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 翡翠鉴定入门+翡翠选购指南+汪新斌讲翡翠 收藏鉴赏书籍 方法技巧 珠宝玉石器书籍

3本 翡翠鉴定入门+翡翠选购指南+汪新斌讲翡翠 收藏鉴赏书籍 方法技巧 珠宝玉石器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新斌,韩丽,王昶,申柯娅 著
图书标签:
  • 翡翠鉴定
  • 翡翠选购
  • 翡翠收藏
  • 汪新斌
  • 珠宝玉石
  • 鉴赏技巧
  • 入门指南
  • 收藏鉴赏
  • 方法技巧
  • 翡翠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南弘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4633
商品编码:1136782584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铜版纸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汪新斌讲翡翠    9787122261953    59.8元

翡翠鉴定入门    9787122211354    26.0元

翡翠选购指南(第二版)    5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2版 (2016年8月1日)

平装: 15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122268556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481 g

翡翠是中华民族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宝石。本书主要介绍了翡翠的历史与文化、翡翠的基本特征、翡翠的鉴别、翡翠的质量评价、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的一本专门性著作。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广大珠宝首饰爱好者,尤其是翡翠的爱好者、消费者阅读参考。同时,也可供珠宝首饰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翡翠业的经营者参考。









编辑推荐

翡翠是中华民族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宝石。本书主要介绍了翡翠的历史文化、翡翠的基本特征、翡翠的鉴别、翡翠的质量评价、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的一本专门性著作。

《翡翠选购指南》(第二版)增加了新的仿制品的鉴别特征,内容实用,图片清晰美观,对比明显,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王昶,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学院,院长,教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珠宝的鉴定与教学工作,现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教授,院长,出版过《宝石选购指南》、《矿物晶体观赏石》、《翡翠选购指南》等相关著作多部。

目录

第一章 翡翠的历史与文化/001

一、“翡翠”名称的由来/002

二、翡翠的产地/003

三、翡翠的价值/005

四、翡翠的加工工艺/011

第二章 翡翠的基本特征/019

一、翡翠的矿物组成/020

二、翡翠的基本性质/021

三、翡翠的颜色/023

四、翡翠的质地(地子,底子)/034

五、翡翠的绺和裂/040

六、翡翠的种 /041

七、翡翠的皮壳/055

第三章 翡翠的鉴别/61

一、翡翠的鉴定特征/062

二、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别/064

三、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066

四、翡翠C货的鉴别/069

五、覆膜处理翡翠的鉴别/070

第四章 翡翠的质量评价/072

一、翡翠的颜色评价/073

二、翡翠的净度评价/079

三、翡翠的切工评价/080

四、翡翠裂纹的评价/084

五、翡翠的透明度评价/085

六、翡翠的结构评价/088

七、翡翠体积(块度)大小对评价的影响/089

第五章 翡翠饰品的类型与选购/90

一、金镶翡翠(玉)/091

二、翡翠玉扣/106

三、翡翠佩饰/109

四、翡翠手镯/111

五、翡翠珠链/114

六、翡翠戒指/118

七、翡翠摆件/121

第六章 翡翠佩饰中的吉祥图案和寓意/128

一、吉祥如意类佩饰/129

二、事业腾达类佩饰/133

三、家和兴旺类佩饰/138

四、长寿多福类佩饰/143

五、平安喜庆类佩饰/147

六、辟邪消灾类佩饰/150

七、十二生肖佩饰/153

参考文献/158

………………………………………………………………………………………………………………………………………………

编辑推荐

翡翠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珠宝,被称作玉石之王,全球的宝石级翡翠,基本都是由国人消费的。随着翡翠价格的不断走高,翡翠的鉴定和评估就显得日益重要。《汪新斌讲翡翠》详细介绍了翡翠的种水色工等知识以及鉴定和评估技巧,同时简要介绍了翡翠市场和收藏,适宜珠宝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想了解真实的翡翠市场,请看《汪新斌讲翡翠》。 

1.专业珠宝鉴定师多年工作经验集锦,倾情奉献。

2.揭露翡翠行业秘密,教您如何买到真翡翠。

3.大量精美图片,展示精品翡翠魅力。

4.本书可以作为翡翠爱好者的入门指导书,同时也特别适宜翡翠购买者和投资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汪新斌讲翡翠》

