)增加了新的仿制品的鉴别特征,内容实用,图片清晰美观,对比明显,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王昶,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学院,院长,教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珠宝的鉴定与教学工作,现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教授,院长,出版过《宝石选购指南》、《矿物晶体观赏石》、《翡翠选购指南》等相关著作多部。
目录
第一章 翡翠的历史与文化/001
一、“翡翠”名称的由来/002
二、翡翠的产地/003
三、翡翠的价值/005
四、翡翠的加工工艺/011
第二章 翡翠的基本特征/019
一、翡翠的矿物组成/020
二、翡翠的基本性质/021
三、翡翠的颜色/023
四、翡翠的质地(地子,底子)/034
五、翡翠的绺和裂/040
六、翡翠的种 /041
七、翡翠的皮壳/055
第三章 翡翠的鉴别/61
一、翡翠的鉴定特征/062
二、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别/064
三、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066
四、翡翠C货的鉴别/069
五、覆膜处理翡翠的鉴别/070
第四章 翡翠的质量评价/072
一、翡翠的颜色评价/073
二、翡翠的净度评价/079
三、翡翠的切工评价/080
四、翡翠裂纹的评价/084
五、翡翠的透明度评价/085
六、翡翠的结构评价/088
七、翡翠体积(块度)大小对评价的影响/089
第五章 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90
一、金镶翡翠(玉)/091
二、翡翠玉扣/106
三、翡翠佩饰/109
四、翡翠手镯/111
五、翡翠珠链/114
六、翡翠戒指/118
七、翡翠摆件/121
第六章 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128
一、吉祥如意类佩饰/129
二、事业腾达类佩饰/133
三、家和兴旺类佩饰/138
四、长寿多福类佩饰/143
五、平安喜庆类佩饰/147
六、辟邪消灾类佩饰/150
七、十二生肖佩饰/153
参考文献/158
………………………………………………………………………………………………………………………………………………
编辑推荐
翡翠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珠宝,被称作玉石之王,全球的宝石级翡翠,基本都是由国人消费的。随着翡翠价格的不断走高,翡翠的鉴定和评估就显得日益重要。《汪新斌讲翡翠》详细介绍了翡翠的种水色工等知识以及鉴定和评估技巧,同时简要介绍了翡翠市场和收藏,适宜珠宝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想了解真实的翡翠市场,请看《汪新斌讲翡翠》。
1.专业珠宝鉴定师多年工作经验集锦,倾情奉献。
2.揭露翡翠行业秘密,教您如何买到真翡翠。
3.大量精美图片,展示精品翡翠魅力。
4.本书可以作为翡翠爱好者的入门指导书,同时也特别适宜翡翠购买者和投资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汪新斌讲翡翠》
翡翠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珠宝,被称作玉石之王,全球的宝石级翡翠,基本都是由国人消费的。随着翡翠价格的不断走高,翡翠的鉴定和评估就显得日益重要。《汪新斌讲翡翠》详细介绍了翡翠的种水色工等知识以及鉴定和评估技巧,同时简要介绍了翡翠市场和收藏,适宜珠宝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翡翠鉴定入门》
本书介绍翡翠的成分、结构与产地特征;“色”、“种”、“地”;专业鉴别方法和简易鉴定方法;翡翠的价值判定依据和选购指南;经典款式和镶嵌工艺、艺术价值、价值判断依据等;简单介绍翡翠优化的方法、特征以及鉴别依据等,主要帮助读者鉴定翡翠真假以及判定价值。
本书可供一般翡翠爱好者和宝石的销售人员阅读。
目录
**章 翡翠概述
一、翡翠的种和水 4
二、按种水分类的翡翠 4
第二章 翡翠的颜色
一、按颜色分类 22
二、翡翠致色原理 27
三、绿色的浓阳正匀 30
四、月下美人灯下玉 35
第三章 翡翠的鉴定
一、A..货和B货 40
二、正确的鉴定方法 46
三、错误的鉴别方法 51
四、与翡翠类似的玉石 52
五、翡翠的优化 62
第四章 翡翠价值评估
一、雕工:题材、大小、工艺 69
二、瑕疵 71
三、颜色:色调、饱和度、色型 73
四、种水:种、水、底 77
第五章 翡翠饰品的选购
一、戒面的价值与选购 82
二、手镯的价值与选购 91
三、雕件的价值与选购 100
四、镶嵌翡翠的价值与选购 118
第六章 翡翠市场
一、翡翠集散地 132
二、翡翠买卖技巧 142
三、网购翡翠的技巧 146
第七章 翡翠的收藏与鉴赏
一、值得收藏的翡翠类型 154
二、翡翠佳品鉴赏 161
翡翠鉴定入门
目录
1.什么是翡翠?01
1.1 什么是宝石?什么是玉石?01
1.2 什么是翡翠?04
1.3 什么是翡翠的A、B、C货?05
1.4 翡翠是怎样形成的,产自哪里?06
2.翡翠的基本性质08
2.1 翡翠的化学成分08
2.2 翡翠的结构、透明度和光泽09
2.3 翡翠的颜色13
2.4 翡翠的密度、硬度及解理23
3.翡翠的品种与分类24
3.1 翡翠的质地与翡翠的“种”24
3.2 翡翠“种”的划分方法25
3.3 常见的翡翠品种25
4.如何评价翡翠的质量好坏和价值高低?37
4.1 颜色37
4.2 质地40
4.3 雕工46
4.4 重量49
5.鉴别翡翠的简易方法50
5.1 眼观50
5.2 手感55
5.3 耳听56
6.常见的翡翠相似品有哪些,怎样识别?57
6.1 与翡翠相似的天然玉石57
6.2 冒充翡翠的人造仿品69
