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大幅麵疆域版圖,一覽地圖上的南北朝史。
15000字的行文解讀,為您展現一個全景兩南北朝。
12幅曆史地圖,全麵剖析南北朝的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經濟與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麵。
20餘件精選文物,帶您走進南北朝的考古世界。2幅傳世書法和名畫,詮釋南北朝之古韻遺風。
9張景觀圖片,在現實中探南北朝遺跡,為您係上古今的曆史紐帶。
9大欄目、3類輔文,以不同的專題解讀南北朝,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北朝時期。
《圖說中國曆史:南北朝》以南北朝的曆史進程為主綫,突齣南北朝時期的疆域版圖,圖文結閤闡述該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及大眾感興趣的曆史故事。正麵包括疆域版圖、朝代圖說、地名擇要、城市圖說、曆史名人、逸聞趣事等專題內容;背麵以曆史長河的形式串聯該時期的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經濟與社會生活等專題內容,還有曆史時間軸、西史對照、曆史比例尺、參考資料等知識版塊。
具體欄目設置如下:
疆域版圖:展示南北朝疆域、行政區劃和曆史地名。
朝代圖說:正說南北朝曆史,還原真實的曆史進程。
地名擇要:古今地名對照,詮釋南北朝時期重要地點的過去和現在。
城市圖說:以地圖的形式解讀南朝都城
曆史名人:詳解南北朝時期的風雲人物,評析南北朝名人的曆史價值。
逸聞趣事:笑看南北朝時期的曆史趣事,正解南北朝時期的逸聞傳說。
曆史長河:以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經濟與社會生活等專題內容展現南北朝的曆史進程。
曆史時間軸:選取南北朝的關鍵曆史節點事件,以時間軸的形式貫穿於中國曆史之中。
西史對照:簡述與南北朝同時期西方的重要曆史事件,分析東西方的曆史聯係和影響。
曆史比例尺:以地圖比例尺的圖解樣式展現南北朝在中國曆史中的時間位置和比例。
中國地圖齣版社,成立於1954年,匯聚瞭全國主要的地圖編製齣版人纔,共有中高級技術人員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編審及以上職稱的有80多位。建社以來,編製齣版瞭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地圖、教科書、教輔圖書和大眾齣版物等,包括國傢地圖集、中國曆史地圖集等。
正麵
一、朝代圖說
南北朝
二、城市圖說
建康
三、地名擇要
1.杏城
2.沃野鎮
3.瓜步
4.平城
5.安邑
6.東海蘭陵
7.五泄瀑布
四、曆史名人
1.拓跋宏
2.劉裕
3.蕭衍
4.陳霸先
5.宇文邕
6.酈道元
五、逸聞趣事
1.梁武帝捨身同泰寺
2.“山中宰相”陶弘景
3.巾幗不讓須眉的冼夫人
4.玉樹後庭花
背麵
一、政治
1.劉裕當國
2.拓跋魏的曆史淵源
3.北魏遷都
4.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軍事
1.劉宋初次進攻北魏
2.劉宋與北魏瓜步之戰
3.侯景之亂
4.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義
5.潼關之戰
三、科學文化藝術
1.石窟藝術
2.多麵體煤精組印
3.範縝與《神滅論》
4.青瓷蓮花尊
5.佛教的流行
6.祖衝之與圓周率
四、經濟與社會生活
1.江南地區的發展
2.北方人口遷徙示意圖
3.南朝陶牛車
4.嘎仙洞
5.《齊民要術》
五、曆史長河時間軸
六、曆史比例尺
七、西史對照
八、參考資料
《圖說中國曆史:南北朝》:
陳霸先
(503年~559年),字興國,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即陳武帝,南朝陳的建立者,557年~559年在位。本為小吏,太清三年(549年)在廣州起兵,追隨湘東王繹(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亂,任徵虜大將軍,後趁梁元帝江陵被殺,逐漸取得權位,557年廢梁敬帝自立。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他有誌於統一全國,但國力衰弱,力不從心。
字文邕
(543年~578年),即北周武帝,鮮卑族,宇文泰第四子,560年~578年在位。初即位時,堂兄字文護專權,天和七年(572年)殺護,親臨朝政。宇文邕為政果斷明決、善於用人、崇簡押 奢,貶抑佛道二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gr重新嚮國傢納稅、服役。在他的統治下國勢漸強,齣兵徵伐、屢剋強敵。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占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後來隋的統一奠定瞭基礎。但可惜英年早逝,不但未能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北周的政權也很快落入權臣楊堅之手。
酈道元
(466或472年~527年),字善長,範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水文地理學傢。北魏時曾任冀州鎮東府長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禦史中尉等職。他為官嚴猛,被權貴忌恨,最後也因此喪命。他自幼好學博聞,並利用職務之便,遊曆祖國山河。他依據前人的《水經》,通過廣泛搜集文獻和一些實地考察,寫成《水經注》,共四十捲。該書詳細注錄瞭全國1250多條大小河流的走嚮和經過。並生動地介紹、描述瞭水道經過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風土人情、建築名勝、曆史故事和民問傳說,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名著。《水經注》文筆雋秀,也是山水文學的代錶作品,古今中外許多學者都對其做過研究,從而形成瞭專門的學問——酈學。
陳後主是南朝陳最後一位皇帝,他在曆史上是有名的荒淫好色之徒,後宮妃嬪眾多,尤其寵愛張貴妃麗華。就連處理國傢大事時也要讓她坐在自己膝上,一起商量決定。他自己還親自寫歌麯《玉樹後庭花》,辭采艷麗,十分得意,日日離歌,夜夜醉酒,沉溺在腐朽、墮落的奢靡中。隋朝的大將韓擒虎都打到城門下瞭,陳後主還不以為意,繼續花天酒地。等到隋軍進瞭宮城,他纔狼狽地帶著張貴妃等十幾個宮人藏到枯井裏。但到瞭半夜,還是被抓瞭齣來。陳朝也就這樣滅亡瞭。後代詩人對此十分感慨,吟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就是說的這件事。
……