翡翠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珠宝,被称作玉石之王,全球的宝石级翡翠,基本都是由国人消费的。随着翡翠价格的不断走高,翡翠的鉴定和评估就显得日益重要。《汪新斌讲翡翠》详细介绍了翡翠的种水色工等知识以及鉴定和评估技巧,同时简要介绍了翡翠市场和收藏,适宜珠宝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翡翠鉴定入门》

本书介绍翡翠的成分、结构与产地特征;“色”、“种”、“地”;专业鉴别方法和简易鉴定方法;翡翠的价值判定依据和选购指南;经典款式和镶嵌工艺、艺术价值、价值判断依据等;简单介绍翡翠优化的方法、特征以及鉴别依据等,主要帮助读者鉴定翡翠真假以及判定价值。 

本书可供一般翡翠爱好者和宝石的销售人员阅读。

目录

**章 翡翠概述

一、翡翠的种和水    4

二、按种水分类的翡翠    4

第二章 翡翠的颜色

一、按颜色分类    22

二、翡翠致色原理    27

三、绿色的浓阳正匀    30

四、月下美人灯下玉    35

第三章 翡翠的鉴定

一、A..货和B货    40

二、正确的鉴定方法    46

三、错误的鉴别方法    51

四、与翡翠类似的玉石    52

五、翡翠的优化    62

第四章 翡翠价值评估

一、雕工:题材、大小、工艺    69

二、瑕疵    71

三、颜色:色调、饱和度、色型    73

四、种水:种、水、底    77

第五章 翡翠饰品的选购

一、戒面的价值与选购    82

二、手镯的价值与选购    91

三、雕件的价值与选购    100

四、镶嵌翡翠的价值与选购    118

第六章 翡翠市场

一、翡翠集散地    132

二、翡翠买卖技巧    142

三、网购翡翠的技巧    146

第七章 翡翠的收藏与鉴赏

一、值得收藏的翡翠类型    154

二、翡翠佳品鉴赏    161

翡翠鉴定入门

目录

1.什么是翡翠?01

1.1 什么是宝石?什么是玉石?01

1.2 什么是翡翠?04

1.3 什么是翡翠的A、B、C货?05

1.4 翡翠是怎样形成的,产自哪里?06

2.翡翠的基本性质08

2.1 翡翠的化学成分08

2.2 翡翠的结构、透明度和光泽09

2.3 翡翠的颜色13

2.4 翡翠的密度、硬度及解理23

3.翡翠的品种与分类24

3.1 翡翠的质地与翡翠的“种”24

3.2 翡翠“种”的划分方法25

3.3 常见的翡翠品种25

4.如何评价翡翠的质量好坏和价值高低?37

4.1 颜色37

4.2 质地40

4.3 雕工46

4.4 重量49

5.鉴别翡翠的简易方法50

5.1 眼观50

5.2 手感55

5.3 耳听56

6.常见的翡翠相似品有哪些,怎样识别?57

6.1 与翡翠相似的天然玉石57

6.2 冒充翡翠的人造仿品69


珠宝玉石鉴赏与收藏系列丛书(精选推荐) 本书系精选自国内资深珠宝玉石专家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旨在为广大珠宝爱好者、收藏家及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实用的鉴赏与收藏指导。本系列丛书聚焦于珠宝玉石领域中几个关键且热门的分支,通过严谨的理论阐述与丰富的实例分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 第一册:稀有宝石的矿物学基础与优化处理鉴别 (非翡翠主题) 本册深入探讨了除翡翠以外的各大宝石家族,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以及新兴的有机宝石如珍珠和珊瑚的科学基础。 第一部分:宝石的诞生与结构 晶体学基础: 详细解析宝石的形成环境、生长条件及其内部微观结构。重点讲解了六方晶系、等轴晶系、三方晶系等常见宝石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影响宝石的光学性能。 光谱分析与物性参数: 系统介绍宝石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原理,包括折射仪、分光仪、密度计等。书中提供了上百种常见宝石的详细物性参数表,便于快速比对与鉴定。 第二部分:天然与优化处理的“火眼金睛” 经典宝石的优化技术: 全面覆盖市场主流宝石(如蓝宝石的铍扩散处理、红宝石的致色剂填充、钻石的人工改色等)所采用的加热、辐照、扩散等技术。 高科技手段的鉴别: 重点解析超声波清洗、激光钻孔、注胶等现代优化处理技术在不同宝石上的具体表现。通过大量的显微照片对比,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处理痕迹与天然特征的差异。 合成宝石的识别: 区分实验室培育(HPHT、CVD法)与天然宝石的细微差别,尤其关注合成祖母绿和合成红宝石的生长纹理特征。 第三部分:稀有宝石的市场趋势与投资价值 稀有宝石的产地特征: 深入分析缅甸“鸽血红”、哥伦比亚祖母绿、克什米尔蓝宝石等顶级产地的标志性特征,及其对价值的影响。 高价值宝石的储存与保险: 提供关于高价值单颗宝石的科学储存建议,包括温湿度控制、防震防盗措施,以及保险评估的专业流程。 --- 第二册:彩宝与有机宝石的文化传承与审美构建 (非翡翠主题) 本册着重于彩宝和有机宝石的文化历史、设计美学以及它们在不同文明中的地位,帮助读者建立更深层次的审美认知。 第一部分:彩宝的历史与文化符号 色彩的心理学: 探讨不同颜色宝石(如黄色托帕石、橙色石榴石、紫色堇青石)在东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寓意、禁忌与权力象征。 