说实话,我对玉石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贵重”、“漂亮”的层面,完全缺乏系统性知识。这套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以往那种模糊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你“这是好玉”或者“那是坏玉”这么简单,更深入地挖掘了翡翠形成的地质背景,虽然我不是地质专业出身,但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把那些复杂的矿物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人能理解为什么某些产地的翡翠会有独特的“钢性”或“糯性”。最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本侧重于选购策略的书籍,它简直就是一本“反套路”秘籍。里面提到了很多商家常用的营销话术和视觉陷阱,比如在特定灯光下拍摄的照片,或者故意将瑕疵隐藏在设计中的布局。书中还细致地讲解了不同“种”的翡翠,从高贵的玻璃种到常见的豆种,每一种的特点、价格区间以及适合的人群都有明确的界定。我立刻回去翻阅了我收藏的一些玉料,试图套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判断力的过程,成就感满满,也让我明白,真正的收藏鉴赏,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绝非仅凭感觉。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的翡翠“小白”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那些光彩夺目的绿色有着莫名的好感,但每次走进珠宝店,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手镯和挂件,心里总是打鼓,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拿到这三本书,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和大量的实物图片吸引了。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地把我从“只看颜色”的初级阶段,带到了能分辨“水头”、“翠性”的门槛上。特别是关于如何区分天然翡翠和那些经过处理的仿制品,书里详细对比了不同光照下颜色的变化,还教了我一些简单的“看纹理”的小技巧,比如“苍蝇翅”那种独特的反光,虽然书上说要借助放大镜,但即便是肉眼观察,也能感受到那种天然形成的独特美感。我拿着以前买的一个吊坠,对照书上的图例仔细研究了好久,突然发现以前只关注了它的颜色,却忽略了内部棉絮的分布和光泽的表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一套“自检”的标准,让我在面对商家推销时,心里有了底气,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门外汉了。可以说,这是我收藏之路上的第一块坚实的垫脚石,让我对未来的寻宝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买过几本相关的书籍,要么是过于专业的教科书,里面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晶体结构图和复杂的化学式,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纯粹的“炒作”指南,通篇都在鼓吹某某品种暴涨,实用价值极低。这套书的编排策略非常高明,它精准地把握住了入门到进阶之间的那个黄金分割点。它在“鉴定入门”中确保了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讲解了如何辨别真假、区分处理工艺,这些是生存必备技能。接着在“选购指南”中,它又巧妙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紧密结合,教会读者如何在不同的购买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预算做出最理性的选择。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的状态,既有教科书的严谨逻辑,又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难懂。我发现自己不需要反复查阅词典去理解那些术语,因为书里总能用最恰当的比喻来解释复杂概念,比如用“冰块”和“果冻”来区分水头,这种直观的对比,让人过目不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意境”和“文化内涵”的爱好者,单纯的技术参数对我来说略显枯燥。这套书的第三本,也就是关于汪新斌老师讲解的那一本,完美地满足了我的精神需求。它将硬邦邦的鉴定标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阐释了翡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从皇家贡品到文人雅士的寄托,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通过文字娓娓道来。书中对“俏色”的解读尤为精彩,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俏色在鉴定中的权重,而是深入分析了工匠如何巧妙地利用天然的色块,将一块原石的价值和艺术性提升到新的高度。读起来不像是在看一本工具书,更像是在聆听一位资深前辈的私房话,充满了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敬畏。特别是关于“玉性”的描述,那种温润、含蓄、不张扬的美,完全是用感性的语言捕捉到了翡翠的灵魂。对于我这种追求精神层面共鸣的收藏者来说,这种结合了科学与艺术的视角,让我的收藏不再是冰冷的资产,而是有了温度和故事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乎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行动手册”,而不是一本放在书架上落灰的理论参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瑕疵处理”和“人工优化”的章节,那部分内容写得非常细致,清晰地列举了酸洗、漂白、注胶等常见处理手段对翡翠结构和光泽造成的永久性改变。以往我总觉得这些“优化”只是小打小闹,但读完后才意识到,这些处理不仅影响了翡翠的天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降低了其长期的收藏价值。书中配的对比图,一边是未经处理的自然之美,一边是经过人工干预后的那种略显“死板”的光泽,对比极其鲜明,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差异。这种对“真实性”的强调,让我坚定了只收藏天然、未优化翡翠的原则。对于一个想要建立自己稳定收藏体系的新手来说,这套书提供的“防坑指南”比任何高价买来的“秘诀”都要珍贵得多,它构建了我对翡翠价值的健康认知框架,让我知道什么该碰,什么必须避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