從知識體係的建構來看,這本書的邏輯脈絡清晰得驚人,對於初涉此領域的人士非常友好。作者非常擅長使用清晰的圖錶和時間軸來梳理那些如亂麻般的政權更迭和民族融閤過程。每一次重大曆史轉摺點,都會有明確的總結和前瞻性的鋪墊,有效地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宏觀的時間框架。即使是像“五鬍”這樣涉及多個部落、地域分布復雜的內容,通過作者精心設計的地圖和人物關係網絡圖,也能被迅速理解和記憶。這種結構化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使得原本因為年代久遠和民族眾多而顯得難以把握的史實,變得層次分明、易於消化,可以說是通俗性與學術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評分這本書在史料的甄選和考據上,展現齣瞭作者紮實的學術功底。我對比瞭好幾本相關的斷代史著作,發現此書在引用一些偏門的史料和地方誌記錄時,顯得尤為獨到和審慎。它沒有盲目迎閤主流觀點,而是對一些長期存在爭議的事件和人物給齣瞭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讀,並且附帶瞭詳實的注釋和齣處說明,這對於真正想要深入研究曆史細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不是簡單地復述“教科書”上的曆史,而是提供瞭一個更廣闊、更細緻的視角去審視那個大分裂時代的復雜性與多元性。這種嚴謹又不失批判性的態度,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大眾普及讀物,更像是一部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專業參考書,讓我對很多既定印象有瞭重新思考的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封麵那幅水墨暈染的群山和飛揚的旗幟,瞬間就把人拉進瞭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色彩的運用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藝術的靈動。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摸起來光滑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布局非常考究,字號適中,行距拉得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復雜的人物關係和紛繁的戰事時,視綫能夠順暢地流動,不會感到擁擠或混亂。這種對實體書製作細節的精益求精,本身就是一種對曆史的尊重,讓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絕對是書架上的一件藝術品,即便是不太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光是欣賞這本書的外觀和觸感,也會對它産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到位,絲毫沒有那種傳統史書的乾巴巴和枯燥感。作者顯然深諳如何講故事的藝術,他沒有一味地堆砌史料,而是巧妙地穿插瞭許多生動的曆史場景和人物的內心獨白。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用他特有的幽默感和洞察力,為你娓娓道來那些錯綜復雜的宮廷鬥爭和邊塞烽火。比如,他在描述某個關鍵戰役的謀略部署時,會突然轉入對主帥當時心情的細膩描摹,這種敘事上的張弛有度,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感染力和代入感,讓人對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有瞭血有肉的鮮活個體,這種文學性的處理,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曆史變得引人入勝,讀起來完全停不下來,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所有篇章。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其對社會文化變遷的關注,它不僅僅局限於帝王將相的更迭。作者花費瞭大量篇幅去描繪那個時代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圖景,從士族的雅集風尚到民間信仰的興起,再到佛教和玄學的蓬勃發展,構成瞭一幅立體而豐富的時代畫捲。我尤其喜歡它對魏晉風度那部分的處理,那種對個體精神自由的追求與現實政治壓抑之間的矛盾張力,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通過對服飾、飲食、藝術風格乃至語言習慣的細緻勾勒,我仿佛能真切感受到那個“風流蘊藉”又“名士輩齣”的奇特氛圍。這種對“人”的關注,使得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代劃分,而是一段有溫度、有情感、充滿時代精神的文明曆程的展現。
評分送貨快,150-50,多做促銷,多看書。
評分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在首博看到要原價賣,京東又便宜又正版,給個贊。
評分雖精緻可觀,但內容甚少,性價比低,望能豐富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摺射一個世界。“讀萬捲書,行萬裏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懸梁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為瞭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纍,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瞭前麵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瞭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瞭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纔更精彩! 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贊。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 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當一個嬰兒降臨到人間,讀書就是他的邏輯起點。讀書可以讓我們在知識中長大,搖身變成有文化之人,懂得“傢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讀書使我們成長,知識使我們豐富,它宛如麵包,需我們咬它,啃它,消化它!把它當作一件永不疲倦的好事來對待。一個讀者,把讀書定為邏輯起點,隻要努力積纍知識,勤奮讀開慧益智的書,最終就會發現到書中的黃金屋與顔如玉,就會達到最高境界。則這最高境界也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重視和追求的終極目標。我愛讀書,因為它使我懂得世間的黑白是非,它教我做高尚正直的“君子”,它給瞭我生活,它給瞭我長大的感覺,現在它依舊伴著我成長。成長其實也很快樂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有讀書相伴。我知道不頂韆裏浪,哪來萬斤魚。我要時時刻刻都讀書,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知道學無止境,所以要讀書,要成長。我知道隻有開好花,纔能結好果,我還要見縫插針,分秒必奪,使自己能長大。如今,我仍舊在讀書,從中懂得瞭更多的知識,使它們成為養分讓我快樂的成長。在我的努力奮鬥中,懂得瞭為彆人分擔不開心,懂得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懂得瞭助人為樂。我要成長,所以我要讀書,要讀萬捲書。人是鐵,書是剛,一天不讀書悶得慌。讀書就是美容金坑林海理發店客戶端發送鍵啊大花灑角度看數據庫和薩拉手機卡啥事開機後
評分我找瞭好久瞭,很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聽瞭評書後,兒子非要地圖看看當時的分布情況,非常ha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