古代皇室御用: 梳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清代宫廷中对彩色宝石的偏爱与使用方式,例如拿破仑时期的珠宝风格演变,以及乾隆皇帝对各种宝石的收藏记录。 第二部分:有机宝石的艺术魅力与保养 珍珠的养殖与自然之美: 详尽介绍天然海水珍珠(如南洋金珠、马贝珠)与淡水养殖珍珠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评估其光泽度(Luster)、形状和表面质量。 珊瑚与琥珀的地域特色: 针对红珊瑚(特别是贵州红、阿卡红)的生长纹(生长线)和密度进行剖析;同时探讨琥珀(如波罗的海琥珀、缅甸琥珀)的包裹体形态学,以及松香油化程度对价值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代珠宝设计与镶嵌工艺 工艺与美学的结合: 介绍当代珠宝设计中常见的镶嵌工艺,如密镶(Pavé)、爪镶(Prong Setting)的优缺点及其对宝石光彩的辅助作用。 大师作品赏析: 选取二十世纪至今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师(如卡地亚、梵克雅宝等)的经典彩宝作品进行案例分析,解析其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和几何结构来提升宝石的艺术价值。 --- 第三册:贵金属与镶嵌珠宝的材质评估与投资策略 (非翡翠主题) 本册聚焦于珠宝的载体——贵金属的纯度鉴定、市场动态分析,并提供一套成熟的珠宝投资组合构建方法。 第一部分:贵金属的纯度与提炼技术 黄金的足赤与K金标准: 详细讲解国际上对黄金(如足金999.9、18K、14K)的法定标准和检验方法,探讨不同K金中合金元素的对硬度和色泽的影响。 铂金与钯金的特性: 对比铂金(Pt)和钯金(Pd)在密度、延展性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高端珠宝制作中的应用。介绍火试金法等传统检测方法的原理。 回收与精炼市场: 分析全球贵金属的供给渠道,包括矿产开采、二手珠宝回收和电子废料提炼,为投资者提供供应链视角。 第二部分:镶嵌珠宝的结构稳定性与耐久性评估 镶嵌结构的可靠性: 探讨不同镶嵌方式(如包镶、半包镶、轨道镶)在长期佩戴中的应力分布,指导消费者如何判断一件镶嵌首饰的结构是否稳固。 腐蚀与老化问题: 分析汗液、化妆品、环境污染物对不同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机理,并给出定期的专业维护周期建议。 第三部分:珠宝投资组合的构建与风险控制 宏观经济与珠宝市场关联: 阐述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对黄金、铂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价值评估模型: 建立一套综合考虑材质、工艺、品牌溢价、稀有度和市场流动性的多维度珠宝资产评估模型。 二手市场的流通性: 比较不同品类(如素金、彩宝镶嵌、古董珠宝)在拍卖行和二级市场中的变现能力与溢价空间,为收藏者制定长短线投资策略。 --- 本丛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看宝辨真”的基础技能,更着眼于培养读者对珠宝艺术的深层理解和科学的资产管理思维,是每一位严肃的珠宝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玉石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贵重”、“漂亮”的层面,完全缺乏系统性知识。这套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以往那种模糊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你“这是好玉”或者“那是坏玉”这么简单,更深入地挖掘了翡翠形成的地质背景,虽然我不是地质专业出身,但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把那些复杂的矿物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人能理解为什么某些产地的翡翠会有独特的“钢性”或“糯性”。最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本侧重于选购策略的书籍,它简直就是一本“反套路”秘籍。里面提到了很多商家常用的营销话术和视觉陷阱,比如在特定灯光下拍摄的照片,或者故意将瑕疵隐藏在设计中的布局。书中还细致地讲解了不同“种”的翡翠,从高贵的玻璃种到常见的豆种,每一种的特点、价格区间以及适合的人群都有明确的界定。我立刻回去翻阅了我收藏的一些玉料,试图套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判断力的过程,成就感满满,也让我明白,真正的收藏鉴赏,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绝非仅凭感觉。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的翡翠“小白”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那些光彩夺目的绿色有着莫名的好感,但每次走进珠宝店,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手镯和挂件,心里总是打鼓,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冤大头。拿到这三本书,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和大量的实物图片吸引了。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地把我从“只看颜色”的初级阶段,带到了能分辨“水头”、“翠性”的门槛上。特别是关于如何区分天然翡翠和那些经过处理的仿制品,书里详细对比了不同光照下颜色的变化,还教了我一些简单的“看纹理”的小技巧,比如“苍蝇翅”那种独特的反光,虽然书上说要借助放大镜,但即便是肉眼观察,也能感受到那种天然形成的独特美感。我拿着以前买的一个吊坠,对照书上的图例仔细研究了好久,突然发现以前只关注了它的颜色,却忽略了内部棉絮的分布和光泽的表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一套“自检”的标准,让我在面对商家推销时,心里有了底气,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门外汉了。可以说,这是我收藏之路上的第一块坚实的垫脚石,让我对未来的寻宝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买过几本相关的书籍,要么是过于专业的教科书,里面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晶体结构图和复杂的化学式,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纯粹的“炒作”指南,通篇都在鼓吹某某品种暴涨,实用价值极低。这套书的编排策略非常高明,它精准地把握住了入门到进阶之间的那个黄金分割点。它在“鉴定入门”中确保了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讲解了如何辨别真假、区分处理工艺,这些是生存必备技能。接着在“选购指南”中,它又巧妙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紧密结合,教会读者如何在不同的购买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预算做出最理性的选择。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的状态,既有教科书的严谨逻辑,又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难懂。我发现自己不需要反复查阅词典去理解那些术语,因为书里总能用最恰当的比喻来解释复杂概念,比如用“冰块”和“果冻”来区分水头,这种直观的对比,让人过目不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意境”和“文化内涵”的爱好者,单纯的技术参数对我来说略显枯燥。这套书的第三本,也就是关于汪新斌老师讲解的那一本,完美地满足了我的精神需求。它将硬邦邦的鉴定标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阐释了翡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从皇家贡品到文人雅士的寄托,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通过文字娓娓道来。书中对“俏色”的解读尤为精彩,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俏色在鉴定中的权重,而是深入分析了工匠如何巧妙地利用天然的色块,将一块原石的价值和艺术性提升到新的高度。读起来不像是在看一本工具书,更像是在聆听一位资深前辈的私房话,充满了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和敬畏。特别是关于“玉性”的描述,那种温润、含蓄、不张扬的美,完全是用感性的语言捕捉到了翡翠的灵魂。对于我这种追求精神层面共鸣的收藏者来说,这种结合了科学与艺术的视角,让我的收藏不再是冰冷的资产,而是有了温度和故事的艺术品。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乎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行动手册”,而不是一本放在书架上落灰的理论参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瑕疵处理”和“人工优化”的章节,那部分内容写得非常细致,清晰地列举了酸洗、漂白、注胶等常见处理手段对翡翠结构和光泽造成的永久性改变。以往我总觉得这些“优化”只是小打小闹,但读完后才意识到,这些处理不仅影响了翡翠的天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降低了其长期的收藏价值。书中配的对比图,一边是未经处理的自然之美,一边是经过人工干预后的那种略显“死板”的光泽,对比极其鲜明,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差异。这种对“真实性”的强调,让我坚定了只收藏天然、未优化翡翠的原则。对于一个想要建立自己稳定收藏体系的新手来说,这套书提供的“防坑指南”比任何高价买来的“秘诀”都要珍贵得多,它构建了我对翡翠价值的健康认知框架,让我知道什么该碰,什么必须避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